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宋代詩詞 > 李曾伯的詩全集 宋代詩人李曾伯

李曾伯的詩全集 宋代詩人李曾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間) 南宋詞人。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後寓居嘉興(今屬浙江)。

李曾伯的詩全集 宋代詩人李曾伯
李曾伯詩詞全集

木蘭花慢(送朱子木叔歸池陽)、 水調歌頭(戊午初度自壽)、 水調歌頭(幕府諸公有和,再用韻謝之)、 水調歌頭(自和)、 水龍吟(長沙後圃荷開之久,無人領略,賦此詞,具一杯招管順甫諸公)、 水調歌頭(長沙中秋約客賞月)、 八聲甘州(辛酉自壽)、 水調歌頭(送印德遠經略入廣)、 水調歌頭(庚申十六夜月簡陳次賈)、 賀新郎(自和前韻)、 水龍吟(興安道間)、 賀新郎(丁巳初度自賦)、 滿江紅(庚申初度)、 賀新郎(再用韻助靜齋之入告)、 沁園春(己未初度)、 賀新郎(送靜齋堂召,和朔齋韻)、 滿江紅(招雲巖、朔齋於雷園,二公用前雪韻賦梅)、 沁園春(送章漕赴詔)、 水調歌頭(蒲制帥以喜雨韻爲壽,和以謝之)、 滿江紅(和立春韻簡雲巖)、 沁園春(丙辰歸裏和八窗叔韻)、 水調歌頭(暑中得雨)、 滿江紅(立春招雲巖,再和以謝之)、 沁園春(喬賓王有和,再用韻)、 謁金門、 滿江紅(京遞至,親舊皆無書,再用韻簡雲巖、朔齋)、 沁園春(送喬賓王)、 謁金門、 滿江紅(用韻烏朔齋)、 水龍吟(再和)、 滿江紅(自和)、 滿江紅(再和)、 水龍吟(送吳季申赴省)、 滿江紅(乙卯詠海棠)、 滿江紅(洪雲巖、劉朔齋用韻)、 沁園春(自和)、 八聲甘州(登經濟樓)、 滿江紅(賦臘前三自)、 沁園春(乙卯詠桂)、 浪淘沙(舟泊李家步)、 滿江紅(丙辰生初自賦)、 一剪梅(乙卯中秋)、 大酺(和陳次賈贈行韻)、 沁園春(送洪漕使憲閩)、 沁園春(乙卯初度和程都大韻)、 眼兒媚(和八窗叔韻送之)、 水調歌頭(再賦)、 沁園春(賦靜齋叔溪堂)、 水龍吟(甲寅中秋)、 沁園春(和鄧季謙通判爲壽韻)、 臨江仙(甲寅中秋和劉舍人賞月)、 沁園春(餞餘蜀帥)、 水調歌頭(甲寅壽劉舍人)、 醉蓬萊(壽八窗叔)、 八聲甘州(送吳峽州)、 醉蓬萊(和韻)、 蘭陵王(甲寅初度和次賈韻)、 醉蓬萊(燈前想像勝集,和韻)、 哨遍、 醉蓬萊(書院延桂有集,不及與)、 浪淘沙、 醉蓬萊(癸丑壽呂馬帥)、 江神子、 賀新涼(自和酬書院諸丈)、 蘭陵王、 賀新涼(甲寅春聞襄寇退)、 八聲甘州(用前韻答和史制參)、 賀新涼(巧夕雨,不飲,啜茶而散)、 滿庭芳(壬子謝呂馬帥送蟹)、 八聲甘州、 朝中措(癸丑壽安觀使)、 八聲甘州(自和)、 朝中措(就酌菖酒餞教忠,再用韻)、 滿江紅(用前韻送劉倉)、 八聲甘州(壬子九日約諸幕客遊龍山)、 朝中措(用八窗叔韻送教忠制機省親之行)、 滿江紅(和劉倉詠雪)、 八聲甘州(壬子餞帥機沈好問)、 八聲甘州(中秋小集無月)、 滿江紅(得襄陽捷)、 齊天樂(壬子和陳次賈爲壽韻)、 八聲甘州(壽劉舍人)、 水龍吟(送館人管順甫父子赴省)、 朝中措(送管順甫赴漕)、 八聲甘州(借八窗叔韻壽之)、 水龍吟(和幕府賀策應)、 摸魚兒(壬子初度)、 八聲甘州(和韻)、 水龍吟(和韻)、 摸魚兒(送竇制幹赴漕趁班)、 八聲甘州(癸丑生朝)、 水龍吟(癸丑二月襄陽得捷,和劉制參韻)、 點絳脣(辛亥餞陳次賈歸)、 八聲甘州(和劉倉賀蜀捷)、 哨遍(和陳次賈爲壽韻)、 糖多令(庚戌六月赴荊閫,宿江亭)、 西江月(再和)、 聲聲慢(賦紅梅)、 西江月(宜興山間即事)、 喜遷鶯(乙未中秋同諸北客玩月於潁州之南樓)

李曾伯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詞、文。文多爲奏疏表狀之類。詩沒有顯著特色。他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於詞。其詞今存 200餘首,長調佔絕大多數。作者是熱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載,肯區區徒戀片時歡?"(〔八聲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詞不屑作鶯嬌燕暱之語,而喜用慷慨悲壯之調,抒發憂時感世之情。他自稱"願學稼軒翁"(〔水調歌頭〕《壽劉舍人》),詞的風格和內容也多有與稼軒相似之處。如〔沁園春〕《丙午登多景樓和吳履齋韻》:"春去春來,潮生潮落,幾度斜陽人倚樓。堪憐處,悵英雄白髮,空敝貂裘","淮頭虜尚虔劉,誰爲把中原一戰收",對景抒情,感慨身世,懷念中原,悲憤之意,宛然可見。前人評論他"才氣縱橫,頗不入格,要亦戛戛異人,不屑拾慧牙後"(《四庫全書總目》),概括了可齋詞的特點。但因不講含蓄和議論過多,有些篇章流於粗豪,顯得枯燥,形象性較差。有《可齋雜稿》34卷,《可齋續稿》前8卷,後12卷,並見於《四庫全書珍本初集》。

李曾伯生平

曾通判濠州,遷軍器監主簿 。淳祐二年(1242),遷太府卿、淮東制置使、知揚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職予祠。九年,知靜江府、廣西經略安撫使兼廣西轉運使。次年,爲京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進龍圖閣學士。寶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學士 。明年,進資政殿學士、四川宣撫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闕,特賜同進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撫大使兼知潭州,兼節制廣南,移治靜江 。開慶元年(1259),進觀文殿學士。景定五年(1264 ),知慶元府 、沿海制置使 。鹹淳元年(1265),爲賈似道所嫉 ,褫職。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時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績,稱南渡後名臣 。《宋史》有傳。有《可齋雜稿》三十四卷 ,續稿八卷 ,續稿後十二卷。後人合名《可齋類稿》,內有詞七卷。《四庫總目提要》稱其“詞才氣縱橫,頗不入格。要亦戛戛異人,不屑拾慧牙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