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說說詩仙李白的故事

說說詩仙李白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李白是中國唐代著名詩人,他非凡的自負,自信狂傲的獨立人格,豪放灑脫的氣度,和自由創造的浪漫情懷,充分體現了中國盛唐時期知識分子的時代性格和精神風貌。

說說詩仙李白的故事

李白,自稱酒中仙,但凡有酒,便文思如泉涌,“李白斗酒詩百篇”。酒,成了李白激發詩興的興奮 劑。他在《將進酒》中狂呼:“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酒,也成了李白排遣寂寞的銷愁液。然而酒真能銷愁嗎?還是讓李白自己回答吧:“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晚年,漂泊一生的李白喝完最後一杯酒,看見江中的月影,投江去捉,溺水而亡。以最浪漫的方式結束了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的一生。李白的生和死,都沒能離開酒。英雄和酒結緣,酒給英雄以力量和氣魄。

李白(701--762)祖籍在今天的甘肅,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還是個迷。從李白的詩中我們得知,他的家庭富裕而有文化教養,他從小博覽羣書,除讀書之外,還練得一手好劍。李白從二十多歲起,爲了增長見識,到各地遊歷。由於他見識廣博,才智過人,因此在詩歌寫作上有了傑出的成就。儘管當時印刷、交通極不發達,但通過文人之間的相互題贈和交流,李白年紀輕輕已經很有名了。

學習知識、應試入仕是中國古代讀書人一貫的追求。年輕的李白也非常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爲,於是來到了國都長安。由於他的詩名,和名人的舉薦,在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入皇宮作翰林。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時期。

李白生性高傲,對當時官場上的腐朽風氣很不滿意,希望得到皇帝任用,讓他有機會施展政治上的才幹。而當時的皇帝只是把他看做一個御用詩人。再加上宮廷裏的權貴對他詆譭,使得皇帝不再信任他。李白帶着對朝廷的失望,離開了京城長安,重新過起“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的雲遊生活。

李白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遊歷中度過的,這期間他寫下大量描繪自然風景的詩篇。他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等詩句,大量採用誇張手法和生動的`比喻,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李白的詩歌流傳到現在的有900多首,此外還有60餘篇散文。他的詩歌以奇特的想象、恢宏的氣勢引人入勝。對後代產生了深遠影響,被後世譽爲“詩仙”。

我國文學史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個偉大的傳統在唐詩中都發展到新的高度。李白的詩歌在浪漫主義詩歌發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遠古時代人民口頭創作的神話傳說,是我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的萌芽。到了戰國時代,屈原吸取前代文學和文化的成就,在現實鬥爭中創造了一系列光輝的詩篇,以宏富博大的內容,奇情壯採的形式,“軒翥詩人之後,奮飛辭家之前”,爲浪漫主義傳統創造了第一個高峯。和他同時的莊子在哲理散文中創造了許多幻想奇麗的寓言,也對浪漫主義傳統有重要貢獻。從兩漢到唐初,浪漫主義傳統在民間和進步文人創作中不斷髮展着,漢魏六朝樂府民歌中的《陌上桑》、《木蘭詞》等等作品,曹植、阮籍、左思、陶淵明、鮑照的某些詩篇,以及六朝志怪小說中的優秀傳說,都對浪漫主義傳統有所豐富。到盛唐時代更出現了以李白爲代表的浪漫主義詩歌高潮。

李白的詩歌,繼承了前代浪漫主義創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風格,反映了盛唐時代樂觀向上的創造精神以及不滿封建秩序的潛在力量,擴大了浪漫主義的表現領域,豐富了浪漫主義的手法,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這些成就,使他的詩成爲屈原以後浪漫主義詩歌的新的高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