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從對詩詞的認識到對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敬仰

從對詩詞的認識到對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敬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從小愛讀報看書,算半個文學愛好者,因爲愛好的也只是幾樣作品而已,像古典名著和武俠小說,以及一些涉及"人文"和"歷史"的雜書。但好像缺乏藝術細胞,對詩情畫意的東西不甚瞭解。當時小學時接觸的什麼《春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楓橋夜泊》、《登鸛雀樓》等等都感覺不到什麼驚奇和藝術享受,感覺就是一首詩而已。

從對詩詞的認識到對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敬仰

隨着慢慢的長大和對文字的理解,對詩詞也就越來越喜歡。喜歡文學終究會喜歡名詩名詞,逐漸會欣賞一些名詩詞了,比如一到清明就會念"清明時節雨紛紛",一看到電視的英雄就義就會想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和"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想喝酒的時候就會想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舉酒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等,豪氣干雲的時候就會嚷"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等,已經開始懂領略漢文字之美。

在讀到初中時,對經典絕句能夠更快更自覺的喜歡上,像能看懂《天淨沙·秋思》的"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之美;像能聽懂電視古代劇常說《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經典;像能思懂曹操 《短歌行(其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些絕句;像能聽懂三國演義所唱的《臨江仙》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的內涵。

回想一下,喜歡經典和千古絕唱的的詩,就是從的《沁園春·雪》開始的,這首詞讓我第一次領略什麼名經典美和藝術高,接着超喜歡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那時一到中秋就想起這首詞,而且每次聽王菲唱這首歌,就深深和唱感嘆,太美了,渾然天成!再接下來瘋狂喜歡李煜的《虞美人》,在電視劇"問君能有幾多愁中"的主題曲就是這唱就首詞的,那時我感覺完全理解什麼叫做天籟之音,什麼叫做餘韻無窮!還有老毛的《沁園春·長沙》,兩個字"經典",經常自覺不自學的引用其文字,像"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讓我知道什麼叫字字珠磯,膾炙人口。當然,影響十分巨大的《七律·長征》和《七律·解放南京》也喜歡不已,沉吟至今。

喜歡李白的'詩從《將進酒》開始,那時看將進酒的詩感覺就像在享受美味佳餚,爽極了,覺得每一句都十分經典,像什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等等,小時都是聽了一兩句,後來才知道這麼經典的句子都是一首詩裏面的,像"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還是在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那看來的,後來看了完全版的將進酒,感覺像喝了可口可樂,餘韻無窮。

想以前,我對李白的詩只限於‘牀前明月光’、‘飛流直下三千尺’和‘不及汪倫送我情’等這些句子,根本感覺不到詩的藝術美。以前窮,那時文化也缺乏,別說還沒電腦互聯網這些東西,連個書店也難找到,要看點詩詞或介紹好詩詞的書基本是找不到,不像現在類似的書琳琅滿目。92年看了包青天,聽到"昨日象那東流水,你我緣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明朝清風四飄流……" 雖然經常掛在口上哼着,但直到十年後才發現,原來這首歌就是脫胎於唐朝大詩人李白的一首《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原句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天啊,李白真是大詩人,真是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