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詞名句 > 《減字木蘭花》詩詞鑑賞

《減字木蘭花》詩詞鑑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減字木蘭花》詩詞鑑賞1

天涯舊恨,獨自淒涼人不問。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減字木蘭花》詩詞鑑賞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譯文

遠隔天涯舊恨綿綿,悽悽涼涼孤獨度日無人問訊。要想知道我是如何愁腸百結,就像金爐中燃盡的篆香。

長眉總是緊鎖,任憑春風勁吹也不舒展。睏倦地倚靠高樓欄杆,看那高飛的雁行,字字都是愁。

註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此調將《偷聲木蘭花》上下闋起句各減三字,故名。

篆(zhuàn)香:比喻盤香和繚繞的香菸。

黛蛾:指眉毛。

鑑賞

這是寫一個獨處女子,在困人的春天思念遠方情人的離愁別恨至深的詞。詞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離寫遊子之遠、彼此分離天各一方,“舊恨”就時間寫分手之後,別愁離恨之長。次句,“人不問”,寫無人對語,獨居高樓,本夠淒涼,有誰關心慰問,即連同情的人都沒有,故“獨自淒涼”,即分外感覺到淒涼難堪了。這裏“人不問”之人,當指爲其朝思暮想遠在“天涯”之人。其人“不問”,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難寄,這就必然加重了她對遠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見的慾望更加強烈。“欲見”兩句,寫女子在百無聊賴愁苦之極,只好用燃香數刻來耗費時間。“欲見”寫懷情人之切,“迴腸”寫內心之痛,用形狀迴環如篆的盤香,形容恰如人的迴腸百轉。“斷盡”,指炷一根根斷盡。這裏用以突出女子柔腸寸斷,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強烈感受。香斷煙消,也是形容時間流逝、愁悶未散,女子的願望終於煙霧一樣虛幻。總之,這兩句極寫其相思懷人的愁苦。

過片從一年四季寫愁。“黛蛾”兩句寫這位女子從冬到春愁眉難展的情狀。由於別恨難消,故存於心頭而現於眉梢,以致常是愁眉緊鎖,儘管春天來臨,“東風”勁吹,具有神奇偉大的東風,吹綠了大地江岸,吹開了百花吐豔。但無論怎樣吹拂,也吹不展她的一雙愁眉,這就深刻地揭示出在“長斂”、“不展”背後其愁恨的深重。此句構思特妙,它和辛詞《鷓鴣天》“春風不染白髮須”同一機杼,都可說是文藝美學上無理而妙的寫法。即通過這種似乎無理的描寫,卻更深刻地表達了人的情思,給人以無窮的韻味。歇拍“困倚”二句,寫她從夏到秋守傍高樓,默默無語地目視一羣羣大雁消失在遙遠的天邊,渴望着有遠人錦書的到來,但她憑着自己有多少次失望的經驗,明知那畢竟是縹緲無憑的幻想,即使倚遍危樓,也依然是天涯離恨。因此在她眼裏,那遠去飛鴻組成的“人”字飛翔,實際上都可說是一個個“愁”字而已。這就是俗話說的“情人眼裏出西施”。因爲她思念情人,見雁字倍增愁思,“人”字也就變成了“愁”字。因爲人在激情強烈情況下,客觀景物在人的眼裏會改變情調色彩的。所以,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這話是言之有理的。

賞析

此詞寫一女子獨處懷人的苦悶情懷。上片寫女子獨自淒涼,愁腸欲絕;下片寫百無聊賴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樓。全詞先着力寫內心,再着重寫外形,觸物興感,借物喻情,詞采清麗,筆法多變,細緻入微地表現了女主人公深重的離愁,抒寫出一種深沉的怨憤激楚之情。“天涯”點明所思遠隔,“舊恨”說明分離已久,四字寫出空間、時間的懸隔,爲“獨知淒涼”張本。

獨居高樓,已是淒涼,而這種孤悽的處境與心情,竟連存問同情的人都沒有,就更覺得難堪了。“人”爲泛指,也包括所思念的遠人,這兩句於傷離嗟獨中含有怨意。如此由情直入起筆頗陡峭。

“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是說要想了解她內心的痛苦嗎?請看金爐中寸寸斷盡的篆香!篆香,盤香,因其形狀迴環如篆,故稱。盤香的形狀恰如人的迴腸百轉,這裏就近取譬,觸物興感,顯得自然渾成,不露痕跡。“斷盡”二字着意,突出了女主人公柔腸寸斷,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強烈感情狀態。這兩句哀怨傷感中寓有沉痛激憤之情。上片前兩句直抒怨情,後兩句借物喻情,筆法變化有致。

過片“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從內心轉到表情的描寫。人們的意念中,和煦的春風給萬物帶來生機,它能吹開含苞的花朵,展開細眉般的柳葉,似乎也應該吹展人的愁眉,但是這長斂的黛蛾,卻是任憑春風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見愁恨的深重。“任是”二字,着意強調,加強了愁恨的分量。這兩句的佳處是無理之妙。讀到這兩句,眼前便會浮現在拂面春風中雙眉緊鎖',脈脈含愁的女主人公形象。

結拍“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結拍兩句,點醒女主人公獨處高樓的處境和引起愁恨的原因。高樓騁望,見懷遠情殷,而“困倚”、“過盡”,則騁望之久,失望之深自見言外。舊有鴻雁傳書之說,仰觀飛鴻,自然會想到遠人的書信,但“過盡”飛鴻,卻盼不到來自天涯的音書。因此,這排列成行的“雁字”,困倚危樓的閨人眼中,便觸目成愁了。兩句意蘊與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詞“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相似,而秦觀的這兩句,主觀感情色彩更爲濃烈。

此詞通體悲涼,可謂斷腸之吟,尤其上下片結句,皆愁極傷極之語,但並不顯得柔靡纖弱。詞中出語凝重,顯出沉鬱頓挫的風致,讀來愁腸百結,抑揚分明,有強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蹟。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遊臺。

《減字木蘭花》詩詞鑑賞2

減字木蘭花·樓臺向曉

樓臺向曉。淡月低雲天氣好。翠幕風微。宛轉梁州入破時。

香生舞袂。楚女腰肢天與細。汗粉重勻。酒後輕寒不著人。

翻譯

拂曉時分的樓臺,在淡月、低雲這麼美好的環境裏,翠幕裏微風傳出婉轉動聽的《梁州》曲,音樂節奏由緩慢而轉入快拍。

舞袖翩翩,一陣陣暗香隨風而來,麗質天成的舞女有着楚女般纖細的腰肢,她們擦去香汗,重勻脂粉,而喝酒祛寒後,顯得更加嫵媚動人。

註釋

減字木蘭花: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名,又名減蘭。

向曉:指拂曉時分。

梁州:唐宋時有管理音樂的官署爲教坊,《梁州》爲唐代教坊曲名。

破:唐宋大麴的第三部分。大麴每套都有十餘遍,歸入散序、中序、破三大段。

楚女:楚國女子。後多以楚女泛指細腰女子。

天與:上天賜予,此處指麗質天成之意。

著:附黏着。

創作背景

此詞是歐陽修的早期居洛時作品,應當作於天聖(1023年-1032年)末年西京留守推官任上。

賞析

此詞主要寫歌女的才情與美貌。

上片寫在淡月、低雲、微風的愜意環境中的動人歌聲。這是一個天氣不錯的夜晚,雲低月淡,輕風吹拂着樓臺翠幕,一場夜宴進行到了拂曉時分,就在夜色將闌的時候,《梁州》曲的節拍由慢而繁,美麗歌女的歌聲變得婉轉動聽。起句點明地點、時間,暗示宴會持續時間之長、與宴者之歡快。次兩句點明節候之美好、環境之高貴雅緻。上片結句由自然而人聲,突出音樂旋律之婉轉動聽。

下片重點寫舞女,直接描寫歌女麗質天成之美。她隨着樂曲翩翩而舞,長袖生香,天生纖腰顯得更加婀娜,這是舞女給人的感官享受。末兩句寫歌舞之後,她擦去香汗,重勻脂粉,而喝酒祛寒後,她顯得更加嫵媚動人,是寫舞女跳舞之投入及帶給人們的美的享受。

這首詞就題材而言,在歐詞中屬於側豔類,但豔而不俗,亦真實地展現了年輕的歐陽修洛陽生活的一個側面。

《減字木蘭花》詩詞鑑賞3

《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

宋朝:蘇軾

錢塘西湖有詩僧清順,所居藏春塢,門前有二古鬆,各有凌霄花絡其上,順常晝臥其下。時餘爲郡,一日屏騎從過之,松風騷然,順指落花求韻,餘爲賦此。

雙龍對起,白甲蒼髯煙雨裏。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晝夢長。

湖風清軟,雙鵲飛來爭噪晚。翠颭紅輕,時下凌霄百尺英。

《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古詩簡介

《減字木蘭花 雙龍對起》作者是是宋朝詞人蘇軾。蘇軾愛和僧人交往,喜歡談禪說法,這首詞既是應和尚的請求而作,自然透露出禪機。本詞的作意,小序裏交代得很清楚。

《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註釋

①元祐五年(1090)五月,蘇軾過訪藏春塢。釋惠洪《冷齋夜話》卷六:”西湖僧清順,字怡然,清苦多佳句。“周紫芝《竹坡詩話》:”東坡遊西湖僧舍,壁間見小詩云:‘竹暗不通日,泉聲落如雨。春風自有期,桃李亂深塢。’問誰所作,或告以錢塘僧清順者,即日求得之,一見甚喜。“詞當作與此時。蘇軾另有《僧清順新作垂雲亭》詩,亭在杭州葛嶺附近之寶嚴院,藏春塢似在其中。

②凌霄花:一名紫葳,夏秋開花,莖有氣根,可攀援棚籬。

③爲郡:指爲杭州知府。

④屏騎從:屏退隨從人員,獨自過訪。

⑤騷然:騷騷作響。

⑥”雙龍“二句:寫門前二古鬆的形狀與氣勢。白甲,鬆皮如鱗甲。蒼髯,深綠的松針。

⑦幽人:幽棲之人,《易經·履·九二》:”幽人貞吉。“孔穎達疏:”幽隱之人。“此指清順。

⑧翠颭(zhǎn展)紅輕:形容雙鵲跳動引起松葉和凌霄花的顫動。

⑨”時上“句:謂雙鵲時而飛上高處的凌霄花。

《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賞析/鑑賞

這首詞的作意,小序裏交待得很清楚。東坡愛和僧人交往,喜歡談禪說法,這首詞既是應和尚的請求而作,自然透露出禪機。

“雙龍對起”,起筆便有拔地千尋、突兀凌雲之勢。兩株古鬆沖天而起,銅枝鐵幹,屈伸偃仰,如白甲蒼髯的兩條巨龍,張牙舞爪,在煙雨中飛騰。前兩句寫古鬆,寫的是想象中的幻景。詞人乍一見古鬆,即產生龍的聯想,而龍是興風作雨的神物,恍惚中似見雙龍在風雨中翻騰。當時已是傍晚,濃蔭遮掩的枝幹,若隱若現,也容易產生煙雨的錯覺。

接着,詞人從幻景中清醒過來。眼見凌霄花的金紅色花朵,掩映一片墨綠蒼翠之間,他彷彿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個和尚,躺在濃蔭下的竹牀上,正在沉沉大睡哩多麼悠閒自在啊。

從湖上吹來的風,又清又軟,多麼溫柔,不知是怕吹醒了幽人呢還是憐惜嬌嫩的凌霄花。一對喜鵲,飛來樹上,嘰嘰喳喳爭吵些什麼呢?但樹自在,花自香,幽人自夢。有人說,一對喜鵲爭噪,將”疏影微香“、”幽人夢長“的意境攪得稀糟。這是不明白鬧與靜的辯證關係。人世的紛爭更能顯出佛門的超脫,鳥兒的鳴叫更能顯示境界的幽靜。隋王籍不是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的名句嗎?

在微風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搖動,金紅色的凌霄花兒微微顫動。在濃綠的枝葉之中,忽然一點金紅,輕飄飄、慢悠悠地離開枝蔓,緩緩而下,漸落漸近,安然無聲。過了好一會兒,又是一點金紅,緩緩而下。如此境界,令人神清氣爽,思慮頓消,整個身心都融化在一片無我、無物、無思、無慮,純任自然,天機自運的恬淡之中。

綜觀全詞,在對立中求得和諧,是其創造意境的藝術特色。整首詞寫的物象只有兩種:古鬆和凌霄花。前者是陽剛之美,後者是陰柔之美。而凌霄花是描寫的重點,“雙龍對起”的勁健氣勢被“疏影微香”、“湖風清軟”所軟化,作爲一種陪襯,統一陰柔之美中。從詞的上片看,是動與靜的對立,“對起”的飛騰激烈的動勢和“疏影微香”、“幽人晝夢”靜態成對比。詞的下片是鬧與靜的對立,鵲的“噪”和凌霄花無言的“下”形成對比。就是在這種對立的和諧之中,詞人創造出了一種超然物外,虛靜清空的藝術境界。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沒有主觀的評價,沒有自我情感的直接表露,他只是作爲一個旁觀者,爲我們描繪出了一幅風景畫。而在這天然的圖畫中,沒有任何人力的作用,沒有人的絲毫活動,樹風花鳥自由自在,了無交涉,晝夢的`幽人似乎也融化爲自然之中了。這是禪意的詩的藝術表現。

《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爲“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減字木蘭花》詩詞鑑賞4

減字木蘭花

王安國

畫橋流水,雨溼落紅飛不起。

月破黃昏,簾裏餘香馬上聞。

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

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王安國詞作鑑賞

這首小詞寫閨怨情愁,委婉動人,以含蓄見長。

詞一開始,就以清麗之筆繪出一幅風光旖旎的圖畫:畫橋流水,雨溼落紅飛不起。畫橋如虹,流水如帶,春雨瀟瀟,落紅成陣,好一派暮春景象!這一切,又統統籠罩穿破黃昏霧靄的月光下,好似披上一層輕柔的薄紗,更顯得清幽淡雅。就這樣一個月白風清、如詩如畫的夜晚,畫橋流水旁邊,落紅繽紛的小路上,詞中的主人公與他傾心愛慕的女子邂逅了。男主人公的馬兒接近香車的那一霎間,他心情的興奮和激動是不言而喻的。這裏雖未對女子作正面刻畫但透過傳出簾外的餘香,依稀可以想見女子娟好的容貌和綽約的風姿。

下片轉筆寫主人公車去人走之後的心境。他先是徘徊不語,繼而悵然若失,今夜夢魂何處去,語氣極爲悽惋。他因不知所之而徘徊,因無可告語而不語,因今宵難遣而夢魂不安。此時此刻,周圍的一切,諸如小橋流水,春花明月,彷彿都一下子黯然失色。再也喚不起他的半點興致,只有眼前飛過的片片楊花引起了他的注意。目送着無拘無束、飛來飛去的楊花,他不禁觸景生情,聯想到自己的命運,發出深沉的嘆息: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說楊花能夠穿簾入戶,追隨自己的意中人飛進洞房,而自己卻連夢魂都不得去。這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抒情,通過奇特的聯想、看似無理的比喻,含蓄委婉地傳達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減字木蘭花》詩詞鑑賞5

古詩原文

天台舊路。應恨劉郎來又去。別酒頻傾。忍聽陽關第四聲。

劉郎未老。懷戀仙鄉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見如今勸酒人。

譯文翻譯

劉晨、阮肇兩個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時經歷過的那條老路。遺恨劉晨歸來又離去啊。送行的酒不停地往杯裏傾倒。不忍聽《陽關曲》的第四聲。

劉晨沒有變老。再次來到仙境,實是萬幸萬幸。只怕你在仙鄉因循不離開,再也不能見到這次宴會上向你敬酒的人。

註釋解釋

減字木蘭花: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名,又名減蘭。

天台(tāi):山名,在浙江天台縣北。南朝梁陶弘景《真誥》:(山)當鬥牛之分,上應臺宿,故名“天台”。主峯華頂海拔1133米。道教曾以天台爲南嶽衡山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發源於此。

舊路:漢劉晨、阮肇兩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時經歷過的那條老路回到人間,再入仙境,比喻東坡曾在36歲時走進仕途,通判杭州,這次回杭任太守,又入仕途,自稱走“舊路”。

劉郎:東漢劉晨和阮肇入天台山採藥,爲仙女所邀,留半年,求歸,抵家子孫已七世。後劉重訪天台山,舊蹤渺然。後世稱去而復來的人爲“前度劉郎”。

應恨:實爲反語,名爲遺恨,實是一種留戀心情。

陽關第四聲:此曲成爲歷代送行餞別的傳統音樂。

仙鄉:原指劉晨、阮肇天台山仙境,這裏借喻官場。

創作背景

此詞約作於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詞人守杭州,三月初召入京,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此詞爲離任前自下塘起行,取道湖州至蘇州。宣德郎馬忠玉、好友劉季孫等在西湖餞行。席上,詞人作此詞贈之。

詩文賞析

上片,寫詞人再次來杭復又離去,在餞行席上產生的依依難捨的心情。第一、二句交代行蹤,表白戀情。“舊路”表明東坡重來杭州,“劉郎”詞人自指,引劉晨、阮肇人天台山採藥遇仙而隔世的故事,表明人世滄桑,時事速變。不說詞人再來杭州,已是蹤跡渺然,而只說劉郎來又去成爲“應恨”。“來又去”,包涵着詞人黃州生活之後的仙道縹緲的生活色彩。“別酒頻傾,忍聽陽關第四聲”,寫餞行席上的盛情,酒一杯一杯地傾倒,忍聽着別後那種“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離別之音。字裏行間,飽含着詞人對杭州的眷戀,對西邊的京城朝廷生活的厭倦之情。

下片,承上一轉,進一層渲染“懷戀”杭州“仙鄉”般的生活能否重新獲得。“劉郎未老,懷戀仙鄉重得到”,寫詞人第二次來杭州,“仙鄉”重現,發現自己青春“未老”的喜悅心情。“重得到”的是詞人特別值得“懷戀”的“仙鄉”道佛生活。在他經歷黃州的大劫之後,再次來到杭州,實是萬幸萬幸。最後兩句。寫詞人仍心有餘悸:怕只怕朝廷“因循”舊路,誣陷忠良,我東坡這次別離杭州,不知能不能“前度劉郎今又來”,能不能再度見到“勸酒人”。然而歷史是無情的,真的應驗了。東坡自此以後再沒有到過杭州了:“草樹總非前度色,煙霞不似昔年春。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見當時勸酒人。”

全詞以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再現了詞人第二次離開杭州前的矛盾心情,意欲復朝而又“懷戀”杭州。尤其引用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仙而隔世的故事,恰到好處,讓整個詞篇充滿了仙道色彩,從中可以窺見詞人驚魂未定的矛盾心緒仍未消失。

《減字木蘭花》詩詞鑑賞6

  古詩原文

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銀漢難通,穩耐風波願始從。

  譯文翻譯

孤燈明滅,冷夜孤枕,欲睡還醒,不能思量,思量就會斷腸。

天上人間,陰陽兩隔,即使一諾千金也換不回原來的生活。渴盼能夠相逢重聚,即使要忍耐着銀河裏的風波,也甘願從頭開始。

  註釋解釋

燭花搖影:謂燭影晃動。

疏衾(qīn):單薄的被子。

“待不”句:謂打算不去思念對方。

碧落:青天。“碧落”是道家所稱東方第一層天,因碧霞滿空而稱“碧落”。

一諾:指說話守信用。

銀漢:銀河。

耐:忍受。風波:喻指患難。願:願望。始:才。從:遂願。

  詩文賞析

這首《減字木蘭花》彷彿是以“七夕”爲背景的懷人之作。

“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開篇即是燭影搖曳、似夢還醒的迷茫淒冷景象。 “燭花搖影”是一個很典型的詩詞意象。宋代詞人方千里《還京樂》中有句“悵畫燭搖影,易積銀盤紅淚”,這是繁麗綺豔的花間風格。宋人洪諮夔《浣溪沙》也有句: “燭搖斜吹淚空煎。”在納蘭詞中,“燈”的意象多次出現。這大概是因爲“燈”在淒冷孤獨之夜能給人帶來溫暖和光明,有一種安恬的家的氛圍。而孤獨的人對青燈,則別有懷抱,心中有說不盡的萬千思緒。事實上,納蘭容若在前面的許多悼亡詞中,都寫到了一個生活細節:“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共銀釭。”妻子去世前半個月,還扶病剪燈花,以致那剪刀聲在納蘭耳畔久久縈迴。這個剪燭花的細節或許可以成爲“燭花搖影”的解讀契機。“冷透疏衾”, “疏衾”是指因一個人孤身而眠而顯得寬鬆疏闊的被衾。“冷透”二字自是人的主觀感受,因孤寂而生寒意。一個“透”字則說明心中悲涼至極。

“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燭花搖影,香消被冷。此時豈不思量,可曾相忘。這“待不思量”似是出自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不許孤眠不斷腸”也似從這首詞中“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中而來。只是這裏納蘭容若用的反語,其時正是思緒紛紜,孤眠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這一句納蘭容若化用白居易的《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意境甚是闊大,筆下也甚見骨力。接着,納蘭卻以“天上人間情一諾”,極言對愛情的忠貞守信。這一句可以引起讀者許多聯想。這裏的“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從正面表達了納蘭容若對於愛情諾言的態度,就是:“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一生死不渝的愛情誓言。

“銀漢難通,穩耐風波願始從。”這結句顯然是一個堅韌的承諾。“銀漢難通”說嗎了茫茫銀河難渡,正是用的七夕牛女相會的典故。“穩耐風波願始從”,銀河茫茫難渡,只有忍耐着那些風波、磨難纔會如願以償。

湯顯祖在《牡丹亭》序中說: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縱使銀河有重重阻隔,縱使銀漢遙迢,歲月浩瀚,而生命卻如此短暫,納蘭的這首詞也恰好告訴人們愛情只有堅忍承受一切患難與波折,纔會終生相隨,不離不棄。

《減字木蘭花》詩詞鑑賞7

減字木蘭花·競渡

黃裳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

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註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簡稱《減蘭》。《張子野詞》入“林鐘商”,《樂章集》入“仙呂調”。雙調四十四字,即就《木蘭花》的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爲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轉兩平韻。

1、競渡:划船比賽。每年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爲表達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尊敬和懷念,在民間形成的一種傳統風俗。

2、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長者茂密楊柳的小州處,一羣龍舟上纖旗高高飄揚,飛駛而出。

3、春雷:形容鼓聲想春雷一樣響個不停。 直破煙波遠遠回:條條龍舟,勇往直前衝破寧靜的水面,形成一片煙霧,再從遠處折回。

4、驚退萬人爭戰氣:龍舟競爭之激烈氣勢,就像打仗一樣,把觀衆都驚呆了。

5、金碧樓西:領獎處(也是主席臺)裝飾得金碧輝煌。

6、銜得錦標第一歸:奪得冠軍的船,把獲得的錦標放到那昂首張口的龍嘴裏,第一個歸來。

【賞析】

黃裳的這首詞以龍舟競渡爲題材,頗具歷史價值。龍舟競渡,即賽龍船。相傳偉大詩人屈原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汨羅江自殺,人民爲了紀念他,每逢端午節,常舉行競渡,象徵搶救屈原生命,以表達對愛國詩人的尊敬和懷念。這一活動,後來成爲民間的一種風俗。當地居民準備輕便快船,選拔優秀船員,到節日,在附近江河舉行競賽活動。男女老幼,官員百姓,紛紛集聚賽區觀賞助興。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已有關於競渡的記載。宋耐得翁《都城紀勝》一書,專門記載南宋京城杭州的各種情況,其“舟船”條有云:“西湖春中,浙江秋中,皆有龍舟爭標,輕捷可觀。”龍舟競渡時,船上有人高舉紅旗,還有人擂鼓,鼓舞划船人的士氣,以增加競渡的熱烈氣氛。這種萬衆歡騰的場面吸引了歷代的詩詞作者。黃裳很喜歡寫自然景色,賽龍舟的場面也吸引了他,他的這首《競渡》,就是描寫龍舟競渡奪標的實況。

上片寫競渡。“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競賽開始了。一羣紅旗高舉的龍舟,從柳陰深處的小洲邊飛駛而出。“飛出”二字用得生動形象,令人彷彿可以看到羣舟競發的實況,賽船上迎風招展的紅旗,耀眼奪目,首先映入眼簾。由於沙洲上濃密的柳蔭遮蔽視線,賽船就象從柳蔭中飛駛而出。“渚”,水中間的小洲。點出楊柳渚,既是以景色相襯托,也爲了表明節候。作者這裏用“飛出”來形容那急劃而來的賽船,真實地反映了參觀者的感受。

“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競渡時,每艘船上不僅有人高舉紅旗,還有鼓手擊鼓以統一劃船的節奏。一艘賽船裏有好多名划槳手。他們之間,全靠鼓點來協同動作。所以作者說,賽船上的擊鼓聲,像春雷一樣震響,它們衝破籠罩着江面的水氣,遠遠地傳向四面八方,在空中迴盪。“直破”二字寫出了船的凌厲前進的氣勢。這樣,就渲染了競賽的緊張氣氛。

下片寫奪標。競賽,以先到達目的地的獲得錦標。競渡的高潮出現在賽船駛近錦標,勝負將見分曉的時刻:“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人山人海的觀衆爲優勝者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喝彩聲。在這種震耳欲聾的助興聲中,一馬當先的龍舟上的競渡者,正在拼命地划動船槳,向終點猛衝,表現出不顧一切、勇往直前的決勝精神。健兒們爭戰奪標的英雄氣概(爭戰氣),簡直使千萬人爲之驚駭退避。看來,有成千上萬的觀衆看得驚心動魄。這裏,作者只用了十一個字,就把競渡中最壯觀的場面連同它的緊張激烈的氣氛和驚心動魄的聲勢和盤托出來了。

“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古時的錦標,也就是一面綵緞的獎旗,一般都懸掛在終點岸邊的一根竹竿上,是給予競渡優勝者的賞物,從龍舟上就可以摘取到。在作者描繪的這場競渡中,“金碧樓西”的岸邊,就是掛錦標的位置。如金似碧(碧玉),形容這座樓閣的富麗。優勝者終於搶先到達終點,從那裏“銜得錦標第一歸”,勝利返航。爲什麼用一個“銜”字呢?“銜”,用嘴含住的意思。古時的龍舟,船頭上雕有象徵性的龍頭裝飾。看來,優勝者奪得錦標以後,就將它懸掛在船頭的“龍頭”上,活像一條真龍將錦標上端含在嘴裏似的。“銜”是龍舟的龍形生髮出來的字眼。用這個“銜”字,饒有情趣,是傳神之筆。

此詞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過色彩、聲音來刻畫競渡奪標的熱烈緊張氣氛。同時,詞還反映了人們熱烈緊張的精神狀態。龍舟飛駛,鼓擊春雷,這是寫參與競渡者的緊張行動和英雄氣概。歡聲震地,是寫羣衆的熱烈情緒。銜標而歸,是寫勝利健兒充滿喜悅的形象與心情。如此以來真實地再現了當日龍舟競渡、觀者如雲的情景。詞寫得這樣生動,如果作者沒有親臨現場的實感,是寫不出來的;如果作者雖有實感,但在藝術上,缺乏剪裁的匠心、捕捉印象的功夫和渲染氣氛的筆力,那麼也是難以寫得這樣有聲色、有層次、有氣勢,使人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的。

【作者簡介】

黃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卒贈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黃裳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和詞人,其詞語言明豔,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詞作以《減字木蘭花》最爲著名,流傳甚廣。

《減字木蘭花》詩詞鑑賞8

【年代】:

【作者】:

秦觀——《減字木蘭花》

【內容】:

天涯舊恨,獨自淒涼人不問。 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 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作者】:

秦觀(1049—1100)字少遊、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人。曾任祕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於舊黨,被目爲元佑黨人,紹聖後累遭貶謫。文辭爲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註釋】:

迴腸:極度的愁苦。 篆香:盤香。 黛蛾:古代婦女眉毛的美稱。 斂:收,聚集。指緊鎖。

【賞析】:

這首詞寫一個深閨女子的離愁別恨,用筆曲折,意脈貫通。

推薦閱讀

  • 1《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仲殊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2《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蘇軾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3《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李綱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4《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侯置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5杜甫《去蜀》詩詞鑑賞
  • 6《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程垓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7減字木蘭花
  • 8《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沈瀛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9騰王閣有關的現代詩:減字木蘭花登騰王閣
  • 10《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謝逸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1《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黃機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2《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張掄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3《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張耒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4我背木蘭詩
  • 15《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汪莘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6《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蔡伸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7《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向滈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8《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王觀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9古詩詞閱讀之減字木蘭花
  • 20《減字木蘭花》古詩 作者賀鑄 古詩減字木蘭花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