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青春勵志 > 有關大學生追逐青春夢想的勵志文章

有關大學生追逐青春夢想的勵志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導語:任何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條軌道,誰也無法,被他人複製與取代。下面是大學生追逐青春夢想的勵志文章,歡迎欣賞。

有關大學生追逐青春夢想的勵志文章

  篇一:大學生追逐青春夢想的勵志文章

以前,總覺得青春是一段漫長的旅途,因爲大多部分是在學校裏度過的,剛初一時,總渴望初三的畢業,那時候,真覺得青春是煎熬的,直到過了第十八個生日時,直到偶爾有幾個小孩叫我阿姨時,直到身邊的小妹越來越多,而自己已經不是最小的的那個女孩時,才漸漸發現,原來自己已經快處於青春的末期或已經末期了。讓我想起了一句話: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間,卻又各奔東西。

原來,我已經長大了,從一個懵懂的青春時期蛻變成一個悄悄成熟懂事年齡階段了。即使發現了,也已經回不去了,只能懷念原來我也有做過幼稚單純的事情。在那個時候,對人生沒有太多夢想,只知道除了應付學習還是學習。直到從校門走出的那一刻,才依稀懂得未來的道路並不是在校園走那麼簡單了,纔開始對人生有了規劃,爲自己樹立目標,向自己的夢想前進。

總以爲畢業了,就自由了,就離開家了,沒有束縛了,直到第一次真正面對社會時的給自己帶來的挫折和艱辛,才知道自己不拼搏是不行的。而對家的思念的也越來越濃烈,打電話回去,聽到媽媽的聲音很暖心,眼淚在眼睛裏打轉,不爭氣的流下來,連說話的語氣都在哽咽。多期盼來一次長長的假期,趕緊打包回家去。

城市的人,你真看不穿他們的真心或假意,說錯一句話都還不知道別人在背後瘋狂的指責你。於是,想把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卻總是被現實打敗。

漸漸的,自己也會偶爾的麻木了,甚至也戴上了面具了,只能把自己僞裝的堅強點,不輕易被人打敗,這就是社會,無論你的經歷多麼動人或傷人,在別人眼裏也只是一個故事,只有自己才明白,才能體會,纔有感受。

一路跌跌撞撞,別人笑了,自己也合羣陪着笑了,那也走到了今天了。你要相信,城市荒涼,但也會有溫暖的過客或最終的歸人。只是他們還沒抵達而已。

回憶終究是回憶,始終參雜着悲傷或快樂,只有這樣,纔會讓我們偶爾想起它,懷念它。每條路,都不會那麼一帆風順,也不會都只是佈滿荊棘,堅持下去,鮮花會盛開,你會看得到。

與其對今天的事情難受,還不如努力去迎接明天的開始。與其對面前的挫折感到無助,不如有勇氣的去挑戰。與其埋怨老天的不公,不如自己開拓出新的道路。只是過程會讓你痛苦,甚至想半途而廢,但這就是磨練。敢於磨練自己,敢於挑戰自己,就能奮鬥出一個美好的開始。

  篇二:大學生追逐青春夢想的勵志文章

仲夏的夜空總是讓人不忍舉起飛舞的雙手,欣賞着這片佈滿繁星的蒼穹,幻想着敞開翅膀去尋找人生的那顆星辰。突然想起了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當我們踏上了珠穆朗瑪的頂峯時,那裏的星星是否真的是咫尺之距?

百科告訴我們相距幾千萬光年的距離根本就不可能因爲幾千米的高度而有所改變。手掌與星辰的距離始終是那麼的遙不可及,而我們苦苦尋找的那個高度根本就不存在。

都說畢業是人生的起點,作別了那段充滿激情的青蔥歲月,帶着我們年少的夢想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中盛裝啓航。我們執着,我們相信,並努力着,因爲我們的心中懷揣着那顆叫夢想的種子。

可是面試官告訴我“你沒有工作經驗,又是90後,叫我怎麼錄用你。”,從沒想年齡居然成了就職的障礙。是因爲90後的我們太愛幻想了,太不切實際了,太懵懂了嗎?還是你們80後太現實,70年太會算計。

一直以來我都相信青春最美好的除了那段盛滿激情與年輕的生命,可以讓我們無所畏懼的去瘋狂,去浪費,去追求,去放棄,去後悔,更是因爲那顆懷揣着夢想的心。在與夢想攜手的日子裏,無所謂艱難險阻,無所謂苦痛心酸。夢想是黎明的曙光照亮我們前進的路,心兒永遠嚮往着遠方,希望、信念、勇氣……永遠衝斥着我們的自以爲驕傲的內心。

我以爲這就是人生的意義,這也是每個人的生活必須堅持的理由,“人如果沒有了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習慣了給夢想戴上各種耀眼的光環,它是那麼的神聖那麼的偉大那麼的不可褻瀆。

在邁進了社會之後我猛然的發現了那個曾經被自己細心呵護的夢想在現實的面前是那麼的不值錢。那些虛構的藍圖在面對現實時是那麼的不堪一擊。我開始發現了興趣愛好並不可以當飯吃,當一個人連一天三頓都無法解決時,他還有什麼資格談論夢想,他還有什麼能力學着像資本家那樣成爲夢想家,他的夢想完全就是一場無聊的扯淡。

漸漸的我們發現怎麼活下去纔是現實面前最實際的問題,而不是怎樣的活。在現實面前就連曾經跟我們高談夢想的導師也會教育我們先找到工作積累經驗。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們,都說90後的畢業生好高騖遠,90後的畢業生嬌生慣養。

而事實上又有幾個明白我們90後的苦楚。之所以不斷徘徊,之所以不願就業,是因爲我們一直夢想着實現夢想,我們還不想僅僅爲了解決生活而隨便就業,我們希望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希望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生命。

最終現實告訴我們它絕不允許我們用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在夢想面前打擦邊球。你所面臨的問題是你需要錢,你需要生活,甚至是擔當起家庭的責任,而不再是在你喜不喜歡的問題上面糾結。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需要勞動,需要工作,需要對你的身邊的一切負責。

於是我們開始絞盡腦汁裝點簡歷,在各種求職網上拼命海投。那些年我們一起對夢想高談闊論的小夥伴們紛紛找到工作了,我們也會對比各自的薪資待遇,對比公司的規模大小。可結果又有幾個是在自己真正喜歡的領域上打拼的呢。那些在大學時爲了獎學金拼命學習的知識在畢業後都全部歸還給了各位老師。突然覺得我們的大學就如同那一紙證書,真的就是一張紙的價值了。

大家都說我已經看透現實了,我已經不再追求了,工資高,生活能過得去就行了。就這樣大家都在爲各自的人生匆匆行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剛畢業的我們就這樣輕描淡寫的話別夢想了,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諾都煙消雲散了。大家一致認爲現實沒有給夢想成長的空間,人生沒有了夢想還是需要生活,但是沒有了生活就不再有人生了。

2014年的7年我告別了母校的襁褓,我們這一羣正值花季的90後青年,就這樣踏入了社會,也帶着當年遠大的夢想埋葬在社會這片渾濁的污水中。可誰能告訴我沒有了夢想,青春堅持了什麼?沒有了夢想,青春還有那顆盈滿希望的心嗎?沒有了夢想,青春跟暮年有什麼區別?沒有了夢想,我們還需要青春嗎?

終於我明白了,爲什麼《同桌的你》《致青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那些以校園故事取材的劇情結局都是那麼的傷感,最後都還是輸給了現實。

  篇三:大學生追逐青春夢想的勵志文章

我想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少男和少女,會盲目地羨慕電視偶像劇裏,男女主角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任何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條軌道,誰也無法,被他人複製與取代。不論會遭遇怎樣的喜、怒、哀、樂、怎樣的人和事,你都有經過量身定做、只適合你自己去扮演的角色與戲份。

通常,大部分人都想模仿偶像的生活。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你所欽慕的對象,在你看到的另一面,他們和她們,有什麼樣的煩惱和缺憾,你不會知道,或者也不會感興趣。

每天你上學,坐同一班公共汽車,或許當天出門前,還跟媽媽慪氣,中午吃幾元錢的快餐,上課時,與同學發生些小爭執,週末跟朋友,人擠人地看場電影,在假日的夜晚上網聊天。這些生活中的瑣碎細節,全部集合起來,就算是一種人生戲劇,你已經在演以自己爲主角的偶像劇了。

生活,不一定要有驚天動地的情節,才叫精彩;感情,也並非要有山盟海誓,纔算真愛。電視中的偶像劇,因爲收視率和時間的原因,必須把真實的時空壓縮,然後以緊湊的劇情與誇張的情節,鋪設故事內容。這就像你,可以透過一場一兩個小時的電影,觀賞一個人長長的一生,或者瞭解一個民族的興衰、一段歷史的更迭。但是,真實的人生瑣碎、冗長和沉悶,甚至會有很多機械式的重複。這些所謂平凡單調的生活,在講究戲劇衝突和張力的偶像劇裏,是無法體現出來的。

不要一直抱怨和不滿足於,自己所能控制、擁有的一切,其實,每個人都在演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偶像劇。在這場戲裏,你的角色與戲份兒,沒有人能夠取代。你只能真正發自內心地,接受現在所能擁有的一切,不管是外貌、身材、學歷、朋友圈、工作環境,還是家世背景、所交往的對象,否則你就會永遠沒有快樂的一天。因爲,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願意做自己,更不能戰勝自己。

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戰勝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有些人從小,就崇拜一個又一個戰勝別人的強者,他崇拜征戰殺場,踏着血泊,穿過硝煙的將軍,崇拜技巧嫺熟,運用力量、柔美戰勝世界勁敵的運動員,他所崇拜的太多太多。

可日益長大後,才發現戰勝自己,才應該充當社會的主流,成爲他自己的奮鬥目標。

保爾柯察金戰勝了自己,讓世人看到了他那鋼鐵般的意志;張海迪全身高位截癱,自學了四門語言,成了着名的作家:霍金雖然癱瘓,卻成了衆所周知的宇宙之父……這樣的例子在過去、現在都比比皆是,他們之所以取的了成功,都與他們戰勝自己分不開。

戰勝自己,需要勇氣。司馬遷雖受宮刑,仍然堅強不屈,完成了巨着《史記》。戰勝自己,要比戰勝別人難的多,因而戰勝自己,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要有根深蒂固的信念,要有,在逆境中成長的信心,要有,在風雨中磨練的決心。戰勝自己並非易事,所以我們要培養戰勝自己的目標、決心、能力及克服困難的勇氣。

戰勝自己,要不斷總結,想出解決的方式。着名的作曲家貝多芬一生有許多不朽之作,但很多有激情的曲目都是在他失聰後創作的。失聰,就預示着一個音樂家音樂生命的結束,然而,貝多芬想出了戰勝自己的方式:通過自己對音樂的認識,自己在腦中創作,手上彈,再用手觸摸五線譜的木板,往上寫,他完成了《命運》交響曲。他戰勝了自己,是頑強的意志、自己想出的方法幫助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