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演講 > 【推薦】勵志演講稿模板彙編七篇

【推薦】勵志演講稿模板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推薦】勵志演講稿模板彙編七篇

【推薦】勵志演講稿模板彙編七篇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勵志演講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關心殘疾人的好心,殘疾人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能參加這次會議,感到十分榮幸,這又是給我們每個殘疾人相互學習,鼓勵鞭策,取長補短的好機會,這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各級領導對我們殘疾人事業的重視關心和支持,沒有黨和政府各級領導重視關心扶持,也就沒有我們這些過去被人歧視的殘疾人的今天,只有黨的好政策和政府各級領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支持下,才能讓我們這些殘疾人幸福的生活下去。

我叫常增裕,今年62歲,中共-黨員,原籍米脂縣,出生在張渠鄉王圪坨大陽臺村,十歲那年病殘,,腿病復發只好退學,65年學醫,在農村當赤腳醫生,一干就是十八年,爲偏僻的山區改變了缺醫少藥面貌,普及防病治病,落實計劃生育。分產到戶,婆姨一個種地無法耕耘,82年被-迫出門,進城搞服裝加工銷售布料,幹了十幾年,培訓出一二百個學徒,生意還可以,但是每天加班加點,腿痛腳腫病痛的折磨無法繼續經營下去,聽說武漢有仿紅木加工去考察學習,傢俱隨好,但價格特高,當時志丹很貧窮,銷售有困難,考察未成。回來後第二年又去考察美國青蛙養殖,一千二百元買了3對種蛙,因養殖技術跟不上全部死掉了,又失敗了,當時在武漢傳銷搞的 特別火爆,銀行領錢的人從早到晚排着長隊,看了後好眼熱,聽了幾堂課,加入傳銷組織,回來後中央電視臺暴光,徹底摧毀傳銷,搞過直銷,養過蘑菇,賣過菜。99年貸款8萬元買了一輛公交車,搞起了公交客運事業,20xx年成立公交公司,20xx年奮鬥了出租公司,經歷了幾年不可告人的艱難,風風雨雨搏鬥了五六年,如果我不是殘疾人沒有恆心,沒有堅強的意志,恐怕早已退出這個市常好多成功人士的經驗都是從失敗中發展起來的,而我有今天也是逼出來的,從多次反反覆覆的失敗,我才明白如果你遇到困難,你不去面對、不去克服、不去解決困難,不能堅持下去,那你就是失敗者,敢於克服堅持就是勝利,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我們去努力去奮鬥,上帝總會給你一次機遇,如果你不去緊緊抓住這個機遇,而機遇一去再不復反,尤其是我們這些殘疾人,當你每幹一件事,你就要比正常人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如果你和他一樣付出,那你是得不到的。

殘疾人不是不能改變,就怕你不敢改變,不怕你肢體的殘疾,最害怕你心靈意志上的殘疾,只要我們做事先做人,有奮鬥的目標,纔有努力的方向,如果你連目標都未定,哪有方向可行,我們殘疾人應把痛苦化爲力量,把歧視化爲勇氣,闖過難關,就是陽光,只要我們有付出就有回報,付出的越多回報就越多。

殘疾人朋友們,幾千年來能生長在這個時代的人是最榮幸的最有福分的,在好的社會沒有天上吊餡餅的事,如果你去幹成一項事業,但再不去改進,提高發展,那你還會被淘汰,人生一世,奮鬥終生。

我們現在是最需要的是多創造學習的機會,多出去看看,開開眼界,親身體驗,多學習殘聯主席張海迪的事蹟,沒有辦不到事。應走出去請進來,讓有志者殘疾人共同富強起來,改變我縣弱勢羣體的落後面貌。

勵志演講稿 篇2

我似乎註定了要過一種在路上的生活,我有着不安分的靈魂,總想四處遊蕩,我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呼喚,總是把我帶向不可知的遠方。即使讓我坐在房間裏,我也希望有一扇能夠讓我眺望遙遠的地平線的窗戶。

從出生到十八歲,我一直在一個小村莊生活,頭頂同一片天空,腳踏同一塊土地,每天看到的都是相同的風景,遇到的都是熟悉的鄉鄰。我本來應該過一輩子平平淡淡的農村生活,娶妻生子,在土地上勞作,然後在每天迎來朝陽送走晚霞的日子中慢慢變老。但老天偏偏讓我降生在長江邊,又偏偏在我家的東邊生成一座五十米高的小山,爬上這座小山,長江便一覽無餘。那時候還沒有污染,可以極目遠眺,看得很遠很遠,一些船從天邊過來,又消失在天邊,一些雲從江邊來,又消失在江邊,於是就開始好奇,天邊外到底有什麼?如果我坐上船能夠到哪裏呢?感謝我的幾個親戚,因爲他們在上海,於是在我八歲的時候,母親決定帶我到上海走一趟。坐船半天一夜,終於到了上海。這次旅行,長江的壯闊、吳淞口的蒼茫、上海的燈光、街道的繁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從此,我的心開始渴望旅行,長大後我要走出村莊,走向更遠的地方。

我第一次坐火車是到北京去上大學,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火車。我考大學考了整整三年,自己也沒弄明白是什麼讓我堅持了三年。現在想來,是心中那點模糊的渴望,走向遠方的渴望。這種渴望使我死活不願意在一個村莊呆上一輩子,而唯一走出村莊的辦法就是考上大學。當時的農村還沒有外出打工這一說,如果放到現在,我可能就是一個背上包四處遊蕩的打工仔了。有一段時間,我瘋狂地愛上了火車,在車廂裏聽着車輪和鐵軌撞擊的強烈節奏,聽着風聲在車窗外呼嘯而過;還有對面開來的火車那撕心裂肺的長鳴,常常把你的魂拉得很長很長。火車從一個城市穿過,走向另外一個城市,窗外的風景不斷變換,我就把自己的心留在了不同的風景裏。

我的大學生活是孤獨和自卑的,一個農村孩子走進大城市之後的轉變是深刻而痛苦的。四年大學對我來說最大的安慰就是週末可以走出校園,到北京的周圍去爬山。我曾經無數次坐在香山頂上看夕陽西下,羣山連綿。在大學三年級時,我得了肺結核,被送進了坐落在北京西郊山區的結核病療養院。這個療養院圍牆儘管很高,但在樓上的房間裏卻能夠看到周圍的山。在醫院的一年,我看遍了山的顏色,春的粉紅(杏花桃花)、夏的青翠、秋的火紅和冬的蕭瑟。在醫院的門口,有一座小山,山頂上刻着馮玉祥“精神不死”四個大字,我幾乎每天都要去爬這座小山,對着這四個字發呆。後來身體好點後,醫生允許我走出大門,我就去爬遍了每天從醫院的窗戶裏可以看到的那些山峯。也就是在醫院的這一年,(自我評價)我讀完了《徐霞客遊記》。

人需要有一種渴望,有一種夢想。沒有渴望和夢想的日子使我們的生命失去活力和勇氣。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差一點掉進了安於現狀的陷阱裏。大學畢業後,我留在北大當了老師,收入不高但生活安逸,於是娶妻生子,柴米油鹽,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夢想就這樣慢慢消失。直到有一天,我回到了家鄉,又爬上了那座小山,看着長江從天邊滾滾而來,那種越過地平線的渴望被猛然驚醒。於是,我下定決心走出北大校園,開始了獨立奮鬥的歷程,在出國留學的夢想被無情粉碎之後,新東方終於出現在我生命的地平線上。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帶着我飛越地平線,新東方從一個城市走向了另一個城市,從中國走向了世界。我也帶着新東方的夢想和我的渴望,從中國城市走向世界城市,從中國山水走向世界山水,從中國人羣走向世界人羣。

也許人在路上,這就是人生。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我們出生後學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路,從此我們就走在了路上。我們一輩子走在兩條路上,心靈之路和現實之路,這兩條路互相補充互相豐富,心靈之路指引現實之路,現實之路充實心靈之路。當我們的心靈不再渴望越過高山大川時,心靈就失去了活力和營養;當我們的現實之路沒有心靈指引時,即使走遍世界也只是行屍走肉。一年又一年我們不斷走過,每一個人的生命走得如此地不同。新的一年又要來臨了,你做好走在路上的準備了嗎?

勵志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 青春是什麼

首先 我想問大家兩個問題:

1、你知道青春是什麼嗎?

2、你怎樣主宰自己的青春?

青春不是指歲月,而是指心態。粉嫩的臉,紅潤的脣,矯健的膝並不是青春。青春表現在意志的堅強與懦弱、想象的豐富與蒼白、情感的充沛與貧乏等方面。青春是生命深處清泉的噴涌。

青春是追求。只有當勇氣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苟安之時,青春才存在。果如此,則60見之長者比20歲之少年更具青春活力。僅僅歲月的流逝並不能使他們衰老。而一旦拋棄理想和信念,則垂垂老也。

歲月只能使皮膚起皺。而一旦喪失生活的激情,則連靈魂枯老,使人生枯如死水,毫無活力。

60歲長者也好,16歲少年也罷,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奇蹟,都如孩子一般眨着期待的雙眼,期待着下一次,期待着生活的情趣,你我靈魂深處都有一座無線電中轉站------只有你我年輕,則總能聽到希望的呼喚,總能發出喜悅的歡呼,總能傳達勇氣的訊號,總能表現出青春的活力………

一旦青春的天線倒下,你的靈魂即爲玩世不恭之雪、悲觀厭世之冰覆蓋;即使你年方20.其實你已垂垂老也。而只要你青春的天線高高聳起,就可以隨時接收到樂觀的電波-----即使你年過八旬,行將就木,而你卻仍然擁有青春,你仍然年輕。

年歲有加,並非垂老;放棄理想,方墜殘年。歲月留痕,只及肌膚;拋卻熱忱,頹廢必至靈魂。

我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4

我不知道大家想聽什麼,比如說有兩大部分可以講,高大上的我們講轉型互聯網。今天的主題是產品創新,我就講講微觀的。我在我們的行業裏,戰略比不上兩位馬總,我從骨子裏本質上還是一個產品經理,可以分享一些做產品的心得。

最近互聯網有一個很不好的風氣,貓三狗四開始裝教主,說我是如何成功的。我經常講成功是偶然,失敗是必然。大家的愚蠢上是有共性的,很多人在失敗上會犯同一個錯誤。當你瞭解別人的產品是如何失敗的,你才能在自己做產品的過程中避開這些暗礁。

+互聯網還是互聯網+?

大家最近都在談互聯網+,我理解大概有兩種用互聯網的方法,一種是+互聯網,一種是互聯網+。這兩個有什麼不一樣?

+互聯網:很多人希望把傳統行業跟互聯網結合,這是一種術,比如說我在互聯網開一個店賣東西,在互聯網上打廣告,甚至是你在互聯網上僱水軍黑老周,雲計算,大數據,這些做法都叫+互聯網。因爲沒有改變某一個行業或者說產品的本質,你只是利用互聯網把它改的更加有效率,不會產生爆炸性的指數級的變化。這種做法是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最簡單的,所以說今天這不在我們的話題之內。

今天熱門的互聯網+有什麼不一樣呢,我的理解就是利用互聯網的思維,去指導一個產品或者一個行業去改變它的產品體驗,看待用戶的方式,它和用戶的連接方式,改變它的商業模式,從而產生真正的資源重新配置,產生化學反應甚至是核反映的效果。

連接的力量

過去,很多傳統大咖看不上互聯網,認爲是一羣毛孩子忽悠國外vc的錢在國內亂燒。行業裏有一位我比較尊重的老朋友丁磊,XX年互聯網泡沫破碎,他爲了給自己和大家打氣弄了一個廣告,當年我沒有看懂。過了XX年我終於理解,那個廣告道出了互聯網的真諦——網聚人的力量。網絡之所以牛,因爲網絡把很多東西連在一起。

大家今天談一個詞“連接”,你要考慮你的產品如何能夠真正把很多東西連接在一起。這個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信息。只有理解了連接,你纔會理解爲什麼很多行業會被顛覆。uber爲什麼這麼熱,因爲它改變了連接關係。爲什麼微信會比qq牛,因爲他真正把人連在一起。

下一個趨勢是什麼?有兩種思路創新和做產品,一種是站在過去看現在,一種是站在現在看未來。當你創業,當你要創新,你一定要做未來的事情。未來的事情有兩種,要不就是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要不就是把別人做過的事情換一種別人想不到的方式去幹。所以我認爲只有做一件今天大家可能都不看好,但是明天后天有可能起來的事情,你纔可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未來我覺得有兩個趨勢,一個趨勢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或者o2o,我覺得更多的就是面對服務業講的。利用互聯網把很多服務業來進行改造,無論今天的.上門服務還是打車、定餐等等所有東西這是一大塊。

還有一個趨勢iot(internet of things),把今天很多的物理器件變成智能設備,把它們和雲端連接在一起,意味着今天你所有看到的東西都可以被智能化,無線化,移動化、雲端化。我特別不喜歡一個詞“物聯網”,被很多人庸俗化成一個傳感器的網絡。

如果說僅僅是一個傳感器沒有價值,重要的就是每一個設備都是智能的,它採集數據,做出一些智能的判斷,再把數據反饋到雲端,然後雲端彙總成大數據,大數據再產生一些結果再反饋給各個智能設備。所以說今天在我的眼裏,在iot的世界裏面所有的東西都是手機。你們想想未來手錶是不是手機,眼鏡是不是手機。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行業大老,我說智能汽車就是四個輪子的蘋果,他一聽特別的激動,他說我早就這麼認爲,但是大家不認同。所有的東西你可以認爲都是手機,所以說今天做手機也不一定就要造放在耳朵邊上的東西,誰說五年以後手機還是這樣呢?手機有可能變成這樣的。

勵志演講稿 篇5

親愛的朋友們:

今天我確實很緊張,因爲我除了站在撒貝寧我的同事跟前以外,我面前是你們這些個學子們,你們都是在高等教育的薰陶下在不斷地培養自己。同時呢,我又感到很興奮,因爲我站在你們的中間,我已經75了,但是看到你們青春的活力,看到你們這種朝氣,我馬上想到我的年輕的時代,引起了許多我很多難忘的回憶。我今天還很渴望,我渴望在這裏,除了介紹我自己的感悟以外,我希望從你們的身上能夠得到更多的知識,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是世界的未來,所以我特別希望在今天咱們的交流互動當中能夠從你們那裏學習好多東西,這是我由衷的希望。我希望今天我們輕鬆、幽默、真誠,好不好?

我呢,是從小愛好我這個職業,愛好體育轉播到了癡迷的程度。我們的偶像不是劉德華,不是周杰倫,不是成龍,是誰呢?是我們體育場上的那些個優秀的選手。像足球的年維泗,足球的張宏根,方紉秋,王陸,籃球的錢澄海,楊伯墉,乒乓球的莊則棟,李富榮,徐寅生,這些,這是我們的偶像。我在中學偶爾的一次足球比賽中,我突然聽到大喇叭有一個廣播,當時呢,是在廣播先農壇體育場進行的一場足球比賽,就是北京隊對八一隊,我在我學校的操場裏邊,我通過這個聲音我就瞭解了整個比賽的場面,我感到非常興奮,當時我想這位高者是誰?他怎麼能夠在先農壇體育場把這種精彩的場面能介紹給大家呢?在座的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位是誰?就是張之老師。我聽到張之老師的轉播以後,我突然就有一種感覺,我覺得這太高明瞭,他能夠坐在體育場裏邊,把整個比賽的情況都介紹給大家。而且他的語言是惟妙惟肖的,我簡直是被他迷住了。後來我就根據他的轉播,再不斷地模仿他。

1957年,張之老師在57年前,在先農壇體育場廣播,“各位聽衆,現在我們是在北京先農壇體育場向大家現場直播世界足球錦標賽,亞洲區的預選賽,中國足球隊對印度尼西亞足球隊的一場比賽,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現在我們把雙方的隊員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隊出場的隊員,一號守門員黃兆文,二號右後衛陳復賚,三號中衛王德發,四號左後衛王克斌,五號右前衛王希文,六號左前衛任斌,七號右邊鋒叢者餘,八號右內鋒張宏根,九號中鋒年維泗,十號左內鋒方紉秋,十一號左邊鋒王陸”張之老師介紹完陣容以後,馬上就說:“中國足球隊有一個龍頭是張宏根,張宏根幾乎在每場比賽裏邊都能夠進球,現在比賽已經開始,中國隊先進攻,中國隊把球傳給禁區外,張宏根35米以外射門,球進了!”比賽剛剛開始半分鐘,正如張之老師所料,張宏根就進了一個球,我當時一種心理,真是神了,料事如神,我馬上被他這種激情的解說所感動。就從那次開始,我開始確立了我一生我要向體育解說、體育評論這個行業進軍。

那個時候我就站在北京廣播大樓的六樓樓頂上,看着下邊的車輛就講,“現在自行車過來了,現在提着一個粉色提包的一個女青年已經過了馬路,現在她已經走到馬路中間,一輛汽車過來……”就這樣慢慢慢慢練。我盼望着和我這位崇拜的偶像見面,我給張之老師寫過信,1956年,張之老師約我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去見面,這是我一生當中最榮幸的一件事,張之老師穿着毛藍的一套外裝,然後給我沏了一壺茶,坐在會客室裏邊,我們談了45分鐘,我說張之老師,這樣吧,我給你學一段,您聽聽怎麼樣。當着張之老師就說了一段,張之老師說,嗯,還可以,但是你有一點做作,聲音不太真實。另外一個呢就是這個體育比賽轉播,是講場上的情況,做戰術的分析,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你一定要接受高等教育。這次談話更堅定了我從事這方面的事業。

1960年5月23日我踏進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大門,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因爲我愛好,所以我在不斷地去攀登。1961年在北京舉行了一個重大的比賽,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北京工人體育館,中國乒乓球健兒奪取了男子團體,女子單打,男子單打的世界冠軍,中國運動員這種小老虎的精神,爲國爭光的精神人,人生能有幾回搏,容國團的這種強大的目標給了我們很大的力量,在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結束以後,我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央電視臺收到了大量的來信,數以萬計的來信,用成麻包地裝,這使我感覺到它不是單純的一個年輕人的愛好,不是單純的一種模仿,而是在傳遞信息,傳遞我們中國體育健兒在世界舞臺上的表現,傳遞中國運動員的精神面貌,傳遞中國人民那種團結一致的精神。

現在世界盃就要開始了,大家知道,第一次世界盃的轉播,是中央電視臺1978年6月25日,這是北京時間,凌晨兩點,是爭奪第三名的一場比賽,就是意大利對巴西,6月26日,北京時間是轉播了爭奪冠軍的比賽,是阿根廷對荷蘭。朋友們,在1978年以前,我們從來沒有轉播過世界性的這種大型比賽,這個轉播需要在阿根廷布宜斯艾麗斯把信號傳到大西洋的衛星,英國的廣播公司把它接收下來,再傳到印度洋的衛星,印度洋的衛星再發射,我們北京地面站把它接收,再傳到中央電視臺的演播室,在70年代不像現在大家已經成了,世界已經成了地球村了,衛星轉播已經司空見慣了,那個時候條件很差。我們接到這個任務後,確實覺得很困難,大家知道,凡是這種大型的轉播,我們都要派記者到現場去採訪,比如瞭解這個比賽的情況,瞭解比賽的安排,瞭解運動員,看這個隊訓練,得到更多的材料,但是我們在北京,只有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們沒有這些資料,怎麼辦呢?我們到北京國家體委的科研所,去找這些資料,我們到國際臺的對外部,拉美部去找這些報紙,然後把這些報紙把它剪下來,把所有運動員的照片把它一個一個的都放在我們的臺前,然後辨認。這個是阿根廷的肯佩斯,這個是阿根廷的貝託尼,這個是荷蘭的雷森布林克,一個一個地認,這場轉播的關鍵是線路,所以由我們中央電視臺的前副臺長劉毅琴專門聯繫這線路,由我們的導演張嘉誠,王忠智來負責節目的安排,我來解說,又請了顧問,五六個人完成了這件事。這是中國第一次進行衛星轉播,到了1982年我們在香港轉播,爲什麼到香港呢?因爲大家知道,這個轉播的費用很高,我們國家的財力,和我們自己的經費很難達到一步到位,我們需要購買報道權,這樣我們和香港亞廣聯的十個國家和地區來分擔這個報道權,來分擔這個線路費,這樣我們就節省了很多錢。我們到香港,一共解說了22場比賽和19個專輯,從晚上的23點15分解說第一場,3點鐘解說第二場,4點鐘解說第三場,9點鐘開始錄專輯,我們一共報道組4、5個人,大家廢寢忘食,大家就想到,我們後邊千千萬萬的人得等着看這個比賽,現在的體育轉播已經不是我們單純的愛好,體育轉播是做好觀衆的耳目,體育轉播是使觀衆身臨其境,我們有了很強的這種意識,這種愛好。我想,正是由於這樣,我們才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1982年我們轉播了52場比賽,1986年我們也在香港孫正平和我一共轉播了64場比賽,到意大利,1990年我們到了羅馬,這時候我們有財力了,我們自己買了報道權,我們自己租用了線路,我自己租用了演播間,我們轉播了64場比賽,到1994年,我們到美國的達拉斯,我們又轉播了美國的世界盃的比賽,也是64場。我講的這個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愛好。有了堅定的事業心,有了這種愛好,有了這種追求,什麼都不在話下。

現在社會進步了,大家看到我們國家的繁榮,看到我們民族的昌盛,看到我們事業的發展,在我們那個年代裏面,生活很艱苦,我和我的夫人,我的夫人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是主播新聞和主播一些節目,我們兩個人的收入到1979年才86塊,同時我們要養兩個孩子,每次工資發下來以後,我的夫人都把它分成包,這5塊錢是孩子的學費,這5塊錢是給孩子留着看病,在那麼一種艱苦的條件下,我們對事業沒有絲毫的動搖,我們相信我們的事業能給人帶來歡笑。

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所有的體育項目裏邊,這是一個知識的海洋,取之不盡用之不完,沒有一天能夠到底的,隨時隨地,都是在學習的一個過程當中,所以一個人的一生裏面,我感悟最深的,就是要辛勤地勞動,不停地,一時一刻不休息地在開動腦筋在想,怎麼去做,怎麼去探索。朋友們,要說的話太多了,咱們今天都相識了,以後你們不忙的時候打個電話,宋世雄,你過來咱們談談心,我就過去了,我認識了大家非常地高興,我想大家應該通過這些個介紹,感悟到,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辛勤的勞動是我們成功的關鍵,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相傳春秋有勾踐,信步臥薪嘗苦膽。自問恥辱可曾忘,己任稱霸震中原!”這首藏頭詩,是我在讀小學五年級時,看了《上下五千年》上的小故事乘興而作,相信自己”四個字呢?因爲我相信當年的勾踐肯定是知的。爲什麼在詩頭藏上“相信道自己的實力的。

我並不知道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勾踐在出徵前備好了多少戰馬,多少勇士,只能看到兵器鋒刃上清冷的一道光。夜色裏勾踐炯炯的眼神,閃着自信和鎮定,在拳頭緊握的那一刻,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成竹在胸呵,是這樣的!因爲他有實力!

姜尚披着蓑戴着笠,一個人端坐在水邊,像模像樣地執着根魚竿。我走過去,拍拍他的肩:“你真不懂生活常識。魚鉤是直的,還離水三尺,你怎麼可能釣得上魚?”老人家莞爾一笑,輕聲唸了一句:“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便又閉目端然了。後來我才恍然大悟:太公這般氣定神閒,這般泰然自若,卻是有五壑藏於胸,大策藏於心,實力渾然藏一身啊!

實力,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基礎。沒有實力,猶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是難以根深蒂固、源遠流長的。然而,何謂實力?

實力,不是阿訣奉承,而是真才實學。總有人不屑於朱慶徐那暖昧的一問:畫眉深淺人時無?而認爲他不過是隻會阿談奉承之輩。其實,朱慶徐也是在以前下苦功讀書,費神思治學之人,文名已揚,不過是按風俗爲行卷之事罷了。同樣,白居易也曾行卷,而後來萬古流芳的詩名更是其有真才實學的最好證明。

實力,不是臨陣磨槍,而是厚積薄發。曹禺的成名作《雷雨》,不是在被子裏打着手電筒憑一時的心血來潮一揮而就之作,而是他經過多年對大家庭的觀察、體會、感悟而寫出來的。《雷雨》之所以成爲曹禺的代表作,成爲久演不衰的經典作品,不正是因爲它是曹禺先生對生活最深刻的感悟的結晶嗎?《大宅門》的名噪一時也是郭寶昌的厚積薄發之作:從少年時就一直想用筆把自己的家族,尤其是自己的養父的經歷表現出來,曾三易其稿,但均因抄家、被焚、搬家等諸多原因被毀,郭寶昌非但沒放棄,反而一寫再寫,每次都有更深的體會和感受。經過四年的準備,電視劇纔開拍。這,也決不是郭寶昌和張藝謀、田壯壯等人喝喝生啤侃侃閒天就能做到的。

實力,不是手忙腳亂,而是氣定神閒。真正有實力的人,不是那些臨近考場緊張得涕淚肆流的人,不是那些一看到裁判就面部抽搐的人,不是那些上臺之前總想鑽進廁所裏的人,而是那些成竹在胸、氣定神閒、談笑風生的人。他們不會因爲一次成功而手舞足蹈活蹦亂跳,也不會因爲一次失敗而黯然神傷一撅不振。這種寵辱不驚是因爲他們有鎮定的實力,有知識的技能,有面對成功抑或失敗坦然一笑的實力。

實力,是人生長久的積累與歷練,長久的沉澱與感悟;是真才實學,是厚積薄發,是氣定神閒。實力,是成功的重要基礎!

年少的我們,沒有城府,偶爾會不知深淺,會飄飄然。但我們又知道,輕狂是要不得的,虛浮是不可以的,於是,我們埋下頭,踏踏實實地學習,點點滴滴地積累,爲了多一點知識,多一些實力。依然記得初中的校訓:“腳踏實地,異,所以奮鬥;我們奮鬥,必將輝煌!”

忽然又看見我們的班訓:“我們年輕是啊!意氣風發的少年兒郎,在這樣一片沃土裏學習,實力怎會不漸長?棟樑間的實力交織在一起,國力怎會不漸強?國家的綜合實力日益增強,那一抹堅定而從容的微笑,定會浮現在每一箇中華兒女臉上!

勵志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公司領導,各位同事們:

我來自格球山通信中心,我演講的題目是《信念之光》。

在公司轟轟烈烈開展愛崗敬業,創新服務活動的演講平臺上,不談責任,不談素質,而從"信念"切入,是否離題太遠,對於一個普通通信工作人員而言,不談汗水,不談付出,確由"信念"而發,是否輪廓太大?不!在日益激烈近乎殘酷的通信市場競爭中,我們的事業之所以自強不息,開拓創新,我們的公司之所以與時俱進,不斷進取,農墾通信的生命與活力來自哪裏,分公司決策人的決心與潛力來自哪裏?

各中心員工們的恆心與毅力來自哪裏?——信念!是信念讓我們高高地站在一起,是信念讓我們緊緊地團結在一起,是信念讓我們牢牢地綁在一起!列舉持之以恆,契而不捨,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勇攀高峯,勇往直前,多少華美之辭以信念作爲基石。縱觀多少動人故事,原本來自信念。因爲,有信念纔有責任感,有信念纔有緊迫感,有信念纔有使命感!不是嗎?我們中心的維護班長,在給用戶服務維修電話時,爬牆上房,無意中將早以糟爛不堪的石棉瓦踩斷,正在大夥擔心他摔着沒有,他確自己掏錢買了張新的石棉瓦給用戶換上,沒有"對不起"沒有"謝謝",在無言的汗水中,用戶看到了"信任",在無言的感動中,我們體會了"責任"!

營業站長於海昊,好象從來沒有星期天,每到該休息的時候,確正是他最忙的時候。因爲,在他的備忘錄裏,記滿了需要維護的寬帶網用戶。久而久之,人們連修理微機重作程序也找他,把他忙的不亦樂乎,累得筋疲力盡,而他心裏想的再簡單不過:我給你修好了,你就得多用,我和你處好了,你就不能不用!驅散動於海昊樂此不疲的是什麼,是構建和鞏固市場的緊迫感!

各位都熟悉董秋吧?在家裏是衆星捧月,在外面是人緣極好,可也時不時地遭來客戶的誤解甚至漫罵!有位老人心情不好,借酒發揮,交話費時硬說是算錯了,交多了,受騙了,電話不用了,大罵出口,董秋自始至終笑臉相迎,一杯熱茶給老人送上,一把椅子扶老人坐下,一張話單給老人解釋。次日一早,老人帶領家人來到營業廳,至真至誠賠禮道歉,求董秋一定原諒他,董秋的一句話,讓衆人落下了感動的淚水:"大爺,哪有兒女記恨父母的"——董秋,不在意這無端的委屈嗎?不!她更在意的是伺候好衣食父母的使命感!如果說,格球山通信中心在行業競賽的跑道上沒有落伍,人們自然想到這個團隊的領跑人——杜軍,不論什麼時候,只要你看見他的身影,立刻就能總結出一個字"忙"!有線路故障,他在現場忙,設備出現問題,他在機房忙,哪裏用戶需要,他就在哪裏忙,夜深人靜了,他在案頭忙。常年的工作習慣,培育了他風風火火的性格,敏銳客觀的思維,他把所有的勞累置之腦後,他認爲:爲繁榮通信而忙,是一名農墾通信人的無尚榮光。

談到這裏,讓我更確信演講中題目的選擇——信念,讓我更清晰我事業所求的目標——信念,讓我更珍惜可以捨棄一切而唯一不能捨棄的——信念。讓我們堅守信念,有上級的正確領導,有我們的共同努力,我們的通信事業就一定能綻放出燦爛的——信念之光!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