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范仲淹的勵志故事(精選8篇)

范仲淹的勵志故事(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宋朝時,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位名相范仲淹,他雖然出身貧苦,自幼孤貧,卻勤學苦讀,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以真才實學成爲著名的政治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范仲淹的勵志故事,歡迎來參考!

范仲淹的勵志故事(精選8篇)

范仲淹的勵志故事 篇1

其實教育並不只存在學堂之中,生活中許多不經意的瞬間都會成爲人們傳道授教的機會。范仲淹在一次遊覽山水的時候,遇到了一羣好學的牧童,范仲淹藉機給他們上了一課,牧童們也努力爭取到了一次可以學習的機會。

一天,范仲淹和他的好友滕子京遊觀天柱山。清晨,范仲淹見東方已露出魚肚色,便獨自一人出門去了。順着彎曲大路,一路觀賞,山清水秀,綠草如茵,他看得好不入迷。

此時,范仲淹見一羣牧童圍着一個扎着朝天辮的小牧童一聲不吭,不知在幹些什麼。他走上前去,只見這個扎着小辮的牧童手拿牛鞭,在地下一筆一劃地 寫着。仔細一看,原來這羣牧童正在聽小辮子講課。鞭杆作筆,大地當紙,在地下寫個“刁”字。寫好以後,還十分神氣地說:“你們知道這個字怎麼念嗎?這個字 念‘刀’,砍柴的刀……”,小辮子還沒說完,就聽身後有人說:“不對,你教錯了。”小辮子一驚,轉身一看,呆住了。

原來站在他們身後的是個穿着十分講究,氣魄非凡的官人然後。牧童都呆呆地不敢作聲,范仲淹笑了,上前拍拍小辮子的肩膀,和藹地說:“你教錯了。”

小辮子見這官人滿面慈祥,這才膽大了點,辯解說:“昨天在學堂門外,我見先生就是這麼寫得,先生說是‘刀’字。”

范仲淹說道:“筆畫你沒看清,就是錯了那麼一點。”

小辮子急問:“哪一點?”范仲淹走上前去,說:“我寫給你們看。”然後邊說邊將小辮子的牛鞭拿過來,在地下寫着,還一邊解釋道:“一個是一撇,一個是一提。”

小辮子不服氣地說:“這兩個字不都像‘刀’字嗎?”范仲淹繼續耐心地解釋說:“看來像,仔細看就不像,關鍵就在這一筆,一個上,一個下,朝上一提是‘刁’,朝下一撇是‘刀’字。”小辮子口裏念着說:“刀刁刀刁,念快了和刀的音差不多呀!”

范仲淹說:“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啊!別看‘刀’、‘刁’二字相似,然後音也相似,但刁比刀厲害得多,弄不好,還要殺頭的。”

牧童們聽了,十分驚奇:“這麼厲害,還要殺頭?”

范仲淹說,不信,我說段故事給你們聽聽:

過去山上有座破廟,廟裏只有一位年輕的尼姑。這尼姑苦鑽學問,長得又美,十分惹人喜愛。就是一點,不守清規戒律,喜歡結交朋友。一天,他遇到一 個很有學問的窮秀才,馬上就與他成了朋友。於是窮秀才就邀請尼姑到他家作客,兩人非常要好。後來,這個尼姑就經常跑到窮秀才家去串門。日久天長,你來我 往,朝夕與共,情同手足。有時候談出興致來,竟忘了吃飯,睡覺,連五更天都不知道。他們的行爲很快就被傳出去,人們紛紛議論。不久,傳到財主呂員外的耳朵 裏,他以爲這樣的事情有傷風化,進縣衙就把小尼姑和窮秀才告了。這一狀果然就告中了,衙役立刻把小尼姑壓倒大堂上審問,小尼姑好像沒事一樣,冷笑不語。這 下縣太爺氣極了,命人擡上刑具。正要施刑,小尼姑趕忙說:‘不必動刑,小人招供。’衙役立刻遞過紙筆,只見小尼姑提筆寫道:‘刀刁相像,瓜爪難分,戊戍胸 中一點,齋齊足下分明。’小尼姑寫好之後放在地上。差役忙吧供詞呈上。縣太爺一看供詞,又大量了一下尼姑,怒容頓減,點頭說:‘原來如此!’。便走下堂 來,然後朝小尼姑上下一看,接着禽獸扶起小尼姑,並向小尼姑施一大禮,送出衙門。”

說道這裏,范仲淹問牧童們:“你們想想,這是怎麼回事啊?”

牧童們都聽迷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麼回事。

范仲淹說:“縣太爺是有學問的人,看了招供,才知道小尼姑學問很深。所以,才下堂朝小尼姑反覆大量,知道自己差點把案子斷錯了,只好向小尼姑賠禮,放回廟裏。”

牧童們齊問:“錯在哪裏呢?”

范仲淹說:“小尼姑不是說:‘齋齊組下分明嗎?足就是腳啊。”

“腳?”牧童們還是不解。

“對,就是腳。”范仲淹接着說:“原來這個尼姑是個大腳,本身卻是男子。他爲了逃避包辦婚姻,住進破廟,研讀經書。他和秀才是在一起研究學問, 所以往來密切。這個縣太爺十分愛才,問明情況之後,還常去向他們請教,從此,他們三人成爲了好友。然後你們看相形字中僅一點點區別,就有這樣大的不同,一定不 能寫錯,唸錯,一個人作學問就講‘認真’二字。”

小辮子聽到這裏,撲通朝范仲淹跪下,懇求他說:“先生,你就做我們的先生,教我們認字吧。”牧童全都朝范仲淹跪下,異口同聲地說:“好先生,求求你,你就教我們認字吧。”

范仲淹被這樣勤奮好學的牧童們所感動,恨不得將滿肚子的學問都教給他們,只是在此不能久住。正在猶豫不知如何回答的時候,滕子京找他來了,範仲 淹把此事簡要地向滕子京說了。滕子京一直就有創辦學校,開啓民智的想法,也很喜歡這些好學的牧童們,然後便一口答應下來,興辦學堂。

就這樣,滕子京花錢在山上蓋了座“范仲淹書堂”,牧童從此有了先生,也有了書堂,白天放牧,晚上識字。他們時時不忘范仲淹給他們講的故事,認認真真,格外用功,其中一些人後來還成爲了國家的棟樑。

范仲淹的勵志故事 篇2

北宋著名良吏范仲淹曾被王安石評爲“一世之師”。然觀其一生,亦無非尋常的“三板斧”而已,招數並不複雜,目下人人皆會,人人可會,不同之處唯在於,范仲淹不屈不撓地使了,且斧斧生猛,力道驚人。

第一斧:劃粥斷齏,立志勵志。

范仲淹是江蘇吳縣人,出身貧苦。由於母親改嫁到富裕的朱家,范仲淹也改從其姓,取名朱說,在朱家長大成人。但他少有志向,存“天下之憂”,所以讀書非常刻苦。爲了磨鍊自己的意志,他常常有意放棄優渥的生活條件,寄宿寺廟,每天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吃完繼續讀書,贏得了劃粥斷齏的美譽。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纔有萬變不窮之妙用。”下真功夫營養靈魂,下硬功夫陶冶精神,心地純潔澄明,高尚品德隨身附體,就站得穩,走得正,幹得好。范仲淹入仕之後的所作所爲,莫不與他注重磨鍊身心有關。比如:他入仕以後,平日沒有賓客登門,是不準上兩樣葷菜的。到了晚年,兒子準備爲他修建大宅院,被他斷然拒絕。有人要替他在洛陽買一座叫作“綠野堂”的園林,他照樣不肯,並說:“一旦取其物而有之,如何得安?”晚年,他還諄諄教誡子弟要節儉,家書中這樣提醒:“老夫平生屢經風波,唯能忍窮,故得免禍。”

秉真持正,不以妄心害真心,不當腐官、庸官、懶官、昏官,堅守廉潔從政、爲國爲民的精神家園,才幹必會大放異彩。

第二斧:死磕權貴,遏制歪風。

范仲淹爲官30多年,四次被貶,前三次都是因爲敢於直諫說真話引起的。

宋仁宗年幼時,劉太后“垂簾聽政”。後來仁宗滿了20歲,劉太后仍然不放權。對此,朝內大小官員都不敢吭聲,唯獨范仲淹站了出來,上奏摺要求劉太后按祖制讓位給仁宗。迷戀權力的劉太后看了摺子大怒,立即下旨,把范仲淹貶到一個邊遠小縣做通判。

劉太后去世後,范仲淹被召回京城重新起用。此時,宰相呂夷簡任人唯親,結黨營私,貪贓枉法,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范仲淹又開始跟呂夷簡死磕,他經過深入調查,繪製了一幅《百官圖》送給皇上,具體揭露了呂夷簡安插親信的種種罪行。不料呂夷簡倚仗權勢,惡毒反誣。最終,范仲淹未能把作惡多端的呂夷簡扳倒,自己反而再次被貶,到睦州做了知州。

他在京城做右司諫時,有一年江淮災情嚴重,數路饑饉,朝廷派他視察災情,安撫江淮,他馬不停蹄,日夜兼程,令江淮數郡“開倉廩,賑乏絕”,並且把饑民吃的“烏昧草”帶回京師,讓仁宗皇帝及大臣看,懇請皇帝和朝中大臣減盛宴、去奢華,節衣縮食,體恤災民。

范仲淹一生始終堅持正義立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在一首題爲《靈鳥賦》的詞中,抒發自己絕不退卻的激憤心情,有一句話擲地有聲:“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意思是說,他寧願爲正義呼聲而死,絕不默默地苟且偷生。這是何等可貴的精神!

第三斧:爲官一任,造福一方。

范仲淹最大的亮點,就在於不管自己升官降官,每到一地,總要千方百計興利除弊,做出幾樁惠及地方的事情來。

早年在泰州做鹽倉監官,無聊到極點,他曾寫詩自嘲:“卑犧曾未託椅梧,敢議雄心萬里途!蒙叟自當齊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懶甚,溪人能信解嘲無。”然而,他很快發現,這樣下去不行,既然做官,就要給百姓做些實實在在的事兒。於是,那幾年,他爲蘇北人民留下了“范公堤”。

他謫貶睦州,不到半年,就倡導修建“嚴子陵釣臺”,向世人高揚“使貪夫廉,懦夫立”的釣臺之風;做蘇州太守時,他買下南園,創辦學府,爲國育才。對那些不稱職的下屬官吏,一旦查清,他便毫不留情地將其姓名從官吏名冊上畫掉。即使達官顯宦,親朋好友從中勸說,他也堅持到底,不爲所動。“一筆勾銷”的佳話,至今流傳。他發動的慶曆新政,幾乎觸及當時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雖然由於守舊勢力的反對而最終失敗,但卻開創了北宋士大夫敢於議政的風氣,傳播了改革思想,成爲王安石熙寧變法之前奏。

大道若簡,至理也,放諸四海皆準。

范仲淹的“三板斧”,其史鑑價值在於:修剪冗枝,去殘枝敗葉,除瘋枝病椏,大樹才能茁壯生長,成參天之材;不攀比、不折騰、不擺闊、不奢靡,走正道,官員纔會有底蘊和政聲。

范仲淹的勵志故事 篇3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不僅自己爲官清廉,教育子女也極其嚴格。范仲淹一生歷任高官,但範家一直清貧儉約家風純樸。

天聖三年,范仲淹任興化縣令,負責治理水患。許多前任都是簡單地修修堤壩應付而已,范仲淹卻親自去海邊,與當地居民商討良策。民工們開始修堤築壩時,范仲淹不是坐在高堂之上而是現場指揮。

有一次,白天剛修好的堤壩,晚上就被海浪衝毀。民工們怨聲載道,不肯再修壩,有的則偷偷溜掉。范仲淹來到施工現場,不僅勸勉民工們要同心同德將壩修好,還將自己的薪俸拿出來,爲民工們改善生活。民工們深受感動,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施工中。

范仲淹淡泊名利輕財重義,子女們也深受影響。范仲淹任開封知府時,曾派次子範純仁將一船五百斛的麥子運往姑蘇

在丹陽停留時,範純仁偶遇文學家石曼卿,當時石曼卿家中連遭不幸,幾位親人相繼離世,他想安葬親人之後再回鄉,因爲沒有盤纏而寸步難行。範純仁不加思索地將整船麥子送給了石曼卿,但石曼卿還是愁眉緊鎖,範純仁就問:“石先生若還有爲難之事,不妨說來”。石曼卿眼裏含淚滿面羞愧地說:“兩個女兒已經找了婆家,奈何沒有嫁妝無法出門”。範純仁爽快地說:“石先生不必憂慮,只需將船隻賣掉,嫁妝也就有了”。石曼卿連連道謝,範純仁則兩手空空回了家。範家兄弟的善行,一直爲百姓們所推崇。

范仲淹爲政清廉,世稱范文正公,而他的言傳身教,也爲子女們營造了良好的家風,從而有口皆碑代代相傳,爲後世人所敬仰。

范仲淹的勵志故事 篇4

明道二年(1033年),江淮一帶發生了旱災。時任左司諫之職的范仲淹,聞聽災情,痛心疾首,立刻毛遂自薦,奏請宋仁宗願前往江淮一帶賑災。剛剛親政的宋仁宗,聽說災情嚴重,馬上調撥了大批的賑災物資,欽點范仲淹爲賑災大臣,前往江淮一帶賑災。

范仲淹的.賑災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解決了災情帶來的嚴重後果,江淮一帶的災民紛紛重返家園,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賑災結束後,范仲淹奉命回京。在朝廷上,范仲淹陳述了這次賑災的過程,並說給皇上帶回了“禮物”。宋仁宗大喜,心裏暗暗道,好個范仲淹,賑災的活兒做得不錯,還不忘給我帶回個禮物。“禮物”搬上來後,宋仁宗不覺皺起了眉頭,竟然是幾麻袋的樹皮草根。范仲淹解釋說:“啓奏皇上,這些樹皮和草根,都是災區災民充飢的食物。臣把這些樹皮草根拿回來,希望朝廷的文武大臣們都能品嚐一下,體驗體驗民間百姓的疾苦。”

聽完范仲淹的一番話,宋仁宗這才體會到了“禮物”背後的良苦用心,當即號令每一位大臣下朝後,都要領一些樹皮草根回去充飢。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京城的奢靡之風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大臣們再也不敢奢侈攀比、鋪張浪費了。

范仲淹的勵志故事 篇5

不爲良相,便爲良醫

范仲淹未入學,母親和繼父就對他進行了良好的啓蒙教育,講述了許多古聖先賢如何立志、如何讀書、如何成就大事業的故事。每次他都認真聆聽,默記在心。聽後,他又總愛安靜地獨立思考。

商周時代,有國學、鄉學。秦漢以後,只重國學,鄉學多由民間自辦。州縣普遍興學,還是仁宗朝由范仲淹等先賢倡導的。范仲淹青少年時代,長山沒有官辦的縣學,有的只是富貴人家自辦的塾學,或民間籌辦的學宮。宋太宗至道年間(995—997年),母親便送范仲淹到長山城東南隅一所民辦學宮讀書。後人懷念他,金代泰和年間在范仲淹當年讀書之處創建懷範樓,元元貞元年(1295年)縣尹安惟洪修葺。這是後話。

范仲淹進長山學宮讀書後的一天中午,學宮旁邊一座廟宇前,涌滿了男女老幼許多人,說某某神顯靈了,人們虔誠地前來燒香磕頭,求籤問卦,神可以斷吉凶禍福,可以問前程未來。少年學子出於好奇,隨人流也進了廟宇。看到都在爭先恐後地求籤問卜,范仲淹鄭重地走到一個相士面前,抽出一簽,詢問道:“我將來能當宰相嗎?”相士回答說“不能”。周圍的人聽到這一問一答,不由得愣了,驚疑的目光投向了他。范仲淹又問:“不能當宰相,做個良醫怎麼樣?”相士愣了,無言以對。旁邊一位老者十分歎賞這位貌不出衆卻志向非凡的少年,便仔細詢問了范仲淹的情況。在范仲淹看來,“夫不能利澤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也” 。用吳曾轉述范仲淹的話來說:“能及大小生民者,固爲相爲然”,“在下能及大小生民者,舍夫良醫,則未之有也”。在封建社會中,皇帝職位最高。除了皇帝,當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居高位,最能爲民造福的,當屬宰相;在民間,最能爲民造福的就是良醫。良相良醫,儘管職位高低不同,在爲天下人造福方面卻是一致的。

很顯然,范仲淹早年的志向不存在升官發財之念,其意向鮮明地表達了利澤生民的思想。這個少年時代願爲良相良醫的人,在經過數十年宦海生涯之後,暮年發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

范仲淹的勵志故事 篇6

孝水省親

范仲淹繼父朱文翰,字苑文,端拱二年中進士任平江府推官,不久京都召試館職,他便應試入館,授祕閣校理,負責皇家圖書典籍的編校。宋真宗趙恆繼位後,朱文翰得到信任,升爲戶部郎中。郎中爲皇帝的侍衛和隨從,地位較高。朱文翰爲人耿介剛直,敢於直言朝政,得罪了權貴高官,受到誹謗中傷,景德初年被貶出京城,任淄州長史。

母親先去淄州的秋谷口照料繼父,范仲淹仍在長山讀書。秋谷口簡稱秋口,位於今淄博市博山城東荊山之麓。這裏羣山懷抱,孝水中流,泉水繞城,景色幽美。長山至秋口,相距百餘里,中間由孝水聯結起來。孝水,又稱籠水,俗稱孝婦河。孝水發源博山顏神鎮,北流經淄川入長山縣境,繞長山城南,魚子溝水匯入,經城西北呂家莊,向西流經原樑鄒縣城(今鄒平舊口)西北,與濟水匯合,東流入海。范仲淹隨母遷居長山以後,與孝水結下不解之緣。讀書餘暇,每每邀同學少年,到孝水玩耍戲水,好不暢快。孝婦河的傳說,聽父老鄉親講了一遍又一遍:

顏文姜自丈夫死後,侍奉婆母特別周到細心。她每天到10裏之外的山泉挑一擔甜水,供婆母飲用。如此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無間寒暑,無怨無悔。這事感動了神靈,水缸處冒出一靈泉,甜水隨用隨長。文姜便用一個編織的籠子罩住泉眼,從此免除了她天天擔水之苦。久而久之,婆母產生疑惑,乘文姜外出,婆母發現了水缸旁的籠子,用力一掀,災難降臨,大水涌出,淹沒了房舍街巷,婆母也被淹死。文姜歸來,奪過婆母手中握着的籠子,向北一指,滔滔洪水北去,流成了一條河,這便是籠水,也就是孝婦河。孝婦河岸邊長大的人,誰不爲顏文姜的孝道感動呢!

范仲淹特別孝順,母親的冷暖苦樂,時時掛在他心上。母親剛去秋口之時,他天天想念母親,寢食不安。一天,他請假要到秋口探望母親,老師與同窗擔心他路徑不熟悉。他說:這孝水不就是引路的嗎!他獨自一人沿着孝水河岸,溯流而上,走了一程又一程,過了一村又一村,大半天的光景,終於從孝水下游到了孝水上游岸邊的秋口。母子相見,淚流滿面。一段時間裏,他常常從長山步行百里到秋口省親,母親也常常順着孝水流去的方向張望。後來,繼父在秋口尋到一所學宮,把范仲淹接到秋口讀書。有時母親回長山朱家料理家務,時間稍長,范仲淹便又從秋口沿着孝水到長山探望母親。潺潺孝水,便成了連接范仲淹與母親的一條親情河。

范仲淹孝水省親的故事,感動了周圍的父老鄉親,人們讚不絕口,到處傳頌。范仲淹晚年知青州之時,他賑災救荒、掘井汲水、折錢納稅等惠民政績,感動了青州的父老鄉親。青州的藝人回憶起范仲淹孝水省親的往事,編寫了一段唱詞,唱詞中借用了初唐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改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口至長山一百。”63歲的范仲淹聽罷唱詞,不禁潸然淚下。請君試問孝婦水,思緒與之誰短長!

范仲淹的勵志故事 篇7

借讀醴泉寺

范仲淹從關中游學東歸長山之後,胸襟寬了,眼光高了,讀書求知的願望更強烈了。再到哪裏去讀書求學?哪裏有名師大儒呢?詢來問去,范仲淹終於做出了選擇。尋根溯源,要從五代說起。早在五代時期,鄒平人田敏,少通春秋,篤於經學,後梁貞明年間登科,歷任國子博士、司業、祭酒、太常博士、太常卿等高級文教職務。後唐時朝廷任命他爲詳勘官,校勘雕印九經。歷經22年,終於完成一代偉業,周世宗褒揚他爲“儒學之宗師”。顯德五年(958年),80歲的田敏告老還鄉。他身體特別健壯,耄耋(mào dié)之年不須拄拐仗,徒步往來於街巷和山野小道,講學於長白山中,每天親自爲衆多學子講授經典,求學者紛至沓來。前後12年,田敏培養了一批飽學之士。一時間,鄒平學風大盛。與田敏同時,歷城人田誥在長白山西南麓的明水講學。因此,長白山一帶成爲北宋初期講學成風儒學昌盛的地方。古時,許多佛寺的法師高僧幾乎都是飽學之士,有的是當地著名的儒學大師。地處長白山腹地的醴泉寺內,當時聚集着一批頗具儒學造詣的和尚,寺院的住持就是遠近聞名的儒學大師。

范仲淹到醴泉寺借讀的主意,先跟母親商議妥當後,整理了一下簡單的書籍衣物,背上包裹,便直奔相距50多里路的醴泉寺而來。醴泉寺是濟東的大佛寺,唐朝時期日本僧人曾來此求法拜佛。相傳南朝宋齊之間,由莊嚴法師所創建。唐中宗時,寺僧仁萬重建。寺成之日,東山岩石間有泉水涌出,掬而引之,味甘芳,唐中宗特賜名“醴泉寺”。范仲淹來醴泉寺,拜高僧爲師,學習儒學經典,寄居寺內,故曰“借讀”。寺院住持高僧與范仲淹見面敘談後,深感這青年爲人誠懇,求學心切,而且心志高遠,便欣然收留了范仲淹這個儒學徒弟,給予學習及住宿的種種方便。初始,住持每天單獨爲范仲淹講授一個時辰,其餘時間由仲淹自學。自學中遇到的疑難,第二天請教師父。師父根據仲淹提出的問題,即題講解,並且進一步拓寬思路,深層探究。范仲淹暗自歎服,師父講得透徹。每次講授,都使范仲淹覺得心地敞亮,識見大增,一天一個新的境界。

范仲淹的勵志故事 篇8

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讀書就十分刻苦,繼父朱家是長山的富戶,但他爲了勵志,常去附近長白山上(今山東鄒平縣長山鎮範公村)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便就讀諷誦,給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拌於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斷齏劃粥的美譽,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書中尋找着自己的樂趣。

後來至應天府學院讀書時,范仲淹十分珍惜嶄新的學習環境,晝夜不息地攻讀。留守的兒子將范仲淹天天吃粥和不出去觀駕的情況,回家告訴了家父。家父讓兒子帶上官府廚師做的飯菜送給范仲淹。過了幾天,留守的兒子去看范仲淹,發現他送的飯菜一點沒動,都發了黴。留守的兒子異常不悅地說:“我家大人聽說你生活清苦,特意讓我送來飯菜招待你,你竟然沒有吃,難道是玷污了你,有過錯嗎?”范仲淹匆忙地表示歉意解釋說:“家父大人和你的一片深情厚誼,讓我十分感動。但我長久吃粥已經成了習慣,今突然吃了您的如此豐盛的美味佳餚,以後我怎麼能再安於吃粥呢?”留守的兒子聽罷,既感動,又驚訝:范仲淹所思所爲,異乎尋常。

他讀書的時候,白天晚上很用功。五年中,他沒有脫去衣服上牀睡覺,有時夜裏感到昏昏欲睡,就用涼水澆在臉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一直提醒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