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李嘉誠勵志文章

李嘉誠勵志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華人首富李嘉誠,出生於1928年,今年88歲。當記者問到李嘉誠的退休計劃時,他這樣說道:“我已做好退休準備,但現在還沒有這個計劃。我每天都樂於爲股東或基金會付出時間和精力,數十年如一日,我可能是公司請病假最少的人之一。”

李嘉誠勵志文章

古人云: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奮”可以說是從古至今幾乎所有的成功者都在踐行的真理。然而更多的人則把成功寄託於“勤奮”之外的偶然性。

對於此,李嘉誠認爲:“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與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極大的關係的。運氣只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纔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

今日事今日畢,拖延是惡習!

我有晚上在辦公室加班的習慣,因爲白天應酬太多,有個員工也跟我一樣,晚上經常出現在公司辦公室裏。我就跟他說:“不要太晚,注意休息。”他說:“今天還有工作沒完成,做完就休息。”有一天晚上,我發現他走了,可過了一會兒又回來了,我過去問他,他說在路上突然想起電腦系統的一個數據弄錯了,所以馬上回來,改了再回家。他的這種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後來公司成立一家新部門,我讓他做了部門經理。因爲工作交給他,不會耽誤在他手裏,我放心。他現在已經是公司的副總。

——摘自《李嘉誠自傳》

李嘉誠的辦公室陳設非常簡單,桌面上乾淨得一張紙都沒有,因爲多年來他堅持“今日事今日畢”。

這就是李嘉誠,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不拖延的人,李嘉誠的世界裏沒有拖延,在他看來,每一個嚮往未來的人都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不論是誰,管理者也好,員工也罷,只要有了拖延這樣的惡習,那麼他的進取心就一定會逐漸減少,最終喪失。每個人在快要取得成績的時候,往往因爲一個懶惰的念頭而放棄了一秒鐘,而這一秒鐘就是最大的錯過。

李嘉誠在管理企業的時候,最注重的就是時效性,一個管理者是沒有能力去承擔拖延帶來的損失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從現在開始,今日事,今日畢。凡是能及時完成的工作他必然很快就付出努力。對於他來說,拖延浪費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財富和榮譽。

快十分鐘的表:用勤奮佔盡先機!

如果你只是站着不動,自然不會傷到腳趾,你走得越快,傷到腳趾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同樣,你能達到某個機會的可能性越大。最重要的是早上的事下午必須有決定或答覆。假如下午發生的事非常複雜,則必須24小時內答覆,我的手錶總撥快10分鐘以便準時出席下一個約會。

——摘自《李嘉誠自傳》

將手錶調快10分鐘是李嘉誠多年以來養成的一種習慣。在李嘉誠看來,這就是一種抓住機遇的表現。在商場中有所收穫的人,一定都是勤勞的、善於把握先機的人。每天提前10分鐘,就意味着每天多10分鐘的機會。

在李嘉誠的眼裏,什麼是先機?當一個新事物出現,只有5%的人知道時,趕緊做,這就是機會,做早就是先機。當有50%的人知道時,你做個消費者就行了。當超過50%時,你看都不用去看了!這是使李嘉誠常勝不敗的一個重要因素。透過這個“先機”要訣,我們不難發現,趕緊、做早等字眼無不傳遞着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勤奮。

李嘉誠的勤奮習慣是年少時在茶樓養成的,這也爲李嘉誠今後取得的商業成就鋪墊了基礎。廣東人習慣喝早晚茶,大清早就有茶客上門。故茶樓規定必須在早上5時開始爲客人準備茶水茶點。爲此,李嘉誠的鬧鐘總是調快10分鐘響鈴,這樣,每天他都是最早一個趕到茶樓,爲的就是能夠讓自己隨時走在別人的前面。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讓李嘉誠將“搶先”視爲經商的頭號要訣。

當塑膠花廠辦起來之後,李嘉誠便開始琢磨,如何讓這家廠子辦得紅紅火火,如何成爲塑膠業的佼佼者?

爲此,李嘉誠主動向行業的專家詢問有關塑膠花的知識,並且親自學習先進技術。當得知生產塑膠花的公司缺勤雜工的時候,李嘉誠隨即到這家公司報名,從勤雜工人做起,以打工的方式系統地學習製造工藝,十分虔誠地向工友請教有關技術。這樣,李嘉誠很快便掌握了塑膠花的技術。正是這種勤奮,讓李嘉誠最終成爲了一代“花王”,也爲他今後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嘉誠創業之初所處的那個時代,由於信息寡劣,幾乎是誰勤奮誰就有可能撿個金元寶。也正是因爲這樣,李嘉誠將“塑料花”的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如今,勤奮雖說不再是創業營商的唯一因素,但仍舊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向成功開拔:表面要謙虛,內心要驕傲

“取得成就”和“真正成功”有着天淵之別。要做一個比成功更成功的人,擁有專長、技能、學歷、人際網絡或經驗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確立你與衆不同的品質和看世界的角度。

——摘自《活出你的故事》

1946年,在塑膠廠銷售業績蒸蒸日上的勢頭下,18歲的李嘉誠便被提拔爲部門經理,統管產品銷售。兩年後又晉升爲總經理,全盤負責日常事務。他已熟稔推銷工作,可也深知生產及管理是他的薄弱之處。李嘉誠是勤奮的,他並不曾因爲這不是他目前的工作而放棄學習,而是一點一滴地滲透銷售的本質。他每日除了處理好總經理應該做的事情外,總是蹲在工作現場,身着工裝,同工人一道工作,實驗每道工序的具體操作過程。

其中,有一個小插曲很值得一提:

有一次,李嘉誠站在操作檯上割塑膠帶,竟然不慎把手指割破,鮮血直流。性格倔犟的李嘉誠並沒有吭聲,而是自己暗地裏迅速纏上膠布,又繼續操作。不想,事後傷口發炎,很是嚴重。他這纔到診所去看醫生,幸好沒有落下後遺症。

據說,許多年後這件事被一位記者知道了,這位記者向李嘉誠提及這事,幽默地說:“您的經驗,是以血的代價換得的。”李嘉誠微笑道:“大概不好這麼說,那都是我願做的事,只要你願做某件事情,就不會在乎其他的。”

就這樣,李嘉誠以自己的勤奮和聰穎,很快就掌握生產的各個環節。掌握各個環節的好處就是:龐大的銷售網絡被李嘉誠縝密地建立起來了。銷售及生產勢頭開始因爲協調連貫而變得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