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抒情散文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導語: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節日在即,在此小編整理了關於九九重陽節的抒情散文,歡迎閱讀。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抒情散文

 篇一:關於九九重陽節的抒情散文

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思念。

詩人王維的筆下,“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場景,已定格成對親人無盡思念的濃濃愁緒。即使真的分離,那份殷殷的牽掛和深深的思念還是可以隔着遙遠的距離傳到親人的身邊。

重陽節,這份思念,如花般綻放,美豔動人。

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景緻。

農曆九月還有着一個美好的名字,叫作“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燦燦的菊花綻芬吐翠,傲霜怒放,彰顯出生命的堅貞與高潔。她那昂首的姿態,使風霜不再那麼肆虐,讓大地變得分外迷人。

重陽節,這份景緻,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孝心。

這一天,遊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從旅途的行囊中掏出,與父母一同分享,酒杯裏溢出的醇香,早已瀰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樹上。秋陽中,父母爽朗的笑聲,已擺在院落的中央,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們菊花般璀璨的舒心。

重陽節,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迴響。

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詩酒情懷。

這一刻,菊花酒擺放在桌前,詠菊詩迴響在耳畔。那是“但將酩酊酬佳節,重陽獨酌杯中酒”的無奈;那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臺”的憂思……那些溫暖的、豪邁的、多情的詩句盡在耳邊,將人們一顆顆柔軟的心濡染得瑩潤渾厚。那象徵延年益壽的菊花酒,將人們燦爛的臉龐映照得如花般動人。

重陽節,這份情懷,如燦然的傲菊,馨香瀰漫。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緻,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詩酒情懷。這份美,在與親人的團聚中得以薰染和昇華,放射出最真實、最樸素的幸福和光芒。

篇二:關於九九重陽節的抒情散文

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膾炙人口,好多人吟誦起來朗朗上口。

今年的重陽節,也是第20個老人節。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敬老祭祖,傳統的重陽節是一個和睦又溫馨的節日。但隨着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重陽節的光環似乎已隨着金秋的過去而稍微褪色了。

反哺之情,人人都有。儘管兒女們成天忙於工作,但在重陽節這一天,他們大都會攙扶着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爲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添加一兩件合體大方的新衣,老人家就會樂得合不攏嘴。不能在這一天侍奉膝下的,一句句問候、一個不長的電話也會換來他們甜甜的一笑。

重陽節正值仲秋,天高氣爽,雲淡山青,金桂飄香。在這一天,一些體健心寬的退休老人,自發組織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你看他們一個個鶴髮童顏,紅光滿面,笑容可掬,身心已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多麼愜意幸福。登高遠眺,風光無限,心曠神怡,又能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感嘆祖國的大好河山。幾度夕陽紅?九月九的夕陽最紅!

潮俗又說;“九月九,風箏仔,滿街走”。秋風送爽,潮汕人自發到廣場或田野上竟放風箏。你看那藍天下飄着一隻只造型別致的風箏,“鯉魚”與“蜈蚣”並駕齊驅,“老鷹”與“蝴蝶”相互追逐,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看着這美麗的天上動物世界,樂懷了草地上引軸拽線的小孩,他們在大人的指引下,手系的風箏越飛越高,歡聲不斷,喝彩連連。

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說話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你在他鄉還好嗎?

 篇三:關於九九重陽節的抒情散文

金風送爽,秋陽宜人。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它爲何叫重陽節呢?因爲我國古代對數字的稱謂頗有講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數稱陽數;二、四、六、八、十等偶數叫陰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稱爲“重九”。日月並陽,兩陽相重,故名重陽。

重陽節人們要登高望遠,所以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究竟因何而起?對此,人們歷來說法不一。不過“桓景避難”之說比較普遍:東漢時,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費長房爲師。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初九你家中有大災,應該馬上離家,讓全家作絳囊盛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山飲菊花酒,災禍可消除。”桓景全照師父的話去做了,舉家登山,果然平安無事。傍晚回家,卻見雞犬牛羊都死了。此後,人們每到九月初幾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免災呈祥,歷代相沿,逐成節日風俗。

古人的重陽登高既反映了人們消災避禍的美好願望,又蒙上了一層迷信色彩。但現代卻給它賦予了具有時代氣息的嶄新意義。秋高氣爽,有人遠足旅行,飽覽風光,寄滿腔熱情于山水;有人蔘觀菊花展會,抒節日愉悅之情於詩畫;還有人去戶外活動筋骨,調整心態,融健身、休閒於一體。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古人對數字“九”很重視,把它當作“天長地久”的象徵。在這一天人們要給老人贈送糕點,因“糕”、“高”諧音,體現對老人高壽的慶賀,也是祝福他們活得更長久的意思。從晉魏時期開始,我國就有將重陽糕和菊花獻給老人的傳統。現代社會的重陽節,各級老年協會都要給老人發放慰問金,並組織他們參加歌詠、舞蹈、書畫等有益身心的慶賀活動,讓老人們老有所樂,真正分享和諧社會帶來的祥和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