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文藝勵志唯美文章大綱

文藝勵志唯美文章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人生路上必定會遇到的思考,這個世界,有身殘志堅不依靠他人也活得精彩讓你仰慕的人,也有好逸惡勞遊手好閒不勞而獲等天上掉餡餅的人,下面是文藝勵志唯美文章,一起來領悟字裏行間的哲理吧!

文藝勵志唯美文章

  篇一:爲什麼我們對平凡的人生深懷恐懼

“如果在三十歲以前,最遲在三十五歲以前,我還不能使自己脫離平凡,那麼我就自殺。”

“可什麼又是不平凡呢?”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體說來。”

“就是,起碼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車,起碼要成爲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吧?還起碼要有一筆數目可觀的存款吧?”

“要有什麼樣的房,要有什麼樣的車?在你看來,多少存款算數目可觀呢?”

“這,我還沒認真想過……”

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對話。那是一所較著名的大學,我被邀講座。對話是在五六百人之間公開進行的。我覺得,他的話代表了不少學子的人生志向。

我已經忘記了我當時是怎麼回答的。然此後我常思考一個人的平凡或不平凡,卻是真的。

平凡即普通。平凡的人即平民。《新華詞典》特別在括號內加註——泛指區別於貴族和特權階層的人。

做一個平凡的人真的那麼令人沮喪麼?倘註定一生平凡,真的毋寧三十五歲以前自殺麼?

我明白那大一男生的話只不過意味着一種“往高處走”的願望,雖說得鄭重,其實聽的人倒是不必太認真的。但我既思考了,於是覺出了我們這個社會,我們這個時代,近十年來,一直所呈現着的種種文化傾向的流弊,那就是——在中國還只不過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現階段;在普遍之中國人還不能真正過上小康生活的情況下,中國的當代文化,未免過分“熱忱”地兜售所謂“不平凡”的人生的招貼畫了,這種宣揚尤其廣告兜售幾乎隨處可見。

而最終,所謂不平凡的人的人生質量,在如此這般的文化那兒,差不多又總是被歸結到如下幾點——住着什麼樣的房子,開着什麼樣的車子,有着多少資產,於是社會給以怎樣的敬意和地位;於是,倘是男人,便娶了怎樣怎樣的女人……

二三十年代的中國,也很盛行過同樣性質的文化傾向,體現於男人,那時叫“五子登科”,即房子、車子、位子、票子、女子。一個男人如果都追求到了,似乎就擺脫平凡了。同樣年代的西方的文化,也曾呈現過類似的文化傾向。區別乃是,在他們的文化那兒,是花邊,是文化的副產品;而在我們這兒,在七八十年後的今天,卻彷彿的漸成文化的主流。這一種文化理念的反覆宣揚,折射着一種耐人尋味的邏輯——誰終於擺脫平凡了,誰理所當然地是當代英雄?誰依然平凡着甚至註定一生平凡,誰是狗熊。並且,每有儼然是以代表文化的文化人和思想特別“與時俱進”似的知識分子,話時話外地幫襯着造勢,暗示出更其傷害平凡人的一種邏輯,那就是———個時事造英雄的時代已然到來,多好的時代!許許多多的人不是已經爭先恐後地不平凡起來了麼?你居然還平凡着,你不是狗熊又是什麼呢?

一點兒也不誇大其詞地說,此種文化傾向,是一種文化的反動傾向。和尼采的所謂“超人哲學”的瘋話一樣,是漠視、甚至鄙視和辱謾平凡人之社會地位以及人生意義的文化傾向。是反衆生的。是與文化的最基本社會作用相悖的。是對於社會和時代的人文成分結構具有破壞性的。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下一代,如果他們普遍認爲最遠三十五歲以前不能擺脫平凡便莫如死掉算了,那是毫不奇怪的。

由是,我聯想到了曾與一位“另類”同行的交談。

我問他是怎麼走上文學道路的?

答曰:“爲了出人頭地。哪怕只比平凡的人們不平凡那麼一點點,而文學之路是我惟一的途徑。”

見我怔愣,又說:“在中國,當普通百姓實在太難。”

屈指算來,十幾年前的事了。十幾年前,我認爲,正像他說的那樣,平凡的中國人平凡是平凡着,卻十之七八平凡又迷惘着。這乃是民們的某些下一代不畏死而畏平凡的癥結。

於是,我聯想到了曾與一位美國朋友的交談。

她問我:“近年到中國,一次更加比一次感覺到,你們中國人心裏好像都暗怕着什麼。那是什麼?”

我說:“也許大家心裏都在怕看一種平凡的東西。”

她追問:“究竟是什麼?”

我說:“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她驚訝地說:“太不可理解了,我們大多數美國人可倒是都挺願意做平凡人,過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的。你們中國人真的認爲平凡不好到應該與可怕的東西歸在一起麼?”

我不禁長嘆了一口氣。

我告訴她,國情不同,故所謂平凡之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不能同日而語。我說你是出身於幾代的中產階級的人,所以你所指的平凡的人,當然是中產階級人士。中產階級在你們那兒是多數。平民反而是少數。美國這架國家機器,一向特別在乎你們中產階級,亦即你所言的平凡的人們的感覺。我說你們的平凡的生活,是有房有車的生活。而一個人只要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過上那樣的生活並不特別難。居然不能,倒是不怎麼平凡的現象了。而在我們中國,那是不平凡的人生的象徵。對平凡的如此不同的態度,是兩國的平均生活水平所決定了的。正如中國的知識化了的青年做夢卻想到美國去,自己和別人以爲將會追求到不平凡的人生,而實際上,即使躋身於美國的中產階級了,也只不過是追求到了一種美國的平凡之人的人生罷了……

當時聯想到了本文開篇那名學子的話,不禁替平凡着、普通着的中國人,心生出種種的悲涼。想那學子,必也出身於寒門;其父其母,必也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不然,斷不至於對平凡那麼的慌恐。

也聯想到了我十幾年前伴兩位老作家出訪法國,通過翻譯與馬賽市名五十餘歲的清潔工的交談。

我問他算是法國的哪一種人?

他說,他自然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我問他羨慕那些資產階級麼?

他奇怪地反問爲什麼?

是啊,他的奇怪一點兒也不奇怪。他有一幢帶花園的漂亮的二層小房子;他有兩輛車,一輛是環境部門配給他的小卡車,一輛是他自己的小臥車;他的工作性質在別人眼裏並不低下,每天給城市各處的鮮花澆水和換下電線杆上那些枯萎的花來而已;他受到應有的尊敬,人們叫他“馬賽的美容師”。

所以,他才既平凡着,又滿足着。甚而,簡直還可以說活得不無幸福感。

我也聯想到了德國某市那位每週定時爲市民掃煙囪的市長。不知德國究竟有幾位市長兼幹那一種活計。反正不止一位是肯定的了。因爲有另一位同樣幹那一種活計的市長到過中國,還訪問過我。因爲他除了給市民掃煙囪,還是作家。他會幾句中國話,向我聳着肩誠實地說——市長的薪水並不高,所以需要爲家庭多掙一筆錢。那麼說時,一點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意思……

馬賽的一名清潔工,你能說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麼?德國的一位市長,你能說他極其普通麼?然而在這兩種人之間,平凡與不平凡的差異縮小了,模糊了。因而在所謂社會地位上,接近着實質性的平等了。因而平凡在他們那兒不怎麼會成爲一個困擾人心的問題。

當社會還無法滿足普遍的平凡的人們的基本擁有願望時,文化的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應時時刻刻提醒着社會來關注此點。而不是反過來用所謂不平凡的人們的種種生活方式刺激前者。尤其是,當普遍的平凡的人們的人生能動性,在社會轉型期受到慣力的嚴重甩擲,失去重心而處於茫然狀態時,文化的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不可錯誤地認爲他們已經不再是地位處於社會第一位置的人們了。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平凡而普通的人們,永遠是一個國家的絕大多數人。任何一個國家存在的意義,都首先是以他們的存在爲存在的先決條件的。

一半以上不平凡的人皆出白於平凡的人之間。

這一點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同樣的。

因而平凡的人們的心理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幾乎成爲不平凡的人們的心理基因。

倘文化暗示平凡的人們其實是失敗的人們,這的確能使某些平凡的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變成較爲“不平凡”的人;而從廣大的心理健康的、樂觀的、豁達的、平凡的人們的階層中,也能自然而然地產生較爲“不平凡”的人們。後一種“不平凡”的人們,綜合素質將比前一種“不平凡”的人們方方面面都優良許多。因爲他們之所以“不平凡”起來,並非由於害怕平凡。所以他們“不平凡”起來以後,也仍會覺得自己們其實很平凡。

而一個連不平凡的人們都覺得自己們其實很平凡的人們組成的國家,它的前途才真的是無量的。反之,若一個國家裏有太多這樣的人——只不過將在別國極平凡的人生的狀態,當成在本國證明自己是成功者的樣板,那麼這個國家是患着虛熱症的。好比一個人臉色紅彤彤的,不一定是健康;也可能是肝火,也可能是結核暈。

我們的文化,近年以各種方式向我們介紹了太多太多的所謂“不平凡”的人士們了,而且,最終往往的,對他們的.“不平凡”的評價總是會落在他們的資產和身價上。這是一種窮怕了的國家經歷的文化方面的後遺症。以至於某些呼風喚雨於一時的“不平凡”的人,轉眼就變成了些行徑苟且的,欺世盜名的,甚至罪狀重疊的人。

一個許許多多人恐慌於平凡的社會,必層出如上的“不平凡”之人。

而文化如果不去關注和強調平凡者們第一位置的社會地位,儘管他們看去很弱,似乎已不值得文化分心費神——那麼,這樣的文化,也就只有忙不迭地不遺餘力地去爲“不平凡”起來的人們大唱讚歌了,並且在“較高級”的利益方面與他們聯繫在一起。於是眼睜睜不見他們之中某些人“不平凡”之可疑。

這乃是中國包括傳媒在內的文化界、思想界,包括某些精英們在內的界想界的一種勢利眼病……

  篇二:人生路上必定會遇到的思考

我男朋友秀才二十歲的女兒獨自出門去西塘旅行。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單身旅遊,秀才送給她的祝福是:“希望你有豔遇啊!”

小姑娘一路玩得愉快,在回上海到達南站後發生了一件事。她說有一個與她年紀相仿的男孩在南站求助,說錢包被偷了,請路人支持十九元車票錢。姑娘將心比心了一下,頓時覺得應該幫助他。她掏出錢包,找來找去,遺憾地對男孩說:“我沒有零錢,只有一百塊。”男孩說:“沒關係,我找給你。”姑娘愣了:“你能找我錢,爲什麼不買回家的票?”男孩說:“我是差十九元,不是連十九元都沒有。”隨後找給她六十元。姑娘走了幾步,覺得不對,回頭說:“你該找我八十元啊!爲什麼給六十?”男孩說:“我還有個妹妹,她不好意思乞討,我替她也要了。”

姑娘相信了。又走一段覺得不對勁,還是回去了,向男孩把給出去的錢要回來,說只答應給他十九元,沒答應給四十。男孩磨嘰了半天,真退了她二十。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姑娘問我:“你覺得這男孩是騙子嗎?他要是騙子,我就被他騙了二十元,我很難受;他要是真的丟了錢,我問他要回二十元,沒徹底幫到他,我還是很難受。”

我笑了,跟姑娘說,你想一下故事的另一面:如果他真是騙子,因爲你的懷疑,你少受了二十元的騙;如果他真是需要幫助,你已經幫他一半了,只要再有一個人信他,他就可以回家了。

姑娘問我,那你覺得,他到底是不是騙子?

我說,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事讓你會思考了。如果你不單身出門,你永遠都不會有機會遇到這樣的事,讓你做出獨立的判斷。但我想給你一些忠告:

第一,當你把錢給出去以後,就不要再追回了,即使你受騙,也要認賬。原因是萬一他不僅僅是騙子,還是土匪或流氓,你損失的就不僅僅是這四十元錢了。你的安全和健康一生比任何經濟損失都重要。

第二,人這一生,不可能永不受騙。既然是一定的事,那受騙要趁早。因爲你這個年紀,覺得四十元是巨資,可你過幾年工作了,你就不覺得這筆錢有多麼大了,再過十幾年,你只記得這件事,而不會在意那筆錢。一堂課只收四十元,這男孩的收益其實比家教還要低。你如果一直生活在父母翅羽之下不獨行世界,那麼就非常有可能在你父母身體和精力都轉弱的時候你纔有第一次受騙的機會,而那時候無論是錢財還是精神的損失都可能巨大到步入中年的你扛不住。不要怕被騙,只要每次被騙你都長進,學會判斷就夠了。

第三,即使他受難是真的,你沒有幫上他,也不必自責。因爲幫助和慈善,是機緣巧合,是緣分。你不可能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是與你有緣,而那些錯過的人說明你們緣分還未到,一定會有其他的人向他們施以援手。這和愛情是一個道理——不是每一對相遇的男女都會相愛,你愛的人也不一定愛你。能夠在一起,是緣分,要珍惜;不能在一起,說明那個合適的人還在前面等你。

姑娘又問:“阿姨,你知道嗎,報紙上說,有個磕頭乞丐,一天的收入是八千元!如果磕得好是一萬元!爲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上當?”

我答:“這世界,一定有某些職業是高收入而且不合理的。比方說違背道德審美的,比方說違法犯罪的。我們都知道販毒有可能一夜暴富也有可能立刻被正法,我們知道貪官可能身家上億但更有可能夜不能寐。這樣的職業,我們不會也不敢做。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就知道坐檯小姐夜入三千,而我一年的工資可能才五千,但我也不會因爲她們收入高而羨慕。乞討這個職業,哪怕你知道它能日入萬元,你肯去對每個人磕頭嗎?對於這些有風險、我們不敢做也不屑做的職業,他們從事的那一天,其實就已經向我們示弱了。他們的錢,並不好掙。

還有一些職業,看起來很美,也很好掙錢,但你可能掙不了,也不願意。明星或公衆人物,每天生活在聚光燈下,一舉手一投足都被人評判,那些錢,買的不過是他們的自由。我的職業,看起來悠閒又自主,但你翻翻歷史,這一行最終死於貧病交加或自殺的比率,可能遠遠高於正常職業,我也在從事高危行業啊!

姑娘又問,那他們這些人爲什麼願意選擇這樣沒有自尊讓人覺得很厭惡的職業呢?

我說,孩子,我很高興,你每天有這麼多問題在思考,我很高興你的價值觀在形成。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豐富多彩立體多樣的。有身殘志堅不依靠他人也活得精彩讓你仰慕的人,也有好逸惡勞遊手好閒不勞而獲等天上掉餡餅的人;有天賦異稟卻一事無成的人,也有生而駑鈍卻一鳴驚人的人。這個話題如果展開了去,將無窮無盡。但最終,你知道好壞,懂得進退,能夠取捨,選擇自己喜歡併爲之驕傲的道路堅持走下去,你這一生的幸福,纔有保證。

  篇三:人到中年十六悟,看完我也醒悟了

人到中年,一個“悟”字,濃縮了人生的千言萬語明白了高處不勝寒,無力挽狂瀾的世事滄桑與無奈,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笑看世事繁華,淡定人生心態,不求不可取,不求不可得,隨遇而安,諸事順其自然,學會感恩,無憾我心的做人,做事,不再奢望浮華之夢,不再渴望美酒……

人到中年感悟一、生命與生活

中年以後,過一天,少一天;過一天,樂一天;過一天,賺一天。

人到中年感悟二、幸福與快樂

幸福不會敲門來找你,快樂也不能從天而降,幸福靠自己努力營造,快樂要千方百計去尋找,幸福和快樂是一種感覺和感受,關鍵在於心態。

人到中年感悟三、金錢

金錢不要看得太重,更不必斤斤計較,一旦看開了,那是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有人需要你幫助,慷慨解囊就是一大樂趣,如果花錢能買到健康和快樂,何樂而不爲!如果花錢能讓你悠閒自在,也值!明白人能掙會花,善待自己。

人到中年感悟四、健康是自己的

金錢是子女的,地位是暫時的,榮譽是過去的,健康是自己的。

人到中年感悟五、不一樣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限的,子女對父母的愛是有限的;子女有病,父母揪心,父母有病,子女問問看看就知足了;子女花父母錢,理直氣壯,父母花子女的錢,就不那麼順暢;父母家也是子女家,子女家可不是父母家,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明白人把對子女的付出視爲義務和樂趣,不圖回報,如果一心想回報,就自尋煩惱。

人到中年感悟六、養病指望誰

指望子女?久病牀前無孝子。指望老伴?自顧不暇無能爲力,還是指望錢吧,只能花錢養病。

人到中年感悟七、珍惜得到

對於已得到的,人們往往忽視它;對於得不到的,往往想得太美!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全在於怎樣欣賞,明白人十分珍惜和欣賞已得到的,並不斷地發現他的意義,使生活不斷充實和快樂。

人到中年感悟八、擁有快樂的心態

生活充滿感激和欣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知足常樂;與人爲善,樂於付出,助人爲樂;培養多種愛好,樂此不疲,自得其樂。遇事以平靜的心態去對待,這樣就會永遠擁有快樂的心情,有了快樂的心情,就擁有了健康。

人到中年感悟九、平平淡淡纔是真

高官厚祿,地位顯赫,是少數;平民百姓纔是多數。少數人未必都是幸福,多數人未必不幸福;多數望着少數,不必自卑。人本無高低貴賤之分,只要對事業盡心盡力,就算作了貢獻,心安理得,問心無愧,何況大家都退下來了,大家都一樣,最終歸宿都要回歸自然;其實高官不如高祿,高祿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高興就快樂,快樂就是幸福。

人到中年感悟十、中年人到哪裏尋樂

1、學習:讀書、看報、玩電腦、彈琴、繪畫、寫作和攝影。學什麼?任你挑,既長知識,又練了大腦,思想境界在提高。

2、運動:游泳、跳舞、打拳,各有所好,增強體質,心情越發好。

3、娛樂:旅遊、唱歌、打麻將,只要自己喜愛,從玩中取樂交友,何樂而不爲!

4、交友:晚年生活應該多層面、多元化,豐富多彩,只有一二個好友還不夠,要擁有一幫老友,友情能滋潤老年生活,使你不會感到孤獨,而且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5、培養多種愛好和情趣,懷有一顆童心,不斷探索和實踐,讓生活多姿多彩。

人到中年感悟十一、幸福家庭公式

欣賞、尊重、表達+溝通、理解、包容+付出、互動、創新=幸福+快樂。

人到中年感悟十二、爲自己好好活一把

人生大半輩子爲事業、爲父母、爲家庭、子女而忙碌、活得很累。如今剩餘時間不多了,該爲自己好好活一把啦!怎麼開心就怎麼過,做你想做和願意做的事,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說!因爲我們不是爲別人的好惡而活,活出一個真實自我吧!

人到中年感悟十三、痛苦

一個人對痛苦的承受、忍耐、排解和消除,最終還要靠自己。時間是最好的醫生,關鍵還是在這段時間裏你選擇怎麼活法。

人到中年感悟十四、懷舊

人老了爲什麼懷舊?人到晚年,事業已走到盡頭,往日的輝煌,已成爲過眼煙雲,站在人生最後之驛站,心靈渴望淨化,精神需要昇華,企盼有純樸真情。

這時,只有故地重遊,與親人相聚,共同追憶童年的夢,與老同事、老同學、老戰友共敘年輕時趣聞樂事,才能找到青少年時的感覺和那份真情,珍惜真情,享受真情,這也是老年生活的一大樂事。

人到中年感悟十五、順其自然

如果你盡了最大努力仍改變不了不滿和目前的現狀,那就順其自然吧!這也許是一種解脫。凡事強求不得,強扭的瓜不甜。

人到中年感悟十六、坦然面對死亡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不可抗拒。當死神抓住你不放時,你需坦然面對、笑傲死亡!只要咱一生爲人正直,不做虧心事,就該心滿意足地給自己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人到中年才真正品味到淡淡的生活很純,淡淡的花很鮮,淡淡的天空很高,淡淡的裙衫很俏,淡淡的微笑很醇,淡淡的友情很真,淡淡的戀情很醉,淡淡的憂愁很清,淡淡的孤獨很美,只是那麼淡淡的一點過去,現在,與將來,人到中年,唯心獨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