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小升初應試教育觀念的重要問題報道

小升初應試教育觀念的重要問題報道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W 次

幼升小、小升初現在已經成爲每個家長都要追逐的風潮,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近日,教育部出臺“幼教指南”,是對超前教育風的矯正,但是當前最緊迫的可能未必是如何教育好娃娃,而是如何教育好全社會,即檢討學校、教育主管機構、培訓機構依然頑固的“應試教育”觀念,對“一考定終身”教育制度進行持之以恆的改革。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報道:

小升初應試教育觀念的重要問題報道

中國教育部近日正式推出“幼兒教育指南”,其核心思想是爲中國的孩子“減負”,讓孩子迴歸天性、“在什麼階段做什麼事”。

然而,多數中國家長對此卻頗感爲難:真按“5至6歲孩子只需學會10以內加減運算”的“低標準”培養,孩子將來怎麼上得了一個好小學,無緣好的小學又怎麼上好中學、好大學?

不要就此責怪中國的家長不懂教育,並簡單引用美國教育家富勒那句“所有孩子生來都是天才,但我們卻在他們生命最初的6年磨滅他們的天資”去批判他們。站在教育孩子第一線的不少中國家長,比任何人都要早地切身感受到,在好的教育與快的教育、理想的教育與實際的教育之間做選擇,是一道多麼難的選擇題。

中國家長此刻的矛盾心理,反映的其實是當下中國教育幾乎積重難返的困境,以及這種困境壓力下每個家庭被“起跑線思維”綁架的情形:小升初、中考、高考環環相扣的應試教育,加上“入園(幼兒園)難”、“擇校風”所折射的中國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現實,每家每戶擠破腦袋都想接受所謂的“最好的教育”。於是“幼教小學化”、“小學中學化”愈演愈烈,孩子不得不提前學習與自己身心發育規律脫節的心算、奧數、英語、寫作。

教育部推出的這部“幼教指南”,可謂是對“超前教育風”的一種矯正,也是近年中國在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大學招考制度改革等反思人才培養方式的進一步探索。但顯而易見,這並非去疾之本。

當前最緊迫的可能未必是如何教育好娃娃,而是如何教育好全社會,即檢討學校、教育主管機構、培訓機構依然頑固的“應試教育”觀念,對“一考定終身”教育制度進行持之以恆的改革。

只有當家長們看到“慢教育”下的孩子也能上得了好學校、也能成才,“對的同時也是有用的”,他們才真正會擁護“幼教指南”所蘊含的教育常識,孩子的童年也才能得到不再被透支的保證,才能成爲一個感情豐富、精神世界飽滿的“祖國花朵”,而不是一臺乾枯冷漠、單向度的學習機器。

而做到這些,對於政府層面而言,仍然考驗着全方位的施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