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高三勵志 > 不放棄加努力,這就是他們成功的祕訣

不放棄加努力,這就是他們成功的祕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2017年高卡即將到來,在曾經,那些今天爲人熟知的成功人士也和普通人一樣,在高考的考場上爲未來而苦思冥想。他們的成績高低不一樣,有的人或許比你我的分數還低,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成功人士在高考中的成績。

不放棄加努力,這就是他們成功的祕訣

 1馬雲

在高考上,馬雲也創造了一個小奇蹟——第一次高考的數學成績是1分,第二次高考數學成績是19分。但是馬雲始終沒有放棄,堅持一邊打工一邊進行復習。直到第三次高考,馬雲的數學才及格,考了79分,不過他的總分還是比本科線少5分。

但是,由於當年杭州師範英語系剛升到本科,以至於報考的學生不夠招生數。校領導做了一個令馬雲感覺是天上掉餡餅的決定,那就是讓幾個英語成績好的專科生直升本科。於是,英語成績很厲害的馬雲就以本科生的身份走進了杭州師範。

  2丁磊

網易公司創始人丁磊,在高中時期分數一直處於班級裏的中上水平,成績最好時也只是在第10名至20名之間,從來沒有考進過班級的前10名。在高考時,丁磊以高出重點分數線1分的成績被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錄取。這是丁磊喜歡的一所大學,他很早就被這所藏在西部的有大量電子類書籍的高等學府迷住了。

“教育界現在正熱衷探討‘第10名現象’,說的是在一個班級裏,學習成績排在第10位上下的那幾個,有望成爲日後班級裏最出人頭地的同學。我現在想想,丁磊這個例子也是符合‘第10名現象’的。”曾經的同學是這麼評價丁磊的。

  3李開復

“1978年年底到1979年年初,我已經是一個十一年級的美國高中生。這意味着我將邁出人生至關重要的一步:申請大學。我的SAT成績只有550分,這離哈佛的平均錄取分數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並沒有死心,我全心全意地準備自己的申請材料。因爲在美國,入學申請中包括SAT成績和社會履歷等綜合考量因素。因此,我依然存有一線希望,哈佛是我最大的夢想,我盼望着奇蹟發生。”雖然抱着僥倖的心理,李開復還是收到了哈佛的拒絕信。

但是,哥倫比亞大學卻向他敞開了大門。幾天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也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後來,李開復選擇了哥倫比亞大學。而事實證明,正是由於哥倫比亞大學相對自由的轉系制度,李開復才能轉到計算機科學系學習,並在畢業後在計算機方面有比較好的發展。

 4俞敏洪

1976年,俞敏洪初中畢業後就直接回到農村了。在母親的支持下,他才進入高中繼續讀書。1978年,也就是高考恢復的第二年,俞敏洪第一次參加高考。當時他報考的常熟市地區師專外語的錄取分數線是38分,他卻只考了33分。1979年,俞敏洪再次參加高考,這是常熟師專的錄取分數變成了60分,而他的英語只有55分,所以,他再次落榜。

後來,在母親的堅持下,俞敏洪參加了一個專門針對外語的輔導班,開始拼命學習英語。在1980的高考中,英語的考試時間是2小時,俞敏洪只用了40分鐘就交卷了。成績出來以後,他的英語考了95分,總分387分,而在那年,北大的錄取分數是380分。

這些事業有成的人都不是學習特別厲害的人,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不放棄加努力。而在現在的社會裏,很多人都缺乏毅力和努力,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都能增強自己的毅力,努力的工作。

最後,小編在這裏也祝願940萬的學子在高考中都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