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電影 > 勵志電影觀後感(集錦15篇)

勵志電影觀後感(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勵志電影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勵志電影觀後感(集錦15篇)

勵志電影觀後感1

小時候看第一滴血、終結者的時候,我就在想,爲什麼兩大硬漢不聯手演一部電影呢?後來可能製片人瞭解到影迷的這一想法後,出現了敢死隊,儘管敢死隊集結了衆多硬漢,但實際上還是一大主角和一堆配角,我們沒能看到硬漢和硬漢之間的對手戲。

終於20xx年,《金蟬脫殼》的出現,滿足了像我這樣一批影迷的心理。實話講,我就是衝着兩大熒幕硬漢的對手戲纔去看的,若非是兩人聯手,比如只有史泰龍或是隻有施瓦辛格,我都不會選擇去看,因爲電影若是這樣則只會淪爲一部英雄主義爆米花片子。兩人一起則情況大大不同,不僅圓了我小時候的一個夢,更讓我看到了回憶和不勝唏噓的曾經。

金蟬脫殼的看點是什麼,是兩位老男人的逆襲。這兩位老男人,不知俘獲了多少影迷的心。他們是曾經很多人追逐的偶像,是曾經我們爭相模仿的對象,更是影史上一個時代的象徵。

兩名年齡之和超過130歲的肌肉下垂男,一定讓你相信除了拳頭,還有其它的看點。若讓我說其它看點在哪,我會毫無猶豫的告訴你:回憶。看着片中的史泰龍,總讓我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個頭戴紅巾、一頭亂髮、眼神充滿鬥志的剛人。從我看史泰龍第一部電影,我就再也忘不了他犀利的眼神了。他的眼神永遠那麼犀利,充滿了故事,給人一種不寒而慄之感。

金蟬脫殼中,讓我再一次有機會領略他眼神的魅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史泰龍在每部影片每次發狠的時候,勵志電影左上嘴脣總會不經意的顫幾下,就是這個動作讓我非常欣賞,他把男人對峙時那種驕傲、不屑一顧、叼叼的樣子完全展現了出來,可謂霸氣到極致。

當直升機上那個把持着機槍的兵匪掉,而下一個鏡頭州長正在衝過去時,你必須承認你瞬間熱血沸騰了。諾哥扛起機槍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在感嘆Terminator再現。轉身、挺槍、鼻子上挺現出怒氣,彷彿一時間又回到90年代的終結者。

你一定感嘆那麼多年以來,沒有一件武器能和使用它的動作演員如此般配,沒有一個英雄角色超越過那個臨終纔有感情的冷血殺手。諾哥即使當了州長也改變不了在我們心中的沉澱。那一刻,我似乎又看到了諾哥穿黑色皮衣、戴墨鏡、手持霞彈槍、開着哈雷的超經典形象。而這一刻,那個男人終於回來了。他拔槍——拉栓——不瞄準就開火,一連串的慢鏡頭給觀衆留下了充足的享受時間。如果旁邊坐的是你朋友,你該轉頭告訴他/她,這個老男人曾經也是個血性漢子,他——就是終結者。

勵志電影觀後感2

這部電影我是在電影院看的,那天正好學校放假,同學們回家的回家,逛街的逛街,我一個人怪無聊,於是決定去電影院消磨時間,我看到LED屏幕上的影名列表,看到《等風來》的電影簡介,就決定買了《等風來》的影票,因這是白天這部電影,但是我對自己依然信心滿滿,我的品味不比別人差,只是與衆不同罷了。

如我所料,整個影廳就我一個人,這下好了,安安靜靜的觀看一部電影,就一個人,你能想象,這也是一件美好事情,你覺得呢?

這是一部勵志性電影。影片裏出現了幾種類型的人,包括從小地方來大城市打拼的小白領程天爽,剛經歷失戀的熱血少年徐熱血,不學無術的富二儀王燦及一羣中國大媽們。大家抱着不同的目的來到了佛教聖地尼泊爾。然後幾天的旅程下來後,一同在尼泊爾找到了各自的想要的東西。

不知道,大家是抱怎樣的心態進入影院看這部電影,我可能是抱着尼泊爾,異域風情去的。尼泊爾,被稱爲離天堂最近的精神國度,就像程天爽上司說的話,“我希望你能從尼泊爾提高一下你的幸福指數”我想應該會有展示異域風情的畫面,但是慢慢地從女主角眼裏看到的尼泊爾,卻不是那麼美好。尼泊爾經濟發展緩慢,民衆生活貧乏,城市建設就像80年儀的新中國。同乎沒有幾座像樣的高樓,人民唯一擁有的就只有信仰上的富足。尼泊爾人民深信佛教,相信誠心朝拜,上蒼終將賜予他們美好的生活。女主角沒有從這裏看到美好,反而勾起了她自己在上海打拼的種種心酸,幾近崩潰。

這時富二代王燦告訴程式天爽,“別瞎折騰,沒什麼用。”程天爽爲了自己的夢想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卻一次又一次的經歷失敗與挫折。這其實儀表一大部分現在的年輕人,也曾不惜一切地努力打拼,但是成功的往往少之又少。失敗者他們內心委屈;我們不曾比別人少付出分毫,爲什麼命運如此不公,總是給予我們失敗。女主角程天爽內心也充滿了這樣的委屈,但是其實她離夢想很近了,就像王燦說的,她已經站在了山頂。這時侯想再一步接近夢想,着急,焦躁,害怕或者委屈都是沒有用的,好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平心靜氣,深呼吸,靜靜等風來。也許你正在經歷低谷,也許你還未經歷, 都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啓發式電影。挫折只是爲你飛翔加固一條保險帶,我們失敗的原因並不是因爲我們不夠好,只是因爲風還沒來。既然風沒來,我們就別瞎折騰了,因爲那並沒有什麼用,讓我們一起在山頂靜靜的等風來……

勵志電影觀後感3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的名字聽着就激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剛剛接觸這部電影時,我就想着:這肯定是講述一個孩子上學的經歷。正想着發生了什麼事,電影就慢慢拉開了帷幕。

我看着這部既帶有搞笑部分,有懷有感人部分的電影,有時兩眼放光,忍不住捧腹大笑;有時兩眼撲閃撲閃的,有幾顆晶瑩的東西在眼眶裏直打轉。其中有一個鏡頭我至今都難以忘懷:因爲父母太嚴厲,動不動就對兒子大喊大叫,而且不關心兒子的成長,所以兒子就整天與混混搭在一起,學會了抽菸、喝酒、偷東西……但做父母的竟然什麼都不知道。從而兒子慢慢地發展到了下手搶東西!他不管男女老少,都搶!一次,搶東西后,兒子知道錯了,便回去歸還。但周圍的人看不下去了,立刻報了警。兒子的父母趕了過來,本想打他,但警察正踏着步子朝這邊走來。父親爲了能讓兒子安全回家,給兒子一個悔過的機會,他一把搶過金項鍊,求受害人謊稱是父親所爲。受害人不肯,說是要給孩子一點兒教訓。父親見狀,緊緊握住受害人的手,當着衆人的面“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這時,

那個屢教不改的兒子早已淚流滿面,嘴裏只喊着一個字:“爸,爸!……”哎,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其實,你的父母越打你,越罵你,就說明他們心裏越有你。我記得有句老話:“打是親,罵是愛。”要是哪天父母對你不聞也不問,那麼說明他們心裏再也沒有你這個孩子。總有一天,你會比被父母打罵更痛苦、更難受、更想發泄!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很愛你,就一定要感謝他們給你帶來的溫暖、給你的幫助!同時,我從“父親下跪”的情景看出,父母真的很愛很愛你。每次打罵完你,可能都會自己默默地傷心一次。因爲打在你身,罵在你身,而都痛在父母心!因此,我們要更珍惜這段父母情,常常說一句“我愛你們,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可能會使他們十分欣慰,讓他們去發現我們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存在,從而更加的愛護我們、關懷我們!同時,我又想起了一個小故事:孩子的腳扭傷了,父親只是冷淡地問了一句:“你怎麼樣了?”然後就很絕情地說:“沒事的話,自己站起來走!快!”孩子既驚訝又滿懷傷心地望着父親遠去。正當絕望時,父親在拐角處卻突然回過頭來善意地看了孩子一眼……看來,父母對我們的嚴厲、絕情都只是表面現象,讓我們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體味父母內在的真正的良苦用心!

勵志電影觀後感4

今天看了一部新加坡的電影——《小孩不笨》。看了,感觸很多。不同的人看了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小孩子看了可能會找到共鳴,老師看了可能從中得到啓示,家長看了可能會引起反思。

我想如果這部電影能給我們帶來以上任何一種感受,就稱得上是一本好電影了。

電影有搞笑也有感動,有深思也有反思。湯姆和傑瑞的父母只忙着工作賺錢,缺少了孩子的溝通,以爲只要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就足夠了,卻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賞識。另一方面,湯姆的同學成才也和他的父親同樣有着溝通的問題。出身卑微的成才父親,由於自己曾經誤入歧途,所以不想成才步上自己的後塵,對成才寄於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好好讀書,可是成才的成績偏偏差強人意,令他極爲心痛。他是個沒學識的粗人,以爲對成才拳打腳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結果讓成纔對父親更加抗拒。

我剛開始看的時候也覺得很搞笑,看着看着就覺得挺悲哀的。從中我們彷彿看到了我們自己:小的時候,永遠都是父母叫我們應該要怎麼做,而不是我們想怎樣做;父母永遠都是對的,而我們都是錯的;我們所認爲對的,父母卻永遠不會理解。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代溝。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我們很理解,但是教育的方式不對,就會事倍功半。看了這電影后,感觸甚深的,就是父母真的需要與孩子多溝通,教育孩子不是靠打和罵就能教育好的的,也不是有錢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家長不該一味地強迫孩子,讓孩子的童年蒙上陰影;不該自以爲是地對待孩子,不該不以爲然地忽視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將孩子陪養成“死書呆”。雖說那是愛孩子,但不一定能被孩子接受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所以說父母好的的教育很重要。

同時我也看到了一個老師的教育對學生的成長也很重要,一個好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深刻的、深遠的。甚至可以影響到學生的一生。賞析孩子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即使是一顆爛蘋果,它還是有好的地方的,就這樣把它丟掉,怪可惜了。電影中的老師說得很有道理,我們需要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就是“多看學生的優點,少看學生的缺點”。

看了《小孩不笨》,在電影結束的一剎那,彷彿冥冥之中我受到了點拔。

作爲一名老師,自己有一天也會爲人母,以後怎樣教育和引導孩子,相信《小孩不笨》會給我一些啓發。

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值得我們一看。

勵志電影觀後感5

曾經在書上讀到過這樣一句話:“上帝爲你關上了一扇門,一定會爲你開啓一道窗。”開始還略帶點疑惑,但漸漸地明瞭了。

這星期四,我們觀看了影片《隱形的翅膀》,片中的主人公志華是一個身殘志堅的女孩,她用堅強的意志博得了大家的肯定。

15歲,正值青春年華,本應無憂無慮似藍天下自由飛翔的風箏,可厄運卻往往依附在美好之後……爲了去取附在高壓電杆上“落羣”的風箏,志華失去了她的雙臂。媽媽不住的嘆息,志華的情緒也一天天的暴躁。

我想:雙翅才能翔天宇,單翅也難高飛啊!何況失去雙臂。

當然,一時失去雙臂,誰也受不了。不能自己穿衣,洗漱;不能騎腳踏車;也不能再……放風箏了。她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冰冷的河水總敵不過溫暖的親情,在父母的鼓勵下,志華又重拾了勇氣和信心,決定去學校讀書。可學校又爲她設置了一道難題——寫字。於是志華嘗試用腳寫字,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被學校破格錄取了。

志華的成功已是奇蹟,可她仍不滿足,她想和正常人一樣。她也學騎車,雖然跌倒了幾百次;她也學縫線,雖然會刺痛腳趾;她還學打字,學一切正常人會的。我親耳聽見她對班主任說:“我要考大學!”,我親眼看見她在電腦上打:“我要飛翔。”

這一切,她都做到了。

命運的安排,志華被一位知名的教練看好,並招進了國家殘疾人隊裏,面對這個機會,志華欣然接受,但卻執意要學游泳,因爲她要保護媽媽。訓練是艱苦的,她卻沒有退步,高考時,雖然分數過了線,但她報的醫科大學卻不能錄取她,原因又是殘疾。更可悲的是,媽媽因爲這個打擊,離開後再也沒有回來……雙肩承受了太大的壓力,她挺住了,參加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

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志華迅速跳入水中,向前遊,腦海中仍不斷浮現出和媽媽的回憶,那是多麼甜美啊,可現在媽媽不在了,她只能把這股傷痛化作前進的力量,最後,奪得了冠軍。臺下的我也忍不住拍手,這是多麼的感人啊!

志華的事蹟也發起了我們的深思,她是殘疾人,卻擁有這一份拼搏精神,而我們都是健全人,卻總是停滯不前。也許我們認爲電影都是騙人的,但生活中的身殘志堅的人難道會少嗎?你一定讀過《海倫凱勒》吧,還有霍金的傳奇故事,你一定也會爲之一怔,感嘆他們的事蹟悲慘。但如果你沒有實際的感動,你纔是真正的可悲。

拼搏,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拼搏,絕對不會成功!相信自己能行,就要永不言棄,美好正在向你招手。

空中的風箏,正在自由飛翔,它在向夢想飛翔!

勵志電影觀後感6

勵志電影《20:16》已於5月18日正式在全國上映,已經七年沒有在大熒幕上出現的香港著名演員劉松仁擔綱這部電影的男主角,讓衆多粉絲驚喜不已。

電影《20:16》是根據香港葉氏化工集團主席葉志成的真實創業經歷改編,講述了他與妹妹葉子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從零奮鬥數十年,到成功建立"化工王國"的艱辛創業歷程。據悉,電影的導演編劇歷時八年創作了這部影片,旨在希望年輕人能從電影主人公的經歷當中感受到用心堅持、用心拼搏的勇氣與正能量。

這次電影《20:16》能找到劉松仁,跟劇本當中充滿正能量的故事不無關係。劉松仁在5月16日"電影《20:16》觀影禮暨紫荊花之夜"活動上談到,"我不是太喜歡拍電影,因爲電影受限較多,而電視劇篇幅比較長,演員比較好控制角色,所以比較喜歡拍電視。"的確如此,劉松仁入行四十一年來,拍過的電視劇有上百部,然而參與的電影卻不及電視劇的三分之一,其中大多數還只是以客串的身份出現。

不過真正打動劉松仁,讓其決定出演這部電影,還因爲電影出品方的一個決定。《20:16》的出品人——葉氏化工集團主席葉志成,宣佈將電影的所有淨票房收入不扣除製作成本,將全數捐作慈善公益用途,這一承諾讓一直關心公益慈善事業、幫助弱勢羣體的劉松仁大爲感動。在一口氣讀了五遍劇本後,劉松仁毅然決定出演電影的主人公葉海鵬(原型:葉志成)。

實際上,作爲電影中大鵬集團的原型,葉氏化工集團做出此舉不足爲奇。多年來,葉氏化工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如香港地球之友舉辦的慈善曲奇義賣和植樹活動、渣打馬拉松、公益金慈善百萬行、捐贈內地偏遠地區希望小學、翻新校舍等等。特別是"葉氏化工流動眼科手術車"項目更有着深遠而廣泛的社會影響。

而作爲葉氏化工集團的三大核心業務之一,紫荊花塗料集團也始終秉承母公司葉氏化工的企業理念,堅持"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精神,多次投身於大型的社會公益活動,比如曾先後捐助雲南、四川等地區的希望小學;關注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救治以及爲汶川地震捐款。

除此之外,紫荊花還不斷參與並舉辦公益活動,如"爲愛漆美居"公益塗刷項目、全國"愛心接力"公益行動、兒童福利院刷新卡通牆面圖案徵集活動以及啓動"用心要讓你看見"線上公益活動,幫助白內障復明患者刷新牆面等等。因此今年初,紫荊花塗料集團獲得了"2021年度公益集體獎"的榮譽。

勵志電影觀後感7

懷着一顆平靜的心境觀看[小孩不笨2],看完之後內心確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中的Tom家庭背景比較好,爸爸大概是某手機開發公司的職員,媽媽時某雜誌社修改。他還有一個弟弟Jeery。這本來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幸福家庭。可是父母總是忙於工作,沒時間陪自我的孩子,瞭解他們,與他們溝通。成纔則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之中父親因爲年輕時與人打架而瘸了一條腿,並且是一個粗人,收入也很低。他不懂如何教自我的孩子,只想讓他好好學習,一味的迷信“棍棒成才”這一原則。一見到孩子犯錯,他只會用暴力讓其改過。之後,應對父母與教師的失望,Tom與成才逐漸覺得自我被放棄,再沒有人理解他們,關懷他們。在教師的眼中自我是個“爛蘋果”,在家人眼中自我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最終他們開始走上了歪路。

有誰能夠爲孩子想想蘋果爲何會變爛?有誰能夠替孩子想想,成才與Tom爲何走上歪路,這應當是家長與教師都應當值得反思的問題。他們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在他們眼中,成才與Tom永恆只是個爛蘋果。其實孩子也以往努力過,努力讓自我變強。可是家長的所作所爲卻一次次的使他們失去信心。期望一次次的落空,最終他們徹底失望,Tom發出了“今日學謙(Tom的中文名)已死的感概,這預示着他們長時間所有的累積着的不滿最終如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再沉默中爆發。

我想其實無論是Tom的父母還是成才的父親亦或是教師校長都很愛自我的孩子,自我的學生。成才的父親爲了不讓因打架而被開除的兒子向自我一樣成爲一個廢物而求遍了整個新加坡的學校,最終還因爲爲了孩子而去世,這讓我熱淚盈眶。可是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愛並不能讓孩子所理解,所理解。一句時常掛在嘴邊的“Iloveyou”卻總不能說出口,孩子總不能聽到一聲讚歎。這使處於叛逆時期的孩子逐漸與他們產生代溝,甚至開始用自我的方式向他們發出挑戰。

孩子也需要誇獎,需要讚揚,這個社會的標準已經超出了一個15歲所能夠承受的標準。只認定會讀書就必須是好孩子,從而逼迫他們讀書而忽視了孩子其他的才幹。影片的結局我們也看到了,一向被大家所不認可,一向被認爲沒出息的成才最終卻憑藉着能打架而成爲了一名出色的摔跤選手。這是一個令人滿足的結局,他實現了“打到全世界”。但這也是令人悲傷的結局,究竟成才的父親也去世了。

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片,推舉每個家長與孩子能夠淨下心來觀看,讓孩子與家長多多溝通。孩子也是人,他們需要更多的是關懷與讚揚。

勵志電影觀後感8

《小孩不笨》是一部新加坡電影,當年也是叫好又叫座的一部佳作。看了以後,我心裏涌動着一股熱流,不吐不快。

Tom的父母是大衆眼中的金領,忙於事業,忙於賺錢養家,沒有時間,於是忽略了和兩個兒子之間的交流溝通。大人就是這樣,他以爲只要他和你說話,就是在和你溝通,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意見,忽略孩子心裏的疑惑和想法。

成才只有父親,父親很愛兒子,可是不知如何表達,由於水平的限制,表現出來的往往只有氣急敗壞的大吼和責打。

我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平凡人,沒有Tom父母那般能幹,自然也沒有他們那麼忙碌,和我溝通的時間還是有的。我父母比成才的父親又要好一些。從小到大,我當然被打被罵過,甚至也有被打得慘兮兮的時候,但是誰又不是這樣呢?除此以外,他們對我的關心愛護,我也是感覺到了,並深有體會的。

Tom和成纔是同班同學,也是關係很好的朋友,正處於15歲的青春期,自然會有很多“青春的煩惱”……於是,Tom會因爲帶成人碟到學校而被校長判處在全校學生面前公開接收鞭刑。成纔會因爲和老師打架而被開除。Tom、成纔會因爲在家裏感受不到溫暖而加入小混混的幫派,並因偷竊而被勒索,又會因湊不到那要命的20xx塊而“打搶”……

這些都是出於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子能惹出來的事,只不過與父母溝通不良助長了他們的無助,使得他們惹的事比我們當年還要大,還要勁爆而已。

父母的教育方式能一定程度上造就一個孩子,這是我的想法。

我的父母,從小對我採取的就是“打壓式”教育方式,有點像Tom的媽媽,我總是受到打擊和批評,導致我現在敏感、自卑的個性。而我的一個室友,她的父母從小就經常鼓勵她,並不吝讚美,現在的她,很是自信與陽光。真是個讓人羨慕的孩子……

誰的青春沒有痛過?但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我們的青春沒能像《致青春》那般激盪,也沒有如Tom、成才那般糟糕,我們的青春只是寂寞着,孤獨了春夏秋冬,辜負了風花雪月,在可以接收的範圍內小小的彆扭着,走到了今天。

這部《小孩不壞2》只告訴了我兩個字:真實!

它真實地反映了父母的教育方式與青春期孩子的矛盾與碰撞,總讓人想起自己那青澀的青春印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朋友與夥伴,家庭教育方式的好壞,是真的能影響孩子的未來。世事在變幻,時代在進步,不管父母還是孩子都必須在與時俱進中更多地體諒對方,成長自己。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收穫欣慰,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少一份傷痛,多一點溫暖。這就是我看這部電影的所有收穫。

勵志電影觀後感9

今天觀看了我廠自導自演的青春勵志微電影《一個墊片》,通過對故事的觀看,激發了廣大青工立足崗位,真抓實幹,爲企業的“二次騰飛”貢獻力量的熱情。片中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場面,平和的故事卻能讓我感觸頗深。

影片講述的是新進廠大學生孫小能在與師傅唐六通簽訂師徒合同後,在學習技能過程中,面對每日枯燥的基礎工作逐漸表現出了憂慮和浮躁,與師傅交流因觀點不同而產生矛盾。在一次接線任務中,心高氣傲的小能因疏忽大意漏掉了一個墊片,最終導致了不安全事件的發生。面對領導的責問,唐師傅主動替小能承擔了全部責任並接受了處罰。就是這件事的發生,使得孫小能在思想上有了180度的大轉變,彷彿變了一個人。他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下定決心戒掉浮躁,在平時培訓和工作中變得穩紮穩打,循序漸進。跟隨師父從頭學起,最終經過自己辛勤刻苦的努力,成爲一名合格的檢修工人。

作爲新進廠的職工,影片中的孫小能就是我們的縮影。離開象牙塔,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心浮氣躁好高騖遠,總有一種盲目的自信。對未知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又缺少持之以恆的毅力,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失敗。小能向師傅訴苦,別人的進度是如何快,師傅只是一遍一遍的說“還不到時候”,因爲師傅知道不打好基本功,學得再快也是徒勞。接受事故教訓的小能找到師傅,說要重新開始,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找到了不足,終於使自己的學徒生涯邁上了正軌。師徒分別時,師傅贈與小能一枚墊片,其中深意已不言自明,不管以後到哪工作,身居何職,都要保持這份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精神。

和衆多的老師傅一樣,唐師傅雖然學歷不高,但工作紮實沉穩,二三十年積累的經驗異常豐富。師徒授課時,師傅強調的是“手要放平、要放穩”、“要準、卡緊、要緊口”,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敘述着動作要領。小能疏忽犯錯後,師傅把責任全攬在了自己身上,向父親一樣深沉的愛怎能不讓人感動。一位埋頭苦幹的'老師傅,一位愛徒如子的老師傅,他就是千千萬萬老師傅中的一員。

近年來,我廠深抓青工培養工作,通過新進廠學員與老職工簽訂“師徒合同”,在業務知識、工作技能等方面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老職工有業務技能,新學員充滿幹勁,師徒之間相互學習、互相感染,形成一種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叫我第一名觀後感800字蘭輝電影觀後感天才眼鏡狗觀後感

勵志電影觀後感10

看了馮振志導演的影片《隱形的翅膀》,便想着再去聽一聽那首同名熱門歌曲。“百度”了一下才發現,到目前爲止,《隱形的翅膀》還是主要跟人氣鼎盛的張韶涵聯繫在一起。

但筆者更願意期待,從影片公映之後,這五個字的涵義就會變得更加具體;而跟張韶涵的歌聲一樣流行的,將是影片中身殘志堅的人物形象及其感人肺腑的勵志主題。

20xx年7月8日,在第三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上,《隱形的翅膀》作爲開幕影片放映並感動了幾乎所有的觀衆。這不僅是因爲影片以雙臂殘疾姑娘雷慶瑤爲原型詮釋了頑強拼搏、征服自我和健康向上的體育精神,而且還在於影片以深度的人文關懷和強烈的情感衝擊力展現了主人公平凡而又動人的成長曆程。因爲有愛,所以堅強;之所以堅強,是因爲有夢想。影片極力張揚的主人公的精神境界,無疑能夠極大限度地引發觀衆內心深處的共鳴。

在此之前,霍建起導演的《贏家》(1995)與陳國星導演的《黑眼睛》(1997),就是兩部以殘疾運動員爲題材的優秀影片,在角度、敘事與立意等方面突破了傳統體育片的普通模式,並先後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跟這兩部影片一樣,《隱形的翅膀》再一次探索殘疾運動員題材體育片的影音特質與精神內蘊,在追求個性的基礎上力圖創新。

影片最大的特點和亮點,是由生活中的原型雷慶瑤飾演影片裏的主人公志華,爲此,影片裏的許多故事情節,都來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就使編導者能夠較爲自由地出入於寫實與虛構之間,增添了敘事的可信性和感染力,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影片的勵志功能。大概不止有一個觀衆和筆者一樣,看完影片後會真誠地相信主人公考上了夢想的大學。其實,現實生活中的雷慶瑤,仍是一個在讀的高中學生。電影爲了夢想而造夢,觀衆也會爲了心中的感動而選擇認同。一部影片的成功,大約建基於此。

在導演的努力下,雷慶瑤的表現令人滿意。儘管飾演的角色就是自己,但這樣的表演有特定的難度。雷慶瑤肯定是發揚了她在生活中的堅強和毅力,才能完成這一角色的塑造。跟《贏家》中的邵兵與《黑眼睛》中的陶紅不同,雷慶瑤並不具備必要的演技,但她仍然成功地飾演了自己,使一個雖然失去雙臂,但卻充滿愛心、性格堅強、懷抱夢想的陽光女孩躍登中國銀幕。那種美麗,應該比維納斯更加鮮活,並更具引人向上的生命力。影片結尾,志華從教練手裏拿到了體育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悲喜交集地向着遠方呼喚已經逝去的媽媽;此時,鏡頭大幅度橫移,在蔚藍的天空與遼闊的草原之間切換,再配以感奮的音樂動機。可以說,當全片高潮到來的時候,雷慶瑤的表演也是準確、動人的。

勵志電影觀後感11

今天是11月22日,天氣陰,坐在辦公室看到這個電影的簡介,說實在我看不上這個電影的譯名,覺得很俗,可是就衝着據說這個電影在日本是一匹黑馬。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在辦公室這麼多人存在的情況下,我竟然一邊看一邊哭,一邊用抽紙揩着鼻涕,這真是一個……恩,無與倫比的週末……

由於家庭的原因,沙耶加的爸爸的生活的全部就是讓龍泰—他的兒子—完成他年輕時的夢想,成爲一名職業棒球隊員,而把沙耶加和她的妹妹丟給媽媽,媽媽給了她們兩個全部的愛、支持和信任,無論被叫到學校多少次,她也從不責備沙耶加,只想讓自己的女孩快樂和微笑。直到沙耶加被無限期停學,所以媽媽建議她去了坪田私塾補習。第一天坪田老師就幫沙耶加定了一個目標——慶應大學。之後纔是本片的重點內容,不眠不休的學習,不顧周圍人的反對質疑,堅持下去,期間也有對自己的懷疑,也想過放棄,但就是爲了對得起媽媽和坪田老師的信任,她堅持了下來,最後成功考入的勵志奮鬥。

其實,我想說的是這部劇雖然有很大勵志的成分,但其中傳達的人性的真實還是讓我數度凝噎。當週圍人都不相信你,當你被說成是渣滓時,我們肯定不服,可是不服之後呢,最悲傷的事情就是我們發覺自己確實什麼也不是,然後最讓人更加看不起的就是我們繼續有知的墮落着,這是比無知更可怕的存在,自己眼睜睜的看着自己一步步的走入滅亡,而什麼也不去做。所以,我佩服沙耶加,在坪田老師和媽媽對她的信任中,她的人生知覺不斷開啓後,她敢於面對周圍嘲笑的眼光,不怕困難,去證明着,爲了別人的未來而努力着。想一想我們,我們的起點比沙耶加高了不知多少倍,我們不需要不眠不休,也不需要對抗爸爸和學校老師,可我們就是不能邁出努力的腳步,這是爲什麼?我一直都在問自己同樣的問題。以我親身感受,我自己是受不了周圍人的驚異的眼光,我怕努力過也失敗的結果,失敗結果可能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竟然是懼怕周圍人知道結果後的看法。爲此,我一直沒有行動,這是我的悲哀,不過悲哀不止一次,無盡的未知的可能……

當你再怎麼努力時,成果總是那麼的不理想,漸漸的我們就會懷疑自己,當初是不是太一意孤行了,是不是自己其實也就這樣了,再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這時候是最痛苦的了,即驗證了懷疑你的人,也無法面對一直支持和相信你的人,所以你想逃避,可是生活不是拍電影,你想去哪就去哪,你的圈子就在那,生活的地方也就那麼小,幸而沙耶加堅持了,不知道我自己如果碰到相似的境況又會如何?

不是誰都可以走到這一步的,所以還是思考一下,你要如何邁出那一步吧!

勵志電影觀後感12

太多的佳片雲集在奧斯卡。憑藉這部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美麗人生》,意大利知名喜劇演員羅伯特·貝尼尼兩次登上了奧斯卡的領獎臺。這個被稱爲“當代卓別林”的小個子一人獨得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並由此成爲第一位贏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外語片演員。這部電影成就了貝尼尼,也成就了成長中的我們。

影片的情節並不複雜,講述了一個無名的小人物與戰爭和命運的對抗。面對奧斯卡許多大主題、大製作的影片,並沒有競爭優勢。但該片卻劍走偏鋒,通過一個父親的視角審視與對抗戰爭。在幽默中深藏悲愴,在傷痛中迸發力量。彷彿一點光明,照亮了整個時代,使我們再次透過戰爭的陰霾,生出一點希望,去勇敢地相信未來。

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幽默感的基多隻是一個普通的飯店侍者,但卻憑藉着天賦的浪漫贏得佳人芳心,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庭和溫馨的生活。但是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蔓延,fa西斯對猶太人實施殘酷的滅絕政策,他們一家人也沒能躲過這場災難。猶太血統的基多和兒子也被關進了集中營。而他的妻子雖然不是猶太人,卻爲了不和心愛的人分離也義無反顧地追隨他們進入集中營。人生真正的磨練和考驗開始了。活着還是死去,真的成爲了一個不得不選擇的問題。爲了讓兒子幼小的心靈不受到野蠻戰爭的戕害,爲了兒子能夠對人性與未來保有希望和信賴,基多憑藉一個父親強大的心靈和胸懷,用善意的謊言爲兒子營造了一個“童話”世界,在重重陰霾下爲兒子守住了一份光明。這個虛擬的遊戲,讓兒子在飢寒交迫又壓抑恐怖的集中營裏延續着童年的快樂,併成功地度過這段本應艱難的時光,重新回到陽光下生活。然而,基多卻沒能走出“遊戲”,他用全部的智慧與生命與戰爭對抗,爲妻兒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我前後兩次看這部影片,中間隔了兩年的時間。在高中第二次與《美麗人生》邂逅,很大程度改變了我對世界、對生活、對心靈以及對情感的理解和體驗。以往我的關注點侷限於影片所詮釋的愛情與親情,覺得愛與被愛都是一種能力。而如今,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影片所傳遞的生命之愛,她對戰爭、對人性的反思與叩問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當世界示我以黑暗,我該如何尋找光明?

看過影片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影片的主體部分都在揭示戰爭對生命的威脅和對人性的摧殘,可爲什麼還要冠以“美麗人生”的名字呢?這也許就是羅伯特·貝尼尼給出的回答,相信人性的溫暖,相信堅守的力量,相信光明,相信未來,相信風雨之後的彩虹,相信陰霾之後的陽光,用智慧與愛,守望幸福生活,創造美麗人生。

勵志電影觀後感13

最近上映了一部歌舞片《馬戲之王》,影片講述了美國馬戲大王P.T.巴納姆的故事。當年家境貧寒的巴納姆在事業上屢遭不順。另求生路的他決定招募樣貌奇怪的人舉行表演,並以此來賺觀衆的票錢。

在我看來,《馬戲之王》作爲一部歌舞劇,它以出色的場景調度,華麗的服裝道具,以及動聽且震撼人心的音樂奪得了觀衆的喜愛。不僅如此,這部影片的內容更是精彩,具有教育意義。

片中的馬戲團是由一羣奇形怪狀的人組成,長鬍子的胖女人、黑人、侏儒、巨人等角色,他們各自卑微,有着這樣那樣的生理缺陷,是身居社會底層的典型的弱勢羣體。他們不被自己和大衆接受,甚至被罵“低俗”,遭到很多人的抵制與歧視。但天無絕人之路,通過男主角的鼓勵與行動,他們最後都突破了自己。

我想,這也是這部影片能夠得到衆多好評的原因,即影片向大衆傳遞一種積極的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的心態。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遭到別人的白眼或非議,當然我們也會因之苦惱。影片教會我們在生活中要去尋找最真實的自己,而不要被他人的惡語所左右。

我喜歡影片這樣的歌詞:“別人用脣槍舌劍傷害我,我就用洪荒之力撂倒他;我很勇敢,我傷痕累累,但我就是我。”是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應該在人生的舞臺上,以自信的面目綻放着自我,演繹屬於自己最美麗的一面。

正如片尾戲劇評論家對巴納姆所說:“你能將不同膚色,高矮胖瘦的人搬上舞臺,不卑不亢地表演,換個評論家會將其稱爲一場人性的狂歡。”要記住:無論你是什麼樣子,都應該被這個世界溫柔對待。

不僅如此,影片很精彩的一部分是這個轉折點,即主角變得富有後,他被金錢和世俗迷昏了眼,從而導致妻子離去,進而失去事業。這其實也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真實寫照。生活中被金錢被利益蒙昏了眼而忘記自己本心的人數不勝數。

看《馬戲之王》帶給我太多思考,也讓我明白太多道理。在這浮躁的世間,請堅持本心;無論走到哪裏,都要勿忘本心。

唐某人曰:

馬戲是戲,人生如劇,場景道具,歌舞奪心。“作爲一部歌舞劇,它以出色的場景調度,華麗的服裝道具,以及動聽且震撼人心的音樂奪得了觀衆的喜愛。”這是藝術的魅力,是視覺的盛宴,但更重要的是,“這部影片的內容更是精彩,具有教育意義。”

一場電影,一世人生,馬戲有王,人皆可彩。巴納姆經歷過家境貧寒,事業不順,事實上,每個人的艱難都不同,幸福的人生多相似。卑微而有生理缺陷的人自然是身居社會底層的典型的弱勢羣體。當這些人被鼓勵而最後突破自己並取得成功時,個人和社會就獲得了雙重的光彩。

當人變得富有後,金錢和世俗就會考驗人性。“在這浮躁的世間,請堅持本心;無論走到哪裏,都要勿忘本心。”少年所言,精彩不輸。

勵志電影觀後感14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背起爸爸上學》。看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爸沒本事,只能供你們其中一個上學,還是按老辦法。”說着便拿出一隻特大號的勺子,“看誰運氣好。”勺子轉啊轉,最終停在了石娃面前。“噢!我能上學嘍!”上學,在我們的眼中最如此地平常,如此地理所當然。可石娃和他姐卻要通過勺子來決定誰有上學的權力,這不是很讓有心酸嗎?而現在有些同學卻毫不珍惜上學的機會,成天沉醉在電腦遊戲裏,試問他們面對像石娃這樣的孩子時,會不會內疚?會不會臉紅?

有一次,雨下得很大很大。石娃的一位女同學在過小河時,不幸身亡了。石娃很傷心,三天都沒去上學。被爸爸知道後,是一頓暴打。“你對得起誰?你對得起你姐嗎?”從此,石娃便很用功讀書。那些不好好學習,成天想着玩兒的同學,試問:“你對得起誰?”

“姐,我覺得爸有些偏心。”和許多同學一樣,石娃剛開始,並不理解爸爸。認爲爸爸只送他讀書而不送姐姐讀書是因爲偏心。可他哪裏知道父親對他深沉的愛啊!

“有句話,叫‘山窩裏飛出金鳳凰’今天在我們這應驗了!石娃同學獲得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甘肅區一等獎!”有付出,就有回報。石娃通過不懈地努力得到了這麼高的獎項。可我們有些同學現在雖說生活條件比石娃好多了,可考試都還沒及格,難道石娃真的比那些同學聰明嗎?

“爸,我要留在家照顧你!”一邊是行動不便的父親,一邊是好不容易纔考到的師範大學。石娃,選擇了父親,那時的他,已經讀懂了爸爸深沉的愛。沒想到爸爸異常氣憤,竟摔倒在地上!石娃呀!看來你還是知道你爸對你的愛呀!你知道你爸是怎麼熬過來的嗎?你以爲不上學就能表示你的愛嗎?不!一天晚上,爸爸竟跳井自殺——爲了自己不拖累石娃,他竟想到了死!“爸,我去上學!”

“你到城裏讀書了,那你爸咋辦?”“我揹着我爸去上學!”“老石,你真讓石娃揹你上學?”“我都聽石娃的。”

初陽下,小河邊,父子倆相視一笑,這一刻,所有的不解都煙消雲散。父親鬆開了拐扙,石娃以十幾年前爸爸揹他過河的姿勢,背爸爸過河。石娃以自己和方式,報答了父親。那同學們呢?你們可曾想起了你們的父母?他們的恩情絕不低於石娃的父親。石娃背爸爸上學,那你們呢?你們在以自己的方式報答父母了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其實不用等到長大後,我們也可以報答父母,用自己的方式,你,行動起來了嗎?

勵志電影觀後感15

普陽管委會於2018年4月10日組織了黨員觀看勵志電影《飛天》,體味一種爲夢想永不言棄的堅韌,與中國的航天員一起共赴一場紅色的精神之旅。

電影《飛天》的主人公航天員張天聰是中國第一代航天員,身爲航天員的他卻屢次和亮相太空的機會擦肩而過。兩位好友選擇了轉業,只有他留了下來,選擇作爲新一代學員的教練員繼續留在航空部,每天不僅經受着魔鬼式的訓練,還面臨着年齡、家庭和工作的壓力。由於他不依不撓抱着實現夢想的堅持,最終獲得了妻子和女兒的理解和支持。在"問天"一號航天員選拔時,張天聰再一次落選。但他仍然坐在控制室爲隊友加油。影片中,太空站剛剛正常運行不久,就遭遇了太空垃圾的碰撞而需要緊急維修,張天聰作爲"備份"終於得以升空,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也圓了自己多年的太空夢。但此時在家鄉的老母親卻已經永遠看不見了。

看到這裏,在場不少的同事默默抹去了眼角的淚水,爲張天聰最終圓夢而感到興奮,也爲他的堅持和犧牲而感動。將自己的夢想與祖國的發展結合起來,堅持不懈,張天聰所代表和象徵的是一種不折不撓、堅持到底的價值觀:所謂的英雄,不一定是獲得了多少鮮花掌聲這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是在奮鬥路上那份傾盡全力、無怨無悔的付出。同樣的,在科研學習的道路上,大多數人都是孜孜追求卻又默默無聞的,這要求我們要擺正心態,認真學習,堅忍不拔,只要朝着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夢想的實現。

看完電影,不少同事感慨良多。"沉下心來看,發現主旋律電影還是很感人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思考",有同事在看完電影后這樣說。當最後航天夢圓的時候,很多同事都由衷爲之喝彩。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總有曲折和磨難,但是縱然一路崎嶇,卻從不輕言放棄。

從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成功到神七飛天,無論是面對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還是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新課題、新挑戰,世界總能從中國人身上得到一個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的發展與創新。

此次集中觀看《飛天》得到了黨員同事們的支持和好評,同事們都立志要以張天聰爲榜樣,堅定不移地做好普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