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大學勵志 > 適合大一新生閱讀的書籍大全

適合大一新生閱讀的書籍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導語: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自古有云“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與書爲伴,可以找尋大學的答案,人生的答案。小編整理了適合大一新生閱讀的書籍,希望大家喜歡:

適合大一新生閱讀的書籍大全

  1

  人文讀本

1、夏中義主編《大學人文讀本》(三卷本:人與自我、人與國家、人與世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何光滬等主編《大學精神檔案》(四卷本:古代、近代、當代),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思想操練:丁東、謝泳、高增德、趙誠、智效民人文對話錄》,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提要:大學之道,要育材更要育才,此理甚明而世難行。新世紀初丁東、謝泳、夏中義諸賢起而倡行“精神成人”,人文教育始進入教育各階段實踐層面。讀這些書,可以成爲一個富於良知和力量的知識分子,一個明瞭自身使命、權益和責任的現代國民,一個置身人類文明前沿的世界公民。

 2

  通史讀物

1、李澤厚《美的歷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李澤厚,中國開放時代的啓蒙者。其思想將被超越,但所提“儒道互補”、“美在積澱”、“巫史傳統”、“情感本體”等命題今日仍有意義。而這部美輪美奐的《美的歷程》,實爲由美育愛的通史最佳入門讀物。

2、錢穆《國史大綱》,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最富中國情懷的通史,但同時需提防其文化自戀情結。結合更爲平實的呂思勉《呂氏中國通史》讀較佳,但後者寫作對象並非新手,要在觀摩其方法和立意。

3、秦暉《傳統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與其變革》,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秦暉已是溢出史界的公共知識分子,本書是論述傳統中國法家本色最爲深刻的作品,同時也爲當今和未來的中國提出了富於建設性的構想。大一階段可選讀第二章《“大共同體本位”與傳統中國社會》。

4、王家範《中國歷史通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出於對現行中國通史教材不滿,面向研究生而作。但作爲淹貫而稀缺的通識作品,至少前編前三節與後編整體值得推薦,其農業產權三分法的視角獨具慧眼,行文隨列書目的方式十分適合新手閱讀。

5、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當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較1987年版新增了5篇。探討道與勢的緊張與合作,切中中國文化史的脈搏。而其高揚主體性的旨趣,今日更顯意義。

6、王學泰《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增修版),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

在守土重遷的農業中國開拓性地發掘遊民文化,從而揭示傳統中國的另一面,李慎之先生“發現另一箇中國”的評價切中肯綮。

7、(美)斯塔夫裏阿諾斯著,董書慧、王昶、徐正源譯《全球通史》(第七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由於具備融匯貫通的全球史觀和文明史觀,以及優美雋永的文筆才思,此書成爲近半個世紀以來全球最暢銷的世界通史讀本。

 3

  文化元典

1、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楊伯峻《論語譯註》,中華書局1980年版

3、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中華書局1999年版

儒表法裏是傳統中國的基本設計,儒道互補是傳統中國人的基本狀態。三者造就了傳統中國的張力和韌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元素。

4、(古希臘)柏拉圖著,王太慶譯《柏拉圖對話集》,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西方文化源頭,西方首個哲學體系。本體論、認識論、倫理觀三大領域的命題,皆是後世西方文明的不竭資源。

 4

  史籍

1、包偉民編選《歷史學基礎文獻選讀》,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旨在指點門徑與精神成人,目前最好的歷史學入門讀物,《史籍介紹與選讀》一課將以本書爲教材,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師個人心得變通講授。

2、(西漢)司馬遷撰,顧頡剛等標點《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版

最具求真與博愛精神的古史經典,史學入門的基本讀物。大一階段,擬在《史籍介紹與選讀》課上及課外,結合《韓非子》、《論語》、《老子》三部作品,以讀書會方式精讀。需注意,目前《史記》最佳版本,實爲日人瀧川資言、水澤利忠的《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選擇中華書局版只是出於易得之變通考慮。

3、(古希臘)希羅多德撰,王敦書譯《歷史》,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與《史記》相輝映的西方史學之祖,奠定了敘事體在西方史學編纂的正宗地位,史觀由神本步入人本,是今日理解古代西方的基本典籍。

4、方誌1-2部

習史當從足下始,史學者應有所至採氣之習慣。故方誌應讀一至二部,一部爲家鄉方誌,一部爲大學所在地方誌,可以其中人物卷爲主,便採氣故。鑑於修志者古多宿儒而今多泛泛,則選讀志書宜古不宜今。

5、家譜

習史更宜從自身始,不明我史,何談他人之史?幸運的是,浙江是全國家譜保存最爲豐富的省份之一,浙南的同學找家譜時將發現運氣更好一些。家譜的意義還在於,它往往是從來無人染指的史料,同時也是鍛鍊史料辨析能力的好標本。

 5

  名家與代表作

1、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三聯書店2001年版

2、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獨立人格,壁立千仞;自由思想,尺幅千里。

《歷史要籍介紹與選讀》課上將選讀《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3、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陳垣《通鑑胡注表微》,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陳智超輯《陳垣史源學雜文(增訂本)》,三聯書店2007年版

6、陳智超編《勵耘書屋問學記-史學家陳垣的治學(增訂本)》,三聯書店2006年版

目錄、校勘、史源、年代、避諱諸般武器皆精,陳援庵考證無敵。

《歷史要籍介紹與選讀》課上將選讀《通鑑胡注表微》。

7、(美)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增訂本),中華書局2007年版

從一個普通年份入手見出大歷史視野,以紀傳體敘事揭示缺乏數目字管理的各領域癥結,黃仁宇告訴我們,歷史可以寫得如此深入,而且好看。

8、(美)孔飛力撰,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三聯書店1999年版

漢學三傑之一孔飛力以視角見長。從自湖州德清縣蔓延十餘省的全國妖術大恐慌事件及其應對中,他成功地探討了清乾隆這一極權巔峯時期專制權力與常規權力之間的衝突和限制,從而爲近現代中國給出了有意義的啓示。

9、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三聯書店1997年版

茅海建以翔實的史料與精到的分析,解開了長期套在近代史研究上的忠奸模式封條,歷史性地呈現了中國歷史轉折時期的偶然和必然。

10、唐德剛《袁氏當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唐派散文固然好看,唐氏史識更爲不凡。秉承業師胡適的自由精神,唐氏將袁氏當國放到帝制傳統與共和實踐的大視野中重新審視,這段關鍵歷史因而由平板變得立體,由生硬變得有血有肉。

11、(英)吉本撰,黃雨石、黃宜思譯《羅馬帝國衰亡史》,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現代史學影響最大的傑作,西方敘事體史學的魅力盡爲彰顯,理性旗幟高揚。

12、(法)費爾南•布羅代爾撰,唐家龍、曾培耿等譯《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年鑑學派中堅人物的扛鼎之作,以長時段視野和社會經濟史的手法,有效結合了微觀與宏觀,融會貫通了偉大和日常。

13、(法)埃馬紐埃爾•勒華拉杜裏撰,許明龍、馬勝利譯《蒙塔尤:1294-1324年奧克西坦尼的一個山村》,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

年鑑學派第三代的代表作。對象更爲日常微觀,而研究則深入到了人的精神世界。又一部史學經典兼暢銷書,這種雙重身份在我國史界仍爲稀缺。

14、(美)羅伯特•達恩頓撰,呂健忠譯《屠貓記:法國文化史鉤沉》,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新文化史是當前史界最爲深刻的變革。當社會史路向變得日益瑣碎和生硬,史學轉而開始關注人類文化的能動性,熱衷於敘述和想像則是後現代主義的烙印。隨筆體的《屠貓記》,是雅俗共賞的新文化史代表作。

15、盧建榮《一位父親的叮嚀:顏氏家訓》,東方出版社2007年版

說教式的家訓,在臺灣新文化史旗手盧建榮筆下,竟成了對話體小說,作者認爲這樣可以撇開形式提煉中國家教的精神,並創造出適合國情的新模式,實在是富於才情和慧識。盧氏著作等身,《飛燕驚龍記》、《咆哮彭城》等也精彩得緊,選擇這部的理由是其在大陸出版而易訪得。

 6

  史法

嚴耕望《治史三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史學界的樸實楷模,鉛華不染但最具效用。

來新夏《古典目錄學淺說》,中華書局2003年版

杜澤遜《文獻學概述》(修訂本),中華書局2008年版

何忠禮《中國古代史史料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文獻學、史料學,史學者之武庫;目錄學,史學者之指南。

7

史觀

(英)柯林武德撰,何兆武譯《歷史的觀念》,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是對史學自然科學化的反動,從而爲史學賦予了性靈。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嶽麓書社2003年版

香港史家許冠三的這部作品,是對20世紀中國新史學歷程的總結之作。

王學典《史學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國內史學理論代表作。

 8

  歷史小說

(日)司馬遼太郎《項羽與劉邦》,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版

20世紀最有影響的中國題材歷史小說。

瀟水《駭版戰國》,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版

有趣而且時尚的歷史。

阿越《新宋》之《十字》,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版

嚴謹且有抱負的穿越歷史小說。三部曲只看《十字》足矣,之後就是網絡小說的老毛病,漸長漸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