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成功勵志 > 堅持纔會成功的事例

堅持纔會成功的事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堅持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堅持是走向勝利必走的路線,堅持是許多人獲得勝利的祕訣。以下是小編分享的關於堅持纔會成功的事例,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堅持纔會成功的事例

篇1

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科學家,有俄羅斯航天之父的美譽。他生在俄國樑贊省的一個美麗的村莊。在父親的培養下, 康斯坦丁從小就養成了謙虛、節儉、熱愛勞動及自立的習慣;小康斯坦丁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愛幻想。

8歲那年,母親送給小康斯坦丁一隻氫氣球,並且叮囑道:“小康斯坦丁,要拿好了,不然氣球會飛走的。”康斯坦丁小心地接過這隻紅紅的氫氣球,高興極了,氫氣球一下子就飛了出去,飄飄蕩蕩地越飛越高,很快飛到了天空深處。

“康斯坦丁,媽媽剛纔叮囑過你了,怎麼還是讓氣球飛走了?”媽媽嗔怪道。

“媽媽,”小康斯坦丁望着越飛越高的氣球,苦有所思地說:“氫氣球飛到哪裏去了呢?”

“大概到星星上去了吧。”媽媽說。

“那麼,我能像氫氣球那樣飛到別的星星上去嗎?”小康斯坦丁好奇地問媽媽。

“那是不可能的。”媽媽回答道。

“如果我乘一隻氫氣球呢?就可以了吧?”

“也不行。”

童年的康斯坦丁就是這樣地喜歡幻想,喜歡問很大奇怪的問題。

但是生活對小康斯坦丁這個小幻想家來說,卻是不幸的。10歲時,小康斯坦丁不幸患上了猩紅熱,由此所引起的嚴重併發症使他幾乎完全失去了聽覺。從此,他成了一個半聾的孩子。由於耳聾,小康斯坦丁上學時,聽不清楚老師講的內容,他常常招致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康斯坦丁逐漸與人們拉開了距離,他無法繼續在學校讀下去了,只好輟學回到家裏。母親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對小康斯坦丁的教育上,教他讀書寫字,常常誇獎他出色的想像力。

可是,災難接踵而來。兩年後,母親去世了。小康斯坦丁陷入了人生最痛苦、最憂傷的時刻。但是,這些都沒有擊倒他,反而使他更加發憤地讀書,以幻想的方式忘卻痛苦與煩惱,從而使他走上了獨立思考、立於善與思考的道路。

康斯坦丁通過刻苦的努力,學到了許多物理知識。後來,他又愛上了設計各種模型,以此來檢驗自己學到的知識。在製作這些模型的過程中,小康斯坦丁學會了木工、鉗工和使用其他工具的技能

後來,康斯坦丁一邊教書,一邊做獨立的研究工作。1883年,他在一篇名爲《自由空間》的論文中,正式提出利用反作用裝置作爲太空旅行工具的推進動力的設想,使人類幾千年來關於宇宙航行的幻想終於變成了科學的可能,爲後人開拓了一條通往星際空間的廣闊道路。

1957年,蘇聯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以及1969年美國的登月壯舉,最終使得他的理論設想成爲現實。

篇2

被譽爲“音樂之父”的著名音樂家海頓,曾經擔任過斯合哈奇公爵府邸樂隊的隊長,領導着30名樂手。

有一天,公爵突然決定遣散這支樂隊,這就意味着海頓和30名樂手將要丟失飯碗。樂手們一時心慌意亂,不知所措。

海頓心想:公爵決定過的事情一般是很難更改的,無論怎樣央求,都無濟於事。想來想去,突然靈機一動,提筆譜出了一首《告別曲》,準備拿到遣散會上,作爲一次獨特的告別演出。

這是最後一次爲公爵演出,因爲決定已經宣佈,樂手們已經萬念俱灰,但看在平時和公爵在一起的情誼上,還是十分賣力地演奏起來。

樂曲開始時歡快、優美、輕鬆怡然,將樂手與公爵的美好友誼表達得淋漓盡致,公爵不由得感動起來,漸漸地,樂曲由明快轉爲平緩,又由平緩轉爲黯淡。悲愴的情緒起來了,像秋天的濃霧一般在大廳裏瀰漫開來。

這時,一名樂手停了下來,吹滅了樂譜架上的蠟燭,站起身來向公爵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悄悄地離開。

接着,又一名樂手以同樣的方式離開……樂手們一個又一個地相繼離開了。最後,空蕩蕩的大廳裏只剩下了海頓一個人,旁邊一支蠟燭在黑暗中靜靜地閃爍着。

海頓停止了指揮,默默地朝公爵深深鞠了一躬,慢慢地轉過身去也要離開。

這時,公爵的情緒已達到了頂點,再也忍不住了,大叫起來:“海頓,這是怎麼回事?”

海頓平靜而又誠摯地回答:“尊敬的公爵大人,這是樂隊的全體同仁在向您作最後的告別啊!”

公爵突然醒悟過來,幾乎流出眼淚說:“啊!不!請讓我再考慮一下。”

就這樣,海頓和30名樂手,靠演出《告別曲》的奇特氛圍使公爵將他們留了下來。

篇3

瑪麗從小就是一個害羞和內向的小女孩,她的身體一直太胖,而她的一張臉使她看起來比實際還胖得多。瑪麗有一個很古板的母親,她認爲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總是對瑪麗說:“寬衣好穿,窄衣易破。”母親也總是這樣來幫瑪麗穿衣服。瑪麗從來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不上體育課。她非常害羞而且很敏感,覺得自己和其他人都“不一樣”,完全不討人喜歡。

長大之後,瑪麗嫁給一個比她大好幾歲的男人,可是她並沒有改變。她丈夫一家人都很好,對她充滿了信心。瑪麗盡最大的努力要像他們一樣,可是她做不到。他們爲了使瑪麗開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只是令她更退縮到她的殼裏去。瑪麗變得緊張不安,躲開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壞到她甚至怕聽到門鈴響。瑪麗知道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又怕她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他們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她假裝很開心,結果常常做得太過分。事後,瑪麗會爲這個難過好幾天。最後不開心到使她覺得再活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了,瑪麗開始想自殺。

後來,是什麼改變了這個不快樂的女人的生活呢?只是一句隨口說出的話。

是的,隨口說的一句話,改變了瑪麗的整個生活。有一天,她的婆婆正在談她怎麼教養她的幾個孩子,她說:“不管事情怎麼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本色。”

“保持本色!”就是這句話!在一剎那之間,瑪麗才發現自己之所以那麼苦惱,就是因爲她一直在試着讓自己適合於一個並不適合自己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