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標語口號 > 慈善標語及慈善法相關內容大綱

慈善標語及慈善法相關內容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篇一:統計法宣傳標語口號

慈善標語及慈善法相關內容

《統計法》宣傳標語口號

1、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2、準確及時報送統計資料是每個統計調查對象的法定義務

3、深入學習《統計法》嚴格執行《統計法》

4、認真學習《統計法》增強統計法制觀念

5、在統計上弄虛作假是一種嚴重的腐敗行爲

6、履行統計法定義務 如實上報統計數據

7、《統計法》是統計活動的行爲準則

8、堅持依法統計 反對弄虛作假

9、依法統計興邦 弄虛作假誤國

10、自覺學法用法 嚴格依法辦事

11、依法搞準統計 促進科學決策

12、依法統計確保統計數據質量

13、統計工作必須走法治道路

14、不出假數 真實可信

15、實事求是 科學統計

16、依法統計 保障真實

17、弘揚法治精神 推進依法統計

18、全面貫徹執行《統計法》,切實提高統計數據質量

19、全面貫徹執行《統計法》,切實提高政府統計公信力

20、全面貫徹執行《統計法》,切實開創依法統計新局面

21、普及統計法律知識,營造良好統計氛圍

22、領導幹部要做遵守《統計法》的表率

23、依法公佈統計資料,促進統計信息共享

24、堅持依法統計,保護調查對象合法權益

25、認真學習《統計法》,自覺履行統計義務

26、嚴格執行《統計法》,嚴肅查處統計違法行爲

27、法制宣傳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28、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29、自覺遵守《統計法》,增強統計法制觀念!

30、堅持依法統計,充分發揮統計作息、諮詢和監督的整體功能!

31、切實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32、切實保障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的調查權、報告權和監督權!

33、切實保障統計人員的合法權益!

34、維護統計數據的準確是統計人員的神聖職責!

35、虛報、瞞報、僞造、篡改統計資料是違法行爲!

篇二:慈善標語

慈善之心,關愛每一個貧困家庭。

與時俱進,紮實工作,共創美好明天。

讓慈善情繫天下,願愛心福滿人間。

慈善獻愛心,真情暖人心。

人人心中有慈善,慈善組織爲人人。

慈善吹遍千萬家,慈善溫馨你、我、他。

慈善事業心中掛,人道主義暖萬家。

扶貧濟困呼喚義舉和愛心。

慈善暖人心,互助見真情。

發展慈善事業爲國爲民分憂。

扶貧濟困功載千秋。

弘揚慈善之花,遍結慈善之果。

上爲政府分憂,下爲百姓解難。

樂善好施,功德無量。

讓世界充滿愛,請與我們一起關注慈善。

以行動成就愛心,讓慈善走進生活。

讓愛心飛揚膠洲,把溫暖灑向人間。

讓大地充滿慈愛,使人心共沐春風。

慈善之心人皆有之,雪中送炭人皆有之。

弘揚社會博愛理念,締造美好幸福生活。

讓社會充滿慈善,使弱者充滿陽光。

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力發展慈善事業。

支持慈善事業,辦好慈善事業。

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捐善款做善事。

讓世界充滿陽光,扶貧濟困新風尚。

慈善樂助見真情。

1、弘揚扶貧濟困傳統美德,積極推進慈善事業發展!

2、關心慈善事業發展,關愛社會弱勢羣體!

3、真情感動世界,愛心成就未來!

4、慷慨解囊,奉獻愛心,慈善的你讓世界無比精彩!

5、慈善是人道主義的善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

6、捐出一份愛心、奉獻一片真情!

7、共同架起慈善的橋樑,建設文明祥和、美好溫馨的美麗垣曲!

8、慈善是人與人真誠的關懷,是心與心無私的奉獻!

9、你我手牽手,共同開展“幫困助學獻愛心”慈善活動!

10、慈善送溫暖,愛心獻社會!

11、做慈善事業的行動者,當愛心奉獻的傳播者!

12、奉獻你我愛心,共建和諧社會!

13、您的愛心,會讓世界充滿生機……

14、慈善義舉、情義無價、功德無量

15、努力倡導慈善、推廣慈善、踐行慈善

16、攜手慈善、幫貧經濟、共創和諧

17、發展慈善事業,順民心、合民意

18、關注弱勢羣衆,奉獻一片真情

19、弘揚傳統美德,促進社會文明

20、弘揚慈善傳統美德,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21、廣結善緣,樂善好施,爲國分憂,爲民解愁

22、天下一家,愛心無價

23、獻一片愛心,留百世芳名

24、慈善奉獻愛,情連你我他

25、扶危濟困新風尚,慈善助人見真情

26、陽光甘泉及時雨,善行之舉助人悅己

27、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推動慈善事業加快發展

28、大善若水,澤及萬物

29、慈善事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30、積極參與慈善事業,不斷提升自身社會形象

31、知榮辱、獻愛心、樹新風、倡和諧

32、保持黨員先進性,奉獻愛心我先行

33、建設慈善文化,促進社會文明

34、增強慈善意識,承擔社會責任

35、承擔社會責任,支持慈善事業

36、點點滴滴聚愛成河,衆志成城匯善如海

37、慈善是人道主義的善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

38、慈善是人與人真誠的關懷,是心與心無私的奉獻

39、做慈善事業的行動者,當愛心奉獻的傳播者

40、慈善總會勸募活動宣傳標語

41、揚中華之傳統美德,獻愛心於特困羣體

42、倡導助人爲樂新風,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43、祖國大家庭情繫千萬家,慈善獻愛心關聯你我他

44、人間自有真情在,我爲慈善獻愛心

45、衆人捐善款,愛心灑下城

46、慈善暖人心,患難見真情

47、慈善事業是高尚的事業,人道的事業

48、發展慈善事業,造福特困羣體

49、用行動幫助貧困,用愛心撫慰心靈

50、伸出您溫暖的雙手,獻出您無限的愛意

51、感謝社會各界對慈善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52、以實際行動幫助困難羣體走出困境,走向幸福

53、心中充滿同胞情,捐多捐少都是愛

54、身在柏林,心繫貧困,慈善捐款,盡已所能

55、多一份捐贈,多一份貢獻,多一份愛心

56、解貧困之難,救特困之急,是全民之義務

篇三:慈善法宣傳

熱烈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

於9月1日正式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是我國第一部關於慈善的綱領性法律法規,於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將於9月1日正式實施。

《慈善法》經歷長達10年的調研和起草,它系統的規範了慈善組織、慈善募捐、慈善捐贈、慈善信託、慈善財產、慈善服務、信息公開、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明確了一系列促進措施,爲開展慈善活動提供了遵循,爲發展慈善事業提供了引領。爲做好慈善工作提供了保障。

《慈善法》分爲12章、112條,對慈善活動進行明確界定,同時在規範慈善組織設立運營、慈善財產來源和使用、開展慈善服務、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等方面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制定慈善法的必要性:

第一,制定慈善法,是發展慈善事業、規範慈善活動的客觀需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20年來,我國慈善事業發展較快,社會捐贈額從2006年的不足100億元發展到目前的1000億元左右。隨着慈善事業快速發展,慈善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慈善組織內部治理尚不健全、運作不盡規範,行業自律機制尚未形成,全社會慈善氛圍還不夠濃厚,有關方面還需要加大支持、促進的`力度,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制定慈善法加以引導和規範,從而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第二,制定慈善法,是加強社會領域立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經過各方面多年不懈努力,我國相繼制定了公益事業捐贈法、紅十字會法等一些涉及慈善活動的法律,國務院制定了相應的行政法規,一些地方出臺了有關的地方性法規。但總的來講,現行慈善法律制度建設還相對滯後,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與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不相適應。2008年以來,共有全國人大代表800多人次提出制定慈善法的議案27件、建議29件,反映了社會各方面的熱切期盼。制定慈善法,加快補齊社會領域立法這塊短板,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全面依法治國、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三,制定慈善法,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際措施。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作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誌,強調要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努力形成大扶貧格局。慈善事業是脫貧攻堅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制定慈善法,鼓勵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開展以扶貧濟困爲重點的慈善活動,有利於廣泛匯聚社會幫扶資源,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效對接,爲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貢獻。

第四,制定慈善法,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展慈善事業,全社會支持慈善、參與慈善,是對中華民族優秀美德的傳承,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制定慈善法,在全社會提倡、支持和鼓勵助人爲樂、團結友愛、無私奉獻的友善精神,有助於社會成員在義行善舉中不斷累積道德力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持久精神力量。

《慈善法》的重要意義:

(一)、開啓了依法治“善”的新時代。《慈善法》是社會領域的重要法律,是慈善制度建設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慈善法》的頒佈實行,使我國的慈善事業從此走上了有法可依的康莊大道。

(二)、重塑社會對慈善事業的信心,對慈善組織的信任。近年來以“郭美美事件”爲典型的一些負面案例,爲我國慈善事業蒙上了陰影,也讓“慈善”二字在公衆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類似詐捐、作秀、炫富等事件,負面效應經過網絡傳播被無限放大,直接拷問慈善事業的公信力。社會上不少人對慈善事業失去信心,對慈善組織失去信任。慈善法對慈善組織、慈善募捐、慈善捐贈、慈善服務、信息公開等都作出了規定,特別是明確了慈善組織的定義及其設立程序,規範了慈善組織的行爲準則和內部治理,強化了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義務,它的制定和實施將重塑社會對慈善事業的信心,對慈善組織的信任。

(三)、讓想做善事的人更方便,讓能做善事的組織更積極。原來一些企業家要捐贈,有不方便之處。《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慈善法在此基礎上作了進一步規定:企業捐贈超出12%的部分,允許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這更有利於企業家捐贈。此外,慈善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國家對開展扶貧濟困的慈善活動,實行特殊優惠政策。慈善法第八十條關於捐贈的稅收優惠規定,就是想讓捐贈更方便。

(四)助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定慈善法,在全社會提倡、支持和鼓勵助人爲樂、團結友愛、無私奉獻的友善精神,有助於社會成員在義行善舉中不斷累積道德力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持久精神力量。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形成全社會支持慈善、參與慈善的風氣,助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