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四年級課件 >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通用10篇)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課件準備工作,一個優秀的課件,採用的形式其產生的效果應該是高於傳統教材的,也就是說,如果連傳統教材的效果都沒有達到,那也就沒有必要做成課件了。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課件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通用10篇)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 1

一、導入課文,學習首節。

1、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麼意思?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2、爲什麼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一同去桂林遊覽一下,讓我們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後,你會有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

先讓我們伴着優美的音樂,來欣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

演示:“配樂欣賞”。

欣賞同時教師做以下文字說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綠水映山,這山,這水是那麼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這是螺螄山,它多像是一隻倒扣着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美麗啊!

這是蘋果山,它像不像一隻又大又圓的蘋果。

煙雨朦朧的灕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這是雪獅嶺,一隻多麼偉武的大獅子啊,仔細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

綠山綠水,讓人覺得好像走進了仙境。

嗬!一隻多麼逼真的大駱駝!

美麗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徵喲!

三、加深對山水特點的理解。

一)讓我們從桂林的美景中回來,回到課文中,先來了解美麗的灕江。

1、介紹灕江:如詩如畫的灕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發源於桂林市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它如同一條秀麗的玉帶般一路流經桂林、陽朔,一直到桂林東南部的平樂縣,全長有170多千米。

如詩如畫的灕江之所以這麼美麗,是因爲它有三個特點,你們能在課文中找出嗎?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靜、清、綠)]

學生齊讀描寫三個特點的句子。

2、靜。

1)請同學們來看插圖:看,灕江的水是那麼靜,水面上幾乎沒有一絲波紋,簡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個比喻句來形容一下灕江水的靜?

演示:“桂林的水”。(點擊略縮圖可放大)讓同學們體會灕江不的靜。(灕江的水多靜啊,像不像一面鏡子?山的影子是那麼清晰地投在水中。)

2)朗讀指導:灕江的水多靜啊,你能把有關句子讀一讀嗎?朗讀指導。(注意“真靜啊”,作者發自內心的由衷的讚歎)

3)在多次指名讀後齊背。

3、清。

1)灕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麼程度呢?書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紹,同學們肯定覺得不夠形象!想知道灕江的水到底清到什麼程度嗎?

2)先請同學們來看一幅圖片,演示“水中倒影”(在課件中把鼠標放在兩幅圖片的中間,會出現詳細的說明文字。通過這幅圖片的欣賞,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灕江水的清。)

3)看了圖片,同學們對灕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觀的感受,讓我們再來看一組具體的數字吧?

演示“對比圖”: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灕江的水整整比黃河的水清了1000倍,灕江真可謂是水清見底,游魚可數,景色如畫。

4)朗讀指導:灕江的水清不清?那麼我們該怎樣朗讀來表現呢?

5)齊背。

4、綠。

1)“無瑕的翡翠”是什麼意思?

2)演示:“半邊渡”(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中,還有其它的圖片,教師可根據需要展示,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個特點。)

桂林這裏的氣候溫暖溼潤,有利於植物的生長,所以山上長滿了綠色植物,山是綠的,把水也映綠了,看,多綠的水,像不像無瑕的翡翠?

5、連讀描寫三特點句子。

這是幾個句子?一個還是三個?

簡要說明本自然節首尾兩句,齊讀全段。

6、本節小結,演示:連續欣賞。(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點擊畫面中間的動畫。)

二)瞭解桂林的山。

1、過渡:灕江的水那麼靜、那麼清、那麼綠,真是太美了,不過你可別只顧了低頭看水,而望了擡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點是什麼呢?

[板書:(奇、秀、險)]

2、奇。

1)齊讀“奇”一句。

演示“桂林的山”:“象山”、“駱駝山”、“蘋果山”、“雪獅嶺”。(欣賞這些圖片時,把鼠標放在圖片的中間部分,會有說明文字出現,如不想讓學生看到,請不要把鼠標放在中間)

語言補充:朝板山、九馬畫山、八仙過海、月亮山、孫悟空吃仙桃等等。(需要有關這些山的文字說明,請到我的專輯中下載)

其實又豈止是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說也說不盡。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心中只有七個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2)指導朗讀。

2、結合七幅圖片,讓學生理解山之“秀、險”。

3、連讀三個特點的句子。

四、理解“連綿的畫卷”,總體瞭解桂林山水。

1、教師接讀:(這樣的山......連綿的.畫卷)

“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哪樣的山、水?(圍繞、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進這哪兒?

2、理解“連綿的畫卷”。

[板書:連綿的畫卷]

什麼是“畫卷”,“連綿不斷”是什麼意思?

演示:地圖。

由桂林到陽朔83千米的灕江,像一條青綢,如一條綠帶,盤繞在兩岸萬點峯巒之間。一路上風光奇麗,奇峯夾岸,青山浮水,碧水縈迴,真猶如一幅百里的畫卷。說它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一點也不過份。

3、齊讀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5、再次演示:“配樂欣賞”:看看你有沒有在“畫中游”的感覺。

五、《桂林山水歌》

桂林的山水如詩如畫,下面老師要爲你們介紹一首詩《桂林山水歌》,這是詩是著名詩人賀敬之寫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麼樣的。

演示:“桂林山水歌”,結合學生特點運用靈活的手段,讓學生通過讀感受詩中桂林山水的美。

六、總結昇華。

1、本文寫了什麼?表現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2、你遊過桂林嗎?你遊過什麼地方?(讓學生暢所欲言,讚美祖國美麗的山河)

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麼宏偉的連綿的畫卷啊,可這83千米,在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它又是那麼微不足道,我的祖國美麗的山河又豈止在於桂林山水,像剛纔同學們說的......,都是我們美麗山河的組成部分,我們的祖國是多美麗,我們爲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國家而感到自豪。

3、欣賞“帶”字:最後老師請你們來欣賞桂林最精彩,最奇特的一道風景線。

演示:“鑑山樓石刻”

讓學生根據課件提出的問題充分討論,找學生代表來回答,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結合學生回答,總結結束全課。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 2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課《桂林山水》,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桂林在哪兒嗎?

二、交流資料:

是的,看!這是中國地圖,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我國的南部,而桂林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的東部。

師:有多少同學到過桂林?(學生舉手)無論是你親自看到還是你查找資料誰來介紹一下你眼中的桂林?你們說的讓老師和其它同學都想去了,下面我們就跟隨作家陳淼去遊覽桂林吧。

三、看視頻,初步感知課文。

同學們,我們跟隨作家陳淼的視角觀賞了桂林,那裏的山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師:好。那就拿起書,帶着你的喜歡讀出桂林山水的美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自己的喜歡之情。

四、品讀課文

通過你們的朗讀,我聽出了你們的喜歡,課文當中有一句話總寫了桂林山水的美,是哪一句?真棒!那桂林到底美在哪裏呢?

(一)學習課文的二三自然段

請同學自學課文2、3段,劃出有關的句子,並說說你的體會或者感受,並美美地讀出來。

全班交流:

預設一:

灕江的水真靜啊……板書:靜、清、綠

看,這就是灕江的水,此時此刻你會發出怎樣的感嘆?是呀,真的讓不我們不由感嘆:

灕江的水真靜啊!

灕江的水真清啊!

灕江的水真綠啊!

多麼美的灕江呀,現在我們就來一次遐想旅行,灕江邊有隻小船,我們坐上這隻小船盪舟灕江,觀賞着灕江的水。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好好跟着老師的讀書聲來欣賞吧。 (師配樂朗讀。)睜開眼睛,誰來說一下你剛纔的感受?你們感覺到怎樣?

師:灕江的水不光靜,不光清,還很綠。你們看這句:綠得像無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麼字,下面是什麼字?

師:翡翠是什麼?是玉石。這種玉石是很綠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個斑,那叫什麼?(瑕。)

灕江的水像一塊玉石,無斑斑點點的叫什麼?是呀,像無瑕的翡翠,灕江的水就這麼美。誰能讀出來?指名讀!

你們讀出了灕江的美,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對比喻和排比,這樣可以加強語勢,給我們很深的印象,這樣寫就突出了漓又靜又清又綠的氣勢,老師給你們配上樂,看能不能把這種氣勢讀出來。按圖背一背試試!

同學們,第二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你能用關聯詞把寫灕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嗎?

(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這就是小節的內容。)

看本段開頭,爲什麼要寫“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

對,這種寫法就叫“襯托”!

下面就請你再把這一段美美地讀一讀吧!

繼續交流!

“桂林的山……”體會出山的特點“奇、秀、險”。

本段你還有什麼發現嗎?(引出也用了“襯托”的手法)

本段中你們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

香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北京。香山上的紅葉很多,很有名。紅葉就是楓樹葉。

連綿起伏:有些山一座連着一座,這叫是連綿起伏!

拔地而起:而有些山好像是從地裏拔出來高高挺立着可以用個什麼詞來說?

各不相連:桂林有些山是一座一座分開不連在一塊的(邊說邊畫老人山、駱駝山、象鼻山),叫什麼?

師:(指圖)你們看,這些山的形狀像什麼?桂林的山的形狀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大象,變化很多,句子中用哪個詞來形容?而這些山峯在別的地方也沒有呀,這麼多奇特的.山峯,就叫奇峯羅列, “羅”是散開,“列”是排列。?

危峯兀立:又高又陡的山峯就是危峯。又高又陡的山聳立着叫什麼?

怪石嶙峋:嶙峋本來的意思是山石重重疊疊。石頭、山石重重疊疊就叫怪石嶙峋。

屏障:就是屏風。

峯巒:就是山峯一個接一個連綿不斷。

是的,一箇中心詞語就是句子的靈魂,這些詞讓我們感受到桂林的山就是如此的神奇,就讓我們讀出來吧!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最後一段和第一段提升

同學們,看桂林的水這麼靜、這麼清、這麼綠,桂林的山這麼奇、這麼險、這麼秀,我們不由得感嘆,齊讀最後一段!

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是的,同學們,我們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蕩,看到兩岸美麗的景色,我們就像在美麗的畫中游覽一樣。所以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再讀這句話。你現在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其實後面還有一句“陽朔山水甲桂林”,陽朔是桂林的一個縣,那麼意思是說?齊讀一遍。

同學們,現在我們看全文,第一段主要總寫了桂林山水,第二三自然段分別寫了桂林的山和水,第四段又是總寫了桂林山水,所以本文的構段方式是——總分總。

其實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被它深深吸引,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句。現在我們來摘誦一二:

“願作桂林人,不願作神仙”

----現代.陳毅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唐.韓愈

“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

----唐.杜甫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 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句。

2、積累課文優美語段,初步體會排比句式的作用,初步認識分號。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1、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

2、蒐集圖片或製作課件。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師: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江山如畫,風景秀美。山有奇山,水有秀水,在祖國衆多美景中,有一處非常特別,她的山水極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每一位到這遊覽的人的心靈都會受到觸動,你們知道這是我國哪個著名的風景區了麼?(板書:桂林山水)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二課《桂林山水》,共同去領略那的美麗山水吧!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6頁,自由朗讀一遍課文,把你認爲優美的詞句畫下來,好好體會。

師:同學們齊讀一下第一自然段。

生:“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着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師:哪位同學知道“甲天下”是什麼意思?

生:“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

師:回答的很好,(板書:甲天下)“甲”就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下面找位同學讀一下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生:“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師:好,請坐。同學們思考一下,既然作者盪舟灕江,爲什麼要先寫大海和西湖呢?

生:寫大海和西湖是和灕江水作對比,更加突出了灕江水的美。

師:這位同學回答的真好,作者先寫大海、西湖是爲了更加突出灕江

水的美,那麼灕江水有多美呢?(板書:水)請大家接着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話,畫出描寫灕江水特點的詞。

師:哪位同學找出了灕江水的特點?這位同學你說。

生:靜、清、綠。(板書:靜、清、綠)

師:找的非常準確,你把這句話帶着感情讀一讀,讓大家體會一下灕江水的美。

生:“灕江的水真靜啊,靜的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的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師:讀的很好。這句當中用到了哪些修辭手法呢?

生:用到了排比和比喻。

師:回答的很正確,作者用排比的手法,羅列出了灕江水靜、清、綠的特點,同時用到了比喻來突出了灕江水的綠。把灕江的水比作了什麼?對,無瑕的翡翠。(板書:翡翠)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哪位同學來說一下翡翠的意思?

生:非常綠的玉。

師:對,那麼無瑕的翡翠是什麼意思?(板書:無瑕)

生:沒有斑點的玉。

師:“瑕”是玉上的斑點,“無瑕的翡翠”就是沒有斑點的玉,作者用“無瑕的翡翠”比喻灕江的水,更加突出了灕江水的綠。在這句話中,我們發現了一種沒學過的標點符號:分號“;”。板書:分號,“;”),分號,表示一句話中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同學們齊聲朗讀一下第二自然段,在感受美麗的灕江水的同時,領悟一下分號的用法。

生:“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的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師:同學們讀的越來越好了,看樣已經感受到了灕江水的美麗。這一段中最後一句話說明了什麼?

生:看到一道道水紋,才感覺得到船在前進,說明了灕江水的“靜“。師:回答的很好。下面同學們自由朗讀一下第三自然段,在讀的同時,畫出描寫桂林山的特點的字詞,看看這一段的句式,寫作方法和第二自然段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生:(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師:同學們讀完了麼?好,先來回答老師的第一個問題,這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相比,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這位同學你說。

生:這一段的開始同樣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先寫到了泰山,香山,然後突出了桂林山的與衆不同。在描寫山的特點的時候,同樣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刻畫出了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

師:回答的真棒,不僅很好的回答了老師的提問,還回答出了桂林山的三個特點,同學們掌聲送給他。同學們帶着感情齊聲朗讀一下第三自然段。(板書:奇、秀、險)

生:“我攀登過峯巒雄偉的泰山,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想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師:同學們,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分別寫了桂林的水,桂林的山,在讀這兩段的過程中,你們有什麼感覺呢?

生甲:我也想去那看一看。

生乙:寫的很美,讀的時候,彷彿我們已經在桂林遊玩似的。

師:概括一下這兩位同學的感受就是如臨其境,作者在描寫桂林山水

時,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山山水水寫的活靈活現,讓我們感覺身臨其境。那麼同學們能不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式寫上幾句話呢?拿出你們的練習本,看着課本中的插圖用“像??像??像??”寫上一段話。

師:同學們寫的都很不錯,我來讀一下這位同學寫的句子,“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有的像美麗的仙女,有的像拿着柺杖的老翁,有的像獻桃的猴子。”這位同學寫的很好,我們要學會這樣的描寫方法,在今後的寫作當中加以利用。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一下第四自然段。

師:同學們讀完了麼?誰來說說最後一段描繪了什麼?

生:描繪了桂林山水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師:這一段即寫了山,也寫了水,山水交相輝映,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彷彿一幅美麗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同學們,這一段與第一段有什麼關係呢?(板書:畫中游)

生:首尾呼應。

師:對,我們快速的瀏覽一下全文,哪位同學來說一下這篇文章是用什麼結構安排材料的?這位同學你說。

生:“總—分—總”的結構方法。

師:對,課文開頭寫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自然段分別介紹了桂林的水,桂林的山,文章最後寫了盪舟在山水間的感受。全文用了“總—分—總”(板書:總,分,總)的結構描繪了桂林的山水。同學們,桂林的山水美不美?

生:美!

師: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啊!同學們,這節課就到這裏,下課!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 4

一、教材分析

本文的作者使用了詩一樣美的語言,描繪了我國奇麗的景色,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真可謂是一篇寫景抒情,情文並茂的佳作。

文章的層次清晰,結構完整。全文是按總起——分述——綜合的順序寫的。先總寫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然後寫灕江的水之美,再寫桂林的山之美,最後一段總結觀賞印象。第二節和第三節,採取了基本相同的結構和句式,表現了一種整齊的美,復沓的美,寫法上很具特色,其次,文章首尾呼應,突出了中心,使文章結構十分嚴謹。

作者對桂林的山水,觀察得很細緻,因而抓住了景色的特點,在具體地描寫中,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並運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把獨特的姿容描繪了出來,把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展現在讀者面前,令人心馳神往。

此外,文章遣詞造句簡潔優美,各段之間銜接自然、緊密,文章雖短小,讀後使人回味無窮。

二、教學要求

1、通過讀、背,領會課文描寫的意境,使學生得到美的陶冶,激發他們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通過觀察比較,概括事物特點的方法,並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複習比喻句。學習通過對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進行描寫的方法,並把句子寫具體。

4、學會生字,理解“危峯兀立”、“形態萬千”、“波瀾壯闊”、“連綿不斷”的意思。

三、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正音正字。

2、通讀全文,瞭解大意。

3、學習第一、第二小段。

教學進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北方,有聞名於世的萬里長城,在祖國的南方廣西的東北部,也有一處聞名於世的風景區,同學們知道是哪兒嗎?(板書:)

(二)檢查字詞預習情況,正音正字。

1、在學習課文以前,先看一看大家生字詞掌握的情況。(出示小黑板)

2、爲生字注漢語拼音,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指導學生抓住生字特點,分析字形,掌握字形。

3、比較“翡翠”兩個字。兩字中都有“羽”,要注意,寫在下面作底時,羽字有鉤;寫在上面作頭時,羽字無鉤,成

4、比較多音字“卷、佛、蒙”,通過組詞使學生掌握上述三字在課文中的讀音。

(三)指名朗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

作者按什麼順序寫觀賞的?(作者按觀察順序,分爲四段寫的。先寫作者爲什麼觀賞,再寫觀賞桂林的.水,接着寫桂林的山,最後寫對的總印象。文章是按:總起——分述——綜合的順序寫的)

(四)分析理解內容:

1、讀第一小段。說說“觀賞”一詞是什麼意思?(觀賞:觀察、欣賞)

2、美好的事物纔會吸引人去觀賞,作者觀賞的是什麼?(觀賞的是桂林的山水)

爲什麼桂林的山水吸引作者去觀賞?(因爲甲天下。甲是居第一。之秀麗是天下數第一的)

歸納:第一小節開門見山,寫出作者爲什麼觀賞桂林的山水。

3、讀第二小段,想一想,作者爲什麼先寫水?(因爲作者泛舟灕江,離水最近,看得最清)

4、作者泛舟灕江之上,爲什麼不落筆就寫灕江的水,而要先寫大海和西湖?(作者本意是要寫灕江的水,卻先用簡略的語言寫出大海具波瀾壯闊之美;西湖具水平如鏡之美,它們各有特色,這樣寫的目的是爲了用映襯的手法,把灕江之水的特點表現出來,給讀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5、作者用了哪些詞語強調了灕江的水更有特色?(“卻”字是轉折詞,表明作者不寫大海,也不寫西湖,而要寫灕江。“從沒”二字表明灕江的水不同於一般的水,作者遊歷雖廣,但“從沒”見過這樣的水,說明灕江的水更具特色,更美)

6、認真默讀課文,指出灕江的水有些什麼特點,用簡練的詞概括一下。(灕江的特點是“靜、清、綠”)

這三個字雖點出灕江水的特點,但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嗎?(不能,因爲寫得不具體,沒說明程度、樣子)

課文用了什麼句式,具體寫出了灕江水的特點?(作者用了一個包括三個分句的排比句,具體寫出了灕江水的特點靜、清、綠)

7、熟讀這個排比句,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灕江水的?(靜:本來江水流動,卻讓你感覺不到,可見靜的程度。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水清明、純淨。綠: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無瑕:瑕,玉上的斑點。這是一個比喻句,寫出灕江水綠得純,綠得美,綠得可愛)

8、作者泛舟灕江,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是灕江的水靜。最後一句“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說明了這種感受)

歸納:作者抓住了灕江水的特點,具體描寫了它靜、清、綠。

9、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小節,並體會文中所描寫的意境。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學習第三、第四小段。

2、朗讀全文。

3、填空練習。

教學進程:

1、指名朗讀第一、二小段,並概括段意。

2、指名讀第三小段,大家考慮:這段的寫法和哪段相似?(與第二小段相似。作者本意是寫桂林的山,卻從“峯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入筆,也是用映襯的手法,突出桂林的山別具一格)

3、指導學生自學第三小段。根據第二小段描寫水的方法,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樣描寫山的。(要求學生邊讀,邊想,邊在書上劃出有關詞句)

組織大家發言討論,進行歸納:

先抓住桂林山的特點:“奇、秀、險”,再具體進行分析。奇:拔地而起,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開頭兩句正面描寫,中間一連打了三個比喻,最後以“形態萬千”收攏。“形態萬千”的意思是:形狀、姿態多種多樣。寫出了桂林的山突兀崢嶸,座座山彷彿是大自然的造型藝術的傑作)

秀:翠綠的屏障、新生的竹筍。(比喻突出了桂林的山色特點,蒼翠欲滴,色彩鮮明)

險: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危峯兀立的意思是:山峯高聳直立)

歸納:這一段作者同樣用了一個包括三個分句的排比句,寫出了桂林山的三個特點:奇、秀、險,而這三點分別從山形、山色、山勢進行了具體的描寫。每個分句都是通過豐富的想象,使用了恰當的比喻。讀起來生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小段,並體會文中所描寫的意境。

5、指名讀第四小段。這段寫了什麼?(寫的是作者觀賞獲得的總印象)

“畫卷”是什麼?(有畫軸的大畫,捲起來稱畫卷。課文指桂林優美的風景像畫兒一樣)

爲什麼作者最後用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樣兩句詩來概括?與開頭一句關係如何?(作者把桂林的山、水、雲霧、綠樹紅花、竹筏小舟融合在一起,用一個長句子寫出來,勾勒出一幅彩色圖。作者泛舟灕江,如入畫中,並把讀者也領入那無限美妙的境界中去了。結尾詩句與開頭詩句前後呼應,使文章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歸納:本段寫出結合的美景。

6、要求學生朗讀全文,要親切、抒情,並領會文中描寫的意境。

7、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描寫了奇麗的景色,讚美了“甲天下”,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感情。

8、小結本課的寫作特點:

本文的層次清晰,結構嚴謹。開頭先總起“甲天下”,然後分述灕江的水、桂林的山,最後把山水結合起來,加以概括。首尾呼應,突出了中心。

本文觀察仔細,抓住景物的特點,加以具體描寫。想象豐富,比喻生動,作者又使用了詩一樣的語言,借景抒情,使文章的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眷戀之情。

填空練習:(出示小黑板)

1、灕江的水真( )啊,( )得讓你( );灕江的水真( )啊,( )得可以看見( );灕江的水真( )啊,( )得彷彿那是一塊( )。

2、桂林的山真( )啊,一座座( ),各不相連,像( ),像( ),像( ),奇峯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 )啊,像( )的屏障,像( )的竹筍,色彩(),( )水中;桂林的山真( )啊,( ),怪石( ),好像一不小心就去栽倒下來。

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熟練地背誦課文。

3、抄課文第三節中的比喻句,說說它們各把什麼比作什麼?

4、仿照課文描寫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寫法,先概括抓住特點,然後具體描寫,寫校園或公園環境特點。(片斷練習)

板書設計

四、教學提示

1、這是一篇散文,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在本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韻律的美,文章結構的美,以及祖國山河壯麗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2、本課教學中要通過詞句的理解,讓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例如: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從而體現桂林山奇峯羅列、形態萬千的壯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理解能力。

3、本課教學中要加強朗讀指導,在掌握本文結構特點的基礎上指導背誦。

4、要使用電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如幻燈、錄音等。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 5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樹立“教是爲了學”的觀念。再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本課教學,要重視語言文字的學習。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詞語。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灕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種獨特的美。想象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二.直接揭示學習課文的方法“從中心入手”學課文。

揭示操作步驟: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說說作用。

(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劃出中心句。)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抓關鍵詞理解句意

2.第二步:圍繞中心句,瞭解內容,理清思路。

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一步步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理清思路,先總寫桂林山水“甲天下”,接着分述灕江的水和桂林山的特點,最後總結總體感受。

三.熟讀課文

1.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內容引入新課

學生自由談上節課的收穫

二.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悟感情。

1.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灕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灕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讀後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1)文中運用“比較”的方法寫出灕江水“甲天下”。

(2)灕江水的特點:靜、清、綠。

(3)運用多種方式,讀出感情。

2.指導學生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自學第三節

思考: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自學後討論交流,教師引導,並進行朗讀指導。

三.學習重點句,領會意思和作用。

1.生讀第四節找出重點句,聯繫上下文理解句意。

2.瞭解句子的作用。

四.展開朗讀比賽,再次領略意境,領會作者的情感。

板書設計:

靜:感覺不到......

水 清:可以看到......

桂林山水 綠:彷彿......

甲天下 奇:奇峯羅列形態萬千

山 秀: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險: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 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其愛美的情趣。

2.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的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理解、表達能力;瞭解分號的用法;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3.指導學生學習本課 11 個生字,會認 8 個生字,聯繫課文理解“盪漾、玩賞、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峯巒雄偉、拔地而起、連綿不斷”等詞語。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瞭解灕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2.指導學生想象“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的景象。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廣西最美的風景是什麼嗎?對!桂林山水(板書)。那麼,誰去過桂林欣賞過這一美景,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麼?

學生自由描述。

教師附和:是啊,大自然的美比人工雕琢的美更讓人感到神奇。(聽你這麼一說我真想快點去看看呢。)我們沒去過也不遺憾,來,現在我們就隨着作者到桂林去遊山玩水,好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教師:我們快來讀書吧,看看作者陳淼是運用怎樣的語言讓桂林山水躍然紙上的。這一遍讀書,請同學們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熟練,尤其要注意生字的讀音,沒讀好的地方可以反覆練一練。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一些較難讀好的四字詞要特別注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峯巒雄偉、拔地而起、連綿不斷。

3.指名讀通課文。

三、整體感知,領略美感

1.教師:同學們讀得多認真呀!大家預習時讀課文了吧,現在又讀了課文,你最想說的感受是什麼呢?(學生紛紛發表見解。)

2.教師小結:看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美。(板書:美)同學們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但要充分領略桂林山水的美,這還遠遠不夠。下面我們該怎樣讀書呢?(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提煉:我們可以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我們可以抓住重點的詞句體會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我們可以欣賞作者的表達手法……

這就叫做“品味語言”。

四、精讀第二段,品味語言

1.大家自由地讀一讀第二段課文,這一遍讀書,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咬文嚼字地一邊讀,一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看能不能在腦海裏再現桂林山水的美麗畫面。

你彷彿看到什麼了呢?

學生若答:當我讀到……,我彷彿看到了波瀾壯闊的大海,又看到了非常平靜的西湖的水。

教師則教學:這裏用了一個什麼詞?(水平如鏡)不知道你是否發現,這個詞含有什麼表達手法呢?(比喻)

指導讀詞。

教師:“波瀾壯闊”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呢?(海水一浪趕着一浪,奔涌向前。)聲勢浩大呀!大家再聽我說一句話:“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羣衆運動波瀾壯闊。”和剛纔的意思一樣嗎?看來,理解詞語要聯繫句子才行,有時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完全不同了。

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呢?

學生若答:當我讀到灕江的水真靜啊……時,我彷彿看見灕江的水非常的安靜,一點聲音也聽不到,也看不到它在流動;彷彿看見灕江的水清澈見底,江底的沙石都清晰可見;彷彿看見灕江的水非常的綠……

教師則教學:同學們都根據文中的詞句展開了豐富的想象,這也是一種品味語言的好方法。

2.比較句子。

看看,跟你們想象的一樣嗎?看配樂課件,教師旁白:這就是灕江的水,靜靜的,清清的,綠綠的,美嗎?那麼,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我們聽聽吧(估計多數學生會讀第二句)。老師也是一讀這一段就喜歡上了這一句,它好在哪裏呢?

請看大屏幕,我們來比較一下?(出示一句就請同學讀一句。)

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很清,可以看得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多綠啊,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哪一句用在這裏比較好?好在哪裏?(第三句好,它是用排比的句式表達的。使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它不僅用上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同時還用上了打比方的修辭手法,比喻非常具體,生動,形象,使我們一讀就彷彿身臨其境了……)

3.指導朗讀。

灕江的水美,作者寫得也美,還得靠我們讀得美呀。誰再來讀?(教師指名讀,教師先指導讀好第一句。)

這裏的“真”是“真假”的“真”麼?多麼”在這裏是感嘆、讚美的語氣,該怎麼讀?大家都練練。

“我聽出了一種音樂的旋律美,節奏美。”教師讀。“我聽出你控制不住對灕江的喜愛之情。”“你的聲音很柔美,我感覺到你是生怕破壞了這江水的靜謐。”“同學們的朗讀雖然不一樣,但都是在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感情啊!”一起讀。

這一句我們一起讀得多好呀!下面兩個分句,老師不指導了,相信大家能讀好,練一練吧。

教師再一次指名朗讀。

教師範讀:大家都讀得這麼美,我也忍不住想讀了?(畫面出示,教師範讀。)大家覺得美吧!那麼就練一練。(學生再自由讀,又指名讀。)

4.背誦課文。

現在,我們這些遊客已經來到了灕江邊,坐在了竹筏小舟上,就等着導遊來跟我們講解了,誰來當導遊?要當好導遊,當然不能拿着稿子,請你準備準備,記一記導遊詞。(點名聲情並茂地講解。)

小結:讀到這裏,你明白了這樣的水是什麼樣的水了嗎?靜、清、綠。(板書)

五、課堂小結,練寫生字

1.這節課,我們一起領略了灕江的水美,下節課,我們還要去看看桂林的山。

2.練習書寫本課的生字詞。對筆畫較多、字形結構複雜的生字,如,“瀾、瑕”等要讓學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礎上認真書寫。

六、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全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七、板書設計

2 桂林山水

水美 山美

靜 清 綠 奇 秀 險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去觀賞了灕江的水,它是那樣的……(集體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這節課,我們繼續去遊覽桂林的山。

二、精讀第三段,品味語言

1.過渡語:我們剛纔通過讀書,通過想象,通過品味與比較,充分領略了灕江水的美。那麼,“這樣的山”又是怎樣的山呢?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去讀書,去品味,去想象,去發現吧!(學生自主讀書。)

2.通過讀書,你發現了些什麼呢?(如“我發現這一段和上一段的結構一模一樣。”“我發現這一段中的表達手法也是用了比喻和排比。”“我發現……”)同學們,你們數一數,這一段裏面有多少打比方的句子呢?(5 個。)這就是語言的魅力,正是用我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打比方來描寫事物,才使我們讀起來格外親切、好懂。值得我們好好的學習。

3.指導朗讀。

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吧。(通過畫面理解一些重點詞,如學生彙報期間,老師自然簡筆勾勒“危峯兀立”,再如請大家看看“奇峯羅列”“翠綠的屏障”“怪石嶙峋”的畫面。不必花太多時間去解釋詞語。)

老師和學生一起配樂朗讀,背誦。

4.小結:誰能總結一下桂林山的特點呢?奇、秀、險。(板書)

5.仿照課文,寫句子。注意分號的用法。

如: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精讀第四段,品味語言

過渡語:單看灕江的水,美;單看桂林的山,也美;可當它們共同構成一幅山水相依的圖畫時,那纔是美不勝收啊!我們再來讀最後一段課文。

1.聯繫全文想象一下,這“連綿不斷的畫卷”中有些什麼景物?(有山、有水、有迷濛的雲霧、有綠樹紅花、有竹筏小舟等。)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桂林的山和水本來就很美,加上了雲霧會怎樣?加上了綠樹紅花怎麼樣?加上了竹筏小舟呢?有了人會怎樣?(學生自由想象回答。)

教師小結:有了人就有了生氣;有了人就使山水充滿了情趣;人寄情于山水之間,得到了美的享受,而山水美景也會因人的欣賞而生氣勃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已融合成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誰來聲情並茂地爲這美景配上畫外音?(配上圖像、音樂。)

四、迴應第一自然段

所以,我們一起思考?“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天下第一”的美景更因爲有了人們去欣賞它,它才能得以聞名於中外啊!

五、課堂小結,拓展練習

1.同學們,你們對這個板書滿意嗎?還應加點什麼呢?(“甲天下”)對,同學們真聰明,這纔是全文的“文眼”呀!

2.這篇課文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大家一起回答(“總分總”),條理清晰地寫出了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讀到這裏,相信大家一定想飽含深情地讚歎。誰能把課題擴充爲一句表示讚歎的話?(“啊,美麗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愛桂林山水!”“我想看桂林山水!”等。)

3.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全文。

六、佈置作業

1.進一步背誦課文。

2.把自己最喜歡的句段抄下來。

3.拓展閱讀《濃碧》。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 7

教學目標:

1.通過媒體素材和課文有機的結合,使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2.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運用媒體素材、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讀去體會。

2.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去過桂林嗎?那可是個景色秀麗的地方。 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一起去遊一遊。揭題:桂林山水甲天下。

2.選擇部分精彩圖片和一段視頻素材播放給學生觀看,再讓學生說說甲天下的“甲”是什麼意思?

過渡語: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體會作家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讚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讚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再想想人們爲什麼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讀課文

1.出示桂林山水圖、指導學生按照先局部後整體,先山水後其他的順序觀察畫面、談感受(水:平靜、清澈;山:姿態萬千;遠處雲霧迷濛;近處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2.配樂範讀全文、學生圖文對照找出課文中與畫面相對應的語句。

3.按要求自讀課文。

(1)字音讀準,解決生字的字音、字形、字義。

(2)質疑問難。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觀察“灕江水”。

思考:灕江的水到底與別處有什麼不同呢?

多媒體演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同桌互談感受。

2.自讀這一段,概括一下灕江的水的特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靜、清、綠)

3.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描繪出來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①帶着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自讀揣摩。

②指名讀,並點評。

③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文,出示課文插圖,觀察“桂林山”。

2.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概括桂林的山的特點)。

3.小組交流,反饋。

4.全班交流自學成果,並解疑。

①體會“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屏障、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②多媒體展示桂林的山,再對比泰山和香山。

③學生自己總結桂林山的特點(板書:奇、秀、險)。

5.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注意”啊”的讀法不同

真奇“啊”讀ya

真秀“啊”讀wa

真險“啊”讀na

六、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在欣賞了桂林的山水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2.走進課文,瞭解作者的感受。

3.讀課文最後一段,你從這段話中感悟到了什麼。

體會“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並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5.此時,我們已被桂林山水的美麗、神奇所陶醉,帶着對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總結、擴展

1.總結

我們一同領略了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體會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名不虛傳。

2.讀了本課,你可能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可以試着吟一首詩或者寫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3.欣賞桂林山水的圖片和視頻。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寫一段話介紹當地的一處風景,使讀的人能瞭解這處景物的特點。(可以選用本課的句式或詞語)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 靜、清、綠舟行碧波上

山—— 奇、秀、險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 8

教學目標

1.仔細看圖和理解課文,使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獨特的美,引導學生感受祖國錦繡河山的壯美,陶冶愛美的情趣,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掌握本課主要詞語:無瑕、峯巒雄偉、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危峯兀立、連綿不斷等。認識排比句。注意分號的用法。

3.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進一步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並在觀察中展開合理的想象。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桂林山水獨特的美,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2.進一步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並在觀察中展開合理的想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祖國的山河非常秀麗,在祖國的大地上有許多名山大川。你們去過哪些名山大川?沒去過聽說的也可以。(請同學們說)你們聽說過我國廣西省內有個桂林市嗎?有誰知道這裏最吸引人的是什麼?爲什麼?的確,桂林山水比我們剛纔說的這些名山大川更有一番獨特的美,她是世界聞名的遊覽勝地。這裏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那麼究竟山有多青、水有多秀、洞有多奇、石有多美?今天,讓我們通過《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學習,來領略一下桂林風光吧!

(二)出示課件觀察彩圖。

老師來給同學們做導遊,讓我們一起來遊覽桂林山水吧!

請同學們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這幅圖的主體是什麼?

(指導學生在觀察中要分清主次,能抓住主體進行重點觀察。)

(2)應該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畫面?

(由遠及近、由主到次。)

(3)按觀察順序說說畫面上有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看到這些景物使你產生了哪些聯想?有何感受?

(引導學生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觀察,注意水的清澈、山的奇特,邊觀察邊想象,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發展。)

(4)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請二三名同學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觀察後的感受,教師給予適當的指點。

(三)教師範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第1、2段。

1.學習生字、新詞。

(1)拼讀,記住不好讀的字音。如:“巒” “翡”。

(2)分析字的結構,記住容易寫錯的字形。如:“瑕” “筏”。

(3)查字典,理解字義。

(4)讀課後詞語,瞭解詞意。

2.默讀課文,說出各段段意。

3.學習第1段。

人們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麼意思?(板書:甲天下)“甲”是第一位的,超過其他的。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4.學習第2段。

(1)默讀並思考:

桂林的水有什麼特點?(邊默讀邊畫出描寫桂林水的特點的句子。)

①“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說說你是怎樣體會這句話的?

(聽不到水流動的聲音,看不到水流動的樣子,好靜啊,使人感到周圍一片寧靜。)

②怎樣描寫水清的?

③描寫水綠時,文中怎樣比喻的?

(板書水:靜清綠)

(2)指名讀課文第2段,體會桂林水的三個特點。

(3)認識排比句。

(文中描寫桂林水的三個特點,運用了三個分句,這三個分句都是寫桂林的水美。課文把這些意思密切關聯的句子排列成結構相同的一串句子,我們管這樣的句式叫排比句。)

請同學反覆讀排比句。

齊讀。(女生讀第1分句;男生讀第2分句;男女生齊讀第3分句,逐漸加強語氣,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請同學說說排比句的作用。

(加強句勢,給人的印象鮮明、深刻。)

(4)講分號。

(這三個分句是並列的,所以中間用分號,分號的停頓時間比句號稍短一點。)

(5)指點烘托的寫作方法。

第2段開始,作者先寫大海、西湖,再寫灕江,這一段主要是寫桂林的水美,爲什麼要寫“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波瀾壯闊”是雄偉壯麗的美,“水平如鏡”是寧靜柔和的美,兩者都很美。而灕江水更有它獨特的美,它的靜、清、綠,是其他江湖無法相比的,所以作者說:“從來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突出了桂林的水甲天下。

(五)齊讀第1、2兩段。

(六)作業:讀課文,找排比句。

第二課時

(一)老師引導學生,仿照學習第2段的學法自學第3段。

1.學生默讀課文,看彩圖,思考:桂林的山怎麼美?(邊讀課文邊用“——”在書上畫出不懂的語句。)

2.學生質疑,老師解釋。

(引導學生結合觀察圖畫,聯繫生活積累理解“拔地而起”“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各不相連”“危峯兀立”“怪石嶙峋”的.意義。)

3.爲這段分層,說出每層的意思。

4.畫出描寫山的特點的句子,反覆讀,理解句子的意思。

5.小組討論:

(1)讀出描寫桂林山的特點的三個排比句。說說對排比句作用的理解。

(2)課文是怎樣描寫桂林山的“奇”的?

(3)“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鮮麗”,你是怎麼理解的?

(4)“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作者爲什麼要這樣描寫?

6.老師小結:桂林山的特點:奇、秀、險。(板書山:奇 秀 險)

(二)學習最後一段課文。

1.指名學生讀最後一段。

2.“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 (山水相依,互相輝映,美如畫卷。)

3.想一想,這段與課文開頭第1段有什麼關係”?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4.齊讀最後一段課文。

(三)再讀課文、評議欣賞、領悟意境美。

1.看圖,再次聽配樂錄音,展開對桂林山水無比美好的想象。

2.討論。

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爲什麼?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指導背誦課文。

(四)作業: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總:甲天下

分:水: 靜清綠

山: 奇秀險

總:連綿不斷的畫卷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 9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學習課文1、2自然段,瞭解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和灕江水的特點。

3.對照課文觀察圖,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手法。

教學準備:相關的資料及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桂林是世界聞名的遊覽勝地。那裏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獨特的美和人們對她的由衷讚歎。

1.出示書中插圖;

2.播放《桂林山水》錄像;

3.教師範讀課文;

4.學生談談感受。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掃讀生字詞。 開火車認讀。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大家思考:文中哪些詞語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呢?這一段在全文起了一個什麼作用?

2.重點體會"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提示:這裏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們心中的位置。那麼,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讚美呢?還要我們在親身感受後才能得出結論。"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在文中起了總起的作用。)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

2.默讀課文,用筆畫出灕江水的特點,想一想課文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3.交流討論

靜: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感覺)

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視覺)

綠: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想象)

板書:

3.體會詞語和句子。

投影:"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是什麼句?說說"無瑕、翡翠"的意思。

(這是比喻句,從色彩和質地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美。無瑕:沒有一點斑點,非常純淨;翡翠:一種綠色的硬玉,有光澤。)

4.練習朗讀,讀出灕江水的美來,讀出對灕江水喜愛讚美之情。

5.檢查朗讀,注意指導"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中"啊"的正確讀法。

(四)作業:

1.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2.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第三、四自然段,瞭解桂林山的特點。

2.背誦全文。

3.檢查生字、新詞。

4.總結作者的觀察方法和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文,看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哪些不同?把桂林山的特點畫下來。

特點:奇(拔地而起,形態萬千)

秀(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

險:(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2.結合課文解釋: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屏障;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漸高上去,而是彷彿從地面上突然高出來的似的。拔:高出、超出。

各不相連: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連綿起伏,接連不斷。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連。

奇峯羅列:羅列:排列。奇形怪狀的山峯沿江排列

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有的像,有的像……

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擋着這一帶。

危峯兀立:高高的山峯直挺挺地聳立着。危:高,兀:高高突起。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3.練習朗讀(可小組中互相讀)讀出桂林山的特點和喜愛之情。

板書

4.小結:作者在觀察桂林山時用了什麼方法?描寫時又用了什麼方法?

觀察:抓特點。觀察時注意了山的形與色並進行了豐富的想象。

描寫:運用比較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的特點,比喻句、排比句式的使用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形美、色美,使人讀起朗朗上口,富有詩韻。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朗讀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這樣的山圍繞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後說一說。

(三)檢查生字預習。

(四)指導背誦

1.朗讀練習。

2.熟讀後再練習背誦。背誦時先求熟練,後求有感情。

(五)指導課後思考·練習第三題。

(六)作業

1.抄寫字、詞。

2.背誦全文。3、預習《記金華的雙龍洞》

[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扣桂林山水的特點,敘述了桂林山水的

秀麗多姿。文章譴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我設計的這堂課,旨在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和感悟,讓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體會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在讀和賞析中,讓學生達成共識: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諧的。我們置身於這樣的美景中,心曠神怡,人與自然也是和諧共存的。

創設情境,提升感悟。這節課的伊始,我組織學生交流了大量桂林的山和水的資料。初讀了課文,我就請學生談談對桂林山水的感受,學生停留在一個“美”字上。因爲絕大多數學生沒有去過桂林,所以我介紹桂林風光的`圖片,學生欣賞後請他們用上“讚歎—描述”的方法,誇一誇桂林的山和水。有了直觀的感受,學生的感悟自然更深。

入情入境,感情朗讀。 桂林的水獨一無二,桂林的山與衆不同,都很美。但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請學生在兩者之間選擇其一,自己去讀去感悟,說說喜歡的理由。當學生感悟得很不錯,能用聲情並茂的朗讀來表現他感受到的美時,就追問學生:你是怎麼讀好的?朗讀時,你感悟到些什麼?或是問其他的學生:聽了他的朗讀,你覺得他是怎麼處理的,纔讀得這般好?經過學生的討論,談自己的感悟後,學生逐漸入情入境,對文本的感悟更深,朗讀起來也十分投入,深深地陶醉在桂林山水的美景中。

直抒胸臆,激發創作。一起讚賞了桂林山水後,出示賀敬之熱情洋溢的《桂林山水歌》,請想讀的學生自由站起來,和老師一起朗讀,抒發積蓄在心頭的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課堂上,絕大多數同學站起來和我一起讀了這首詩,我們聲情並茂的朗讀將課堂推入了一個高潮。而後,我請學生試着吟一首小詩或寫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有了圖片的觀賞,課文的描繪,《桂林山水歌》的燃情,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讚歎便自然地噴發了出來。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 10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通過引用典章來介紹名山奇景的表達方式。課文中關於“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傳說故事可以增強景區神祕感。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通過引用典章來介紹名山奇景的表達方式。課文中關於“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傳說故事可以增強景區神祕感。

2、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真誠的讚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桂林山水的特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桂林山水特點的

教學難點:

從引用的典章中體會作者對祖國名山奇景的熱愛之情。瞭解文章行文的順序,並學會遷移,在作文中能學以致用。

一、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朵雲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板書:5—3桂林山水甲天下

師:下面給同學們兩分鐘的時間,快速默讀課文,並思考你從文中瞭解到哪些內容?(重溫課文並考查學生從原文中迅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相機板書:桂林山水形成的傳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美稱的由來,獨秀峯的傳說;陽朔風光。)

二、精讀課文

1、全文圍繞兩個字來展開全文,這兩個字是什麼?

(板書:奇觀)

2、誰來讀讀文章的第一段?其他同學思考一個問題,課件出示:(思考:爲什麼說桂林山水是中國山水風景的一大奇觀?在文章第一段是如何體現的?)

生:因爲桂林的山千奇百怪,各有千秋。關於桂林的山水還有着神奇的傳說因此說廣西桂林的山水,是們中國山水風景的我一大奇觀。

生:文章第一段開頭的第一句話,總說。接着分別介紹山奇,水秀,山與水的融合,來說明桂林山水是山水奇景,此外作者在第一段向讀者介紹桂林山水形成的傳說,這與前面直接寫桂林山水奇美正面描寫不同,可以認爲是側面描寫突出桂林山水的奇)

誰來讀讀文中寫山的句子(課件出示風景圖片和文字:這裏的山,都是一座座的孤峯,有的像竹筍,······有的像橫臥的花瓶。)

你能用哪些詞形容桂林的山?生:奇峯羅列,形態萬千。

有詩爲證,出示:桂林之山,多穴,多竅,多聳拔,多劍穿蟲齧;前無來龍,後無去蹤,突然而起,戛然而止。——清袁枚

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詩的?指名讀。

關於山水的形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假如你是桂林山水景區的資深導遊,你會向你的遊客怎樣介紹這個傳說呢?生;介紹。

那麼桂林山水的真正成因是什麼呢?出示小資料:(沒找到》

過渡句:這種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桂林獨特的山,常常是拔地而起,又各不相連,獨秀峯就是其中的代表。

3、獨秀峯如何體現“奇觀”?指名讀

(首先是獨秀峯本身孤峯屹立,平地拔起。其次還有一個關於獨秀峯的傳說,桂林石頭有神守,增強了它的“奇”)

誰能讀出獨秀峯得奇特?指名讀

讀到這,你認爲最有趣的是什麼?課件出示民謠桂林石頭桂林有,塊塊石頭有神守。任你官大如太守,一塊石頭搬不走。民謠的背後又有怎樣的傳說呢?誰來給大家講一講

4、爲什麼作者要寫關於顏延之和桂林奇峯的傳說?

5、獨秀峯的石頭有什麼特點?“獨”應該怎麼解釋?

師過渡:桂林東南方有一個地方小縣城,此地的山水風光怎樣呢?指名讀第四段,教師隨機指導。師:如何理解“陽川百里盡是畫,峯裏住人家”的詩句?(從遠處看陽朔的'風光出示陽朔風光圖)

師:走進陽朔又看到了什麼景色?

(和圖一起出示:山峯奇特蒼翠,江水清澈迂迴)

師:如何理解“迂迴”兩個字?

(引導學生通過查詞典,理解字面意思,再結合原文來談)

師:正如作者所說,陽朔名勝風景有很多,都有哪些呢?讓我們共同走進陽朔的名勝風景,全班齊讀。

生:書童山,大帶字,迎江閣。

師:看到書童,兩個詞語,你是怎麼想的?這兩座山有什麼來歷嗎?原文是怎麼寫的呢?(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呈現給讀者的是它的獨到之處,在寫作文的時候也要注意抓住景物特點。)

師:除了自然景物,作者還寫到具有人文色彩的“大帶字”和“迎江閣”。又是怎樣展開的呢?(找同學讀)

(先整體後局部)

師:我們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現在我們再來朗讀整篇文章,並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麼說桂林山水是中國山水風景的一大奇觀?

(引導學生從全文出發思考問題)

6、請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桂林山水的?

(這篇文章思路特別清晰,與作者選取的寫景順序有關。學生寫作的時候,尤其是寫景文章必須在頭

腦中構思好景物描寫的順序。)

全文按照總分的順序,先總寫奇觀,再分別描寫桂林山水、獨秀峯和陽朔縣的奇觀。而且每段段首也是先總說,在分說,給人的感覺思路特別清晰。

7、文章不僅結構緊湊,思路清晰,而且語言也很優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請你找出你任爲寫的精彩的句子,談談你的感受?

文章第一段

這裏的山都是一座座的孤峯,有的像竹筍,有的像玉簪,有的像寶瓶,有的像劍戟,有的象公雞,有的像駱駝,有的像觀音,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吸水的大象,有的像橫臥的花瓶(綜合運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孤峯的千奇百怪,增強行文的氣勢)再比如寫到書童山,很像一個寬袍大袖的書童在捧書誦讀,壽陽山形狀宛如含苞待放的蓮花,形象傳神。

(學生可以大膽談自己的體會,學會欣賞借鑑,教師要盡力鼓勵學生)

三、拓展練習

用一段話寫一寫家鄉的某處景物,要寫出特點來,另外要注意寫景順序,不少於400字。

最後我們再來回味這篇文章,大家有感情,掌握好語速,大聲朗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