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熊和樵夫範例

熊和樵夫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寓言故事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更多精彩的故事盡在本站。

熊和樵夫

(一)熊和樵夫

一隻小熊被困在了荊棘叢生的灌木林走不出來,一位樵夫路過,把它救了。

母熊見到了,便說:“上帝保佑您,好人。您幫了我大忙。讓我們交個朋友吧,怎麼樣?”

“嗯,我也不知道……”

“爲什麼?”

“怎麼說呢?是不能太相信熊吧。雖然肯定地說,這並不適用於所有的熊。”

“對人也不能太相信,”熊回答,“可這也不適用於您。”

於是熊和樵夫便結成了朋友,兩人過從甚密。

一個夜晚,樵夫在樹林中迷了路。他找不到地方睡覺,就到了熊窩,熊安排他住了一宿,還以豐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翌晨,樵夫起身要走。熊吻了吻樵夫,說:“原諒我吧,兄弟,沒有能好好招待您。”

“不要擔憂,熊大姐,”樵夫回答,“招待得很好,只是有一點,也是我唯一不喜歡你的地方,就是你身上那股臭味。”

熊聽了怏怏不樂。她對樵夫說:“拿斧子砍我的頭。”

樵夫舉起斧子輕輕打了一下。

“砍重一點!砍重一點!”熊說。

樵夫使勁兒砍了一下,鮮血從熊的頭上迸了出來。熊沒有吭一聲,樵夫就走了。

若干年後。有一次,樵夫不知不覺地到了離熊窩很近的地方,就去看望熊。熊衷心地歡迎他,又以豐盛的食品來招待。告辭時,樵夫問:“傷口癒合了嗎?熊大姐。”

“什麼傷口?”熊問。

“我打你頭留下的`傷口。”

“噢,那次痛了一陣子,後來就不痛了,傷口癒合後,我就忘了。不過那次您說的話,就是您用的那個詞,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_@)-]

(二)駝背翁捕蟬

孔子帶領學生去楚國採風。他們一行從樹林中走出來,看見一位駝背翁正在捕蟬。他拿着竹竿粘捕樹上的蟬就像在地上拾取東西一樣自如。

“老先生捕蟬的技術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對老翁表示稱讚後問:“您對捕蟬想必是有什麼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練捕蟬五、六個月後,在竿上壘放兩粒粘丸而不掉下,蟬便很少有逃脫的。如壘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蟬十有八九會捕住;如能將五粒粘九壘在竹竿上,捕蟬就會像在地上拾東西一樣簡單容易了。”捕蟬翁說到此處捋捋鬍鬚,嚴肅地對孔子的學生們傳授經驗。他說:“捕蟬首先要學練站功和臂力。捕蟬時身體定在那裏,要像豎立的樹樁那樣紋絲不動;竹竿從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樹枝一樣不顫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無論天大地廣,萬物繁多,在我心裏只有蟬的翅膀,我專心致志,神情專一。精神到了這番境界,捕起蟬來,那還能不手到擒拿,得心應手麼?”

大家聽完駝背老人捕蟬的經驗之談,無不感慨萬分。孔子對身邊的弟子深有感觸地議論說:“神情專注,專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應手。捕蟬老翁講的可是做人辦事的大道理啊!”

駝背翁捕蟬的故事向我們昭示了一個真理:學好任何本領都需苦練紮實基本功,專心致志,日積月累,才能取得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