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1

目不見睫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

楚莊王準備去攻打越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謀臣杜子。杜子問:“不知大王出兵越國的理由是什麼?”楚莊王說:“越國目前政治腐敗,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機會,我不想放過這個機會。”杜子又問:“大王有成功的把握嗎?”楚莊王十分自信地說:“當然有把握。越國眼下正不堪一擊,我出兵必定是馬到成功!”

看着楚莊王那盲目自信的樣子,杜子語重心長地說:“大王,您所說的情況並不全對。越國目前情況的確很糟,可是我們楚國的情況也很不妙啊。人的智慧跟人的眼睛一樣,一個人可能常常深謀遠慮,但往往想不到近憂,這就像人的眼睛常常看得很遠卻難以看清自己的睫毛一樣。大王您很清楚地看到越國的危機,卻對楚國的不足缺乏足夠的分析。您仔細想想,楚國的軍隊其實並不強大,曾被秦國、晉國打敗,還丟失了幾百裏的疆土,這不是兵力不強的表現嗎?楚國的政治也未必清明,像莊(足喬)(jue)這樣的大強盜,可以在國內橫行霸道,肆意違法,而各級官吏卻對他毫無辦法,這不也是政治腐敗的表現嗎?依我看,楚國的情況要比越國更加糟糕,大王您看不到這些,卻還想着要對越國用兵,這不正像目不見睫那樣缺乏自知之明嗎?您是否想到別的國家也會像您對越國的考慮一樣而對楚國虎視眈眈呢?因此,大王的當務之急應是認真把楚國自己的事辦好纔對呀!”

杜子的一番話,說得楚莊王如夢初醒,心服口服,他決定不去攻打越國,從此加強對楚國的治理,使楚國真正強大起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犯“目不見睫”的錯誤,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則很難;考慮問題常常想將來很遠的事,卻難以把握眼前的情況。這種對待問題的態度和思維方式是不對的,如不進行矯正將是很危險的。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2

脣亡齒寒

晉獻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國,首先必須經過虞國,但是他擔心虞國不肯答應借路。這時,晉國大臣荀息對獻公說:“您如果肯將垂棘(地名)所產的名貴玉石與屈產(地名,均屬晉國領土)所出的良馬奉送給虞國的國君,然後再向他借路,我想他是會答應的。”

晉獻公有些猶豫地說:“垂棘玉石是我祖傳的寶貝,屈產寶馬是我心愛的坐騎啊。如果虞國國君收下了我的這兩件珍貴禮物,卻仍然不肯借路給我,那怎麼辦?”

荀息於是對獻公分析道:“虞國的國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隨便收下我們的禮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寶馬,就一定會借路給我們。至於這兩件寶貝,您有些捨不得,這也不要緊,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裏罷了,遲早還是要歸還給您的。打個比方,我們將垂棘玉石放在虞國,就好比從內室移到了外室;而將屈產寶馬放到虞國,也就好比是從內馬圈牽到了外馬圈一樣。到時候,您如果要把這兩件寶貝取回來,那還不容易嗎?”

一番話說得晉獻公如釋重負,於是決定按荀息的計謀行事。

虞國的國君見到這兩件稀世寶物後,有些動心,打算給晉國借路。這時,虞國大夫宮之奇出面勸阻說:“國君可不能這樣做呀!虢國是我們的鄰邦,他們與我國恰似一種脣齒相依的親密關係,如果嘴脣沒有了,牙齒是會挨凍的呀!長期以來,我們兩國在危難之際互相救助,這並不是什麼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戰略上的互相需要啊。而今,您同意給晉國借路,讓其攻打虢國。如果晉國在今天消滅了虢國,我們虞國在明天就會被晉國吃掉,這該是多麼危險的事啊。”

可是,虞國國君一心貪戀晉國的寶玉和良馬,聽不進宮之奇的勸阻,給晉國軍隊讓出了一條攻打虢國的必經之路。

晉國憑藉自己的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很快就消滅了弱小的虢國。在班師回朝之際,又順便剿滅了毫無準備的虞國。爲此,荀息專門去虞國找回寶玉和良馬,當面歸還給晉獻公。

晉獻公望着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說:“寶玉還是我原來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這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

虞國國君爲了貪圖眼前的一點小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結果招致亡國的巨大災難,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是值得後人深思的。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3

扁鵲說病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醫,人們都叫他扁鵲。他醫術高明,經常出入宮廷爲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鵲巡診去見蔡桓公。禮畢,他侍立於桓公身旁細心觀察其面容,然後說道:“我發現君王的皮膚有病。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爲然地說:“我一點病也沒有,用不着什麼治療。”扁鵲走後,桓公不高興地說:“醫生總愛在沒有病的人身上顯能,以便把別人健康的身體說成是被醫治好的。我不信這一套。”

10天以後,扁鵲第二次去見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臉色之後說:“您的病到肌肉裏面去了。如果不治療,病情還會加重。”桓公不信這話。扁鵲走了以後,他對“病情正在加重”的說法深感不快。

又過了10天,扁鵲第三次去見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裏面去了。如果不趕緊醫治,病情將會惡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對“病情變壞”的說法更加反感。

照舊又隔了10天,扁鵲第四次去見桓公。兩人剛一見面,扁鵲扭頭就走。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塗了。他心想:“怎麼這次扁鵲不說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鵲問原因。扁鵲說:“一開始桓公皮膚患病,用湯藥清洗、火熱灸敷容易治癒;稍後他的病到了肌肉裏面,用針刺術可以攻克;後來桓公的病患至腸胃,服草藥湯劑還有療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間醫術就無能爲力了。得這種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殺大權在閻王爺手中。我若再說自己精通醫道,手到病除,必將遭來禍害。”

5天過後,桓公渾身疼痛難忍。他看到情況不妙,主動要求找扁鵲來治病。派去找扁鵲的人回來後說:“扁鵲已逃往秦國去了。”桓公這時後悔莫及。他掙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於自身的疾病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壞事,都不能諱疾忌醫,而應防微杜漸,正視問題,及早採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決。否則,等到病入膏肓,釀成大禍之後,將會無藥可救。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4

法如深澗

有一位名叫董閼(e)於的人被派往趙國的上地去任地方長官。

董閼於初來乍到,他深入民間調查,訪探民俗民情、民心民意。這一天,他來到石邑山,只見山中有一條深澗,澗壁陡峭,像斧削,似城牆;澗深百丈,十分險要。於是董閼於找到在當地居住的人,問道:

“這裏有沒有人掉進過這深澗?”

那裏的人回答說:“沒有人掉進過。”

董閼於又問:“不懂事的小孩子、白癡、聾啞、瘋癲及反常的人,有沒有掉進去過呢?”

那裏的人回答說:“也沒有。”

董閼於繼續問:“牛馬豬狗,有沒有掉進去過呢?”

人們還是回答說沒有。

董閼於想了想,說:“爲什麼不曾有人畜掉進這深澗裏去呢?”

那些人回答說:“這深澗十分陰森危險,誰要是進去了,那還能有性命嗎?因此無論誰,走到這深澗附近時,都萬分小心,要麼繞道而行,誰也不敢去碰這個危險,連牲畜看到這深澗也止步不前的。”

董閼於豁然開朗,他深受啓發地拍手嘆道:

“好啊,我能治理好我的臣民了。如果我制定嚴格的法制,又嚴厲地執法毫不寬容,讓人們知道違法就如同掉進這萬丈深澗一樣有生命危險,那就誰也不會去觸犯法律了。這樣,我還有什麼不能治理的呢?”

聰明人總能從身邊的小事中受到啓發,獲得智慧。掌權的人從危險的深澗聯想到執法如山,可想而知,他日後必定政績卓著。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5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

爲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遊說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說: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隻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於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曬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隻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河蚌說: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幹死、曬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說:

“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鬆開你的嘴,明天也不鬆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裏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鷸了。”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着,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於盡的架式。

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着自己的腦袋說:

“多謝先生的啓發,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裏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麼區別呢?”

於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從這則寓言我們應該認識到,有頭腦的人不論幹什麼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權衡利弊得失後再行動。否則,爲了一點點恩怨、矛盾而互相爭鬥,必定會做出鷸蚌相爭的蠢事來。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6

有個書呆子一天到晚只會呆在家裏看書,什麼事也不會幹,整天依賴妻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這天黃昏,妻子在地裏幹完活回家,只見自家的雞子還沒有歸窩。

她自己要忙着做飯,沒工夫去張羅趕雞,就對丈夫說:

“我做飯,你去幫我把雞都趕進窩去。”

丈夫答應了。他放下書本跑到外面,去將自家的雞趕回家。

書呆子看到自家那幾只雞,連忙上去一陣使勁猛趕,結果那幾只雞嚇得驚慌失措,亂飛亂竄;書呆子只好停下來朝雞揚起手慢慢示意,於是那雞又停在那裏東瞧西望。

等那幾只雞剛剛安定下來,要向北面走去,書呆子趕忙上前將雞攔住,雞嚇得一掉頭又朝南邊跑去,書呆子急了,又趕到雞前將雞攔住,雞又重新掉頭朝北跑去。

就這樣,他靠近雞時,雞嚇得到處撲騰,他遠離雞時,雞又停住不走。

折騰到天都黑下來了,還有三隻雞依然沒趕回窩。

妻子做好了飯,還不見丈夫趕雞回家。

她出屋一看,書呆子站在那裏正顯出無可奈何的樣子,額上還淌着汗。

妻子很是生氣,教他說:

“應該這樣趕雞:在雞安閒的時候慢慢靠近它;如果它驚恐不安,你就扔點食物去引誘它。

不能像你這樣簡單粗暴地亂趕一氣,要慢慢引誘着趕。你儘量把雞趕到熟悉的路上,讓它慢慢安定下來,它自然而然就會直奔回窩了。這纔是最好的趕雞方法。”

書呆子恍然有所悟,說:

“想不到趕雞也有學問,怎麼書本上就見不到呢?”

這個書呆子只會讀死書,書本以外的東西一無所知。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方法和規律,如果不講究方式方法,只憑想像蠻幹,那就難以把事情做好。趕雞也是一樣的道理。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7

春天來了,種子發芽了,長出了幼苗。春風輕輕地吹拂着幼苗,太陽暖暖地照耀着幼苗,幼苗長大啦,長成一棵綠油油的小青菜。

一天,一位穿着漂亮的連衣裙的姑娘,在空中飛舞着。她見到小青菜,可高興啦,在小青菜跟前又是唱歌,又是跳舞。

小青菜呢?也打心底裏喜歡這位漂亮的長翅膀的姑娘。

姑娘吻着小青菜,弄得小青菜挺不好意思的。

穿連衣裙的姑娘飛走了,小青菜一直想念着她。

沒多久,小青菜覺得身上癢癢的。仔細一看,咦,在姑娘吻過的地方,有許多綠色的小蟲子!

小蟲子咬着菜葉,小青菜疼得直流眼淚。

小蟲子吃着,吃着,越變越大,胃口也越來越大。菜葉被咬得全是小洞洞,看上去像魚網似的!

就在這時候,一蹦一跳,一跳一蹦,來了一個怪物。

這怪物長着四條腿,三角腦袋,大眼睛,渾身長着雞皮疙瘩,真難看。

它來到小青菜跟前,用大眼睛看了看,說道:“小青菜,你生病了,我來給你治治。”

小青菜一看這怪物長得挺醜,連忙說:“去,去,去。我不要你看病。我一看見你滿身的雞皮疙瘩,就感到討厭!”

怪物並沒有走開。它一動不動,眼睛死死盯着菜葉上的綠色小蟲。

猛地,怪物跳了起來,用長長的舌頭閃電般地把綠色小蟲捲進了闊嘴巴!它差不多跳一次,就吃掉一條蟲子。沒多久,就把小青菜身上的蟲子全吃光了。小青菜身上,不痛也不癢了。

怪物一蹦一跳,走開了,走遠了。

後來,小青菜向農民伯伯一打聽,這才明白:原來,那穿連衣裙的姑娘叫“菜粉蝶”,她是害蟲,在青菜葉上產卵,孵出了小蟲——菜青蟲。那渾身長雞皮疙瘩的怪物,叫癩蛤蟆,它是青蛙的堂兄弟,一位勤勞的捕蟲健將。

從那以後,小青菜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對於任何事物,不能只看外貌哪!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8

有一個人拿着吃了可以長生不死的藥來到楚國,要將這不死的藥敬獻給楚王。

宮廷的守門官捧着藥進宮去,碰上宮中的衛士。衛士問:“你拿的是什麼好東西?”

守門官說:“是不死的藥。”

衛土說:“是可以吃的嗎?”

守門官說:“當然是可以吃的呀。”

於是衛士從守門官手裏奪過藥就把它吃下去了。

楚王知道後,非常生氣,立即派人去將衛士抓來,要將衛士斬首。可是衛士不慌不忙地對楚王說:

“大王先息怒,請聽我說。我曾問過守門官這藥能不能吃,他說可以吃,我才吃的。我是一個位居守門官之下的卑微小臣,我在徵得守門官同意以後才吃那藥的,因此我是無罪的。如果說那藥是獻給大王的,別人吃了就算是犯罪,那麼這罪責應該由守門官來承擔。再又說回來,如果那人獻給大王您的真是不死之藥,您就不該殺我,因爲如果您把我殺了,那藥豈不是死藥嗎?這麼看來,那人把送給您的死藥說成是不死之藥而大王還準備重賞他,就說明他分明是在欺騙您。大王您如果殺了我一個無罪的小臣,等於是向世人宣佈您被人欺騙的醜聞,大王您這樣賢明的君主怎麼也會被人欺騙呢?您倒不如饒恕我,把我放了,這麼一來,世人將會稱頌您的英明和大度。”

楚王聽了衛士的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下令把衛士放了。

其實這個衛士得以活下來,並不是什麼“不死之藥”的魔力,而是全憑着衛士自己的聰明才智。他用了一個邏輯的二難推理與楚王辯論,戳穿了“不死之藥”的謊言。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只要有科學的頭腦,一個“小人物”也可以不畏君主的**,在堅持真理的鬥爭中做出貢獻。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9

猴子發現狐狸在雞窩前鬼鬼祟祟,立刻提筆畫了一幅速寫,貼在雞窩前的大樹上。

貉、狼和老虎看了,不約而同地把猴子圍了起來。

"你這是別有用心!"貉怒視着猴子說,"看你給狐狸畫的那嘴,簡直與我的嘴一模一樣!"

"你這是指桑罵槐!"狼逼視着猴說,"爲什麼偏偏畫我老朋友的速寫?"

老虎怒氣最大,它一邊將速寫扯碎,一邊對猴子吼道:"你這是影射!狐和虎讀音相近。你的矛頭是對着我的!"

猴無法申辯,它糊塗了:我明明畫的是狐狸,可貉、狼和虎爲何要發火呢?

據說,猴之所以常常抓耳撓腮,就是因爲沒有弄明白這個問題。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10

晏子是齊國有名的賢相。晏子很有學問,足智多謀,善於諷喻又敢於直諫,他經常跟齊王一起議論國家大事或談論學問。

有一天,齊景公和晏子坐在一起聊天。

齊景公問晏子說:“天下有極大的東西嗎?”

晏子回答說:“有哇。大王想要我說給您聽嗎?”

齊景公說:“我想知道天底下最大的生靈是什麼?”

晏子說:“在北方的大海上,有個叫大鵬的鳥,它的腳遊動在雲彩之中,背部高聳入青天,而尾巴則橫臥在天邊。大鵬在北海中跳躍着啄食,它的頭和尾就充塞在天和地之問。它的兩個闊大的翅膀一伸展,就無邊無際看不到盡頭。”

齊景公驚奇地說:

“真是不可想象!不可想象!那麼,天下有沒有極小的生靈呢?”

晏子回答說:

“當然有。東海邊有一種小蟲,它小到可以在蚊子的眼睫毛上築巢。這種小蟲子在巢裏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它們經常在蚊子的眼皮底下飛來飛去,可是蚊子連絲毫的感覺也沒有。”

齊景公說:“太妙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新奇的事,那是什麼蟲子呀?”

晏子說:“我也不知道它確切的名字叫什麼,只聽說東海邊有些漁民稱這種蟲子爲‘焦冥’。”

齊景公十分感慨地說:“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啊!”

大鵬和焦冥,是先人們想象中的極大和極小的生靈。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和運動,形式是極其複雜、多樣的,因此,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對知識的追求也是永無止境的。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11

三個畫師 從前,有一個國王,長得身高體壯,只是一隻眼睛是瞎的,一條腿是瘸的。一天,他召來三位有名的畫師給他畫像。第一個畫師,把國王畫得雙目炯炯有神、兩腿粗壯有力,而且膀大腰圓,英俊威武。國王看過畫之後,氣憤地說道: 這是個善於逢迎的傢伙。 他叫衛兵把這位畫師推出去斬首。第二位畫師,按照國王原來的樣子畫得逼真如實,國王看過畫像之後,又是一臉怒氣,說: 這叫什麼藝術! 叫衛士把這位畫師的頭也砍了。

輪到第三位畫師了。他把國王畫成正在打獵的樣子:手舉託在瘸腿上,一隻眼緊閉着瞄準前方。國王看了十分高興,獎給他一袋金子,譽他爲 國內第一畫師 。過高的慾望 有一隻麻雀,一天飛進了一個羊圈。他正坐在那裏,突然有一隻老鷹猛撲下來,伸出爪子抓起一隻羊羔,飛走了。麻雀看見了,拍着翅膀喊: 我要像他那樣幹! 他高估了自己,以爲自己跟大人物的能力一模一樣。他飛了起來,不一會兒就落到了一隻毛皮厚密的肥公羊的身上,他的毛蓬鬆而粘稠,因爲他習慣於躺在粘稠的泥漿裏。麻雀一落到這個動物的背上,就用翅膀拍打他,但是他的爪子纏在了羊毛裏面。

他使勁地想飛走,但卻無法脫身。那個目睹了老鷹和麻雀的所作所爲的牧人,怒衝衝地跑過來,一把抓往麻雀,扯掉他翅膀上的羽毛,用繩子把他的雙腿捆在一起,然後把他提到了自己的孩子面前,摔在地上。這是什麼? 孩子問。牧人回答說: 這傢伙想把自己變得跟別人一樣的偉大,因此他沒有好下場。草葉如是說 一葉小草對一片秋葉抱怨道: 你跌下來的聲音真夠響的!你驚斷了我一冬的美夢。秋葉憤慨地說: 你這出身低賤而住所卑微的生物!沒有樂感,性格乘戾的東西!

你不曾高踞於空中,當然無法瞭解自然之歌的美妙音響。然後,秋葉在泥土上躺下來開始長眠。當春天來臨她甦醒過來 她已長成一葉青草。秋天又至,小草漸漸墮入冬夢,在她上面,秋葉從空中飛揚而落。她低低地自語道: 哦,這些秋天的落葉!他們弄出這麼大的噪聲,把我的好夢都給攪了。我在瘋人院的花園裏遇到一個青年,他秀麗蒼白的面容上充滿了奇怪的神情。我挨着他一起坐在長凳上,問他: 你爲什麼坐在這兒?他詫異地注視着我,說道: 你問的問題很不恰當,不過我還是願意回答。我父親一心要把我塑造成他的樣子,我叔叔也是如此。我母親則希望我像她自己的爸爸那樣。我姐姐舉出她精於航海的丈夫作爲我最好的榜樣。

我哥哥讓我像他那樣成爲運動員。我的老師們也是如此。哲學博士,音樂教師,邏輯學家個個都決心要我和他們鏡子裏的臉一模一樣。所以我來到了這裏。我發覺這裏比較合理。至少,我能成爲我自己。 突然,他轉向我說道: 告訴我,你是否也是被教育和規勸趕到這裏來的?我回答他: 不,我進來看看。他說道: 哦,原來你是和瘋人院隔牆的病人。老鼠與貓 有一次,黃昏時分,一個詩人遇見一個農夫。詩人很冷淡,農夫很靦腆,但兩人還是交談了。

農夫說: 我來跟你說個最近聽到的小故事。一隻老鼠被關在捕鼠籠裏,當它津津有味地吃着下在寵裏的奶酪時,一隻貓站在旁邊,鼠見貓不禁戰慄了一陣,但它知道自己在籠裏是安全的。貓說道: 我的朋友,你是在享用最後一頓晚餐。是的, 鼠答道, 我只有一條命,所以也只有一次死亡。可是你呢?據說你有九條命,那是不是意味着你要死九次?農夫看着詩人,說道: 難道這不是一則奇怪的故事嗎?詩人沒有回答他,故事並不奇怪。他默默地離開農夫後,在靈魂深處自忖道: 我們肯定有九條命。我們肯定要死九次。倒不如只有一條命,被捉進籠子裏 過着農夫的生活,以一塊奶酪充當最後的晚餐。然而,與那些沙漠和叢林中的貓科動物相比,我們又何嘗不是一樣呢?

小學經典寓言故事12

衛靈公在位時,不大親理朝政。這給一些有政治野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用腐蝕、獻媚的手段取悅於靈公,從而換取靈公的寵 信。在封建官場的爭權奪利中,彌子瑕是一個獲勝者。他不僅使衛靈公對他言聽計從,而且即使他用自己所把持的朝廷大權爲非作歹,靈公也不去過問。對此,很多人深感痛恨。

有一次,一個侏儒求見靈公。進殿後,他興沖沖朝靈公走去。到了靈公面前,他神祕地說了一句:“我昨天做的一個夢已經應驗了!”靈公好奇地問:“是怎樣的一個夢?”侏儒說:“我夢見了一口竈。它預示我能見君王。現在我不是見到君王您了嗎?這說明我的夢已經應驗。”靈公一聽很生氣。他忿忿地說:“人們都把國君比做太陽,你卻把夢見竈與求見我聯繫在一起,真是豈有此理!”侏儒說道:“請君王息怒。我這樣講是有道理的。大家都知道太陽的光芒普照天下,地上沒有哪一件東西能遮擋其光輝;君王的功德蔭庇全國,沒有哪一個人能夠取而代之。然而竈卻不一樣。如果有一個人坐在竈前燒火,就能把竈口完全遮住,他身後的人哪裏還能看到竈膛裏的光亮呢?現在君王身邊不是經常只有一個人在那裏‘燒火’嗎?既然如此,我見您之前沒有夢見太陽而是夢見了竈,難道有什麼不對嗎?”

這篇故事,抓住了封建君王好大喜功、夢想與日同輝的自私心理,把一個不理朝政的昏君比做竈,其寓意是以此來藐視、刺激他,促使其擺脫個別壞人的控制,振興朝綱。同時,寓言還告誡人們,我們對於彌子瑕那種通過給君王歌功頌德來博取名利的野心家,決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