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童話故事 > “西天”在哪裏大綱

“西天”在哪裏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公元627年的一天,一位僧人離開了當時唐朝的首都長安。許多的僧徒和百姓來到城外爲他送別,保佑他一路上順利平安。有人仍擔心地勸他回心轉意,放棄旅行還來得及。他堅定地回答,雖然路途遙遠,但他一定會克服艱難險阻,取回“真經”。

“西天”在哪裏

這位僧人就是當時著名的高僧玄奘,也就是小說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形。他此行是要去到佛教的發祥地天竺國(今印度),去求取佛教的經典。

佛教創始人是公元前六世紀的喬達摩?悉達多。相傳,他是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釋迦族的王子,29時歲出家修行,最後來到王舍城(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之南)。他在城外尼蓮河畔的菩提樹下閉目沉思,靜坐了六年。到第七年,他終於悟出了人生真諦,從此得道成佛。佛,就是大智大覺之人。他的弟子們稱他爲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佛教的基本教義認爲:人生所經歷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一切苦因在於慾望,有慾望就有行動,有行動就會造孽,就不免受輪迴之苦;必須消滅一切慾望,才能消滅苦因,斷絕苦果,達到不生不滅的涅磐境界;而要達到涅磐就必須要修道。早期佛教着重倫理教誨,不拜偶像,主張衆生自救,佛只指出途徑。認爲修行能入涅磐,但不能人人成佛。

到公元一世紀時,佛教受印度婆羅門教影響,開始主張佛有許多化身,造出各種菩薩。崇拜偶像,認爲只要虔誠信仰,人人都能成佛。

由於對佛祖釋迦牟尼的教義持有不同的觀點,佛教徒僧衆教團分裂成兩大派,“上座部”以佛教正統派自居,“大衆部”則屬於新興教派。“大衆部”鼓吹“普渡衆生”,創立了“大乘空宗”和“大乘有宗”的宗教理論體系,自稱“大乘”,意即“大道”或“大業”,而把原始佛教貶稱爲“小乘”。佛教傳入中國後,最先翻譯的大都是“小乘”經典”。到東晉時,纔有人譯出“大乘空宗”的經論;到南北朝中、後期,才譯出“大乘有宗”的經論。

玄獎研究佛經是從“大乘有宗”入手。在長期的鑽研探索中,他覺得自己所請教的大師各有師承,對教義的解釋也不同,需要做進一步的探討。但是,當時傳入中國的佛教典籍並不多,譯文也難以表達原意,尤其是他研究的“大乘有宗”的經論更加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