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少兒百科 > 風箏範例

風箏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據說是魯班發明的風箏

風箏

每當大地回春,暖風吹拂的時候,人們,特別是兒童都喜歡到野外放風箏。踏青放風箏既是藝術享受,又是陶冶性情的健康活動。

風箏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最初人們將風箏叫做“木鴦”。據古文獻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人做過木鴦,其代表人物即是巧匠公輸般(魯班),史載他曾製作過木鵲,這種木鵲不僅能飛,而且還能返回原地。不過從那些文字記載上還看不出用繩子牽引的跡象,加之當時還沒有發明紙,可見那時的木芬當是用木、竹製作的,用現代漢語說應該是靠滑翔的鳥形飛行器。

到了漢朝,出現了用竹子做框架,絲綢做蒙面,以繩牽引,放之空中的真正的風箏(當時並不叫風箏,我們此處暫借今名以便說明),只是那時風箏的價錢很貴。

唐朝以後,人們開始用紙代替絲綢做蒙面,風箏的價格相對便宜了,逐漸變成了玩具。同時其名稱也發生了變化,人們已把風箏稱作“紙鳶”或“紙鷂”。到了晚唐五代,有人別出心裁地在紙鳶上掛上了竹笛,風吹竹笛,聲如箏響,“風箏”一名便正式出現了。

古時風箏的作用很多,例如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風箏就已經被用於軍事活動。相傳西漢初年的名將韓信就曾利用風箏傳遞信息測量距離論。元549年,侯景帶兵把梁武帝圍在南京的臺城,羊侃也曾在城裏放風箏,想借風箏送出詔書以招集援兵;時至公元782年,有個叫田悅的將領帶兵圍攻臨洛,臨洛守將張某仍然通過放風箏來傳遞軍情,搬請救兵,其友軍將領馬除得信後,統率大軍及時前來解圍,結果打敗田悅,保衛了城池。

除軍事領域外,風箏在航天史上的作用也是不可磨滅的。相傳南北朝時,曾有人乘坐風箏從金風樓飛到紫陽城。如果真有其事的話,那麼乘坐風箏的那個人就是第一個進入天空的飛行員,風箏也就是最原始的載人航空器了。

明、清以後,風箏逐漸脫離了軍事界,變成了供人們欣賞的娛樂品。由於造紙業的進一步發展和製作工藝的提高,風箏的品種日益增多,有彩蝶、鳳凰、蝙蝠、螃蟹、“神仙”、美人等多種樣式,有的風箏上裝有琴絃、竹笛,有的還被裝上了明亮的燈籠。

我國風箏的發明,對後來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18世紀中葉,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曾經利用風箏帶了一隻鐵鑰匙,在雷電交加的風雨中放人高空,鑰匙發出了火花。這個試驗的成功,不僅證明了雷電是空中放電的自然現象,而且爲以後發明避雷針提供了新的啓承;

俄國的飛機發明者莫扎伊斯基曾不只一次地把自己吊在大風箏下面,以測算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