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少兒百科 > 爲什麼脫毛衣時會有電火花大綱

爲什麼脫毛衣時會有電火花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冬天很冷很乾燥,人們都穿了很厚的衣服,毛衣估計大多數人都會穿吧。可是你們發現沒有,當我們脫毛衣的時候會突然產生電火花電的我們手臂一麻,爲什麼脫毛衣時會有電火花,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瞭解,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爲什麼脫毛衣時會有電火花

人類對於靜電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

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學者泰勒斯就記載了琥珀經過毛皮摩擦後能夠吸引絨毛、麥稈等輕小物體的現象。16世紀英國宮廷醫生吉爾伯特對這類摩擦生電現象進行了系統的實驗,在他的著作《論磁石、磁體和地球大磁體》中,就曾把這類現象稱爲“電”,英語裏“電”這個詞就是從希臘語的“琥珀”一詞演變來的。

到18世紀,法國學者迪費認識到存在兩種性質不同的電:一種來源於經過絲綢摩擦的玻璃棒,它們會相互排斥,稱之爲“玻璃電”;另一種來源於經過毛皮摩擦過的松香,它會跟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互吸引,稱之爲“松香電”。1746年荷蘭萊頓大學教授米森布魯克發明了用一種內外包裹着金屬箔的玻璃瓶作爲電的容器,瓶口上端接一個球形電極,下端與內側金屬箔連接。這種裝置被稱爲萊頓瓶,在當時成爲電學實驗的供電源。此後,觀看電的實驗成爲一種廣受歡迎的娛樂。法國學者諾萊特有一次邀請國王路易十五觀看錶演,讓700名教士手拉手排隊,在排頭的教士用手握住萊頓瓶的瞬間,這700個人因爲電擊幾乎同時跳了起來,在場的人無不目瞪口呆。

當年在北美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獲得了一隻萊頓瓶,他不滿足於魔術表演,對電現象進行了深入的實驗和思考。他發現當雷雨雲經過風箏上空時,風箏和整條風箏線都充滿了電,線上的細絲都伸展開了。(注意,他並沒有直接用手握住風箏線,那是很危險的!)根據一系列實驗,富蘭克林指出電和閃電是同一回事,由此他發明了避雷針來保護建築物。富蘭克林還提出“單流說”,即電實際是一種流體,存在於所有的物體之中,如果一個物體得到了比平時更多的電,它就帶有正電,如果少了就帶有負電;摩擦生電現象就是這些電流動所產生的,放電或閃電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

直到20世紀,人們才認識到物質的基本結構是原子,原子是由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構成的。在一般狀況下,原子核內的質子與核外的電子數量相同,正負平衡,原子呈並不帶電的中性狀態。與富蘭克林所設想的相反,由於外力因素導致脫離的是帶負電的電子,電荷在物體的表面積累下來,就形成了靜電。在日常生活中,行走或者穿衣都存在不斷摩擦的過程,這些活動都可能產生靜電。在乾燥的冬季,帶上靜電的我們,在接觸到金屬的門把手或者鑰匙的時候,由於手與金屬物體之間的接觸面積極小,尖端瞬間產生高壓放電,我們就感到指尖被電得疼了。

神奇吧,穿脫毛衣時候的電火花,原來是在悄悄地訴說着物質結構的祕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