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少兒百科 > 最古老天文觀測範例

最古老天文觀測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最古老的天文觀測

最古老天文觀測

早在4000多年前,中國就開始了天象記載。數千年來,連續不斷,而且豐富準確,爲人類作出了重大貢獻。

新星和超新星的發現,是中國古代天文觀測的巨大成就。有些星原來很暗,肉眼很難看到,但在某個時候它的亮度突然增強了幾千到幾百萬倍(新星),有的增強上億倍(超新星),以後慢慢減弱,新星幾年十幾年後又恢復原來的亮度,好像在天空作客一樣,所以古人稱爲“客星”。

我國古代甲骨文中,就有新星的記載。《漢書》中記載的公元前134年新星爆發,被國際上公推爲人類發現的第一顆新星。自商代到1700年,我國共記錄了90顆新星和超新星。現代射電天文學興起後,很多外國學者對我國古代的超新星記錄進行研究,發現12個超新星記錄中有八九個對應着射電源,這是中國古人的又一貢獻。

我國古代在行星、恆星觀測方面也有獨到之處。戰國時的天文學家甘德用肉眼觀察,發現了木星的衛星---“木衛三”,並記錄了它的位置、早晚出沒的形象、顏色和亮度。這比國際上公認的伽利略等人用望遠鏡觀察發現的“木衛三”要早2千年。東漢時的天文學家張衡,在公元139年以前就觀察、記錄了2500多顆恆星,和近代天文學家觀察到的2500~3000顆的星數基本相同。唐代天文學家一行,對恆星觀察後,認爲恆星並非靜止,並且把恆星不斷移動的現象記錄了下來,這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提出這一觀點要早1000年。

中國古代學者對太陽運動,流星、流星雨、隕石等,尤其是黑子現象,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和記載 。公元前 2世紀的`《淮南子 》中已提到黑子。《漢書》中記載的公元前28年3月發生的“ 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認最早的有關黑子的記載 。西方的同類記錄遲至8世紀纔出現。 尤其可貴的是,從我國史料中的106條關於黑子的記錄中, 可以發現黑子出現的幾個週期---11年、62年、250年,與現代天文學的計算結果基本符合。

中國古代之所以能取得這麼輝煌成就,與古代天文學家注重大規模地進行觀測是分不開的。唐朝,全國各地就設立了13個觀測地點。觀測範圍北到內蒙以北,南到現在越南境內的順化附近。到了元朝,全國設立了22個觀測站,在橫跨50個緯度的廣大地區內進行大規模的觀測,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