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上下五千年 > 李冰治水

李冰治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設計、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對子孫後代的偉大科學貢獻。與沫水治理相比,都江堰工程顯然要複雜得多而其地位與價值也高得多。都江堰歷史上曾先後被稱爲浙棚、浙堰、金堤、都安大堰等,唐代稱“楗尾堰”,到宋代纔有了“都江堰”的名稱。

李冰治水

都江堰是岷江中游的一項大工程。岷江從岷山發源,一路急流而下,到灌縣地域又進人了平川地界。這裏地形複雜,加之泥沙淤積,使得航行十分困難,而且江水在洪水季節常常氾濫。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西邊遭受洪水肆虐的時候,東邊卻因缺水而受旱災之苦。

李冰到任以後,聽到了大量的民衆呼聲,親臨實地考察後不久就開始實施這項規模浩大的工程。近現代的人們所見到的都江堰工程,從上游數起,主要有百丈堤、都江魚嘴、內外金剛堤、飛沙堰、人字堤、寶瓶口,其中最重要的是都江魚嘴、飛沙堰與寶瓶口。現在可以肯定這3項主要工程都是李冰所主持修築的。

都江魚嘴,又名分水魚嘴,是人工築起的一條縱向的大堰,因爲頭部像魚頭,所以稱爲“魚嘴”。又因爲它的作用在於把上游流下來的江水分爲內、外兩股(堤左西面的爲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堤右東面的爲內江,是灌溉東面田地的總渠),所以稱爲“分水魚嘴”。

在修築這條分水堤堰的時候,開始採用向江心拋擲石塊的辦法,但由於江流過急而始終沒有成功。後改用竹子編成的長10米、寬0.6米的特大竹籠裝滿大塊的卵石沉人江底,才終於築成了這條大堤堰。這條分水堤堰,也就是《華陽國志·蜀志》與《水經注·江水》所記載的“壅江作堋”的“堋”。這個分水魚嘴和靈渠上的鏵嘴、沱江官渠的平水樑很相似,它們之間究竟是否存在承繼或學習啓迪的關係,是許多專業學者們仍在繼續深入研究的。

分水魚嘴築成以後,使得岷江水得以分流,既可以使幹流外江的水量不致太大,從而大大降低了洪水季節氾濫成災的概率,同時又使東面內江能灌溉灌縣的田地,免除了灌縣旱災的產生。魚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大致是外江佔4成,內江佔6成,爲了避免洪水季節內江也產生澇災,又修築了飛沙堰。

飛沙堰的修築方法與魚嘴分水堰相同,也是用特大竹箱裝滿卵石而堆築成功的。這條堰的難點與關鍵,在於它的高度必須正好適宜,才能使內江的水位在達到一定高度後,江水會漫過堤堰而流人外江。在內江水位過高、水量特大、水速過急時,更會把堤堰沖垮,內江的水直泄外江,更可以確保內江整個灌區的安全。這條堤堰所以取名爲飛沙堰,還因爲它與寶瓶口配合,能產生排沙作用。

分水魚嘴與飛沙堰所採用的竹籠填石法,是一個既簡便又高效的創新,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費用低廉,實用高效。在建築學上,人們對此有十六字的高度評價——重而不陷、擊而不反、硬而不剛、散而不亂。如此高明的創造,是否爲李冰首創,目前還未能肯定,但就目前所知在李冰之前還從沒發現,所以很可能是李冰發明並在如此大型的工程中予以使用的,但也很可能是他吸取了民間的或前人的經驗而加以發展的。

寶瓶口工程,實際是整個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李冰最先就是把阻礙江水東流的玉壘山劈開。這項工程開始也不怎麼順利,工程進度很慢。後來,李冰在富有經驗的民工們的建議下,採用了火燒山岩、讓巖山爆裂的方法,使得工程進度加快,最終把工壘山劈開了20米左右寬的大口。因爲它的形狀像瓶口,就命名爲寶瓶口。把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聯合起來,就使得岷江在這裏成功地實現了分流,也就實現了既消除西面水患、又消除東面旱災的缺陷,一舉兩得,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