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民間故事 > 翁子郊與龍臥寺的傳說故事大綱

翁子郊與龍臥寺的傳說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宋真宗時,福清瑟江書生翁子郊,應試落榜,怏怏而歸。不料回到家中一場“銀簪風波”卻成就了子郊佛緣,住持城頭龍臥寺爲禪師,留下一段傳奇。

翁子郊與龍臥寺的傳說故事

子郊家道殷實,自小舞文弄墨,飽讀詩書,卻無意功名,他曾遊遍玉融勝景,每每留連忘返。娶妻亦大家閨秀,琴瑟和諧,次年即得一子,全家皆大歡喜。賢惠的妻子望着懷中的幼子,輕聲細語地勸說丈夫去求取功名,希望鯤鵬展翅,日後大有作爲。子郊應允了。說也奇怪,此時子郊胸中陡然升起一股豪情壯志,決定第二天啓程赴試。當晚,妻子從頭上拔了一支銀簪,鄭重地交給丈夫,柔聲說道:“此去山重水複日子久,途中勞累寂寞,見簪如見我。”心潮澎湃的翁子郊神色莊重地接過銀簪,藏入懷中,次日就與書童啓程。分院而居的弟弟弟婦聞聲亦來送行。大家依依而別自不待言。

主僕二人行至相思嶺,天色漸晚,只見滿目青山夕照明,對對夜鳥歸飛急。當即住進山間客棧。果然一夜好夢,只見一鬚髮皆白的老者,精神矍鑠,得得而來對弈,末了,笑吟吟道:“勝也贏,敗也贏,何須求功名。”子郊驚問何意,老者飄然而逝。夢醒,天亮,子郊起來穿衣,只聽叮噹一聲,銀簪落下。主僕二人急忙尋找,怎奈尋遍邊邊角角,急出滿身大汗,還是尋找不到那支銀簪,此時太陽照進房間,子郊頹然落坐牀沿,不料眼前銀光一閃,那不是妻子的銀簪嗎?就插在地板縫裏,只餘一小尖角與木板平,怪不得怎麼也找不到。主僕二人想方設法鉤出銀簪,不料銀簪愈是往下掉去。心有不甘的子郊索性撬開那塊木板,呵?妻子的銀簪竟然插在一唐詩的缸蓋上,揭開蓋子,滿缸白銀,想起夜間夢境,子郊心生疑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當天??:“此銀子果是我翁子郊之物,請差神夫攝送至瑟江梨樹尾厝,即以銀簪爲標。”當下還原地板,重又踏上應試之途。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憑着翁子郊的才氣,赴試應能金榜題名,不料,卻是名落孫山。子郊覺得有負賢妻所望,怏怏不樂而回。到得家中,妻子並不責怪,反倒好言好語勸慰一番,弟弟弟媳聞訊亦來安慰。這一來不要緊,嫂嫂瞥見兄弟媳簪上一枝銀簪,疑似己物,心下存疑,假說銀簪好看,向弟婦借來一觀,正是自己送給夫君的那支。當下未動聲色,送走弟弟弟婦,返身回屋,才向子郊索要銀簪。子郊如同夢中初醒,急忙把相思嶺投宿奇遇據實相告,怎奈妻子哪裏皆信,只道是夫君欺人太甚,當夜夫妻反目。子郊冤抑於中,無以告人,越思越想越惱火,天不亮即離家出走。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擱下子郊何去何從不說,先說他的妻子在家中,見子郊不辭而別,愈加氣憤。兩三天後,慢慢冷靜下來,才慌了神,忙找弟弟弟婦把事情的前前後後說了一遍。弟婦失聲道:“這簪子是我前幾日在菜園裏拾到的,不想竟是嫂嫂之物,如此說來,銀子之事似亦可信了。”三人起到菜園,當下從拾簪地點往下挖掘,果見一缸銀子,白燦燦每塊都刻着“博山”二字。三人驚呆半響,還是弟弟機靈,三鋤頭兩簸箕又把銀缸埋好,囑妻嫂千萬別聲張,他找尋去了。

再說子郊憤而出走,還是走着“遊山觀水”的老路子。慢慢走着,怒氣漸消,而心愈冷。黎明的晨曦中,不覺來到海口橋。只見海口鎮此時炊煙繚繞,種田人牽牛下田,生意人開始了早市,海上漁舟商船往來,一派繁榮景象。心灰意冷的子郊長嘆一聲,塵緣與我無份矣!在早市上用過早點,又向着太陽升起的方向走去。

子郊走向何方呢?弟弟尋遍石竹、靈石、黃檗,甚至找到萬安,不見哥哥蹤跡,焦灼中急忙憶起哥哥趕考前曾對他說起,城頭五龍義士林貴、林贇、郭昉等各施私帑,廣幕衆緣重修龍臥寺於北展山,規模宏大,周圍清秀雅人,真乃仙境。直至弟弟走進這“仙境”,哥哥已爲僧人,晨鐘幕鼓,閉目誦經。畢竟手足情深,兄弟擡頭而泣,末了,弟弟把挖到銀子的事告訴哥哥,說嫂嫂已知錯怪於你,現懇求您回家,子郊長嘆一聲,吾意已決,不必再說。弟弟只好含淚回家,賢良的妻子於是攜子負荊請罪,怎奈子郊已鐵心向佛,漠然對妻正色道:“博山之銀,當歸於博山,助我出塵,施全獲福天量矣!”夫妻情分就此斷絕。妻子一路痛哭回家。之後,翁子郊以此銀先興西禪寺,後又整修龍臥寺,做了龍臥寺住持。

傳說翁子郊住持龍臥寺時,曾建一石屋於寺後,以習靜修真玄諦。有一皓首老者常來對弈,禪師每每延入禪房,禮待老者。而每次老人回去,子郊必送至龍潭。一天,老人又來下棋,流連旬餘,後來倦臥子郊府上。子郊命徒弟取一盆水放在桌上,輕輕掩門而出,囑咐千萬不要驚擾客人。徒弟守候一天,終於按耐不住,推門一看,只見一條龍盤在牀上,驚叫一聲,忽然霹靂當空,那龍從窗戶騰空而去。這也就是龍臥寺名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