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講誠信小故事(通用20篇)

講誠信小故事(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講誠信小故事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講誠信小故事(通用20篇)

講誠信小故事 篇1

以前,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到了一個渡口,他已擁有了‘健康’‘美貌’‘誠實’‘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精囊。渡船開出是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涌,小船上下顛頗,險象環生。那個划船的人說:“船小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東西,可安渡難關。’’看年輕人什麼也不捨得丟棄他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丟到水裏。

他把“誠信”拋進水之後,平安地避過了暴風雨。有經過一段時間的航行,船開進了叫“快樂島”的港口。他上了岸,想在這裏尋找快樂。

他走進了一家房產公司,想買一棟房子定居下來,於是他打開金錢的背囊。接待他他的人說:“對不起,你的紙幣在我惡魔內這裏無法使用,如果你有“誠信”的話我們可以先把房子借給你。”然而“誠信”早就被他扔了。於是他去了銀行,想兌換島上的紙幣。你的紙幣我們沒見過。銀行的人說請問你是否有“誠信”?如果有的話我們可以破例爲你兌換。”他想,“不,我還有其他背囊,我可以靠它們尋求快樂!”

下定決心後,他來到了一家大公司。他向主考官展現了‘健康’‘機敏’‘才學’‘榮譽’這4個背囊,主考官十分滿意。“那麼,你是否擁有“誠信”呢?”最後主考官問了他這個問題,“這個很重要嗎?”“當然。”主考官認真的說,“在快樂島上,誠信是最寶貴的財富。”他只好離開公司。“也許我不適合在這裏生活吧。”我還是離開吧。

你怎麼又回來了?‘在渡口,那個划船的人問他。他很苦惱的說:“在這裏什麼都要誠信,我呆不下去了。”那個划船的人對他意味深長的說:“其實不管在哪裏,誠信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行證。在這個島上,人人都有誠信,所以他們才活的快樂,這也是快樂島這個名字的由來。我說過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可你丟的,恰恰是最寶貴的呀!”他沉默了。

誠信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原則,一個人能沒錢沒地位,不過只要你還有誠信,那麼你就能成功,我們必須要堅信“誠信能夠夠創造財富”。

講誠信小故事 篇2

古代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爲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我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十分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爲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爲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羣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適宜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羣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講誠信小故事 篇3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能夠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齊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裏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明白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但是兒子的行爲很讓他悲哀。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講誠信小故事 篇4

在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十分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之後,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爲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我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講誠信小故事 篇5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

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麼幹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立刻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並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闆。我一向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我今後常來!”

應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爲其所惑,雖平淡如行雲,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講誠信小故事 篇6

在前兩天,以《隨口說來》爲題寫了個帖子,甚爲自得。殊不知,那幾分沾沾自喜很快便爲某生隨筆裏的一句話給驅散了:老師,你說過要給我看你寫雪天感受的文章,怎樣還沒給我看啊?

啊?是啊,我怎樣把這個“諾”給忘了個一乾二淨了啊!雖然那只是幾個星期前在這學生一篇文章後面的一句回話:雪天未必如你說的那樣搞笑吧?我以後給你看我寫大雪天感受的文章吧。

也許當時只是心血來潮,信手寫來,這隨口而許的“諾”並沒真停留在了我心上,只是隨改好後發下去的隨筆而拋之於腦後。殊不知學生那邊卻是眼巴巴地等着我給她看,我這不是失信於人又是什麼!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是所有的話都能夠隨口說來的。

從古以來,就流傳着《曾子之妻》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曾妻要上街,孩子哭鬧着也要去,曾妻對孩子說別鬧,許諾等她回來時殺豬給他吃。看來,她是不打算實踐諾言的。因爲等她回家,看見曾子真的準備殺豬便立刻阻止,說自我只是跟孩子說說玩的。曾子說:作父母的如果失信於孩子,就等於教孩子也去欺騙。說完,就把那豬殺了。

想到那裏,我就毅然地在那學生的隨筆上寫道:對不起,差點失約了,放假前必須把文章給你……

講誠信小故事 篇7

在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爲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衆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最後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爲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爲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爲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貌,最後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講誠信小故事 篇8

一次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着一齊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後,殺豬給你吃。”

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但是是跟小孩子說着玩的。”

曾子說:“決不能夠跟小孩子說着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貌學,聽父母的教導。

此刻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於是把豬給殺了。

講誠信小故事 篇9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誠信的故事,或者發生在別人身上,或是發生在自己身上,都是那麼感人肺腑。

記得有一次,我去小區門口買早餐。買早餐的隊伍如長龍般,緩緩地挪動着。我站到最後,焦急地等待着。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終於輪到我了,我付給賣早餐的阿姨100元錢,阿姨順手拿了張50元的鈔票塞給我。接過錢,我看也沒有看,就拎着早餐往回走。正當我邊哼着小曲邊走着,一個聲音突然響起來:“小朋友,等一下,等一下……”我急忙回過頭,只見剛纔賣早餐的阿姨跑出了櫃檯,撥開人羣朝我跑來。我立在原地,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阿姨已經氣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對我說:“剛纔我只找給你50元,還有30元沒給你。”說完,阿姨把鈔票塞給我,便又轉身跑回了櫃檯。我望着她的背影久久收不回目光,在這秋風蕭瑟的清晨,阿姨的背影帶給我暖暖的感動。

誠信,口中說說很容易,但實踐起來卻很難。把錢還給客戶,這是一種多麼可貴的精神啊!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個賣早餐的阿姨,她這種講誠信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講誠信小故事 篇10

《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到的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是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爲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講誠信小故事 篇11

立木爲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國的時候,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爲了樹立威信,推進了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衆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爲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爲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爲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講誠信小故事 篇12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小時候家裏很貧窮,常常衣食無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爲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給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着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爲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爲楚王,他仍然惦記着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裏,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講誠信小故事 篇13

美國IBM度計算機公司發展迅速,近百年而不衰,靠的是公司服務人員在工作中高度的責任心和恪守誠信的美德。

一天,菲尼克斯城的一個用戶急需重建多功能數據庫的計算機配件。公司得知後,立刻派一位女職員送去,途中遇到傾盆大雨,河水猛漲,淹沒了沿途的14座橋,交通阻塞,汽車巳無法行駛。按常理遇到這種特殊情況,女職員完全有充分的理由返回公司,但她並沒有這樣做,她想的是公司已經答應了客戶,無論如何也要做到。此時若自己返回公司,公司的信譽就可能受到損害,想到這,她利用原來存放在汽車裏的一雙旱冰鞋,滑向目的地。平時開車只需二十幾分鐘的路程,今天卻變成了4個小時的跋涉。女職員到達用戶所在地後,又不顧旅途的疲勞,及時解決了用戶的難題。

IBM公司正是以工作人員負責的態度和誠信的行爲,贏得了廣大用戶的讚譽。

講誠信小故事 篇14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一位老先生步履蹣跚地親自上門找到李苦禪,說自己十分喜歡李苦禪的作品,想向李苦禪求一幅畫。雖然前來求畫的人非常多,但眼見老先生求畫的心情十分迫切,李苦禪便當即答應下來。不巧的是,那幾天李苦禪的身體狀況不太好不能立即動筆,給那位老先生作畫的事情就暫時耽擱了幾天。當時,李苦禪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他覺得也不急在這一兩天,耽擱幾天也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還沒來得及給老先生動筆作畫,一天早晨,他竟然得到了老先生已經去世的消息,震驚之後,李苦禪後悔不已,甚至跺足垂淚不止,覺得自己辜負了老先生的一番信任。先生沒能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老先生一定是帶着深深的遺憾離開這個世界的。

心情稍稍平靜下來之後,李苦禪拖着病痛折磨得十分虛弱的身體,走到畫案前,淚眼朦朧之中揮毫畫了一幅《白蓮圖》,而後鈐好印章,最後鄭重嚴肅地在畫作上題寫了老先生的名字。待墨跡全都乾爽之後,李苦禪又親自拿着那幅畫作走到庭院之中,對天肅立,默默禱告,禁不住又一次流淚不止。而後,李苦禪點燃了自己剛剛完成的那幅畫作。等到畫作完全燒成了灰,李苦禪才心情沉重地走回了畫室。

事後,李苦禪多次跟自己的學生及身邊的人提及此事,而且頗多遺憾和愧疚地說:“我從來沒有失信於人,惟此事愧對老先生,鑄成終生遺憾。今後,再有人向我求畫,只要是我答應下來的,你們一定要及時地催促我,切勿讓我再失信於人”。

講誠信小故事 篇15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他一生教育追求“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就是教導我們要做個講誠信的人。

爲什麼要講誠信呢?誠信是一種美德,是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文明習慣。人與人相處,只有誠信相待,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崎嶇和坎坷。有時候,你就需要別人的幫助。只有我們對待別人誠信了,大家纔會相信你,也會願意幫助你。這樣,你就可以得到許多幫助,對你終生有益。如果人人誠信,那我們的社會將成爲誠信的社會,那樣大家的生活也會真正的和諧幸福。

陶行知爺爺的教育追求是“教人求真、學做真人”,他本身就是一個講誠信的人。育才學校是他和師生赤手空拳辦起來的,學校經費沒有穩定的來源,有時全校幾乎要斷糧了。有人勸他把學校停辦算了,但他堅決不答應。他發動全校師生向社會各界熱心人士捐募,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他還讓大家在任何情況下,不得私自挪用分文。他的上衣縫有兩隻口袋,一隻裝公款,一隻裝私款。有一次他到外地去募捐,募捐了不少現款,口袋滿滿的,但回去時忽然發現放私款的口袋裏沒有一點錢。他始終有一個堅定的想法,絕不挪用公家一分錢,儘管一天奔波下來,他早已疲憊不堪、飢腸轆轆,但仍堅持從十里外步行回校。所以,陶行知爺爺譽滿天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爲神童舉薦給皇帝宋真宗。宋真宗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考試時晏殊發現考題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宋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生”。

阿伯拉罕·林肯出身卑微,但爲人和藹公正,誠實厚道。他21歲那年,在朋友開的一家商店裏當店員。有一天一老婦來買紡織,多付了12美分,林肯當時沒有發覺。等他結帳時發現多收了錢,當晚就步行趕了六英里路,把多收的錢退給了那個老婦。附近的居民都很尊敬和喜愛這個年輕人,親熱地稱他“誠實的林肯”。正因爲這種誠信的做人態度,林肯後來才成爲了最著名的美國總統之一。

寓言故事《牧童和狼》想必大家都聽過。爲什麼最後當狼真的來時,牧童大聲喊了也沒人來幫助他,導致羊都被狼吃了呢?就是因爲他騙過人們多次,人們對他已經失去了信任,所以便不信他了。一貫說謊的人即使說了真話,也沒人會相信。這就是一直騙人的後果。

我想請所有的人們記住:誠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失去了誠信,就等同於毀滅了自己!

講誠信小故事 篇16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裏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爲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講誠信小故事 篇17

誠信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吧。是啊,或許你常常掛在嘴邊,可是你做到了嗎?

要做到誠信並不難,但又很難。誠是誠實,信則是信用,只有講信用而且誠實的人,靈魂纔是美好的。《狼來了》這個寓言故事大家一定聽過,故事裏的那個牧童,兩次騙了人們,當狼真的來到時,沒有人去救他。

這是爲什麼?是因爲他沒有做到“誠”。誠實,會換來別人的信任,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會……可是,小小的謊言就會損失信任和幫助。

宋慶齡就是一個很講信用的人,有一次,宋慶齡和同學約好下午六點到老師家裏拜訪,回到家後,宋慶齡吃完晚飯,爸爸就說:“你叔今天過生邀請全家人過去。”宋慶齡聽後很高興,但一想到和同學的約定馬上就拒絕了,早早地來到約定地點等待同學,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天空下起了雨,她仍舊站在那裏等待,可是仍不見那位同學的身影,宋慶齡回到家渾身溼透了,看見爸媽早已從叔叔那裏回來了。第二天,宋慶齡照樣到學校上課,也沒有因爲那天晚上的事和那位同學鬧矛盾。毛主席曾說過:“朋友交往要重信義。”是啊,信用是友誼之間的橋樑,只要你誠實,就會換來信用。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艘貨輪在浩瀚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大西洋。他大喊救命,可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着貨輪越來越遠……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裏拼命地遊,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着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面,睜眼睛盯着輪船遠去的方向。船越來越遠,後來,什麼都看不見了。孩子力氣快用完了,實在遊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這時候,他想起了老船長。他想:船長知道我掉進海里後,一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裏,孩子鼓足勇氣用的最後力量又朝前游去……終於,船長髮現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里後,下令返航,回去找。有人說:“爲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船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回去找。終於,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了孩子。

被人相信是一種幸福。誠信,是個美好的東西。很容易得到它,只要你做到“誠”和“信”,真心對待別人。

把“誠信”這兩個字刻進心裏,做個誠實的人。

講誠信小故事 篇18

美國芝加哥一個公司向一家工廠訂了3萬套刀叉餐具,雙方商定的交貨日期是9月1日。這個商人必須在8月1日從本港運出貨物,才能在9月1日如期交貨。

但是,由於出現了意外,這家工廠沒能在8月1日趕製出3萬套刀叉餐具。工廠老闆陷入了困境,但他沒有找任何藉口來逃避,因爲不能如期交貨,就等於是違反合同,就會失去信用。結果,這位老闆花巨資租用飛機送貨,3萬套刀叉如期交貨了,爲此老闆損失了1萬元。

言必信,行必果。無論出現什麼情況,說到就一定要做到。

講誠信小故事 篇19

美國有一個青年,父親英年早逝,並留下了一堆債力。這個青年並沒有像其它人一樣藉口父親去世而逃避債務,相反,他一一拜訪了債主,希望他們寬限還期,並保證自己將替父親還清所有的債務。債主都非常同情這位青年的遭遇,紛紛表示可以延期歸還。

這個青年通過20年的努力,綞還清了父親留下的所有債務,甚至還歸還了利息。知道這些事情的人都非常感動,同時也深深地感受到這個青年是的一個講信用的人,於是都來找他合作做生意。結果,青年後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講誠信小故事 篇20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爲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讚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后,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爲人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侯嬰說情。劉邦在夏侯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炫耀和擡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着臉,準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陰沉,話語多麼難聽,立即對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着‘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麼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樑、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爲什麼不願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裏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爲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後來,曹邱生又繼續替季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