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南京夫子廟導遊解說詞4篇

南京夫子廟導遊解說詞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南京夫子廟導遊解說詞4篇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接觸並使用解說詞的人越來越多,解說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各個部分又有相對的獨立性。那麼一般解說詞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南京夫子廟導遊解說詞,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南京夫子廟導遊解說詞4篇

  南京夫子廟導遊解說詞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光臨南京夫子廟。夫子廟地處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爲自豪的歷史遺蹟和旅遊景點,是新興的文化、商業、遊覽中心和廟市合一的繁華之地。

夫子廟,又叫孔廟、文廟,是祭祀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孔子在古代被人們尊稱爲孔夫子,故其廟宇俗稱“夫子廟”。由於儒學的正統地位,它的創始人孔子備受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和士子們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廟遍佈全國各地,有的地方還不只一個。夫子廟作爲封建士子崇拜的場所,大多與教育設施(如學宮、貢院等)佈置在一起,即所謂的廟附於學,一般是在學宮的前面或一側。

歷史上,南京城區的夫子廟曾有三處,一處在今市政府大院內,另一處在朝天宮。現在我們要參觀、遊覽的,是第三處,也是最有名氣的一處。它是宋景佑元年(1034年)從朝天宮遷來的,初爲建康府學,元爲集慶路學,明初爲國學,後爲應天府學,清遷出府學,改爲江寧、上元兩縣學。咸豐年間毀於兵火,同治年間(1869年)重建,抗戰中爲日軍焚燬。現存夫子廟爲80年代初重建。它採用前廟後學,孔廟在前,學宮在後,後來設立的貢院被佈置在學宮的左側。因此,南京夫子廟比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廟、學宮、貢院。以大成殿爲中心的南北中軸線及兩側的主要建築和以明遠樓爲中心的江南貢院陳列館成爲夫子廟地區最主要的旅遊觀光點。

夫子廟地區由於悠久的歷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廟出現之前,就已成爲古代南京比較有名的“佳麗地”和名士聚居地,因此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景點外,還有吳敬梓故居、古桃葉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條街、文德橋、王謝故居、烏衣巷、媚香樓等景點。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是要到位於秦淮河畔的夫子廟遊覽。夫子廟地處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爲豪的歷史遺蹟和旅遊景點,它是一個以夫子廟爲中心,集遊覽、購物、品嚐風味於一體,展示古城風貌和民族風情的旅遊地。

秦淮河,是一條曾對古城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河流。它是南京人民的母親河,全長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相傳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開鑿的一條人工運河。秦始皇東巡會稽,經過南京時,爲方便船隻行駛,曾下令開鑿方山,使淮水與長江溝通,因而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據地質考察證明,秦淮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天然河流,當時這條古老的河流確是曾從方山經過,但由於地理變遷,河流改道,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河道。歷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寬綽。自五代吳王楊行密在長幹橋一帶築石頭城以後,河道開始變窄,並被分隔成內、外秦淮。內秦淮河由東水關入城,經夫子廟,再由西水關出城與外秦淮河匯合,河流全長10公里,這就是古往今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爲之讚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爲她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樣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對“十里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

古老的秦淮河與流經南京城北的長江相比,顯得十分渺小,但是它與南京城的誕生、發展,以及南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裏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迄今爲止,沿河兩岸發現的原始村落遺蹟多達五六十處。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爲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宮所需的天然通道。東吳孫權定都建業(南京)後,曾在秦淮河兩岸作“柵塘”,既可禦敵,又可防洪。從六朝時起,夫子廟一帶的秦淮河兩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連的繁華之地,秦淮河充當了南京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榮。據說,舊時的秦淮河兩岸歌樓酒肆林立,河房水閣爭奇鬥豔,遊艇畫舫燈火通明,富豪貴族在這裏過着尋歡作樂、紙醉金迷的生活,勞動人民,特別是廣大婦女卻是以淚洗面,飽嘗了人間的辛酸。那時南京的妓—女大多集中在秦淮河兩岸。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寫的不畏權貴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橋畔。

  南京夫子廟導遊解說詞篇2

位於南京市健康路以南,主要指的是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羣,但習慣上將圍繞這三大建築羣一帶的街道都稱做夫子廟。在東自平江府路,西至瞻園路的約0.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商場商店300多家、影劇院2家及諸多賓館及遊樂場等,地下還有一個約10000平方米的地下商業街。可以說夫子廟是一個集旅遊、文化、商業、餐飲、娛樂等多功能的服務中心。節假日的人流量達15萬人次以上,逢金陵燈會期間更是盛況空前。東晉鹹康三年,(337年)丞相王導在秦淮河北岸建學宮,這是夫子廟的最早建築。

宋明道元年(1032年)宋仁宗在學宮前建孔廟,彌夫子廟。後因戰亂幾次被毀,幾次重建。現在的建築爲1984年重新規劃修建起來的。它重現了明清時代江南街市的`風貌景觀,一派古色古香。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佔地2.63萬平方米。照壁在秦淮河南岸,高10米、長110米,壁頂覆小圓筒青瓦,四角略翹,其長度爲我國照壁之最。

河北岸有彎月形泮池,岸上還有一排明代建成的雕鏤石欄。石欄東邊是三層六面飛角的奎墾閣;北面是四柱三門的文樞坊,中間上刻“天下文樞”四個金字;西面是重檐雕脊飛角的聚星亭,大成門前是六柱三門石砌的櫺星門。此處建築皆帶“星”字,意指天下文曲星集於此地。大成門爲古代擡樑穿鬥式建築,翹角龍脊,三門並立,每扇門上有45枚門釘及龍頭銜環。門內左右兩側立南齊、元、宋時期的石碑四塊,內院兩側有廊連接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高16.2米、寬27.3米、深209米,七楹重檐,四坡五脊,主脊上的雙龍戲珠立雕爲國內首創,加上全殿的56根巨型石往,巍峨壯觀。殿前丹墀正中立孔子銅像,高4.18米,爲全國之冠。東西兩側圍牆外是按明清風格精心規劃設計的東西市場,以經營古玩玉器、文房四寶、名家字畫及旅遊紀念品爲主。學宮位於大成殿後,由明德堂、尊經閣、崇聖祠、青雲樓等一組建築組成,是古代州府的最高學府,明德堂是學宮的正堂,現闢爲遊樂場。

由文樞坊向東左拐即可見到一座斗拱飛檐的正方型三層木結構建築——明遠樓。它是原江南貢院的中心建築,是考試期間監視考生和發佈命令的地方。樓後院落兩側是仿明清時科舉考試的號舍,號舍長寬約1.5米,僅有上、下兩塊木板,上爲桌、下爲凳。考試幾天考生吃喝睡全在這狹小的空間內,帶進去的食物全要檢查,連饅頭也要切開看,以防夾帶作弊。最盛時期,江南貢院佔地7萬多平方米,號舍20644間,規模爲全國貢院之首。明遠樓現稱“江南貢院遺址”,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的夫子廟曾經是一個畸型的繁華鬧市,特別是明清時期,每逢開科秋闈,上萬名(最多達2萬多人)考生雲集於此,於是書肆、茶館、客棧應運而生,酒樓妓院也就滋生蔓延。當年秦淮河南岸的一些街巷即爲富家子弟的“溫柔鄉”、“銷金窟”。還出過不少名妓,如李香君、董小宛等被稱爲“秦淮八豔”。今在鈔庫街38號重建了媚香樓,做爲李香君故居對遊人開放。

清代著名作家吳敬梓曾居住於秦淮河畔,歷經19年,在此寫出了抨擊科舉制度的名著《儒林外史》。在他的故居——秦淮水亭的遺址上如今建起了明清河廳河房式樣的建築,爲“秦淮人家”賓館。內設拾風堂,舉行仿古婚禮等民俗活動。遊覽夫子廟還可以順便品嚐秦淮風味小吃,目前已挖掘出傳統小吃品種100多個,加上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足可讓遊人大快朵頤。金陵燈會更是遠近聞名,名爲農曆正月十二上燈,十八落燈,其實從年初一開始,買燈、賣燈和觀燈者即人如潮涌,各色彩燈達數十種,使人眼花綴亂,目不暇接。

  南京夫子廟導遊解說詞篇3

南京夫子廟,常簡稱夫子廟,是一座位於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貢院街的孔廟。“夫子”是孔子弟子對孔子的尊稱。目前以夫子廟爲中心、廟市街景合一的秦淮風光景區是集文化、旅遊、購物、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活動中心。附近有夫子廟小學。

夫子廟景區的古建築羣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等組成,六朝至明清時,世家大族多聚於夫子廟一帶,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稱,爲江南文化樞紐之地,是秦淮風光的核心地帶。夫子廟街市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古街市。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在夫子廟舉行的金陵燈會是南京春節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夫子廟始建於宋景祐元年(1034年),由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稱文宣王廟。南宋建炎時爲兵火所毀,紹興年間重建,爲建康府學,同時建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元朝爲集慶路學,明初爲國子監,後爲應天府學;清朝成爲江寧、上元兩縣縣學,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之後,於1937年遭焚燒而嚴重損毀。

1984年,市、區人民政府爲保護古都文化遺產,經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和規劃,幾度撥專款,歷數年的精心維修和復建。如今的夫子廟已煥然一新,再展輝煌。被譽爲秦淮名勝而成爲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1991年被國家評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夫子廟前以秦淮河爲泮池,北岸由整石雕琢成的石欄建於明正德九年(1514年),是南京夫子廟保留最完好的古代建築;南岸石磚牆爲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長110米,高10米;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有櫺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廟東有魁星閣。

  南京夫子廟導遊解說詞篇4

南京夫子廟即孔廟,始建於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建築羣主要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

孔廟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爲中心,從照壁至衛山南南京《夫子廟》北成一條中軸線,左右建築對稱配列,佔地廣約26300平方米。四周圍以高牆,配以門坊、角樓。

中心廟院:院內植有銀杏八棵,古燈對稱有致,中間一條筆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此丹墀是祭孔時舉行樂舞的地方,正中豎立一尊青銅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00公斤,是全國最大的孔子青銅像。

大成殿:夫子廟的主殿,高1622米,闊281米,深217米。殿內正中懸掛一幅全國最大的孔子畫像,高650米、寬315米。殿內陳設仿製2500年前的編鐘、編磬等十五種古代祭孔樂器,定期進行古曲、雅樂演奏,演出反映明人祭孔禮儀的大型明代祭孔樂舞,使觀衆聽到春秋時代的“鐘鼓之樂”、“琴瑟之聲”,展現二千多年前另古樂風貌。大殿四周是孔子業績圖壁畫,形神並具。

文化藝術展:中心廟院碑廊裏陳列着被譽爲“中華一絕”的雨花石展覽。大成殿內也經常籌辦其他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展,宣傳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從大成殿後門走出,即進入學宮參觀區。學宮是科舉時代本省學子讀書的最高學府,爲使士子接受教化,漸知遵循先聖先賢之道,所以學宮總是和孔廟建在一起。作爲江蘇古代文教中心的學宮位於大成殿後,以明德堂、尊經閣爲主體,“東南第一學”門匾由清末狀元秦大士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