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帝王故事 > 秦始皇造字改字的故事大綱

秦始皇造字改字的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措施就是在文字上控制天下。戰國時期,不但各國的政治、經濟是分裂的,文字也不統一,這個文字的不統一,是因爲異體字、簡化字太多,隨意簡化,隨意地寫一個同音字,這樣一來導致文字不統一。秦始皇統一文字以後,所有的字都有統一的讀音和寫法。

秦始皇統一漢字,以小篆爲標準,泰山上的刻石,小篆,整齊漂亮,不好寫,不好認。許多出土的簡上看到的字不是小篆,而是秦隸,有些人認爲既用了小篆又用了秦隸。兩者區別小篆整齊和諧,但寫起來麻煩。隸書簡潔,蠶頭燕尾。

秦始皇用小篆,我覺得一是說文上說的,二是刻石,都是小篆,只能說明用小篆統一的。

秦始皇爲什麼要統一文字?

文字的差異會帶來一個什麼問題呢?假如秦始皇下了一個詔書,秦始皇的詔書用秦國的文字寫,到了趙國不認識,到了韓國不認識,你說這皇帝的詔書怎麼貫徹?

秦始皇造字改字的故事

所以秦始皇統一文字的原因是兩大原因。第一,文字本身混亂。第二,便於政令統一,這是最重要的目的了。其實秦始皇統一文字,他的根本出發點還是爲了鞏固統一,你別秦始皇弄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人家連這八個字都看不懂,你還談什麼天下統一?就無從談起。所以,文字的統一是政令統一的前提,而政令的統一又是保證國家統一的必要措施。所以秦始皇在文字上下了很大工夫。那麼,秦始皇究竟是怎樣統一文字的呢?他又是怎樣統一度量衡的呢?河南大學王立羣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爲您精彩講述《王立羣讀史記》秦始皇第二十八集《統一制度》。

文化上。重要措施是統一文字,涉及三方面,一爲什麼?二用什麼來統一?三怎麼樣看待這件事情?前提是文字的混亂,戰國時期天下文字也不統一。是因爲異體字簡化字太多,隨意性大,導致不統一。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帶來一個問題,達到不可認。一文字本身混亂,便於政令的統一。政令統一是天下統一的必要措施。

經濟上。統一貨幣度量衡,戰國時有布幣刀幣秦半兩金幣多種,不統一怎麼交換?還有一弊端,誰都可以造,秦始皇實施兩點,製造收歸國有了。漢景帝時出現叛亂,就因爲吳王可以造幣,秦始皇只允許國家發行,把全國貨幣統一成上幣黃金和下幣秦半兩的錢,全國統一了,掌握了國家命脈。統一貨幣上非常成功。既實用,放在哪兒都行,還因外圓內方符合哲學觀點。

立即通行天下,光靠權力推行,不行。文字要好寫,錢幣要實用。統一度量衡是三種量具,度量長短,量容器,量重量。尺子戰國傳了四把尺子,22.3cm,22.5cm,22.7cm,23.1cm。混亂得很,所以戰國時的度不統一,留傳下來的都不統一。量具名稱大小不一,各國不一樣。秦始皇看到這一點帶來兩大弊端,交換無法進行。收稅怎麼收?不統一,就不公平,肯定得統一才行。便於交換向國家納稅。這是必然的。以後都是23.1cm。秦始皇的劍是七尺長,就可以知道多長了。

文字的功能在於交流,因此,文字形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實用性。一種不實用的文字是沒有生命力的文字,因爲它不便於書寫。文字的功能既然在於交流,那麼,天下百姓在使用文字時,常常會創造出一種書寫簡便的字體,這種來自民間的創造消極的一面是造成了文字的混亂,積極的一面是爲文字書體的演變提供了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