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乘人之危大綱

乘人之危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這篇文章講述的成語乘人之危和感恩圖報的故事,故事情節精彩,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故事,僅供廣大讀者閱讀和參考。

乘人之危

  (一)乘人之危

“乘人之危”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形容趁別人危難之時去要挾或打擊。

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蓋勳傳》,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東漢時,蓋勳因爲人正直,很有才幹,被舉爲孝廉,當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屬官——長史。蓋勳所在的郡屬涼州刺史樑鵠(hu)管轄,而樑鵠又是蓋勳的朋友。

當時,受涼州刺史管轄的武威太守橫行霸道,幹盡了壞事,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但是,樑鵠的屬官蘇正和卻不畏強霸,敢於碰硬,依法查辦武威太守的罪行。

不料,樑鴿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會涉及到高層權貴,連罪自己,焦慮不安。他甚至想殺了蘇正和滅口,但又吃不準這樣做是否妥當,於是打算去找好友蓋勳商量究竟該怎麼辦。

也正巧,蓋勳與蘇正和是一對冤家。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將要和他商量如何處置蘇正和,並且建議他乘此機會,勸刺史殺了蘇正和,來個公報私仇。蓋勳聽了斷然拒絕說:“爲個人的私事殺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現;趁別人危難的時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爲。”

之後,樑鵠果然來與他商議處置蘇正和的事。蓋勳打比方規勸樑鵠說:“餵養鷹鳶(yuan),要使它兇猛,這樣才能爲您捕獲獵物。如今它已經很兇猛了,您卻想把它殺掉。既然如此養它又有什麼用呢?”

  (二)感恩圖報

解釋:

對於別人給自己施與恩惠表示感激,並想辦法報答。

春秋時候,吳國的大將軍伍子胥帶領吳國的士兵要去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夠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來攻打我們,我一定重重地獎賞他。」可惜沒有一個人想到好辦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個年輕的打漁郎跑來找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鄭定公一聽,馬上問打漁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車子?」 打漁郎搖搖頭說:「我不用士兵和車子,也不用帶食物,我只要用我這根划船的槳,就可以叫好幾萬的吳國士兵回去吳國。」是什麼樣的船槳那麼厲害呀?打漁郎把船槳夾在胳肢窩下面,跑去吳國的兵營找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