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一字千金範例

一字千金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相信大家對一字千金和一衣帶水這兩成語都不陌生,但是它們的由來恐怕很多讀者都不知道吧。下面就由本站小編爲大家分享這兩個成語背後的故事。

一字千金

  (一)一字千金

戰國末期,大商人呂不韋做了一筆中外歷史上最大的投機生意。他不惜巨資,把作爲人質的異人立爲秦國國君。異人當了秦王之後,爲報答呂不韋的恩德,封呂不韋爲丞相,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由一個商人搖身一變成了進退百官的權威,朝中的大小官員嘴上不說,心裏卻很不服氣。呂不韋也知道他的政治資歷太淺,人們可能在私下議論,他覺得提高聲望是讓人們服氣的最好辦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時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呂不韋爲這件事大傷腦筋,召集門客進行商議。

有的門客建議呂不韋統兵出征,滅掉幾個國家,立下赫赫戰功,以此來樹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對說:這辦法有百害無一利,即使把仗打勝了,回來也升不了官,因爲沒有比丞相還高的職務了。重要的是戰爭風險太大,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萬一戰爭失利,結果會適得其反。

有人說:我們知道孔子的學問很好,那是因爲他寫了部叫《春秋》的書;孫武能當上吳國的大將,是因爲吳王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爲什麼不能寫部書,既能揚名當世,又能垂範後代呢?

呂不韋認爲這個辦法很好,命令門客立即組織人員撰寫。

呂不韋當時有三千門客,很快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爲《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城門上,併發出佈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佈告貼出許久,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無人來自討沒趣。於是一字千金便流傳至今。

[-(@_@)-]

  (二)一衣帶水

出處《南史·陳後主紀》隋文帝謂僕射高穎曰:“我爲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釋義像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間隔,後泛指地域相近,僅隔一水。

故事: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稱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於統一中國,在北方實行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國力大增。而當時長江南岸的陳朝後主陳叔寶卻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雖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卻依恃長江天險,並不把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僕射高穎詢問滅陳的計策,高穎回答說:“江南的莊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們在他們的收穫季節,揚言出兵,他們一定就會放棄農時,屯兵防守;他們作好了準備,我們便不再出兵。這樣來幾次,他們便不會相信。等他們不作準備,我們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糧食不像我們北方屯積在地窖中,而屯積在茅、竹修建的`倉庫中,我們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燒燬它,如果連燒幾年,陳朝的財力就大大削弱了,滅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一次,隋文帝向僕射高穎詢問滅陳的計策,高穎回答說:“江南的莊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們在他們的收穫季節,揚言出兵,他們一定就會放棄農時,屯兵防守;他們作好了準備,我們便不再出兵。這樣來幾次,他們便不會相信。等他們不作準備,我們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糧食不像我們北方屯積在地窖中,而屯積在茅、竹修建的倉庫中,我們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燒燬它,如果連燒幾年,陳朝的財力就大大削弱了,滅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採取了高穎的計策,經過七年的準備,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陳。出發前,他對高額說:“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夠因爲一條像衣服帶子一佯狹窄的長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裏的老百姓嗎?”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晉王楊廣爲元帥,率領五十萬大軍渡江南下,向陳朝的都城建康發動猛烈的進攻,並很快就攻下建康,俘獲了陳後主,滅掉了陳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