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自我鑑定 > 2016優秀教師自我評價

2016優秀教師自我評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自我評價不要寫那些誇誇其談的語句,比如本人組織能力強那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優秀教師自我評價,希望大家會喜歡!

2016優秀教師自我評價

  【2016優秀教師自我評價1】

許多教師上完一節課後心中無數,不知自己的課好不好,是否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往往要等教研員和老教師點評後才心中有數。其實課後只要按照九個問題自問自評就可以了:符合要求的就應該是好課,哪些方面欠缺就應在哪些方面下功夫。這些問題同時也可作爲評價別人課的參照。這九個問題可簡化爲27個字:明目標、自主學、合作探、精點撥、整建構、找規律、巧組織、高效率、人人清。

1、一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否適度明確並告訴學生?(明目標)

有效的教學始於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這個目標不僅教師要知道,學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戰一樣,不僅指揮員要知道戰鬥目標,戰鬥員也要知道,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每個士兵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教學亦如此。對於三維的課程目標,不是寫在教案上,而要變成學生的學習目標,以通俗的形式或問題告訴學生。學習目標要適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檢測性,學生看到目標就知道怎麼做、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

在實際教學中老師不要機械套用三維模式(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可嘗試把教學目標問題化,即把一節課的目標設計成幾個問題,問題解決了,學生就達標了。在問題中要包含目標的三維性。

2. 教學內容是老師灌輸還是先讓學生獨立自學和操作?(自主學)

新授課,老師不要急於先講,先讓學生自己看書、自己操作。過去都是“先教後學”,這種模式的基本假設是:這節課是新授課,學生對於這些知識一無所知,老師要從頭講起。難道學生對這些問題真的一無所知嗎?事實上只要給學生一定時間和條件,加以科學引導,大部分學生能夠自學課本。新課程提倡“先學後教”,其含義包括先學後講、先練後講,先考後講。書本知識先讓學生看書思考,有些問題可以先考一下學生是否知道,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作用,要給學生完整的自學時間。自學指導要做到四明確: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高效率的進行自學。

3. 學生不會的問題是否通過相互討論和幫助來解決?(合作探)

學生在自學中不會的問題不要急於解答,先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解決。學生的合作組織要分小組和大組。首先是兩個人的小組合作。實驗證明兩個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對於老師佈置的自學內容,兩個人首先是相互檢查,然後是相互幫助。兩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再通過大組來解決(6—8人一個大組)。大組一起討論不會的問題,注意提高課堂效率。大組不能解決的通過全班討論解決。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老師巡迴檢查,不要急於講解,要充分發揮學生互助的作用。在實際操作中要靈活掌握:小組能夠解決的大組就不要討論了,大組能夠解決的全班就不要討論了,要實事求是,不要走過場。教師在巡迴檢查中及時瞭解學生自學情況,爲點撥做準備。

4. 教師的點撥是否精當並退到最後一步?(精點撥)

從理論上來講,全班有一個學生能解答,老師也不要急於講,老師要退到最後一步,充分發揮學生自學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要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自學以後教師點撥主要起四方面作用:一是解答學生疑難問題。學生通過自學和討論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要通過老師來解決。二是規範學生的專業用語。學生在自學和討論過程中有些問題基本會了,但表述和書寫不夠規範,老師要予以糾正,並培養學生用專業用語表述和書寫的習慣。三是擴展學生思路,給學生提出多種解題的思路,擴展學生視野,開發學生思維。第四,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總結知識的內在規律和邏輯線索,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5. 教師是引領學生整體建構還是一開始就陷入細節之中?(整建構)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材編寫改變了過去線性結構模式,變爲模塊結構。每個模塊就是一個主題,一個整體。教師在備課時要改變過去那種只備一節課的習慣,按照單元備課,把一個單元看做是一個整體來安排和設計。要引導學生領悟編者意圖,理清單元結構脈絡,而不是教給學生知識的碎片。在教學一篇課文和一節教材時,也要整體建構。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一個單元和一節教材,使知識在頭腦中形成網狀結構而不是點狀結構。只有網狀結構的知識才便於理解和記憶。

6. 教師是否注意引導學生歸納知識的規律和學習的方法?(找規律)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歸納課本知識的規律和學習知識的方法,要用課本教,而不是教課本。所謂“用課本教”是指課本是範例,是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是知識的系統化,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系統學習課本知識。所謂“不是教課本”,是教師不一定用課本例子,要善於歸納課本知識體系、能力體系和價值體系。表面上,模塊式的課本編寫打破了學科知識自身的邏輯線索,但教師在教學時要把它理出來。

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善於引導學生尋找學習規律,講解例題找規律,變式練習驗規律,聯繫實際用規律。高水平的教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規律和方法,低水平的教師只能按照課本,亦步亦趨教給學生零散的知識。

7.一節課的教學環節是否合理恰當,活而不亂?(巧組織)

一節課的教學環節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教師在備課時都會精心設計,試圖取得最佳效果。但一節課結束後要認真反思,是否每個環節都有必要,都合理高效?有些教學環節單就本身來講,可能是創新,但在整節課中可能多餘。比如有學校規定每堂課教師都要“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老師就要挖空心思創設情境。其實有些課不需創設情境,教師直接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可能效果更好。再如新課程提倡合作學習,有的老師不管什麼問題都要讓學生討論,好像不討論合作就不是新課程的要求。其實有時學生自己學會了就沒必要討論,小組能夠解決的大組就不要討論,學生自己能夠解決的老師就不要講了。一切根據實際情況,在備課時有些要預設,但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學生情況靈活變通,不要機械照搬教案。教學環節的設計和實施要做到環環相扣,目的明確,不能太隨意、太零碎。教師的隨意性太大,學生往往會無所適從,沒有完整的獨立自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