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精選】端午節週記模板錦集六篇大綱

【精選】端午節週記模板錦集六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轉眼一週又結束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鍊自身,這時就需要我們認真地寫一篇週記了。週記怎麼寫才條理清晰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週記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端午節週記模板錦集六篇

端午節週記 篇1

今天早晨起牀,就聞到一股糉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於到了。

我跟爸爸老媽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學,於是妹妹脫掉鞋子,給我玩。我穿上溜冰鞋,老媽讓我原地踏步,一開使我心裏害怕,摔了很多次,眼睛裏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終於學會了溜冰,心裏驕傲自滿!滑着滑着就倒了。大姨對我說:“即使你學會了溜冰,也不能驕傲自滿哦!加油啊!”

聽了大姨的話,我回想我在學習上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會驕傲自滿。然後成績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再驕傲了,因爲“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不能貪玩了,也不能驕傲。因爲分數只能代表一時,不能代表一世!

這是多麼有意義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週記 篇2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吃麥餅,吃麥油煎。

我們先做麥餅,奶奶把粉團做成圓形,再用擀麪杖繞着圓形轉,粉團就越來越薄,越來越大。最後一張麥餅就做好了。我也學着做了一下,做出來像一片荷花葉。我把缺口補了一下,可要拿起的時候麪粉粘住了桌子。因爲我忘記撒麪粉在桌面上,這下我可無計可施了。媽媽過來幫我把做好的麥餅做回粉團,又重新用擀麪杖在上面滾動,隨時撒上面粉。不一會兒,一張又大又圓的麥餅就做好了。

做了十幾張麥餅之後,我們又開始攤麥油煎。我們這次的做法與以前的可不同,用上了爺爺剛從街上買來的電烤爐。

只見二孃抓了一把和好的麪粉在電烤爐上一比劃,形成一個圓形,再把空心處補住,合上電烤爐蓋子,大概要二十幾秒就可以打開了。麥油煎邊上一些地方就會翹起來,把它壓一下,再把餅翻個面,合上電烤爐大約過十幾秒,一張麥油煎就做好了。

到了中午,炒好菜,包好麥餅筒,大家圍着桌子高高興興地吃了起來!

端午節週記 篇3

大家知道端午節要幹什麼嗎?知道要包糉子,賽龍舟,今天我給大家講講我在家包糉子的情景吧!

這天是端午節,我們準備好了糯米,糉葉,豬肉,蜜棗。我們說完:“一二三”立刻把自己要的食材拿走了。我拿走的有豬肉:豬肉,大米,糉葉。開做了,我先用3個糉葉包成像花束的樣子,再把大米舀一半進去,然後把適當多的肉放在米上,再將剩餘的.糯米放滿,一個糉子就這樣誕生了。當然,根據口味,我們可以將豬肉放入料酒,醬油裏醃製一段時間。

等所有糉子包好了,就可以放入鍋中蒸了,不一會兒,米香就瀰漫了整間房間,香味撲鼻,我都迫不及待想要嚐嚐鮮了。這就是我的包糉子的過程,有趣而又富有意義。

端午節週記 篇4

家鄉的端午節有着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曆初五,這一天有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着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後幾天準備划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糯米和肉等物品包糉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糉子。原來單調的糉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糉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着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糉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餚。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麼新鮮感,因爲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麼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爲只有過節纔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端午節週記 篇5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霄節。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端午節非常熱鬧,吃得東西也非常多。因爲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又叫“重五‘節。我網上查了關於端午節的資料,發現在我們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鴨蛋黃、黃豆色的糉子。如果你問我最愛吃什麼,我就會告訴你,我最愛吃糉子。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給我包一大鍋三角形的糉子,可香啦!吃糉子包種子都是有講究的,包得不好,吃起來不香,裏面的調料也是很有講究的噢,糉子的配料有很多種,有蛋黃糉、栗子糉、大肉糉等等,我最喜歡的是大肉糉。包種子需要的材料有:糉葉、糯米、五花肉,細繩。記得有一年端午節,奶奶剛煮熟一大鍋糉子,我就迫不及待地抓起來就吃,因爲那金燦燦的糉子實在是太誘人了,可實在是太燙了,被奶奶阻止了,好不容易纔等到吃糉子的時間,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那天,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故事,原來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傳說中屈原投汩羅江自盡,百姓爲了紀念民族英雄,都來到江上,投入糉子,還倒入黃酒,孩子止水怪吃掉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吃糉子的就這樣流傳下來了。每年我都會非常期盼端午節到來的日子,因爲我可以吃到香香的糉子,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 篇6

端午節就快到了,我來到奶奶家。爺爺奶奶都忙開了,整天忙裏忙外,也不知道他們累不累。

爺爺在收集五端,五端是哪幾樣東西呢?它們是:艾草、菖蒲、龍船花、石榴花、蒜花。爺爺不到一天就採購到了。啊,讓我找十天半個月也找不到,也不是我笨,其實就因爲我沒有見過,所以纔不知道嘛,自然找不到哦。爺爺說要休息一下。奶奶也出去了,回來的時候,帶回了糉葉、肉、蠶豆、糯米。我猜奶奶是包我的最愛——肉棕子。我神不知鬼不覺,突然蹦了出來,把奶奶嚇了一跳。奶奶把肉放進醬油裏,然後又把蠶豆弄成了豆瓣兒。奶奶終於開始包糉子了,太有趣了,我目不轉睛地觀察着。糉子包好了,奶奶把糉子放進鍋裏,不一會兒就好了,我吃了好幾個糉子,令我回味無窮。我還要吃,奶奶不許我吃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出去了。出去的時候。無意發現爺爺在插五端,我說:“爺爺,你插這個叫無端的東西,要幹什麼呀?”爺爺說:“不幹什麼,聽說這個可以避鬼神呢?”爸爸笑了起來:“你別亂說話了,不要讓她笑掉大門牙。”“爺爺,原來你是騙我的,我不理你了。”我無話可說。“誰說的,這是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爺爺生氣了。爸爸把我拉進房間裏,說:“你別和爺爺吵了,其實那就是驅趕小蟲用的啦!”我好像有那麼一點沒變了,慢吞吞地說:“哦!”

第二天早晨奶奶給我戴五色線,我說:“難看死了,像什麼東西呀?”奶奶說:“別亂說,這是長命縷,能保你長命百歲的。”我啞口無言。快到學校了,我偷偷把它放進衣袖裏,到班級了,我看見大家都戴着五色線,於是把它拉了出來,看看誰的美。

原來端午節有這麼多的風俗,我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