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有關週記中秋節十篇

有關週記中秋節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週記中秋節 篇1

八月丹桂飄香,秋葉也染黃了地面,這時候,在香氣濃郁的桂花樹下,泡一壺桂花茶,和親朋好友灌輸着美麗的秋景,在一起談天說地,就這是秋天的時候最美的時候了。

有關週記中秋節十篇

中秋是全年團圓的日子,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會爲我們購買一身新衣服,而爺爺奶奶則爲祭祀祖宗而準備,還有必不可少的各種月餅。

在家鄉的人們不會去買商店精裝的月餅,都是去人民醫院旁一家店買自己家鄉人做的月餅,這些沒有裝飾得很漂亮,好吃又實惠,也沒有商店裏買的有很多口味,只有蛋黃和豆沙月餅兩種,小時侯最喜歡吃這種自制的月餅了,金黃色的誘惑,常常使我向媽媽懇求切給我吃,但是媽媽怕我吃太多,所有每次都只允許我吃三個,但經常會忍不住去偷吃,或者忍着痛大聲喊,現在想來,覺得很好笑。在吃的時候,還經常爲雞蛋的大小而和弟弟爭吵,吃月餅時,沒有用刀子或叉子,也沒有如同紳士般慢吞細嚼,這樣的吃法在村裏會被人當另類——這小子給我裝起斯文了!通常我們都是狼吞虎嚥的,管他什麼風度不風度的,有得吃,吃得多就風光。最後,嚥着了,用手捂着喉嚨嚇轉,這時媽媽會給我端來茶水,讓我慢慢吃。

到了中秋那天,家鄉在前幾天所積蓄的熱鬧才爆發出來。小孩就穿着新衣服滿大街亂跑,早餐也沒有吃多少,因爲中午要祭祀祖宗,所以留着肚子去“吃大餐”。其實對與我們現在來說也不是什麼大餐,但對於那些孩子們就不一樣了,父母在這天不會管你,你只管玩,玩累了回家有東西吃,這就很不錯了,在平時是沒有這麼好的。在祭祀祖宗之後就將“祖宗爐”搬掉,然後開始吃祭祀的東西了,意思是祖宗想吃,家人再吃,表現出對祖宗的尊敬。吃完後,大人們還在收拾碗筷時,小孩已經在牀上睡了,因爲晚上還要熬夜賞月,可見賞月在孩子的心中很重要。大人們在收拾碗筷就會去準備晚上拜月亮和賞月的事情,最後才和孩子們要一起睡覺,等待美麗的夜晚。大約在晚上七點半的時候,人們就在街道上擺起了自家的桌子,然後把月餅和一些食物放在桌子上,開始拜月亮。整個街道很熱鬧,大人小孩都很高興。

最後,在城市燈火的熄滅中漸漸靜了下來,城市被圓月點綴得煥發光彩……

週記中秋節 篇2

這個中秋節,嫦娥一定是哭成了淚人,一天的細雨綿綿,沒有月亮的半點影子。但,卻是我過的最特別的一箇中秋節,你知道是爲什麼嗎?

因爲,中秋節的中午,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爸爸媽媽親手爲我做的肉月餅,還是通過圖書館的叮噹貓信使阿姨送給我的。阿姨的樣子,我不看照片已經記不清了,但是清晰地記得叮噹貓那特有的純藍色,還有胸前那特有的、百變的、無所不能的大口袋。爸爸媽媽肯定是和叮噹貓阿姨一起,把神奇的力量轉化到肉月餅裏了,我吃完後可精神了。

下午,我和媽媽還一起參加了名人館的中秋拜月活動,瞭解了月亮的祕密。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他們有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天嫦娥一定是在月亮上哭着看着地球上的后羿吧。接着,我和媽媽一起製作了玉兔和燈籠,一起玩“小手牽大手”的遊戲,隔着簾子,仔細地從4位媽媽伸出的手中,找到媽媽的手。此時我才發現,媽媽的手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細嫩柔軟了。最令人驚喜的是,我還被評爲這次活動的“小狀元”呢。

吃吃玩玩的一天過得真快呀,真希望每天都是中秋節!

週記中秋節 篇3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託夢,說是隻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值得珍視的。如今大坑區的舞火龍活動規模頗大,除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及指揮外,安全組等等。輪番舞龍者達三萬多人。

週記中秋節 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這一天我非常高興。

吃過晚飯,我和爸爸興致勃勃地上街走走。剛走出大門,眼前全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的景象。我們一往廣場上走去,看見了水花四濺的清澈噴泉,還可以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它們有的似箭向上噴,有的如蛟龍噴水等,噴出的朵朵水花,讓我看了心曠神恰。五光十色的燈,照在大地上,好像白天一樣亮。

接着,我跟爸爸走到了北二路旁,看到了辛苦工作的交警還在路上保護治安。川流不息的車輛來來往往,可真是熱鬧極了。

回到家,我連忙跑到陽臺上賞月。只見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宛如一個圓潤亮澤的白寶石在黑夜裏站崗,非常美。我好想有一雙翅膀,飛到月亮上去,在空中旅遊,還可以看到美好的夜景,觀察大大的月亮,那該多好呀……

“女兒,睡覺了。”爸爸的叫聲驚醒了正在遐想聯翩的我。

中秋節這天我過得無比快樂。

週記中秋節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早晨我們全家早早的起了牀,媽媽和爸爸到超市買了月餅,我在家和奶奶包餃子,嬸嬸和弟弟,小叔從萊蕪過來。

午飯時間到了,奶奶先端來了菜,然後端來了餃子,我吃完了菜開始吃餃子了。剛開始準備吃,我的弟弟就哭了,原來是弟弟也想吃,我嬸嬸就給我弟弟了一個餃子,在這個喜慶的節日裏,原來小弟弟也嘴饞了,小弟弟吃着餃子那樂滋滋的樣子,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午飯過後,我們全家又在準備着做晚餐,到了晚上我們全家又在一起吃晚餐,有茄合、西紅市、排骨、芹菜、菜花……今晚的菜單更加豐盛了。

有好吃的,真開心。而且今天的月亮非常圓,就像月餅。爺爺還給我講了“中秋節”的來歷:相傳,遠古時侯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貧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遠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按時起落,爲民造福。后羿受到大家的尊敬,他的妻子嫦娥,非常美麗善良。不少人投師學藝,心木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後羿外出打獵蓬蒙就去搶藥,嫦娥爲了保住仙丹就吞了,飛到了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來聽說了很傷心,就對月亮哭,突然他發現月亮上有個身影很像嫦娥,於是他去追,可是他追不上月亮,沒有爲法,只能把嫦娥,愛吃的水果食擺在上,百姓聽說了嫦娥成了仙了,也向善良的嫦娥,初求平安,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這個中秋節真令人難忘啊!

週記中秋節 篇6

每年八月十五夜,當一輪圓月高高地掛在天空。商店裏的月餅陳列滿櫥的時候,電視裏幾乎都做着關於月餅的廣告:“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團圓送月餅父母親正在盼着你的歸來。”“明月本無價,高山皆有情,願你的生活就像這正月十五的月亮一樣,圓圓滿滿。”這時候,每個工作在外的遊子或者與父母分離的學子幾乎都懷着一個心願:趕快回家,與父母親團圓,與親人團圓。中秋節是一個凝聚了思念的節日,一個小小的月餅包含的是無窮的牽掛和祝福。於是,你看,每到中秋節,商店裏的月餅琳琅滿目,吸引了各個階層人挑選的目光,那一盒盒包裝精美的月餅彷彿一個個身價陡增的紳士一般等待着人們對他的篩選,那氣派真讓人驚歎。如今的人們囊中飽滿,那100——200元錢一盒的月餅到了中秋節幾乎眼都不眨一下就買下了,爲的就是這中秋節的團圓氛圍,爲了親人捨得,值得!

這使我不由想起我小時候過中秋節,由於經濟上的拮据,父母親只能從商店裏買一元錢10個的椒鹽月餅給我和弟弟解解饞。那時候,每到中秋節,我們都習慣在室外吃月餅賞月,天上一輪圓月高掛,父母親慢慢地和我們說着我們小時候的趣事,高興的時候,父母親還指點着圓月,告訴我們嫦娥奔月的故事,說吳剛砍桂樹,說嫦娥奔月,廣寒宮裏的孤單寂寞。我們吃着月餅,看着圓月,想象着嫦娥的美麗樣子,嘆息着吳剛砍桂樹,永遠沒有盡頭。對於天上的那輪圓月真是充滿了嚮往之情。那中秋節晚上的月亮真的是分外皎潔,也分外的圓,它慷慨地把清輝灑向人間,讓漂泊在外的遊子盡情的享受和親人團聚的快樂。父親看着圓圓的月亮,忽然感慨地說:“你們現在還小,還能和父母親團聚,長大了,到外地工作或有了自己的家,中秋節就可能回不來,那時候,我和你媽媽就只能兩個人賞月了。千萬不要忘了在中秋節的圓月下有父母親遙遠的祝福噢!”

我和弟弟聽了不以爲然,對父母親說,我們不會離開你們的。我們會一直陪伴你們看月亮的。可是,後來,我成了別人的妻子,有了一個家後,也就真的無法做到和父母親同賞月,同吃月餅了。於是,只能在中秋節的夜晚遙寄祝福給父母。我才真正理解了當年父母親說的話,子女是不可能陪伴父母一輩子的。我們就像一隻只鳥兒,長大了一定會離開父母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於是,對父母親的牽掛在中秋節團圓之夜就特別明顯了。父母親,我雖然不能再像兒時那樣在我們家的天井裏伴着你們一起吃月餅賞月,聽着你們講那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做着一個個關於月亮的夢,可是,那份在圓月下賞月的愉悅卻永遠貯存在我的心裏,成了我一個都市生活者的美好回憶。

如今的我,生活於都市,住在套房裏,幾乎再也沒有了在園子裏賞月的雅趣。於是,童年中秋節的夜晚的那份與天地同輝,和父母親同歡的場景成了一種定格,定格在我的記憶裏,那麼美好,那麼溫馨。

家鄉的中秋節,豈止是賞月,吃月餅,如今的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各種與中秋有關的孝敬活動也應運而生,每到中秋節,給父母親買雪源康、富硒康、硒爾康的人多的是。於是,家鄉的中秋節隨着時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內容。真可謂團圓是主題,月餅是主要內容,孝敬父母的保健品是陪襯,讓一個團圓的節日又同時成了孝敬父母、關心父母健康的節日,真可謂一箭雙鵰,意義深遠。

如今中秋節的月餅檔次之高讓人驚歎,什麼味道的都有,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包裝之精美也讓人歎爲觀止。和我小時候吃的月餅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可是,也不知道爲什麼,嘴巴反而刁了,這個挑挑,那個撿撿,還總是嫌不好吃,反而是小時候的椒鹽月餅好吃了。此時,我才明白,人是難以侍侯的動物,吃得太好了,反而會挑剔。

那個一元錢10個的椒鹽月餅纔是最美的美味,不正代表着我們每個人對往昔生活的懷念嗎?再高檔的月餅也換不回那美好的時光和氛圍了!

週記中秋節 篇7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和家人團圓。“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的月亮是最圓最亮的,也是最富有詩意畫情的。我遐想着中秋節關於月亮的美妙故事,帶着這些憧憬,中秋節這天晚上,我催促着爸爸媽媽到天台上賞月。

我和媽媽帶上了月餅、飲料和水果,爸爸帶上了紅酒,我們在仙境般的銀色月光下席地而坐,月光灑在我們的.臉上、水果上、酒杯上……那輪明月在深藍色天空的襯托下,伴着涼爽的秋風,顯得極潔白,極溫柔,極細膩,極清新。

夜愈深,天空反倒愈加明亮。月亮周圍的七彩光暈變幻成了一個大玉盤,把月光盛在其中,看起來好似一個大大的月餅,讓人垂涎三尺。月影悠悠,在那一泓碧水裏盪漾,皎潔的月光,圓潤的線條,使大地彷彿成了一幅鑲嵌在銀色鏡框裏的水墨畫;遠處的山坡隱匿在霧一樣的月輝之中,撲朔迷離,朦朦朧朧,顯得那樣的神祕莫測。

我靜靜地站在月光下,擡頭仰望:月光如水,像瀑布一瀉千里。所到之處,屋頂、小路,彷彿變成了小池,閃動着銀色的漣漪:月光如影,悄然映照在大樹上,又頑皮地透過那繁茂的枝葉,一絲絲淌下來,在地上留下斑斑點點的銀色,宛如天上的繁星;月光如紗,皎潔的明月在空中一會兒慵懶而自由地漫步,一會兒又偷偷地鑽進雲朵裏,只透出朦朦朧朧的光亮,隱隱地照在草地上,好似給花草們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

聽!樹葉“沙沙沙”,讚許地鼓起了掌,它一定是喜歡這月色;青蛙“呱呱呱”地唱起了歡快的歌,它一定是讚美這月色;多嘴的蟈蟈也忍不住讚歎起來:“美呀美呀!”,各種各樣的聲音混在一起,爲月亮唱起了讚美的歌。天上的星星聽見了,一個個像頑皮的孩子眨着眼睛,用好奇的目光瞅着大地。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上,柔和的光灑向大地,並照在我的臉上,就像給我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望着又圓又大的明月,心想:是不是每個人此時都沉浸在團圓的幸福氣氛中呢?那些留守兒童是不是已投入了爸爸和媽媽的懷抱?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們現在是否和家人團聚?那些軍人們現在是不是在和自己的親人們共進晚餐?我遐想着,彷彿那些美好的場面已浮現於我的眼簾……

週記中秋節 篇8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自古以來,天空中那輪皎潔的月亮,披着一層神祕的面紗,被詩人吟誦,被人們拜舞。人們一直對月亮充滿幻想。

明月中秋全家聚,月下私語樂融融。中秋之夜是個祥和,美好的夜晚,家家歡聚一堂,坐在月光下吃月餅,該是多麼舒服呀!

去年的中秋節我是在我奶奶家過的,那一天,親人們都來了,還是八月十五的夜晚最熱鬧,我們一家歡聚一堂,坐在陽臺裏等待月亮仙子的出現,可是等了半天,連月亮的影兒都沒見着。我有些灰心喪氣,抓起一個月餅吃起來,我心裏有些納悶:爲什麼中秋節就要吃月餅呢?

我就去問乃奶奶,奶奶告訴我,在元朝的時候,君主怕子民造反,就下令十家合用一把菜刀,這十家還要供養一個蒙古奴隸主的爪牙,這些爪牙橫行霸道,人民叫苦連天,一位正義的大臣看不下去,就在中秋月下,給月餅裏塞進許多寫着“愛國正義,推翻王朝,一起連手,還我河山”的字條,把這些月餅送到人們家裏。人們看到字條,就有了動力,最終,推翻了fu敗的元朝。往後,就有了中秋佳節吃月餅的習俗。聽完奶奶講的這個故事,我陷入了沉思。

突然,弟弟叫了一聲;“快看,月亮升起來了!”我們望着那皎潔的月亮,眼圈都紅了,想到了那些因工作繁忙而不能歸家的人。這時,奶奶從冰箱裏拿出幾大盤月餅和許多好吃的,擺放在月亮的下面,聽說這叫做供奉月亮。奶奶在燒香敬紙,我看着頭頂上的月亮,她越來越亮,彷彿正對着我們笑呢。這個晚上,奶奶家的笑聲一直到十二點才結束。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家鄉的中秋更是熱鬧。我喜歡中秋節,明月皎皎,寄託着我們的思念。每當我看到月餅,就會想起親情味濃的中秋來,吃到月餅,就會想起那民風獨特的家鄉……

週記中秋節 篇9

在我所喜歡的中國傳統節日中,中秋節是其中之一。因爲到那時,我就可以回奶奶家玩了。奶奶家比較遠,所以我們不常回去,我特別喜歡到奶奶家玩。

聽媽媽說,她小時候過中秋節要去她的姥姥家。一到農曆八月十五晚上,太姥姥就會在陽臺上擺張桌子,上面放上各式各樣的月餅,還有各種點心和水果,那是祭拜月亮的。傳說月亮裏面有嫦娥、玉兔、吳剛、桂樹。家裏從老到小,一個個地拜月亮,祈求嫦娥讓他們在這一年平平安安。

我問媽媽爲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媽媽笑着說:“這是因爲董永和七仙女的兒子董恆穿着吳剛給他的登雲鞋,去天宮找七仙女。七仙女把嫦娥送來的桂花糖拌上花生仁和核桃仁,做成餡兒,然後按圓月的樣子,做成香甜的仙餅給兒子吃。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十分生氣,命天兵脫下董恆的登雲鞋,將他送回人間。後來,董恆做了官,便讓各州的百姓在農曆八月十五這天,模仿仙餅的樣子做成月餅擺在月亮下,表示對親人的懷念。”

週記中秋節 篇10

農曆八月十五,當深藍的帷幕上掛起一輪圓潤的月,當薄紗般的月光灑向大地,當心靈疲倦的人兒圍坐在一起,當團圓的氣氛瀰漫人間……這一切,唯中秋可品見。

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品的想往。因爲當此日的朝陽躍於頭頂,離家的人們便開始欣喜嫁人即將團圓,心中的疲憊得到安撫,夜幕降臨之時更是儲蓄了萬般感情朝着家的方向前進。是啊,中秋是多麼美好的節日。

以前的中秋,都是在外婆家過的。外婆有三個孩子。每逢此時,三家人都會一同聚到外婆家。雖然外婆家不大,但蓄滿了親情,容納着愛。我們擠在桌上早早的吃了晚飯,兄妹們便都圍坐在一起談些生活、工作上的事,詢問老人家的身體情況。我則會和外婆粘在一起,或與親戚們吵吵鬧鬧。外公外婆此時總是笑容漫溢。

待路邊昏黃的街燈亮起,也是月亮顯露面目之時。小孩便搬着小椅子來到陽臺,大人們就倚在窗邊共同賞月。那月餅可是必不可少的東西,舅舅阿姨都拿了包裝精美的月餅到外婆家,可有好多品種。月餅的圖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有刻印的吉祥字語。餡也多種多樣,椰絲的、蛋黃的、豆沙的、水果的。小孩們都各自挑選喜歡的口味,爭搶着好看的包裝盒。而這一個個的小盒子,便會成爲我們第二天課堂下熱烈討論的話題,或是美術課上哪件藝術小品的基礎。

如今的中秋,我身在異鄉。遠離了外婆,遠離了家鄉的親人,我在此處難免有些許的懷念,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感慨。雖然沒有了外婆家的熱鬧非凡的場景,但在這裏有父母,還有爺爺奶奶,如果心想是圓了父親能陪父母,盡點孝心的願望,也就少了幾分感嘆。不過,每當中秋之時,爸媽都會拿回來好多月餅,口福還是不減。當我們一起拎着月餅盒到奶奶家時,那種隔別的親情一樣又會迸發而出。這也就是中秋所帶給人們對心靈親情期盼的回報吧。

無論近在咫尺,或遠在天涯。中秋就像一條紐帶,在人們漸漸冷卻的心中點燃一把親情的火。這火燃燒着美好的回憶,燃燒着團聚的喜悅。燃燒這親情所含有的無與倫比的強大力量。

中秋將至,我希望今年的月更亮,更圓,更祈望我所愛的親人愈加健康,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憶中秋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