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清明節週記彙總五篇

清明節週記彙總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清明節週記 篇1

今天,我和爸爸、姑姑、伯伯一起去給奶奶掃墓,在回老家的路上,我望着窗外的風景,路兩邊是隨風飄舞的柳枝,還有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黃色的油菜花,到處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真的太美了!

清明節週記彙總五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下車的時候天空還飄着小雨,我們下車後,踏着泥膩的小路,終於到了我奶奶的墓前,爸爸和姑姑給奶奶燒了好多金元寶、衣服、錢之類的東西,燒的時候,姑姑還一直唸叨着“媽媽,我們來看你了,給你送錢了,”燒過後我們還在奶奶的墓前拜了拜。拜完之後,我們就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清明節週記 篇2

又到每年一次得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得麥田、臘黃得菜花、粉紅得桃花、雪白得梨花,多美得春色呀!

河南得清明節可隆重,我們家得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得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得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着,小孩們有得拿鋤頭、有得拿鏟子隨後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有得除草、有得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得墳頭整理得乾淨許多,接着還要把五顏六色得墓錢插在墳頭得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得字工工整整得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得祖墳頓時面目一新。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得,紙錢是給祖先用得,表示我們後輩得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得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得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得事呢,爺爺得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得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着給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得,我差點闖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墓,我們都累壞,下山得腳步一瘸一瘸得,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得祖先增添幾分敬意,也密切我和表哥表姐得親情。

清明節週記 篇3

可能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古老名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清明雨比往常來更早,下更大一些。

聽着清明前夕雨,這雨似乎變味兒,以前那小小雨,現在聲音都兇巴巴,急哼哼。彷彿一個脾氣級好人,突然變火味十足,想起前年那清明雨,怎能不讓人懷念?如今爲什麼會如此粗暴?

雨聲曾是被優美描寫爲心跳,如今這健康心跳變成心臟病人狂燥無序胡蹦亂跳。雨聲曾被抒情被人描寫爲天眼淚,現在卻是毫無美感像一羣罵街潑婦橫飛口沫……

雨聲這大地精靈,這樣變質。在這個連閃電也變瘦小狹小空間裏,人類視覺享受被剝奪,聽覺享受也被無情剝奪。

其實雨是委屈,當它從天而至,它本來是純淨,原生態總是嘩嘩譁,沙沙沙,或者淅淅瀝瀝,無言無聲。當細細輕柔雨無聲地洇入幽綠草地,它象一個乖女孩用月光表示自己天真童心。當大雨落到高山那種豪氣聲音象一個俠女。

在這清明前夕雨聲中我好像領悟一些什麼:面對這雨聲那細柔雨早已成爲過去,我們應該好好努力不讓粗暴雨再次回到下一個清明前夕。

清明節週記 篇4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着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着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中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裏,我的耳邊似乎又想起了那扣人心絃的旋律:“起來,不願做努力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築起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又站了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着儈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鬥爭到最後一刻,流盡最後一滴血!

爲了人民的解放,你們和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的戰士們一樣,爲了弘揚共產主義信仰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着《義勇軍進行曲》,英勇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明將於日同輝,你們的精神將與江河共存!我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爲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纔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青山綠水長流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沒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永記史冊,青史留名!

清明節週記 篇5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我來告訴你吧!今天是清明節。

清明的來歷和習俗你們知道嗎?下面讓我來說說吧!來歷: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習俗:清明節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如果按農曆計算,沒有確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是清明;按照陽曆計算則在4月4日或5日(以當年二月平或閏而差異),太陽到達了黃經15度時,清明開始了。

我和妹妹、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老爺爺的去掃墓。今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走在綠油油的麥田裏,從遠處看,麥田像一片綠色的海洋。我的眼不知道看那一處好。終於到了老爺爺的墓前,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的放在地上,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地紮在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庒嚴。我們拜完了之後,開始給“九泉之下”的老爺爺燒陰間的鈔票,有一萬的、有一億的、還有五億的。我一看這麼多,一年還花不完呢!爸爸知道他喜歡吸菸,給他多燒了一點。老爺爺你走得那麼早,我還沒來得及孝敬您老人家,你離開了我身邊,在那陪伴您的只有孤獨和寂寞。要是您還在,我一定會孝敬您的。

在走的時候,我又向他拜了拜,才依依不捨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