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良好家風徵文(精選16篇)

良好家風徵文(精選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徵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徵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麼寫好徵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良好家風徵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良好家風徵文(精選16篇)

良好家風徵文 篇1

家像天空,我像小鳥,沒有天空我將無法快樂地飛翔;家像大地,我像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像雨水,我是樹苗,沒有雨水我將無法健康成長。家像陽光,我像花兒,沒有陽光,我將不再漂亮。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每個人家裏都有家風、家訓、家規,這些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爲了教育我們而設定的。

在美國,一位小男孩兒用小斧頭砍倒一棵小樹,而那棵小樹卻是爸爸最心愛的櫻桃樹,爸爸回來了,看見自己最心愛的櫻桃樹被砍倒了,氣得火冒三丈,憤怒地說:“是誰砍倒了我的樹,要是被我找到,我要……我要……”孩子見闖了禍,但他從不撒謊,就在憤怒的爸爸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爸爸不僅沒打小男孩,反而把他摟在懷裏:“我的好兒子,我寧願損失一千棵櫻桃樹,也不願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可你以後不能隨便砍樹。”這個誠實的孩子就是喬治。華盛頓,也許就是因爲這樣誠實的性格使他成爲美國第一位偉大的總統。

爸爸媽媽也常教育我,要做一個誠實、不貪圖錢財的人,可小時候的我卻不懂什麼叫誠實。

記得有一次,我數學考差了,只得了85分,心情非常不愉快。我正想着怎麼跟媽媽說,突然,一個想法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改分數吧,這樣媽媽就不會罵我了。放學後,我還是猶豫不決,兩個小人在我的腦子裏吵來吵去,“不能改分數,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必須改,反正沒人知道,媽媽還會誇你呢。”到底改還是不改呢?最終我抵不住誘惑,決定:改分數。我慌慌張張地跑到一個沒人的地方,準備爲我的考卷下“毒手”。我拿出紅筆、考卷和改正液,小心翼翼地修改分數……過了一會,我對着自己的"傑作"左看看右看看,“嗯,不錯,沒漏出一點破綻。”我滿意的點點頭,收起考卷,背上書包,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拿出被我下過“毒手”的考卷給媽媽看,“媽媽,我數學考了98分,有什麼獎勵嗎?”“寶貝,太棒了,媽媽晚上煮大雞腿給你吃!”“歐耶,謝謝媽媽!”我這下心裏可高興了,卻沒意識到自己已經犯下了滔天大罪。

第二天早晨,媽媽對我說:“娜娜,你是不是有什麼事情瞞着我?”聽媽媽這麼一問,我呆住了,想:難道媽媽知道我改分數的事情了?“媽媽,我能有什麼事情瞞着你啊。”“娜娜,我一直都以爲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可當昨天老師打電話告訴我,你只考了85分時,我……”“媽媽,對不起,我錯了,我不應該改分數的。”“孩子,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誠實,如果丟了誠實,便再也找不回來了。”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只有有了嚴格的家風,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良好家風徵文 篇2

談到家風,按我的理解就是家庭教育,就是爸爸媽媽的言行帶給我的影響。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我想,家風家教就是孩子人生最早的學習讀本。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風家教沒有很明確的言傳身教,而是潛移默化的一種家庭氛圍。主要是在於父母的身體力行,這種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堅強。爸爸從小生活在一個小山村裏。村裏特別貧窮,甚至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通向村外。村裏沒有小學校,要到十幾里路以外的村子去讀書。每天天不亮就起牀和村裏的小夥伴一起趟過一條小河,再翻過一座不是很高但灌木叢生的大山丘,每次趕到課堂都大汗淋漓。晚上很晚才能到家,有時沒吃完飯就累的睡着了。儘管這樣辛苦,爸爸還是堅持着讀完小學、初中,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理想的學校。每每爸爸說起小時候,更多的和我說的都是上學路上的開心事,絲毫沒有抱怨和委屈。但我從爸爸堅定的目光裏讀懂了那份堅強,還有堅持,不放棄。這份堅強從小就影響着我,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生病我從沒耽誤過一節課,我想這種堅強將會陪伴我一生,讓我全身充滿無窮的力量。

節儉。媽媽總對我說,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不要浪費一粒糧食。剛學會吃飯時,我總是把飯粒弄的到處都是,每每這個時候,媽媽都會一粒粒撿起來自己吃掉。等我懂事了,媽媽就讓我自己把掉下的飯粒撿起來,我也學媽媽的樣子吃掉它。現在不是號召光盤行動嘛,我們更要以身做責,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光榮傳統。

勤勞。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我就經常和爸爸媽媽回爺爺家幹農活。從春耕到秋收,讓我從小就體會到勞動的艱辛和農民的辛苦。也從中理解了那句“粒粒皆辛苦”的含義。爸爸在工作中也任勞任怨,從不挑活撿活,無論多麼辛苦都從不懶惰。媽媽做家務從不怕髒怕累。我也從小就學着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孝敬。爸爸媽媽是個可憐的孩子。他們各自的媽媽都很早就離開了他們,每當爺爺和姥爺到家裏來時爸爸媽媽都特別開心。吃飯時老人不動筷子誰也不許吃飯;做事出門前都要和老人打招呼;如果他們要談事情,爸爸媽媽都畢恭畢敬地聽着,從不大聲和老人說話。更不用說洗腳這樣的小事了,反正就是一個全方位的服務。現在我長大了,爺爺他們再來家裏時,洗腳、端茶倒水的小事我就全包了。

寬容。從小媽媽就告訴我,男子漢要有一顆寬容、大度的心。凡事不要斤斤計較,要學會禮讓,學會理解人。和同學發生矛盾了,媽媽從來都是讓我先道謙。剛開始時我不理解,後來我慢慢地懂得了,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每個人都寬容一點,那麼人與人之間將會更和諧、溫馨。

我的家風當然不止這些,誠實、善良、守時、守信……這些好的家風無時無刻影響着我,陪伴着我,爲我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我要把這些好的家風繼承和傳遞下去,讓我們的家庭和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良好家風徵文 篇3

家,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所學校。一個家庭的家風,決定了孩子的一生。我慶幸,家人的言傳身教,使我這棵“幼苗”能夠在和暖春風的吹拂下茁壯成長!

我家是美好的,從小到大,耳濡目染,家中所有人都用實際行動告訴我誠實是最大的美德。

還記得那是一個週末,媽媽帶着年僅七歲的我去超市買東西時,我一眼看中了一個迷你橢圓形的彩色蠟燭。媽媽不願給我買,我沮喪地轉過身,擺弄着蠟燭。當時年幼的我對金錢沒有概念,只知道一心想要漂亮的蠟燭,趁人不注意,我把小蠟燭塞進了口袋裏。

回家的路上,我心中竊喜媽媽沒有發現,忍不住把手放在口袋裏摸來摸去。媽媽好像看出了端倪,嚴肅地盯着我的眼睛,輕輕地問:“你口袋裏有什麼?”我被媽媽這一問,心中好像有什麼東西在爬來爬去,臉頰像發燒了一樣火辣辣的,心虛極了。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輕聲說道:“孩子,媽媽知道你偷拿了那個小蠟燭,但是做人要誠實,咱們現在回去把它還給老闆,好嗎?”我糾結地低下頭,摸了摸口袋裏的蠟燭,點了點頭。

回到超市裏,媽媽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又向老闆再三道歉。老闆滿臉詫異,不解極了:“其實這迷你蠟燭就五毛錢,孩子喜歡就當我送給她了,沒必要……”“不可以,雖然只有五毛錢,但是沒經過別人允許就偷拿東西是不對的,孩子還小,所以不能讓她的意識裏留下這種壞想法。”媽媽一字一句地說。

就是從那刻起,我的心中就刻上兩個閃閃發光的大字,那就是“誠實”。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和爺爺在小公園散步,前面有一位二十多歲的大姐姐揹着雙肩包,小夾層的拉鍊沒有拉上,一部嶄新的手機掉了出來,我趕忙上前撿起來。爺爺看着我手中的手機,慈愛地笑了笑,說:“這手機一定很貴吧,你想想,該怎麼做?”我看着漂亮的手機,小聲說:“可是……我一直想要一部手機……”我此刻心中浮現出媽媽的聲音,於是我又大聲說:“我要還給姐姐!”我一溜小跑追上姐姐。姐姐驚喜之餘,一個勁道謝。爺爺欣慰地說:“孩子,你還小,但是一定要知道,一個人最重要的品格就是誠實,爺爺希望你能夠在成才之前學會做人。”我聽了爺爺的話,心中一顫,我告訴自己,在任何時候都要牢記“誠實”的美德。

在不久前,班級裏進行單元檢測,卷子非常難。我才做了一半,只聽身後傳來好朋友小宜的聲音:“‘學霸’,第二道大題第三個問怎麼寫?”我看了看自己的卷子,剛準備回頭告訴她答案,可是一個聲音在我耳邊響起“誠乃爲人之本……”我扭過頭對她說:“我不能告訴你,因爲我們要誠實對待自己的成績,不能欺騙自己。”一個“誠”字讓我成長!

在家風的影響下,我從無知的孩童變成了懂得誠實守信的少年;在家風的影響下,我從懵懂走向了成熟。我爲我家中瀰漫着誠實氣息的家風而驕傲!讓這誠實之花綻放在我們每個人心間!

良好家風徵文 篇4

我寫字桌前的牆上掛着兩幅毛筆字,每當我擡起頭來,紙上蒼勁有力的字就會映入我的眼簾,其中一幅是孔子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另一幅是顏真卿的“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也正是我家的兩個好家風——誠信和勤學。父母對我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到關乎於健康成長的重要大事,無不嚴厲地讓我必須要嚴守家風。

可我是一個生性淘氣調皮的小男孩。因此,父母爲了教育我繼承、發揚家風煞費苦心。我來說個誠信的故事吧!記得有一次,我去和同學玩耍,玩得興高采烈,忘乎所以,竟忘記了和父母約定的回家的時間。因此我十分害怕,小心翼翼,探頭探腦地進了家門,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果然不出我所料,坐在客廳裏是兩張陰沉沉的臉,正如外面烏雲密佈,陰沉沉,隨時都可能下雨的天氣。於是乎,他們爆發了,如同遠古火山一般,空氣彷彿凝固了,整棟樓裏都充斥着他們的怒吼聲,“噼裏啪啦”的毒打聲和我的哭喊聲。整棟樓彷彿都在顫抖,好像要塌了一樣。過了一會兒,一切又變得出奇的安靜,我開始寫一千字的檢討,不時地抽噎一下。雨也不知什麼時候停了。屋檐下的雨滴不時地掉落,如同我斷斷續續的淚水……

經過這一次深刻的教訓,我深深懂得了犯錯誤後該付出的代價。但是,我也從此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這次以後,我便仔細觀察,發現父母經常在生活中處處樹立榜樣,他們一定是爲了讓我明白一個人誠實守信是多麼重要。

除了誠信,勤學也是我家風中重要的一部分。爸爸媽媽經常告誡我:一定要勤奮好學,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因此在我上學時,我都會給自己定下階段目標,然後我就“不辭勞苦”地每天學習。在三門主課之中,我學語文的勁頭是最足(當然這與我的興趣有關),我想:要是人不睡覺那有多好,我就可以二十四小時不斷地學習了。當我的頭腦中只有“學習”二字時,自己沒有想到的是,我發現自己在不斷地進步,每天都能學到很多的新知識,我的成績突破得更是空前的好!從此以後,我更加勤奮好學,並養成了學習的好習慣。

我也喜歡讀書,每當我遇到沒有讀過的書籍,我總會第一時間將書拿到手,然後就擠出時間廢寢忘時地閱讀,假期裏有時一天內能讀兩三本書。我的書籍越來越多,到後來,家裏已經快沒有地方給我放書了,但這還是不能改變我對讀書的熱愛。

嚴謹的家風讓我受益無窮。我愛我家的家風,更愛我的家!

良好家風徵文 篇5

家風,就是一股淳樸、美好的風。它從上一輩吹到下一代,爲家中的每一代送來淳樸的美好品質。我們家,是一個熱愛運動的家,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家,是一個勤奮學習的家。

運動是爺爺豎起的傳統。東邊的天空朦朦朧朧發出微弱的霞光,我們一家五口慢跑的身影已經又一次出現在寒風凜冽的早晨。我跑在“一”字隊形的第二位。還記得第一次加入這個奇怪的隊形時,寒風刺得我睜不開眼,冷冰冰的空氣讓我每一個毛孔都結了霜。但爺爺不斷鼓勵我,最終,我忍受了這一切。現在,這對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了。迎風而跑,這不是任務,是錘鍊。

看着身後一樣輕鬆奔跑的媽媽、爸爸和奶奶,我總會感到自豪:這是我們家的傳統,我成爲了這一傳統的又一位傳人,家風已經從我堅強的骨子裏透了出來。慢慢地,我上學了,爺爺奶奶回到自己家去了。但他們傳給我的家風卻沒有帶走。帶着我骨子裏那勁,每天放學回家,我總會放下書包,在樓下一圈又一圈地慢跑。沒有了寒風作伴,但我依然感到那種無法言表的痛快。那是我心裏遺留下的痕跡,奔跑令我自由。在日復一日的奔跑下,這成了我的新習慣。這就是我熱愛運動的家庭。

尊老敬老是銘刻在我家每一個人骨子裏的東西。除了平時的孝敬,從我記事起,每到中秋佳節,我們總會帶上一盒盒月餅,開車去外婆家陪伴年邁的外公外婆過節。一開門,媽媽和爸爸便齊聲大喊:“中秋快樂!”說着,把一盒盒月餅送到了笑開花的外公外婆手中。媽媽緊緊地擁抱了外婆,爸爸和外公親切地談天說地。一家人團聚的時刻,無不充滿了溫暖。吃晚飯前,爸爸媽媽走進了廚房,堅決地要求幫忙燒菜。吃飯時,爸爸媽媽不停地往外公外婆的碗裏夾菜,把碗裏的菜堆成了山。吃過晚飯,大家團聚在沙發前,我趕緊捧來月餅跟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一家人依偎在一起,看電視,吃月餅,其樂融融。

爸爸媽媽的熱心關愛,讓我受到了感染。於是,從到家開始,我就不停地要求做家務。早上擦地板,中午燒菜洗碗,下午拖地,忙得不亦樂乎。能給父母送去溫暖,我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這便是我尊敬長輩的家庭。

愛學習是我家故老相傳的風氣。從太爺爺再窮也要學習,到爺爺老了仍堅持每天學習,喜愛看書、學習是我家的共性。每到晚上,我家的書房裏都會擠滿了人。這時,我們一家三口都會各自捧着一部大頭書,津津有味地暢遊書海。別人家裏的電視節目,我想怎麼也比不上我們家的陣陣書香誘人。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它陪伴我長大成人,讓我能成爲一個具有優秀品質的人,讓我能成爲一個擁有美好未來的人。

良好家風徵文 篇6

“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子,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一個好的家風就如同一個人的氣質,一個家族的品性一樣。在舉手投足間,體現出這種習性。一個家庭,如果沒有正確的良好的風氣和規距,那麼就談不上維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做到和睦相處。

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薰陶,結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有時候有什麼樣的家風和習慣,往往就會讓人有什麼樣的感受。如果你是一個邋遢的人,那麼很多人都會厭惡你,而且你給他的印象絕對是差評。當然,如果你是整潔漂亮的人,你會在他心中留下最好的印象。

在我們家,我父母從小就教導我做人要寬容,寬容在我心中了落下了根,當別人無意中踩到了你,應該說一聲“沒關係”。當別人不小心弄壞了你東西,這時你應該付之一笑。在這些小事上,你要學會寬容。每次對別人的寬容,都會使自己和別人感悟更多,感受更多!

古時候慈禧太后在與一大臣下棋時,對方無意中說了一句我殺老佛爺的馬。慈禧太后就勃然大怒,你殺了我的馬,我殺你全家,於是這位大臣被滿門抄斬,慘不忍睹。像這樣的狹隘心胸,這樣的暴行,怎會不遭人唾棄呢?

我覺得,只要仔細觀察和留心一下,我們就能發現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只要是能以寬容對待他人的人,一般都是受人們的歡迎的人。而且在人與人交往中,有時難免會有些小摩擦,但是隻要是無惡意的,我們就應該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如果在日常的相處中,對別人的過錯能夠寬容對待,就等於給對方提供改過的機會。我們應該本着“和爲貴”的精神,絕不斤斤計較別人的過失,又多爲他人考慮,既能確立起友善的人際關係,又能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環境。

當然還有一些家族的子弟整天遊手好閒,大肆花錢,然而大多數用的都是父母的錢。

有時候,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國家更是如此。有人認爲,一個人浪費一點不算什麼?一個家庭,浪費一點也沒有什麼,甚至一個工廠浪費一點也不會影響大局。如果世界上的人無時無刻都在浪費,那麼也不算什麼嗎?

現在的許多人常常哀嘆中國爲什麼富不起來。這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知節儉。

小時候,我們都會背誦這樣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時候,長輩們都用這首詩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浪費糧食,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但是現在的我們都長大了,可是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都忘記了節儉的意義。

然而在我們家裏,看起來一些很小的事,像是水龍頭的水“嘩嘩譁”的流着水,然而在一些人看來,這些水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他們卻不知淡水資源的缺少。但是一些山裏的貧困孩子,他們能省就省,他們可能經常吃不飽飯,也有可能連學都上不了,所以現在的人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有一條就是“尚儉”。它的意思就是崇尚節儉,樂於節儉,甘於節儉,把節儉這件事當做是“甘之如飴”的樂事。我們崇尚節儉,反對奢侈,是爲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尊重也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尊重。

然而好的家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它需要長期的“潤物細無聲”。對於青少年來講,則是要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

在一個家中,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在社會中,家風是社會的新面孔;在國家裏,家風是整個國家的尊嚴和傳承。所以我們要將好的家風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良好家風徵文 篇7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會難以忘懷,並且時時縈繞於心。因爲,你也許能從中不斷地得到啓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而只有家風、家訓,才能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樣滋潤着我們的心田,爲我們以後的思想品德做奠基。

家庭是溫暖的殼,孩子是溫室裏的花朵,家庭如一個港灣,安撫我們每一個遠航歸來的孩子,花朵只有在溫暖港灣的庇護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卓絕羣倫。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訓、家規,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如果說每個家庭都有自家的家規,那我家當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施惠勿念,受恩莫忘;人有喜慶,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於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這些家訓,是祖上流傳下來的,雖然真正做到的機率很小,但我還會盡量去做。不過要說起我與家風家訓的故事,那還得從我小時候談起。

小時候的我,總是鋪張浪費,一點兒也不珍惜糧食。一次吃晚飯的時候,我又弄得滿地是米飯。媽媽見狀,立刻滿臉黑線,我心想:糟了,又要捱罵了。卻沒想到媽媽出口成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吟完,媽媽又對我一番淳淳教誨。聽完,我恨不得把頭埋進地裏,並對媽媽承諾,以後再也不會鋪張浪費了。從此,我的家訓中又多了一條:勤儉節約,低碳生活。

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體裁,所以,我們要秉承家訓,志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把祖國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良好家風徵文 篇8

好家規創造好家風,好家訓創造好家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規,它可以讓一個家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我們家的家規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經常說:“百善孝爲先。”孝順長輩,孝敬老人,就是每一件事都讓老人稱心如意。老人說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老人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吃飯時,長輩沒有動筷子,我們晚輩絕對不可以先吃,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到齊了,纔可以吃。長輩生病了,我們小孩也一定要儘自己所能,照顧老人,雖然你們可能聽上去像一些死板而又老土的規定,但是隻要你養成了這些好習慣,你就會發現,其實它們一點也不死板,反而覺得這是必須的。

我們的家訓體現在誠信上。誠信,也是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中的一個詞,奶奶因爲誠信,在她們的廣場舞隊裏,大家對她的印象都特別好。爺爺因爲誠信,在他的工作單位上,交到了許多的好同事。爸爸因爲誠信,在工作中,與他們公司合作的人日漸增多。媽媽因爲誠信,在家裏有急事的時候,她的同事和領導也都會幫它幹活。現在,這個品質傳到了我的身上,所以在學校裏,我找同學們借書,約定好了什麼時候還,一定按時歸還,絕不失約,在日常生活中,我跟朋友們一起玩,和家人約好了幾點回家,也絕不會誤點。在我看來,誠信是從每一件小事中看出來的,是一個人必備的品質。

這些家風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爲家訓,是爲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璀璨。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雖然這個願望不太大,但它也是我們一家八口人共同的願望。

良好家風徵文 篇9

自懂事起,身邊的長輩就常對我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制定一個好的家訓與家風那是極其重要的,那麼什麼是家風、家訓到底是什麼呢?

小到家庭、大到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種風氣。家風正了,那麼一個家庭的思想品德也就正了,家庭的風氣正了一個國家也將繁榮昌盛,可見家風有多麼重要。家訓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個人的修身、齊家也有着着重要的作用。

岳母在岳飛的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的家訓也就時時驅使着岳飛上進,最終岳飛也沒有辜負岳母的期望,成爲了保家衛國的大將軍。我們家的家訓用簡練的話語來總結就是樸素、堅強、自力更生。樸素是不奢華、節儉的意思,奶奶一家很簡樸,一直是勤勤懇懇的勞作着,從沒有享受過奢華,在他們眼裏只要勤懇簡樸就夠了。正是這樣一種樸質而不造作的美造就了他們的美好品德。

堅強是很重要的,在遇到困難時往往能帶你打破困難黑暗的往往是堅強,他將帶你迎接希望的藍天。有一次,我掉到了坑裏,不講義氣的朋友們早就跑遠去看好戲了,我雖然焦急不已但是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一直告訴我的要堅強,於是我堅持不懈的攀爬着,最後終於爬了上來,讓夥伴們大吃一驚。正是堅強,給了我別樣的生活。還有一點是極其重要的,那就是——自立,自立是一種良好的品質,一種可貴的精神,自立自強可以在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如:自己洗衣服,自己穿衣物,自己疊被子,自己整理房間等等,在媽媽和爸爸的耳濡目染我也學會了自立,媽媽可是因此誇了我好幾次。我也很感謝我的父母,正是這三條家訓,讓我變得越來越好,所以我把我們家的三條家訓分享給同學們,希望同學們都能學到這些優良的品質。

讓我們學會自強自立吧,學會堅強,努力奮鬥,相信有一天成功的花是爲我們綻開的!良好的家風可以使我們可以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良好的家訓也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爲成功的道路墊下基礎,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這些良好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訓,改正不良的習慣,在長輩的帶領下一同堅守這些好習慣,讓它刻在每個人的心中。

良好家風徵文 篇10

我家的家訓是——誠。“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父母時常這樣告誡我:家訓似乎就是一條必須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纔可以在社會上立足,以至於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訓,爲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小時候由於父母工作的原因,我的童年便只能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他們一直把我當“小皇帝”供奉着。從小就豐衣足食的我在爺爺奶奶的寵愛下經常胡作非爲,經常惹出一些麻煩事。可是好景並不長,家裏來了一位不速之客——表弟。我的表弟比我小了6歲。表弟讓我“享”盡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滋味。因此我對他更是懷恨在心。

直到那一天,我終於報仇雪恨了。那天,只有我和表弟兩個人在家,勤勞的我在週末閒暇之餘,總是要幫着收拾收拾家裏那混亂的局面。我先從電視櫃開始打掃,“嘭”的一聲,花瓶伴隨着清脆的響聲落在我身旁,更關鍵的是那是奶奶的嫁妝,大家對它可是珍愛有加。可誰知,就被我這麼一個不小心打碎了。“這事如果讓奶奶知道,肯定會大罵我一頓,甚至於捱上幾棍子,這可如何是好?”我正思索着,好奇心極強的表弟,走過來見狀便數落了我一頓,然後便轉身離開了。在這一剎那間,我的心裏浮現了一個萬全之策。可是這樣的做法與家訓的衝突未免太大了吧,一旦被穿幫,那後果可想而知……

“叮咚,叮咚”門鈴響了,我應聲而去,開門後,我便迅速溜回房間。過了一會兒,奶奶走過來把我叫到客廳,指着那破碎的花瓶正準備說什麼。我卻佔了先機“咦,這、花瓶怎麼壞、了?”我吞吞吐吐的說道,以此掩飾自己的過錯。奶奶似乎明白了什麼。直奔表弟房間,並且把他叫到客廳,指着那破碎的花瓶開始質問他,他始終不承認是自己乾的,因此我有些擔心了,這時爺爺走過來給他上了堂政治課,他依舊不承認是自己所爲,看着表弟那一臉無辜的樣子,我的臉情不自禁的紅了。表弟最終沒能阻擋住爺爺的質問,更擋不住誠信這股急流。道出了真兇,一時間,爺爺奶奶的目光聚集在我身上。“哎,大難臨頭……”可是爺爺奶奶的做法與我意料中的截然不同。“欺騙乃小人之爲,難道你把家訓也忘了嗎?”聽到這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平日裏還自稱“君子”。但是現實總就是那麼殘酷,他讓我在這一刻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我瞥見那朵以前在花瓶中生長的花兒彷彿也在齜牙咧嘴的嘲笑我。第二天,爺爺又買了一個一模一樣的花瓶,補上了那個空缺。

之後的幾天裏,我靜靜地回想這件事,羞愧萬分。不僅違反了平時牢記的家訓,還栽贓於表弟。連做人最起碼的誠信都做不到,又談何做一名合格的哥哥呢?當然,作爲“君子”的我在這以後的生活中,處處講求誠信,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君子。

當年那個破碎的花瓶,如今雖已破碎,但他永存於我心中,時至今日,當我想用謊言敷衍了事時,便想起了當年那個對我影響深遠的花瓶。更回憶起了爺爺奶奶對我的關愛和對我的教導。曾經牢牢記住的家訓,在這件事以後更加深了我對他的理解和記憶。

良好家風徵文 篇11

中國是一個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爲新一代的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作爲青少年,作爲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應該繼承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和戰士爲維護祖國的尊嚴和獲得祖國的榮譽爲後人做出了榜樣,有多少共產黨員爲國捐軀,然而有許多人面對物質的誘惑賣國求榮。我們時刻要重視祖國的利益。還要奮發圖強。一個集體、一個強大的國家要處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立志奮發的精神。俗話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一個人只要有堅強的信念,什麼事都能成功。很多成功人士的以前是失敗的,他們經過了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勤儉廉政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美德。不要被金錢和物質所迷惑,不要被甜言蜜語動搖。我們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學會勤儉。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很少人能注意他們。吃剩的菜和飯,他們不是選擇倒掉,而是選擇繼續把剩菜剩飯吃完;破舊不堪的衣服,一般的人們都會選擇扔掉,他們會用針細密地縫起來,因此,你會看到他們的衣服上有一個個補丁。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取長補短、勇於創新的民族。中國文化遺產格外豐富,這與古代人民的勤學好問是離不開的。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顏真卿的“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無不述說着勤學的重要。弘揚美德還要敬重長輩,有禮貌,誠實守信。對人彬彬有禮表達了自己對別人的尊重。在現在的社會中,文明禮貌和文明教養對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是至關重要的。習近平總書記對“構造和諧社會,整治腐敗”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爲我們帶來了希望。在生活中一定要誠實守信,有了誠實,你就有了朋友,有了堅強,臉上就洋溢着笑容;沒了誠實,你就有了敵人,有了灰心,臉上就愁眉苦臉的。當你在同學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向父母表達你的孝心的時候;當你向長輩和老師彬彬有禮問好的時候;當你懂得“堅持就是勝利”的時候;當你學會“寬容對待他人”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是在弘揚中華美德嗎?

2014年,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的時候,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推出一個調查節目“家風是什麼?”這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2012年國慶前期央視推出的“幸福是什麼?”電視臺的記者奔赴各個地方採訪了很多工作者。有些人的回答讓人感到,有些人的回答讓人感到無奈。“家風”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沒有那麼清晰了。“幸福”是經常會用到的,“家風”就很難回答。經過思考,很多普通老百姓回答:“家風是中國傳統,不能忘。”“做人要誠實、厚道。”“別出去打人”家風是家庭遵守的規則、道德。好的家風需要一個家庭、一代人,甚至數代人的日積月累和長年品行的沉澱才能形成。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很多新的東西浮現在人類的腦海裏,很多舊的思想漸漸淡去。家風對現在的家庭來說已經變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風被遺忘。現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幾家人會談論家風?親朋好友都是討論如何賺錢、怎樣過上幸福的生活。現在重提家風,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這是一種良好文化的迴歸,是一種智慧的挖掘。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擁有家風意識,一個家庭的品德是高尚、純潔的,這個社會一定是和諧的!

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爲擁有一座美麗的家園而自豪!

良好家風徵文 篇12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是隨着我國的發展沉澱下來的傳統美德。

《管子》有言:“雖有乃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尊老,已經隨着社會的發展而成爲了一個“規矩”。每輛公交車上都會有老人的專屬座位,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力度也日益加強。而“尊老”這一主旋律也俞發的歷久彌新。

兩個稚氣未脫的小學生將書包人道公交車的唯一空位上,異口同聲地說座位是自己的,一位老奶奶出現,他們都主動讓座給老奶奶。這個故事影響了我的整個青春期,它也會影響了我的一生。我會給老人讓座,會給懷有身孕的阿姨讓座,會幫村子裏子女不在家的老奶奶老爺爺挑水澆菜,尊老很簡單,簡單到一句爺爺奶奶好,一次讓座都是尊老。

縱觀古今,放眼全球,沒有一個成功的人是不尊老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應該先從尊老開始。“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這是李密尊老的方式,尊老不需要做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簡單的陪伴也是一種尊老,先要學會尊自己的“老”,才能推己及人,尊別人家的“老”。

九九重陽節剛過去不久,各大敬老院還沒有完全走出節日的氛圍。去讀大學的朋友在重陽節法律一條心情:“爺爺奶奶們高興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配圖的老人們面帶笑容,笑容可掬,並且與大學生

們比起了剪刀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今天,尊老、愛老、敬老又被賦予了時代內涵。

誰家都有老人,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會失去老人,尊老也就會越來越重要。從剛開始踏進校門的時候,老師會說見到別人要有禮貌,要問好,看到老人要說爺爺奶奶好,要尊重老人,要幫助老人,尊老的意識是從小就樹立起來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一位合格的中國公民,從尊老、敬老、愛老開始,弘揚尊老這一主旋律開始。

良好家風徵文 篇13

我似乎總是在行走,在沒有遠途的跋涉。卻總想翻越丘陵去抵達心中的夢境。有時候歲月是疼痛的 ,日子像針尖般刺痛心房,每當痛的,累的,想哭的時候,我總是會習慣性的擡頭看看天邊那一彎明月,“它”掛在我心頭最醒目的角落,稍微碰觸,便會抖落一地的正能量。這正能量如鳥般,從天邊飛來,並借我一雙飛翔的翅膀,給我力量去前行。而那一彎明月便是我的家風!

我的性格品行習慣,因父母外出工作的原因,所以都是爺爺教育指導我。在爺爺眼中,家風家訓體現了一種社會風俗,處事人情,對個人的道德修養且對以後的成長人品有着重要的作用。爺爺生活在毛主席的那個年代,所以總是會拿毛主席《洋爲中用,古爲今用》的思想來指導教育我,久而久之我便將此看做是我的家風家訓。雖然爺爺教育我的內容沒有《顏氏家訓》中內容那麼廣泛,基本上就沒有涉及到儒學,道家,佛家,史學等內容。 但對我的影響就是那麼深那麼遠。

流年依然無恙,歲月寂靜如初,回憶往事,原本以爲可能會遺忘的事情卻一件也沒能忘記。看着那張褪色的照片,那是我初二的時候,在暑假的一個下午,微風正好,陽光也是恰到好處,爺爺就在圓桌上練起了書法,雖然沒有懷素,張旭寫的那樣變幻無窮,疾風馳雨。但我從小到大對爺爺的書法一直稱讚有佳。在那天午後,爺爺的那席話對我的印象至深,也許那些道理感悟皆因於“書法”。爺爺那時候總是在講,書法要心靜,要目到,口到,心到。看虛無的水墨盡情遊弋,這就是天然不雕飾。正如做人不需要勾心鬥角,如果你真的有才華即便將自己隱藏,甚至躲到灰暗的角落,埋在積歲的塵泥裏,依舊會發光,遮掩不去!因此要閒看天邊雲捲雲舒,笑看門前花開花落。也許就是自那以後我也慢慢愛上了文學,愛上了寫毛筆字。有時候翻看爺爺寫的字,總感覺似流水行雲,彷彿在告訴我,一切的糾纏,世間的冷暖,生活的貧富,轉瞬即是煙雲,何必在意那些碎小瑣事,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許就是因爲這個,我在親戚、同學、朋友眼裏總是那樣開心向上。想想這一切,追其源都要感謝我的`家風家訓,說的樸實一點那就是爺爺的教導。

其實爺爺是個有故事的人,有時候有些說不盡的記憶,但又感覺深刻的記憶變得模糊但又模糊的又那麼深刻!

我的爺爺年輕時就像紅塵中的一隻孤雁,飄零人世,嚐盡情味。也許因爲他的“執着與倔強”纔會讓他被衆人所嘲諷和不理解,在爺爺的那個年代,下地幹活,餵豬餵羊纔是他所應該乾的事情而不是整天將讀書當成正業!但爺爺厭惡與自己同齡少年一樣無所事事,這樣註定一輩子死守農業,帶動不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當然爺爺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就在心中深埋下了“愚公移山”的理念,爺爺那時候有了爸爸之後,總是會講那些崢嶸時代的風雲人物給爸爸聽,崇尚他們忍把熱血灑紅塵,甘拋頭顱灑熱血的高尚品德。教導爸爸要作一名有爲國做貢獻的人,也許就是在爺爺的教導之下,爸爸也成功的成爲一名商人,履行着爺爺對他的那句忠告:“規行矩步,安辭定色”。也許爸爸取得的這一切,追其源依舊是要感謝家訓家風!

有時候,在農村就經常聽到對孩子的一種評語:“沒家教”或者“家教好”,真的有時候從一個人說的幾句話,走的幾步路,甚至幾個細微的動作表情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家庭印記。想想在之前那個封建社會,一個人是否是世家貴胄還是山野村夫,一眼就能看出,爲何?追其源就是一個人的家風家訓。故此有好的家風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回想自己性格品行形成的過程,唯一感謝的就是有一個好的家風,現在我出門外出求學,爺爺在送我之前的那一晚說了好多好多,印象最深的還是臨行之前的那封信,爺爺在信中有段話是這樣說的:“其實人家都說人間就是劇場,那些穿行在凡塵的衆生,每日在忙碌地編排一場叫做生活的戲。我想我們在外不需要戴上人生的道具,只要記住做純粹潔淨的自己就成功了!”看了這段話讓我想了很多很多,有時候一個人孤身在外,在每個選擇的渡口會遇到很多難題,無論是對錯,我會選擇坦然面對,因爲懂得一句話“世上沒有人虧歉你,所以無需抱怨任何人”。

謝謝生命中生存在這個大家庭中,遇到了我的家人,家中有個令我自豪的家訓,而我就是這樣幸運遇到了他們,成爲了這樣一個被溫暖的人。願我的好家風,家訓永遠傳承下去,繼續溫暖着一代一代的幸運的人兒。

良好家風徵文 篇14

優良的家風家教,可以使個人獲得進入社會的基本品質,在道德觀念上進行自我約束,尤其對於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樹立道德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獨特作用。 家風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家庭多年構成的爲人處世的風尚,或叫家規、家風、精神、品格等,包括家庭成員的爲人處事的態度和行動準則。構建良好的家風最重要的是家長或家庭的主要成員的思想、觀念、態度、行動的認識和體現;其次,是家庭的規則,家庭規則雖然大多數沒有文字記載和要求,但身教、口傳的傳統美的教育非常關鍵;最後有着良好傳統家風的家庭,在中國自古到今最重視的是子女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培養良好的素養,構成良好的思惟方式、處世原則、行動規範,從而代代相傳,代有提高,家庭的文化,良好的家風。

做好家風家教的宣傳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在新的歷史時期,這項工作也面臨功利主義思想在社會的蔓延和滲透,家庭結構變化導致的傳統家風家教資源流失,我國成年人教育傳統的缺失以及電子產品對家庭日常交流時間的擠壓等挑戰。因此,倡導和培育優良的家風,讓千家萬戶的日子越過越好,是最深層次的民生工程。

一個家庭或家族,可以沒有顯赫的家世,殷厚的財富,但不能沒有良好的家風。良好的家風也不是一人一時一事就能建立,必須依靠家庭家族全體成員共同努力,人人建設,世代弘揚。其中,起舉足輕 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長輩。中國許多古人爲了讓後代品行端正,防止兒孫誤入歧途,走上邪路,爲家庭成員制定了系列道德準繩和行爲規範,成爲家中一道道不可逾越的紅線,這就是家規。不少家庭家族的家規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諄諄叮囑,闡理透徹,不僅有神聖的權威性,而且有強大的說服力和威懾力,雖歷經滄桑,依然能讓人啓悟,讓人警策。

家風的形成,無關家庭貧富,亦無關父母文化程度,所關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養。良好家風的形成,無關家庭貧富,亦無關父母文化程度,所關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養。在今天很多人都忙於工作、事業而無暇顧及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理當值得我們深思,這不是因爲時間與距離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們忽視了家風的力量。良好的家風,能成就孩子一生;而這種薰陶,最好從孩提時代就應開始,你從小給他灌輸“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觀念,他就可能養成“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思維,做父母的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思考如何才能做到讓良好的家風伴隨孩子一生成長。

今天,如何更好地培育良好的家風家教,應該特別注意從以下幾方面着手:重視優秀傳統思想文化資源的發掘和轉化。應把家風家教看成一種重要的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和發掘,在全國逐步建立起家風家教的文化研究體系;發揮各類先進家庭典型的引領示範作用。開展文明家庭、和諧家庭、學習型家庭等創建活動,結合城鄉文明建設帶動家風培育;抓好培育公民德行和成人、家長教育。以家風家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點要放在培育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公民道德上;建立家風家教宣傳的長效、聯動機制。要運用各種方式,多方配 合,建立相應的切實有效制度。

樹立良好家風要與婦女素質提升相結合。良好家風是人成長進步的起點。樹立良好家風要與家庭教育工作相結合。優良的家庭教育孕育着優秀的子子孫孫。回顧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家庭,他們的家風各有千秋:岳母爲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爲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儉”爲林家之家風;曾國藩以爲“勤”爲人生第一要義,“勤”爲曾家之家風。優良的家風形成,往往是通過創立者的建立,和幾代甚至數代人的不懈努力,踐行而形成的,通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圍,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不斷地踐行,形成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最爲直觀、最爲直接、最爲基本、最爲經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家庭言傳身教的典範,鑄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爲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瀰漫於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成員,惠澤於家庭的成員;家風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着家庭的進步與發展。

只有把的良好風氣融入到每個家庭的血脈中,不斷地規範做人做事的思維和方法,良好家風才能堅實並歷經風雨傳承下來。只有讓良好風氣與千家萬戶共同價值追求相互融合、互爲依託、共生共長,才能在全社會激發出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最近,電視上舉辦的一個節目搞得不錯,值得稱讚。節目內容即“家風”教育在社會發展上的作用。這個內容在當今社會的確很重要,宣傳中華精神文明,弘揚“尊老愛幼”光榮傳統。我們要從家庭內部做起,從社會基層實際生活出發,開啓心靈窗戶,傳承偉大的民族精 神,對社會未來發展十分必要的。

家庭是社會最小組合單位,也是最基礎的社會分子。沒有小家庭就沒有社會大家庭。和睦、和諧的家庭關係,是社會穩定的基石。中國是文明古國,有着幾千年的光榮歷史。在傳統思想教育史冊上有着璀璨奇葩——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還有家風教育匯聚成中華精神文明的核心。在這百花盛開的園地裏有許許多多代表人物,人們把關公、岳飛等人物塑造成“仁、義、禮、孝……”的化身,以忠孝爲人生必須遵循準則,光榮的傳統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家教在傳統教育中起到積極的不可低估的作用。迄今社會上大多數的家庭,繼續秉承祖先的教誨,弘揚光榮傳統,勤儉持家過日子,以尊老愛幼爲出發點建設和睦和諧的家庭關係。這樣和諧穩定的家庭關係對社會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值得稱讚,值得渲染,促進社會穩定,快速向前發展進步。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由於一切以經濟效益爲中心,人人向“錢”看齊,社會上滋生了一種畸形的思想觀念:金錢至上。在這種極其不健康的思想影響下,對中華傳統的精神文明衝擊很大,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健康發展起到負而作用,而且影響極壞。一些人在社會公共活動場合上公開宣稱:良心值幾個錢?可以斷言,“良心”無價之寶藏。“良心”是衡量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基礎。

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質 ,維持人的生存必備基礎。但是,良心是衡量做人是準則,是純潔心靈中的核心,參與社會活動應遵循的公德規則。失去了良心的人,其行爲規則將是雜亂無章的,也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家庭關係和睦、和諧,融洽,這與良好的“家風”,傳承文明思想教育有直接關係。對孩子的家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灌輸文明的思想,啓蒙教育影響人的一生。在經濟發展大浪潮下,物質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向前邁進。傳統的文明不能遺棄,中華文明精華不能丟掉,要堅持弘揚傳承下去,東方古國文明風采不能沒有。偉大的中華民族行進在世界舞臺上,要有風度,有神韻,展示中華民族的文明思想精華,優良的“家風”教育在此會發揮出積極作用的。

總之,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爲家庭的核心人物責無旁貸應該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千萬個家庭組合成一股強大的振興中華力量!

良好家風徵文 篇15

我們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着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孩子的未來其實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爲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風。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家風。

一、 以身作則,爲孩做表率

是否還記得這樣一則公益廣告:第一個鏡頭,一位年輕的媽媽給年邁的婆婆端來洗腳水,爲婆婆洗腳。下一個鏡頭,則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端着一盆水,很費力卻很開心的朝着自己的媽媽走去。廣告語是:中華美德,代代相傳。

廣告中的媽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該怎樣對待父母,如何敬老人,孩子也就從媽媽的行動中學到了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作爲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就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身良好的行爲去引導孩子。

遺憾的是,並不是每一位家長都知道這個道理。生活中,我們很多家長非但不能給孩子樹立起好的榜樣、給困惑中的孩子以正面的引導,還因爲自己的還習慣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父母的不良行爲,孩子耳濡目染,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不知不覺就被同化了。孩子本無過,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助推力,至於向哪個方向推,就取決於家長的自身素質、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了。一個合格的家長必然懂得,即使我們培養不出天才,至少也應通過自己的模範言行,爲孩子從小奠定一生的良好基礎,使孩子逐漸形成在知識經濟社會能夠終身受益的良好品質,讓勤奮、進取、理性、公正、民主、誠信、理解、同情、團結等成爲孩子自我完善的目標。

家長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家長想讓孩子成爲怎樣的一個人,自己就得先成爲那樣的人,至少,應當向那個目標努力。

家長要做到以身作則,應達到十點要求:

①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

②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

③父母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諒解;

④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

⑤父母和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

⑥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歡迎;

⑦對孩子提出的問題;

⑧父母要儘量予以答覆;

⑨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點,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

⑩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

以上的要求,既有孩子對父母以身作則起榜樣作用方面的要求,也有孩子對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家長只有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給孩子做好表率,孩子才能跟在家長的後面學習他們的優點,從而變得更優秀!

二、做一個勇於承認錯誤的家長

每個家長都會教育孩子,做錯事後一定要改正並道歉。但當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時,有的家長卻很少甚至從不道歉,尤其是不願向孩子道歉……殊不知,父母學會向孩子道歉,正是家庭教育中德明智之舉。當孩子“闖禍”之後,一些父母由於一時衝動,往往會對孩子進行不恰當的批評或懲罰。事後,父母又往往會後悔。這是,倘若父母能真誠的向孩子道歉,用自己的行動補救自己的“過失”,則可以更好地和孩子溝通,並讓孩子從中受益。相反,如果父母不在乎孩子的感受,錯怪了孩子仍理直氣壯,傷害的將是孩子的心靈。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父母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是冤枉了孩子,都是難免的,關鍵是發生問題後父母怎樣處理。父母與孩子相處,應該是民主平等的,不能擺家長架子。錯怪了孩子就要主動道歉,而且態度要誠懇,不能敷衍。有些父母認爲這樣做會有失尊嚴,其實不然,孩子是明理的,父母向孩子認錯,會給孩子樹立有錯必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的敬佩父母的修養,從而更加信任父母,使一家人團結和睦,爲孩子創造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那麼,父母怎樣才能做到向孩子認錯呢?向孩子認錯時,父母又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第一,父母要改變觀念,放下思想負擔,正視自身的錯誤。“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權利”,同時,每個人還有改正錯誤的義務,不可能因爲爲人父母了就不會犯錯誤,也不可能因爲孩子的愛戴而使錯誤消失。既然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那麼犯了錯誤之後應該認真地改正錯誤而不是試圖掩蓋。

第二,父母道歉的態度很重要,不能太過於生硬、輕描淡寫。孩子是十分敏感的,很容易就能意識到父母是不是在敷衍。因此,父母應用真誠的態度來道歉,不要礙於面子或者身份而不願意最自己的孩子道歉或者略微的說一下。

第三,要想讓孩子從心理上接受父母犯錯誤的事實,必須與孩子多交流。通過交流,讓孩子知道父母也是會犯錯誤的,但是,自己絕不是故意要傷害孩子的感情,看到孩子傷心,自己也很內疚。孩子只要感受到父母的悔過之情,自然就會理智的對待犯錯誤的父母了。

總之,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也應該帶頭去做並認真做好。當父母違背了自己的諾言,要敢於向孩子認錯,孩子纔會感到父母的話真實可信,而不是居高臨下的騙人把戲。這樣,孩子就會自願自覺的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並在犯錯後勇於承認。父母勇於向孩子認錯,這是一種無言的人格力量,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在1937年撰寫了一篇《怎樣做父母》的文章,他在文中指出:“我們知道,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的好。養鳥、養魚都要先懂得專門的方法,纔可以養得好。難道養小孩,不懂得方法,可以養得好嗎?”家長作爲孩子“人之初”的教育者,必須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這樣整個民族的整體素質才能得以提高。第一,對子女進行什麼樣的教育,如何教育,最終要把子女培養成什麼樣的人,這一切重要問題都取決於家長的意志和家長的素質。家長具備比較高的素質,就可以正確的知道家庭教育,爲孩子營造一個利於其成長的氛圍。第二,家長的自身素質,其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因素。對子女有潛移默化的的作用。

趙忠心老師說過:“孩子思想上的誤區,首先要進行反思,因爲孩子往往是家長的影子。”要爲孩子的成長以及性格培養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要不斷的進行反思,進行經驗總結,不斷完善自我。讓孩子在一個溫馨和睦、文明和諧的家庭氛圍中快樂成長,健康成長!

良好家風徵文 篇16

流年歲月,輕輕的翻開了中華民族的史冊,點點滴滴的文字,繪聲繪色的畫面,交織成中華民族歷經滄桑的歲月,勾勒出中華民族久經不衰的歷史。翻看史冊,閱覽了三國兩晉時不盡的劍影刀光;閱覽了五代十國時繁榮的景象;享受了大唐盛世和平富饒的生活;欣賞了宋元明清殿前宏偉的琉璃。歲月,就在朝代的周而復始一點點流逝。它時刻警示着“龍的傳人”,讓我們挺起脊樑,團結一致,奮發向上。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與在前進道路上的方向。從當初的元謀人時代到現在的小康時代,這質的飛躍是靠我們的先祖用雙手拼搏出來的,在無道暴戾的時代,炎黃子孫同仇敵愾,團結一致,開創新的幸福時代,多次出現盛世時期,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光有民族經歷的榮盛之巔,還有讓很多筆黑暗與恥辱的劃痕。

清初,統治者固步自封,重本抑末,自認爲天朝無需與外國交流,便閉關鎖國。19世紀上半期,鴉片大量流入中國,外國商人瘋狂肆虐,牟取暴利,使許多白銀外流。愛國義臣林則徐於虎門銷煙,後爆發鴉片戰爭,由於中國落後簽訂《南京條約》,後外國列強發動多次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由於清朝統治者腐敗無能簽訂《璦琿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這些條約加劇了中國的貧弱,還令我們喪失了園林瑰寶——圓明園,並且喪權辱國,有義士雲:“一撮歷史渣滓,玷污純潔清白,留下鐵的罪證,教育我們認識江山如此多嬌,原沃一腔碧血。勿忘過去歲月弘揚中華美德。”而後在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軍無恥的預謀製造了柳條湖事件,令人傷痛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了。四個多月,因重慶置之不理,使東北三省淪陷,東北三千萬同胞過着恥辱的亡國奴生活。而後又有了血染盧溝橋,南京大屠殺,其中還有可惡的百人大屠殺比賽,731細菌武器研究所等,他們就像一把把鹽巴散在中國這塊受傷的寶地上。經過八年艱苦抗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偉大的勝利,臺灣也重回祖國的懷抱。

但是這次勝利是有多少血肉築成,用多少條人命鋪墊的呢?我們這些炎黃子孫要記住在逆境中崛起,回首歷史歲月,在絕境中也有很多英雄人才涌現,亂世也能出英雄:衰而有林則徐硝煙,敗而有鄧世昌沉船,恥纔有左宗棠收地,辱才現譚嗣同殉國…所以當我們當我們身處逆境時,要勇敢面對,努力征服。

最近,中日雙方於釣魚島事上爭論不休,引起了多方面焦點關注,日本想借釣魚島事挑起事端,引發戰爭,釣魚島一直是我們中國的領土,我們決不會割讓,而日本非法扣留我國漁船船長是違背道德的,我們應該爲維護正義而戰鬥。不能讓屈辱的歷史重演。我們反對戰爭,但我們不怕戰爭。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人類漫漫的文化長廊中,一直都是一顆神祕璀璨的東方明珠,一幅精美絕倫的傳世之作,無論歷史的車輪怎樣的前進,人類社會怎樣的變遷,都不能使它暗淡無光,相反它會慢慢沉澱下來熔鑄成龍的脊樑,使龍的傳人更加儒雅,更加睿智。

我們是90的一代,更應該自強,銘記恥辱,正如:“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們這一代龍的傳人更應該挺起我們的脊樑,弘揚我們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振興中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生代將塑造一個“可愛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