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勤儉大家談徵文(精選6篇)

勤儉大家談徵文(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徵文打過交道吧,徵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徵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徵文活動主辦者後,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徵文活動主辦方。那麼你有了解過徵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勤儉大家談徵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勤儉大家談徵文(精選6篇)

勤儉大家談徵文1

自古以來,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與傳統,做事勤,生活儉,能節約的要節約。當今,“勤”字已經被髮揮地面面俱到,人們卻對儉與節約還不夠重視。作爲學生,我們更應該引起重視,從小事做起。

勤儉節約,從一滴水開始。水是生命之源,但地球上可以直接飲用的淡水不到1%,拿中國來說,全國上下600多個城市中,400多個缺水,相比而言,生活在江南魚米之鄉的我們是多麼幸福呀!幸福之中,想想水的來之不易,是否應該輕輕關上滴水的水龍頭,做一點我們能節約的小事呢?!

勤儉節約,從一頓飯開始。自從生活變得富足起來後,飯桌几乎變成了浪費的一大地點。“舌尖上的浪費”甚至是呈現了一種醜陋的飲食習慣。“吃不掉,倒了吧!”據資料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100多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這一種浪費,我們更應拒之門外。對爸爸說,請客吃飯,不要鋪張浪費講排場,和媽媽說,生日宴會不要太華麗,上檔次。我們自己更應該珍惜每粒糧食,不讓“舌尖上的浪費”越演越烈。

我想說的很多很多,但我相信這幾句話足以表達我想說的一切。勤儉節約看似不是大事,珍惜每滴水,每粒飯看似也不是大事。雖然我們的力量微不足道,可小流彙集在一起,終能成爲浩瀚的江海。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爲的不僅是此行,更是爲了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勤儉大家談徵文2

我們要節約每一滴水,每一粒糧食、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前天我去開會,會上講的主要內容就是就是節約。老師告訴我們國家:一年浪費的糧食能讓2億人吃一年。這讓我格外震驚。

我發現不少同學們節約意識淡薄,浪費現象十分嚴重。先拿水來說,爲了方便學生,我們學校修建了好幾個洗手水池。每當課間休息時,水池邊就擠滿了學生,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在擰水龍頭,還有把水流放的最大,其實有許多人不是真的在洗手,而是爭着玩水,甚至用手捧水相互嬉戲。這種現象在體育課、活動課後更是普遍。儘管學校在每個水池貼上“節約用水,從點滴做起這樣的提示用語,可有些同學就是熟視無睹,我行我素。我們粗略做估算了一下,每個人每天僅以浪費50克水計算,一年下來就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我們每天用得筆和紙來說從三年級開始學用鋼筆到現在,我們還是用鋼筆,我們把墨水弄得到處都是,如果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浪費5克,一年、二年、三年到現在可就是一條大黑河啊!

說說用電。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離開了電真不可想象。我們家裏看電視、電燈、電磁爐、電扇、電動車,以及某些家裏的電腦,都離不開電。可是在學校裏,天都大亮了,電燈還在亮着,真是不應該啊!

要節約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粒糧食。同學們,讓我們養成節約的良好習慣,讓我們馬上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勤儉大家談徵文3

“做人要守信,哪像你呀!連守信都沒有做到難道我還要誇你好啊!”這是媽媽經常教育我的話,這也是她平常最愛對我說的話。每當這時,我都會不以爲然的撇撇嘴。“你的房間怎麼這麼亂?地上有那麼多的紙!你一個女孩兒,把房間弄的這麼亂,說出去別人都不信。”媽媽在幫我收拾房間,爸爸在外面拖地,媽媽這樣大聲說話,引起了我和爸爸發出了不滿的咆哮。

終於,爸爸忍不住了,進說:“下次你要自己打掃房間。”我不耐煩地說:“知道了老爸。”果然我還是向爸爸媽媽放了鴿子,我沒有打掃。媽媽那句話“做人要守信,像你呀,你守信都沒有做到難道還讓我們誇你好呀!”又開始叨叨個沒完了。

終於有一天,我還是激起了爸爸媽媽的怒火。週五下午回家,爸爸對我說:“你今天晚上打掃房間,要是打掃不好就罰你一週不許看手機。”我好不容易幹完了,爸爸又故意弄髒了一點我氣得火冒三丈。我開始叨叨的說起,說着說着我不說了,因爲想起了媽媽生氣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原別人把自己的勞動成果毀了的時候是這麼生氣。

從這以後,我決定把自己的這個壞習慣改一改。

我們家的家風,第一條就是一定要守信用。第二就是要勤儉節約。每個人自己的家裏都要有一個家風。只有這樣,這個家庭纔會美滿幸福,井井有條。

勤儉大家談徵文4

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勤儉節約一直都是華夏子女的優良傳統,然而,在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的今天,“勤儉節約”四個字似乎變得越來越微不足道。就在不久之前,差不多就是我們爸媽那一代,哪怕是掉了一顆米飯在桌子上都會揀起來吃掉,是因爲缺那麼一顆米嗎?我想不是的,因爲那是他們的血淚,那是他們的`汗水,所以他們捨不得扔掉,哪怕是一顆也捨不得。然而今天呢?也許我們會因爲一點點髒東西倒掉整鍋米飯,因爲我們不心疼,因爲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生活在那個“粒粒皆辛苦”的年代。

作爲一名在校大學生,在學校隨處可見浪費令我感到很痛心。洗碗時,習慣性的不關水,一邊洗一邊衝,有誰曾想過有些人連喝的水都沒有?有誰能想象一年只能洗兩次澡的日子?還有,打飯的時候,只要自己打的飯菜有一點不合口,直接哐當倒進垃圾桶,又有幾個人想過有人連稀飯都沒得吃?

幾個人構成一個家庭,家庭構成社會。社會是由每一個個體構成的,這是我們的社會,每一個人的社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每一個人傳承,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少浪費一點,一點,就會是很大的一點,然後匯聚成海。

勤儉大家談徵文5

我看了《新時代好家風》這本書,知道了很多關於家風、家規、家訓的故事,比如黃業珍以“善”待人,龐富英以“孝”傳家,曾子爲誠而殺豬……這些都給我們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美名永流傳。

雖然我不太清楚家風是什麼,但是爸爸媽媽用行動讓我明白了很多。

有一次,語文老師叫買個採集本給課上做筆記。在超市裏,媽媽叫我買個硬殼的,這樣放進書包不容易折壞。我東瞧瞧,西看看,眼睛一閃,看到個外殼很漂亮很精美的本子。我高興地對媽媽說:“我要這個,媽媽?”媽媽看了看價格皺着眉頭說:“這個那麼貴,要這個吧。”我看了下媽媽手上的本子,這麼難看,到處都是正正方方的方格,顏色不是灰綠色就是灰色,醜死了。“我不要這個,那麼難看。”我很不高興地說。“我們買本子不一定要好看的,實用就可以了,我們要節約用錢。”聽了媽媽的話,我很不情願地買了這個本子。

原來啊,我的家風是勤儉節約。我希望我的家風能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是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勤儉大家談徵文6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從每時每刻做起,從點點滴滴開始勤儉節約。

有一次晚上,吃飯時我不小心把幾粒米飯掉到了地上,姥姥看見了說:“吃飯這麼急幹嘛,物價這麼貴,不要浪費糧食。農民伯伯辛苦種植咱們吃的糧食,都是他們辛勤汗水勞動的成果啊,一粒米飯就是一滴汗,我們應該珍惜節約糧食,千萬不要浪費。咱們的好生活來之不易啊!”聽完姥姥的話,我才意識到自己錯了,在這之後,我就改掉了這個壞毛病,每次吃飯都是吃多少挖多少。還有一次,我在做作業,媽媽叫我吃晚飯,我一急就去啦,忘記關燈了。等我吃完飯過來一看,才記起來臺燈還亮着呢,可是已經浪費了好幾度電了。還有一次,我洗完澡忘了關水龍頭,等我記起來去關的時候水都已經溢出來了,媽媽對我說:“小羽,以後千萬要節約用水啊。”想想這些,我才知道我們的好生活來之不易。

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理應學會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也應該知道爸爸媽媽的辛苦和生活的不容易。我們大家都應該繼續發揚勤儉節約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