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關於家風家訓演講稿範文錦集七篇

關於家風家訓演講稿範文錦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衆,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接觸並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風家訓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家風家訓演講稿範文錦集七篇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個家庭都有着不同的家風家訓,家風與家訓就是一個家庭的靈魂精髓。沒有了家風與家訓,這個家就不算是一個整體。下面就由我來介紹一下我家的家風家訓。

我家的家風家訓第一就是要尊敬老師、長輩。他們是我的`前輩,也是培育我長大的人。第二就是要與身邊的人和諧相處。和鄰居之間要眚和睦共處,同學之間搞好關係,有時候與同學鬧了點小矛盾,是我的錯一定要主動向同學道歉,不是我的錯也不必繼續追究。有句老話不是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嗎?

但我家的家風家訓最大的特點還是要安排好一天的時間,自己該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完,不可以半途而廢。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完後,才能空出時間來娛樂。當天的事情要當天做完,不可以“我生待明日”,要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良好習慣。一個良好的家風家訓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到中國文化的進步,讓我們爲報答祖國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長大後爲國家作出貢獻。

家風家訓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種正能量,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嚴於律己、銘記家風家訓,報答祖國。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說起家風、家訓、家教,總覺得是一個很嚴厲的話題。就我家的情況,我分別來簡單的說一下。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爲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裏,姥姥姥爺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長輩們說的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讓我們做什麼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絕對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到齊了,大家纔開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一個習慣了。當然,這是一個好習慣。家訓,字典上這樣解釋“指對諮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由此可見,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認爲,我家的家訓就是“以誠爲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謊。比如,考試成績不好了,我會說同學們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脫爸爸媽媽的訓導。殊不知,這樣只會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對我和哥哥說過:做錯事情不要緊,如果說謊爲自己開脫,那麼這個說謊的嚴重性要比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厲害100倍。我也曾經爲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媽媽說謊,最後的結果就是被爸爸媽媽狠狠的罵。有時候做錯事情,爸爸媽媽反而不會罵我,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要麼給我講道理,要麼比較嚴厲的進行教育。還有一點,就是媽媽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說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己說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媽媽說,雖然我是個女孩子,但自己的一言一行也要敢於承擔。無論自己做什麼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後果。即使是犯了錯,也是一樣的。我的爸爸媽媽也是這樣給我哥哥講的。但是我覺得上面所說的我的哥哥比我做的要好那麼一點點,這也可能是之前他在實驗班,而我在平行班的原因吧。

家教,我自己覺得跟家風有點相像。詞典上說家教的重點在於道德禮節方面。我們在生活中,會經常聽到大人說,誰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覺得家教就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在家長的幫助和教導下,從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媽媽教育我講禮貌,主動跟認識的長輩和鄰居打招呼。他們不僅這樣教育我和我哥哥,他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當姥姥的朋友來家裏作客的時候,都是媽媽在廚房忙活,讓姥姥陪着她的朋友聊天啊,吃零食啊。我也聽到姥姥的朋友誇獎媽媽真是個好姑娘,家教真好,每當這時,我就能看到姥姥臉上驕傲的表情,我想怎麼人家誇得是媽媽,姥姥怎麼會這麼驕傲的樣子呢?後來,我慢慢懂得了,誇獎孩子有家教,其實就是在讚賞家長的教育。

每逢過節,家裏聚會,親朋好友也是誇我特別有家教,此刻,爸爸媽媽也是一樣的驕傲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媽媽的一種言傳身教。通常,大人們就是孩子的榜樣。

家風、家訓、家教有着異曲同工的方面。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教、家訓需要家裏的每個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續下去。

謝謝大家!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3

中華文化傳承千百年,歷久彌新,恩澤了無數炎黃子孫,之所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沿傳千百年不絕,是因爲其核心“孝”道,孝作爲各大世家的家訓家風,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傳承優良家風必不可少的,傳承中華文化必以“孝”道爲核心。

還記得央視一套的一則公益廣告嗎?勞累一天的年輕的母親,晚上給自己的孩子洗完腳,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給自己的婆婆洗腳。孩子沒有睡覺,跟在後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着也端着一盆水走向這位年輕的媽媽。

人間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樓道,那不太穩健的腳步,還有那微波盪起的水花,孩子純真的笑臉,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聲:“媽媽,洗腳。"多麼溫馨與幸福啊。年輕媽媽滿臉的疲憊瞬間化成世間最美的笑容,人間的真情與天倫之樂的幸福展露無遺。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孝心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裏面的兩位母親,一位慈祥可愛,一位賢惠孝順,而裏面的兩個孩子,一個以身作則,一個懂事可愛,受母親的影響,小小年紀就懂得孝敬父母。這則廣告感動了無數人,很好的詮釋了“家風“這個詞語,宣揚了中華民族的"孝",呼籲現在的人們要常回家

看看,關愛老人與兒童。 “媽媽,洗腳“這稚嫩的童聲依然迴盪在我們心中,成了”孝心“的代名詞,“中華美德,代代相傳”也成了我們行動的指揮棒 。

我們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着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孩子的未來其實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爲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風。家庭偉德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偉德,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偉德、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偉德。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家風。 獨具特色的優良的風氣,是一種讓後代繼承人立身於社會,讓後代繼承人終身受益的品質。形成優良家風,“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繼先人之志,傳承先輩之業。這使得優良家風能夠經久不衰,這是傳承家風的核心內容。子曰:“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

父親,爲人父要關愛偉德兒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風,這也是構建和諧家庭達成“家和萬事興”的基本途徑。

百善孝爲先。孝作爲中華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淵源。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家風主要是偉德後人成爲棟樑之才,然做人必先學孝,羔羊尚且跪乳,烏鴉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萬物靈長自詡?古人較爲重視家風的作用,培養子女以孝爲核心的倫理道德體系,更兼以悌、忠、信、禮、義、廉、恥,讓繼承的後人懂得進取,胸懷凌雲,心繫國家民族之榮辱,會爲社會創造價值,爲人民謀福。這也正是我們當代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 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倘若我們都重視家風的作用來重振家風,那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會得到弘揚,社會風氣將會蔚然成風,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把文明美德傳承下去,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這朵美麗的生活之花開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4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張子怡,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家庭的風氣。那麼,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

那天吃過晚飯,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心裏卻還在想: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媽媽的`聲音傳了過來:“你寫完作業了?”我沒動。眼前的電視被關掉了,“你現在應該做什麼,不知道嗎?”唉!這句話我從上幼兒園時就聽得耳朵出了繭子了,去寫作業吧。“老毛病了,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記不住嗎?”——這不就是我家的家風嗎?

從小,該我寫作業的時候,電視從不開着,也沒任何雜音打擾我。每次都只能是寫完當天作業,纔可以看電視或玩電腦,小學時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

00是必須睡覺的,想玩門都沒有。現在初中了,也只能寫過作業就睡覺,只有週日纔可以自由。原來父母想讓我養成:認真做事,規律科學的好習慣。

每次家裏來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們也是熱情招待;爺爺奶奶來了,媽媽總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總是在爺爺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給他們最大的,而媽媽只是吃最小的。仔細想想,這不也是我家的家風嗎?尊老愛糼,禮讓待客,謙和做人。

這樣想起來,我彷彿記起了很多,我們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要麼關注國家熱點。要麼做些趣味遊戲。從來聽不到父母講鄰里是非,也從不爭親朋得失。他們只是認真做事,認真做人。這也是我家的家風。做有益的事,做坦蕩君子,不做慼慼小人。

我想:我家的家風,不正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美德嗎:厚德載物,認真做事,中庸做人。

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我也要說: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

縱觀中華五千年曆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界。孔子提倡:“仁者愛人”,以“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而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如此,有的國家總是以老大自居,總是希望別國亂起來,自己坐收漁利。總是不能以“仁愛”的心態對待別人,今天挑點事端,明天做點手腳。這不正是中國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徑嗎?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千家萬戶淳正的家風,用我們民族的精神去影響世界,讓世界早日“仁愛”起來吧!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5

親愛的各位同仁: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東北家庭,從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母親就希望我懂禮貌,文文靜靜的,見到長輩要先問好,要對老人孝順,直到現在還天天嘮叨個不停。

俗語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家的規矩若天空中的繁星,大海中的波濤,多的數不清,看不完。

“要把碗端起來,這樣才禮貌”。我不情願的端起來,慢吞吞的吃起來。“不要幹什麼都磨磨蹭蹭的,珍惜時間,要乾淨利落,像你做事那麼慢,怎麼可以呢!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什麼活都會幹了,在我們那個年代,女孩子”媽媽說起來就沒完,真不知道媽媽那個年代都經歷什麼了呀!

“應該把腰挺起來,一個小孩子,一點精神都沒有,哪裏像一個女孩子呢?坐有坐樣,站有站樣,這樣纔可以。”唉,母親總是給我太高的要求。

母親在我耳邊常說:“百善孝爲先”。“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講究一個孝字”。母親的這句話我常記在心裏,因爲我知道孝順老人是這一生中最大的樂趣,老人們默默地付出着,忙了一輩子了,到老了,有兒有女,兒孫滿堂,這纔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老人們的付出也值得了,現在也到了,我們各老人最大的成就感了。

母親還對我說:“要學會節約,在我們那個時侯,節約每一粒糧食,那個年代是貧窮的,一元錢是可以買許多東西的”。說到這母親嘆了口氣,接着說:“現在的人們啊!根本不懂得節約,看到一元錢掉在地上,就像沒看見似的,還冰冷無情的從它身上踏過去,我們中華民族不是勤儉節約嗎”?母親對我說這句話時,她的的口氣和表情銘刻在我心中,節約並不是小氣,我們要從小的時候就要節約也是光榮,也是屬於中華民族美德的一種。我懂得母親給我的家規與家訓,懂得母親的良苦用心,母親是想讓我成爲一個好孩子,母親教給我的家規我會牢記在心的,他們將會成長爲我道理上給予我更多的幫助,教給我如何做人的大道理,讓我健康快樂成長的長大。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光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理解父母,儘量做好自己,展現父母面前。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家訓――做一個誠實認真的好人》。

家風家訓,是中國人民的傳統,可大家知道什麼是家風家訓嗎?讓我來告訴你!家風家訓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說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就構成了家風家訓。顧名思義,家風家訓就是一個家庭傳承的風氣、風格、風尚。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春雨,家訓是泥土,孩子是幼苗,只有在家風家訓的輔助下,我們才能茁壯成長,成爲一個優秀的人。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裏的風氣,家裏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風也分爲好幾種,在家裏做的事、在家裏做家務等等,在家裏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風。家風也叫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

家規很嚴格的,所以家裏的規則必須要嚴格遵守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爲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家規也叫家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規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講規矩。

我們家也有家風家訓呢!比如,每天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尊老愛幼,不頂撞父母,要講究禮貌。然而,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家風家訓,就是要做一個誠實認真的好人!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做人要守信,像你呀,連守信都沒有做到,難道我還要誇你做得好啊?”這是媽媽教育我時最常說的話,也是最愛說的話。每當這時,我都會不以爲然地撇撇嘴。“你房間裏怎麼這麼亂?地上怎麼有這麼多腳印?一個女孩子把房間搞得這麼亂,說出去別人都不信。你要愛乾淨,不要每次都是我們幫你收拾房間。”在我房間裏拖地的`爸爸發出不滿的咆哮,在看電視的我習慣性地堵住耳朵。

瞧瞧,這兩件事在我家是最常發生的。當我第N次放老媽鴿子時,老媽對我進行了教育,並要求我以後要做一個守信的人,當我第N次把家裏弄得又髒又亂時,老爸來向我投訴,“威脅”我如果以後把家裏弄得特別髒,那麼便讓我自己打掃。我隨便應付他們的話後,依舊我行我素。

終於有一天,我成功地激起了爸爸媽媽的怒火。媽媽告訴我,放學後她來接我。當我滿心歡喜地站在校門口時卻發現媽媽放我鴿子了。晚上爸爸又對我說:“你明天把家裏收拾乾淨,地拖乾淨……”當我累了一天終於打掃完後,爸爸又“不小心”弄髒了。

經過這件時後,我終於知道了自己的缺點給爸爸媽媽帶來了很多麻煩,也決定改掉這些毛病。

每次只要我做錯了事,爸爸媽媽都會耐心地跟我講道理,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每次做事爸爸媽媽都會嚴格要求我做到最好,這就是我家的家訓。

你一定會想爸爸媽媽對我們太嚴厲了,但換個角度想一想,他們還是爲了我們好,爲了我們的將來,纔會嚴格要求我們,要求我們遵守家中的家風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