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優秀誠實守信的主題演講稿

優秀誠實守信的主題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演講稿是作爲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爲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優秀誠實守信的主題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秀誠實守信的主題演講稿

優秀誠實守信的主題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至於“誠”,我的理解是:誠,守信,言行一致。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是這兩個字真的很難做到嗎?當自私與誠實並存時,誠實的地位是否仍然至高無上?兩者的結果往往是我們應該探索的問題。

回到中國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中國承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放棄地方利益,對人民坦誠相待,使香港和澳門成功迴歸受到世界人民尊重和港澳同胞熱愛的祖國懷抱。

以上兩種不同的情況,充分體現了“誠信”的重要性。我們也看到,爲了讓我們的祖國站在世界的脊樑上,支撐它的支柱是“誠信”,它是由全體公民的誠信品質匯聚起來的,來自於每個人的誠信。所以,從現在開始一定要講誠信。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明白“誠信”是人際交往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互欺騙只會導致信念的破碎和更多利益的喪失。

我記得哲學家赫爾巴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兩個誠信,其價值等於一噸智慧!”;中國《論語》有句話:“遇到朋友,言而有信。”就連神話的著名小說《西遊記》也說:老孫子不在你身邊,我怕人家說我失信。”由此可見,從古至今,從外到內,從神話傳說到現實生活,“誠信”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必須遵守的原則。同時也是高尚道德情操的體現,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

因此,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只有理解並做到這一點,才能贏得人們的信任,纔能有更多的朋友,才能爲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才能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優秀誠實守信的主題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xxx,我叫xxx,我叫xxx,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誠實守信伴我們成長》。

作爲一名小學生該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老師告訴我該從誠信做起。

誠信是什麼呢?詩人說,誠信是三月的春風,是五月的花海;商人說,誠信是寶貴的信譽,是無價的財富;爺爺說,誠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記,是一張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約;我說,誠信是兩根小指拉勾後的百年不變,千年不悔。

司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也是歷史鉅著《資治通鑑》的編撰者。他一生誠實無欺、正直公道,被後人權爲道德典範。司馬光一生誠信,應該是受到父親的教育和影響。幼年時的司馬光非常頑皮淘氣。司馬光五六歲時,別人給了他幾個青核桃,他央求姐姐幫忙將外皮剝掉。姐姐擺弄了好一陣,卻怎麼也剝不開。姐姐走後,一位婢女把青核桃用開水一燙,那層青皮便脫落了。姐姐回來後,見核桃皮已被剝掉,就問是誰做的,司馬光逞能地說是自己。這件事正巧被父親碰見了,他訓斥道:“小小年紀就撒謊騙人,長大了還怎麼得了!”父親的嚴厲批評讓司馬光深受教育,他從此不敢說謊了。成年之後,司馬光還把這件事寫到紙上,時刻提醒自己。

還有一次,司馬光要賣一匹馬,這匹馬毛色純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溫順,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馬光對管家說:“這匹馬夏季有肺病,這一定要告訴給買主聽。”管家笑了笑說:“哪有人像你這樣的呀?我們賣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說出來。!”司馬光可不認同管家這種看法,對他說:“一匹馬多少錢事小,對人不講真話,壞了做人的名聲事大。我們做人必須得要誠信,要是我們失去了誠信,損失將更大。”管家聽後慚愧極了。

宋慶齡她自小就受父母的教育,把誠信看作認識重要的美德。有一天,父親想帶宋慶齡去朋友家玩。可是,宋慶齡答應了夥伴小珍,要教她疊紙花藍。雖然做客和美食是那樣誘人,但宋慶齡堅持要待在家裏。等待小珍的過程是那麼孤單、那麼漫長,最後小珍卻沒有來。儘管小珍爽約了,宋慶齡卻沒有絲毫的抱怨和後悔,因爲她堅守了自己誠實、善良、守信的品格,而且這些優秀品格伴隨了她的一生。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因爲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誠信是價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萬水,質量也永恆不變;誠信是一面鏡子,一旦打破,人格就會出現裂痕。願你們因誠信多了友誼,因誠信添了風采,因誠信而走得踏踏實實。

我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也願“誠信”伴隨大家的一生!

我深信,有了誠信,我們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謝謝大家!

優秀誠實守信的主題演講稿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初二(3)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參與公平競爭,塑造誠信人格。

考試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我們都不喜歡它。那麼爲什麼還要考試?因爲它給了我們公平。也正是因爲考試我們才能公平競爭,如果在“競爭”這兩個字上沒有公平可言,那麼有些個體生命就不會有機會去實現自己人生價值,那麼一個國家會流失多少人才,世界還會發展的這麼迅速嗎?中國有一個引以爲傲的原創讓全世界人沿用的,我以爲這是中國最偉大的發明——考試,中國古代最早的選拔制度是禪讓制,這種制度說白了就是結合民選領導喜歡誰,誰就可以當下一任領導;之後變成了舉薦制,這種制度形成很多利益集團和家族集團,形成了士族和庶族,讓很多人喪失了展示自己的機會;最後到了隋唐,科舉制的誕生讓大家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機會。所以,公平競爭很重要。如何在公平競爭中取得勝利,有一個祕訣:準備等於結果,你的時間用在哪裏你的成果就在哪裏。我們平時只要腳踏實地,無論突如其來什麼事兒都能準備好迎接。

做到公平競爭,核心命脈就是擁有誠信的人格。誠信人格我覺得是先靠自己,一個人先對自己有信譽,然後自己說到了做到了就會相信自己,也會越來越自信,也越能對自己的話負責,能對別人的承諾負責。誠信人格不僅放在考試中,乃至面對整個社會也是這樣,如今社會看似是在洗牌實則是在“洗人”,淘汰了沒有信用不腳踏實地的人,留下的.是一批堅持品質,誠信做人的人,每天都有人加入和退出。浮躁的社會更應該靜下心去塑造自己誠信人格:“當今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誠信道德與信仰的危機。”

確實,誠信是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一個重要內容,當今人們已經把它提升到新的高度。考試不誠信表現出來的作弊行爲,已經納入刑罰範疇,考試作弊不再僅僅是接受道德的譴責,更是挑戰法律的行爲。所以,我們應該杜絕考試作弊。

下週我們即將要面臨的期中考,我們必須做到“參與公平競爭,塑造誠信人格”,這是熱愛我們青春、尊重法律的表現。接下來,請同學們起立,和我一起進行誠信考試宣誓:

請全體同學起立,舉起右手,握拳,我念一句,大家跟着念一句,當唸到宣誓人時,請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

我已認真學習考試有關規定,願意在考試中自覺遵守各項規定。現莊嚴宣誓:我將自願遵守考試紀律,公平參與考試競爭;用我的認真努力,積極複習迎考;用我的自覺自律,維護考場紀律;用我的自尊自愛,參與公平競爭;用我的誠信人格,倡導優良考風。自警自律,自尊自愛,誠信考試,拒絕作弊。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優秀誠實守信的主題演講稿4

人生之舟,不堪重負,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學追隨;失去了才學,有機智相跟。但失去了誠信呢?失去誠信,你所擁有一切:金錢、榮譽、才學、機敏……就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如過眼雲煙,終會隨風而逝。“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這是李白的詩句,形容承諾的分量比大山還重,極言誠信的重要。中國是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誠信一向是中國人引以爲豪的美德,“人無信而不立”。誠信是道路,隨着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着博學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着奮進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你誠心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誠實守信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中國是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誠信一向是中國人引以爲傲的美德,“人無信而不立”,童叟無欺的故事薰陶了我們幾千年。古時候有位曾子,他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曾妻要上街,孩子哭鬧着也要去,曾妻對孩子說別鬧,許諾等她回來時殺豬給他吃。看來,她是不打算實踐諾言的。因爲等她回家,看見曾子真的準備殺豬便馬上阻止,說自己只是跟孩子說說玩的。

曾子說:作父母的如果失信於孩子,他不懂事,還沒有辨別能力,接觸到的是父母,所以什麼都跟父母學。你現在哄騙他,等於是在潛移默化地教他學會欺騙。就等於教孩子也去欺騙。說完,就把那豬殺了。“言必信、行必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一種美德,歷來都被人稱頌,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誠信,即使一時擁有榮華富貴,但最終還會一無所有的。就像裏面的那個小男孩,因爲丟掉誠信,而自己卻被那些狼給吃掉了。又如:日本餐飲業有條行規,盤子要用水洗七遍,洗盤子計件付酬。有個打工的學生爲提高效率,少洗了兩遍。在抽查中,老闆用試紙測出盤子的清潔度不達標準,責問這個學生。她卻振振有辭:“洗五遍不也挺乾淨嗎?”老闆淡淡地說:“你不誠實,請你離開。”這個學生不得不到另一家餐館應聘,老闆打量他半天,說:“你就是那個只洗五遍盤子的學生吧,對不起,我們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她屢屢碰壁。不僅如此,她的房東也要她退房。萬般無奈,她只得搬離這個城市。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早已融入我們民族的血液中。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都要講誠信。不講誠信的人有可能無立足之地。無數事實告訴我們,交往中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失信與人,就會產生信任危機。

上則例子告訴了我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所以我們不能不講誠信。誠信是道路,隨着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着博學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着奮進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你誠心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拋棄誠信,虛僞的面具將充斥生活的每個角落,生命變得生氣全無,友誼之花在凋謝,親情之果在隕落;撩起人們面前的五彩面紗,露出的是“君子”們道貌岸然的臉,變了形的醜陋的臉。這樣的世界,流淌着惡濁的血液,飄浮着腐朽的氣息,太可怕了!誠信已成了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品德,誠信能完善我們自己,它對自己、他人都有好處,搏得信任,博得好感,博得事業上的提高,博得生活上的進步,這些比無誠信要好上許多。懂得誠信,做好誠信,改善身心,利益如流,也就是說誠信是福。誠信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要求,是現代社會文明的基石和標誌。一個民族如果是一個不講信用的民族,那麼這個民族只能是一個可憐的羣落。

誠信對於我們來說是那麼的重要,誠信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不能缺少的:誠信是世界溝通的語言,誠信是人類的無形資產,誠信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擁有了誠信,我們就擁有了這個世界,可見講誠信,不僅是個人的事,也是關乎民族進步、生存與發展的大事。誠信猶如一顆青澀的果,你咬一口,雖然很苦,卻回味無窮,倘若你將它丟棄,便會終身遺憾!給心靈一片淨土,給誠信一片天地,人生的道路讓我們與誠信同行!

優秀誠實守信的主題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高二40班薛xx。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誠實守信是爲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實是指忠誠老實,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守信是指說話、辦事講信用,答應了別人的事,能認真履行諾言,說到做到,守信是誠實的一種表現。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誠實守信。古往今來,關於誠信的事例舉不勝數。古有孫臏一諾千金,宋濂連夜抄書,曾參誠信教子,今有鄧穎超冒雨赴約,列寧按時歸還圖書等等。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向世人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誠信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纔能有所作爲。

孔子在《論語》中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不講信用,說話不算數,這個人就不可能做成什麼事情,更不可能在社會上立身處事。他的學生曾參也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檢查自己和別人商量的事情是不是忠誠地去做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了。”古人們的話也告訴我們做人要忠誠,要講信用。

由此,我不禁想起三年級時發生的一件事。有一次,放學回家,看見家門口有一位老奶奶在賣燒餅。看樣子,她的生意並不怎麼好。當我就要與她擦肩而過時,老奶奶問我:“小朋友,吃燒餅嗎?”“可我沒帶錢。”我害羞地說。“沒事兒,想吃就送你一個。”說着,老奶奶遞給我一個燒餅。“這怎麼行,奶奶您等着,我回去拿錢。”說完,我帶着燒餅飛快地往家趕。可我剛進家,發現我最愛看的動畫片開始了,就把老奶奶忘得一乾二淨了。就這樣,我失信了。爲了看動畫片,我吃了一個理不直氣不壯的“霸王餅”。後來,我再也沒有遇到過這位老奶奶。每當我想起這件事兒,就想打自己一巴掌,我爲自己曾做過一次不誠信、不光采的事而感到臉紅。

進入二中求學以來,身邊同學的優良行爲對我起到了耳濡目染的作用。當有人丟失飯卡時,會有同學撿到飯卡並熱心地尋找失主。掉在地上的錢也不會有人“私吞”。但還有很多同學做了不誠信的例子,比如:考試中作弊,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其他考生的不公平。現在的我已經和三年級的我截然不同,我是誠實的,我爲自己而感到自豪。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真誠是打開人們心靈的神奇鑰匙。在人際交往中,只有真誠待人,才能與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關係;只有誠信,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所以,我們應該樹立“言而有信,無信不立”的觀念,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

同學們,請記住:誠信無價!讓誠信紮根於我們的心靈,讓誠信遍佈我們新中國的每個角落!我堅信:只要人人都講誠信,祖國的明天將變得更加美好、更加燦爛、更加輝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