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小學生自強不息演講稿

小學生自強不息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爲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生自強不息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自強不息演講稿

小學生自強不息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句話,相信很多人對它並不陌生。這句話不僅僅是清華大學的校訓,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這看似平常的八個字,其間又蘊含了幾多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

“自強不息”出自《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句。但是,我相信,早在《周易》成書之前,人類便孕育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它在神農櫛風沐雨嘗白草的艱辛中生根;在大禹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與大自然的搏鬥中抽穗;在人類那一次次的鑽木中開花。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千百年來感動了多少人,鼓舞了多少人,又成就了多少人!我相信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會被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爲後人所推崇。

太史公司馬遷,在遭受宮刑的奇恥大辱後,隱忍含垢,發憤著書,“述往事,思來者”,耗時十餘載,終於成就了“奔放而浩漫,停蓄而淵深,妍媚而蔚鬱,感憤而傷激”的史記,爲後世留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倘若沒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豈能如此?

近代中國同時也是一部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覺醒史和抗爭史。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中華民族陷入亡國的絕境,就在這最危險的時刻,中國軍民奮起反擊,抵禦外侮,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血洗了中華民族百餘年來的民族恥辱。倘若沒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豈能如此?

自強不息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室”的顏回留下的那句“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自強不息是焚膏繼晷的昌黎先生留下的那句“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自強不息是不屈於蔣介石淫威,憤然離開黃埔軍校的宣俠夫留下的那句“大璞未完總是玉,精鋼寧折不爲鉤”。

生活中常常有人埋怨自己:“時運不齊,命運多舛”,然而“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難道他們真的是“運支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我看不盡然,他們只是沒了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敢正視困難,接受挑戰;不敢面對挫折,接受失敗。殊不知“意志愈煉愈堅,信仰愈磨愈固”。這樣的人恐怕也只能是庸庸碌碌之輩,讓人空嘆一聲,“爾志不遠矣”。多災多難,千錘百煉;愈挫愈奮,愈挫愈強;生於憂患,多難興邦——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古往今來,自強不息的人太多太多,他們是可敬可佩的。然而我不禁要問:“自強不息是形於外的,有沒有什麼是蘊於內的呢?”我想是有的,那便是蘊於心中的“厚德載物”的修養。

古人云:“鬱情於中,必發於外”。正因如此,人們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以期達到“內聖”的.境界。這也是所謂的“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從《尚書》中的“九德”到魏徵奏章中所書“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從諸葛亮的那句“敬以修身,儉以養德”到光緒帝師翁同和的那句“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從孟子的“恭敬之心,禮之端也”到曾國藩家書“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身之道,以圖無恭所生”,“厚德載物”始終是人們追求的至高修養。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兩者本就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正因有德,纔有自強之氣;而正因有那不息的自強之氣,才愈能修性自德。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命脈,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值得我們銘記心頭。

小學生自強不息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天曾說:“何爲男兒?男兒就是項項在前,項項是強項!”從古到今,自強男兒層出不窮。男兒當自強,是中華民族多少年流傳的一句話。怎樣才能自強?發奮學習是自強,立志爲國是自強、克服自身的弱點也是自強。

男兒爲什麼要自強?在這競爭力極強的社會背景下,我們只有自強不息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在生活中,我們一定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唯有我們去堅持,努力克服,自強不息,永不認輸,才能走向成功。如果沒有礁石的阻礙,哪裏能使海浪有澎湃的浪花﹔如果沒有沙石的磨打,哪裏能使河蚌有亮麗的珍珠﹔如果沒有破皮的痛苦,哪裏能使蛹變爲美麗的蝴蝶﹔人生也如此,如果沒有挫折,人生不會如此絢麗多彩。

挫折並不是代表失敗,如果你正確對待挫折,那麼挫折就是成功之母。巴爾扎克曾說過:“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困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挫折能造就強者,也能吞噬弱者。”甘羅很小時,父親從秦國宰相淪爲平民流放,最終客死他鄉。甘羅也遇到了巨大的挫折,可他沒有自暴自棄,他把挫折化爲他前進的動力,努力學習,爲秦國的統一大業除去了心腹大患。他也爲此分爲上卿。

可見,面對挫折不能氣餒。愛因斯坦說過:“通向人類真正偉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條——苦難的道路。”我們只有戰勝苦難與挫折,才能做生活的強者。

再看看中國的科學事業,“兩彈一星”科學家都是自強男兒,中國上天的航天員也全是自強男兒,再看看蛟龍號入海的三位英雄,那不都是自強男兒……他們經歷着無數的挫折,正是他們一次次地克服困難,纔能有今日的輝煌。若他們沒有那自強不息的精神,那麼中國也許就沒有這麼強大!

他們那自強不息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我們男兒從不認輸,我們這新世紀的男兒,要全面發展,努力成爲社會有用之人,成爲國家棟梁之才,努力爲國家的富強獻出一份力量!因此,每個中華男兒應當自強。

小學生自強不息演講稿3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我是來自10級市營二班的董海青,我演講的題目是《自強不息,奮鬥不止》。

只有啓程,才能遠航;只有拼搏,纔會成功;只有播種,才能收穫;只有自強不息,才能幸福。

我出生於美麗的山區。那裏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在此環境下我養成了開朗的性格。我沒有出衆的容貌和優雅的氣質,是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學生,但我心中始終充滿陽光,讓陽光普照大地。

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家裏不富裕,如果你想要得到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天上不會掉下餡餅。因此,我從小就立志做一個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人。時時刻刻的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觀念嚴格要求自己。8歲被父母送入學校,開始了我的求學生涯。進入校園後,刻苦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不斷的充實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我更加明白人要保持一顆自強不息的心,要與困難做鬥爭,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困難就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在這個危機四伏的社會裏唯有發奮圖強,勇於創新,才能迎難而上。

現在我已成爲一名大學生,雖然自己還沒有什麼可以令父母感到自豪,但我奮鬥的心不止,我站在這裏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希望能得到大家支持與鼓勵。謝謝!作爲大二的我心裏不免爲自己的前程擔

憂,有時也會迷茫,自己該何去何從?也許不用“頭懸樑,錐刺股”;也不用“聞雞起舞”;更不需要“臥薪嚐膽”。但我要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以欣然姿態做心愛之事,以健康心靈待世間百態,自立自強,立志成才,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鬥。

“學海無涯勤爲舟,與人相處禮爲上,求實務實是真理,奮發進取永不息。”同學們,真心希望勤學、識禮、求實、奮進四個音符爲你的人生樂章譜出華麗的旋律。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小學生自強不息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一寸山河一寸血”,是戰士撼人肺腑的自強,“零落成泥碾作塵”,是雅士此心無怨無悔的自強,“我輩豈是蓬蒿人”,是詩仙心中奔騰烈酒的自強。世事殊異,唯有自強,磨鍊出愈爲清厲的棱角,像生命源泉在不息地涌動,激盪着代代無盡的心胸。

“自強”二字,實在應細細斟酌。“強”,不是強詞奪理,更不是強顏歡笑,而是龍首般傲然屹立,鷹爪般鋒利艱韌,永遠向着最無際的太空,最深的海洋,最熾熱的光芒,最無上的境界,所謂“山高人爲峯”也正契合於此。“強”也應強出境界,強出高度。縱觀歷史,無論是林則徐的“豈因禍福避趨之”,還是徐志摩的“我要努力綻放”,都強出了不一樣的韻味。由此觀之,“強”字的確應落到實處。

可這重頭戲永謙虛,永遠靠後站。“自”字一出,誰與爭鋒?“自”是自強精神的內核。沒有“自”,即使超出天際的“強”,也未免使人索然。“自”字之重不言而喻。“強”是勇者,穩立時代的潮頭,絕不苟同流俗,與沉默的大多數作對。儘管承受獨立蒼茫,但此“強”的高度後人難以企及。而魯迅湥知,便發現“慰藉那些在寂寞裏奔馳的勇士,使他們不憚於前驅”的感慨。

“自強”二字的完美結合,使生命的源泉不息地涌動,解構了一個又一個前進的思想方向。歷史傾軋中,是誰悲哀的聲調“燕雀安知鴻皓之志哉”,是誰獨忍困厄“瀝血以書辭”,又是誰在千萬馬騎下“一將功臣萬骨枯”。如此勇拼激流的腳步從未停歇。是雄鷹,就該展翅翱翔,讓自強的光芒熾熱胸膛;是深海,就該百川盡流,讓自強的浪濤清澈心田。

可無論是何種完美的設想,若不加上行動就是死的,畢竟空話撐不起壯志,豪情擎不住理想。顏果卿父子在自強的歷程中付出生命,司馬遷爲了著成史照塵寰,也在幽愁發憤中煉就孤獨自我。而袁騰平的自強爲國強到底是經歷了歲月三輪不息地流轉。而現下浮潛於世的我們卻失去了“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自強精神,萬事求和平模式,而無進取,自強之志,是否真的是萬全之策?這是個問題。如若真徹悟了柳永的“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自強精神便是卓然歸一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