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讓《家長》之花盛開在每一位家長心中

讓《家長》之花盛開在每一位家長心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4W 次
讓《家長》之花盛開在每一位家長心中
讓《家長》之花盛開在每一位家長心中
  在社會轉型時期,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不但學校領導和教師要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學生家長的思想和觀念也要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要求。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的家長普遍沒有接受過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教育,他們不懂得孩子的生長生理規律,而通過家長學校,可以端正家長的教育思想,傳授教育子女的方法方式,提高家長文化素質。家庭是社會細胞,家長素質一旦得到提高,不僅會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推動社會進步,也將直接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這樣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基於這些認識,多年來我一直把家庭教育納入到班級教育的整體之中,以家長學校爲平臺,向家長介紹《家長》讀物,與家長共同學習《家長》讀物,使學校教育延伸到家庭,使家庭教育走進學校,形成合力,達到了最佳育人效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學習《家長》,提高家長素質
  前不久,我剛走出校門,一個似曾相識的中年漢子親切地拉着我的手,激動地說:“朱老師,您還記得嗎?我是曹大勇的爸爸。當初要不是您多次耐心教育我,我非把大勇打死了,大勇怎麼也考不上大學!今天我是特地來謝謝您,感謝您對大勇的培養,還要感謝家長學校對我的教育!”我難爲情地吱唔着。他接着神祕兮兮地說:“您身邊還有近期的《家長學校學員讀物》嗎?我們那兒有幾個老頑固,我說服不了他們,就到您這兒來搬救兵!”……當他心滿意足地離開時,我浮想聯翩,感慨萬千:是家長學校幫助了他,是《家長》雜誌成就了他們父子的雙贏。
  當初,曹大勇剛進班不久,我就發現他與衆不同:只管學習,甚至下課也在埋頭苦學,其它什麼事也不管,也不和同學們交往,也不參與任何活動。我幾次想打開他的心窗,可是收效甚微。期中考試後,他更是一反常態,上課委靡不振,下課便趴在課桌上睡覺。望着這個謎一樣的學生,我很是不安。萬般無奈之下,我撥通了他家電話。他的父親來校後,三言兩語,我便知道事情的原委了。“爲了他能讀高中,我們都省吃儉用,負債累累,他再學習不好,怎麼對得起錢呀?”“他這次回家後,就覺得不對勁,一問情況後,火不打一處出,狠狠地打了他一頓……”我看着大勇的父親,再想着大勇的處境,感到責任重大,再這樣下去,大勇非是毀了不可!於是我向他宣傳了家長學校的好處,動員他定期來家長學校學習,他一臉惘然和不解:“我打他是犯罪?我的要求過分嗎?我還要學習?”在我耐心地勸說下,他終於答應了我的要求。
  他參加了家長學校以後,我們利用《家長》雜誌,讓他系統地學習一些心理知識,掌握一些教育方法。《家長》雜誌融故事性、趣味性、多樣性於一體:既有典型事例剖析,也有成功經驗的介紹;既有學習方法的點撥,也有道德教育的良方;既有法律法規的講座,也有義務責任的明確;通俗易懂,形象生動。與家長們見面後,家長們便愛不釋手,如獲至寶。大勇的父親更是手不釋卷,刻苦鑽研,一遇到問題,就來找我,諸如“朱老師,大勇就是不理睬我,我又不能打他,該怎麼好?”“朱老師,大勇信心足,怎麼辦?”等等。我一方面指點他該怎樣怎樣,一方面去教育大勇該怎樣怎樣。就這樣我以家長學校爲平臺,以《家長》雜誌爲媒介,使大勇和他父親的矛盾慢慢化解,使他們相互理解和彼此接納 。在家長學校總結會上,他主動發了言,聲淚俱下,感動了所有的與會者。
  二、介紹《家長》,提高育兒水平
  我校把辦好家長學校作爲家庭教育的突破口,在學校社會之間建立起一個結合點,促進教師、家長形成教育的合力。我充分認識到家長學校的重要性,藉助於家長學校,向家長介紹《家長》雜誌,提高他們的育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的負擔。前不久,我收到了01屆高三畢業生吳健的一封信,信中說,他無錫輕工學院畢業後,在無錫一家外資企業工作,由於出色的表現,被提拔爲車間主任,月薪很高,向我表示感謝。讀了他的信,我萬分喜悅,成就感油然而生,而對《家長》雜誌的感激之情也油然而生。他的成纔可有一番曲折的經歷。他是盱城人,家庭富裕,父母都是生意人,對吳健的要求很簡單,只要混個高中畢業就行了,其它什麼都無所謂。我幾次對吳健的說教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只要一放假,吳健就變了,怎麼辦?解鈴還須繫鈴人,於是我與他的父母進行了接觸,我拿《家長》雜誌上的《宋慶齡的父教》給他們看,然後再後他們交流。他們父母都對這篇文章很感興趣,因爲宋慶齡的父親宋嘉樹也是一位商人,他們找到了共鳴點。我趁熱打鐵,講述了宋嘉樹是如何教育孩子們的:他對孩子要求嚴格,反對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慾望,主張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他信奉“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他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學習,一有空就給孩子們講故事……吳健的父母聽了以後,深感自己的淺薄,當即表示配合我的教育,支持我的主張。從此,家長、學校兩股力量雙管齊下,互相配合,使吳健的行爲、學習一天天好轉起來。最後,他心想事成——考上無錫輕工學院,現在的江南大學。試想想,如果我沒有把《家長》雜誌作爲材料,硬是大道理說教,我能打動吳健的父母嗎?我能教育好吳健嗎?
  三、運用《家長》,共築互育平臺
  0×年3月的某一天,我一下課,我班劉某的母親把我拉到一旁,緊張地對我說:“朱老師,不得了,我家小某談戀愛了?……”我當時就怔住了,以爲聽錯了,她怎麼可能談戀愛?她的父親患癌症剛去世,與母親相依爲命,很懂事;在班級裏,什麼事都搶着做,人緣關係極好;學習上更是不用說了,目的明確,方法恰當,成績優秀。總之,她是一位最令我放心而自豪的學生,她怎麼談了戀愛,一萬個問號在腦海中懸掛着。我不相信地說:“怎麼可能,您搞錯了?”“是千真萬確。這都怪我,那男孩在他父親去世的那段日子,經常來我家安慰她,後來也不斷地來,我也沒往那事上想,我的女兒我是瞭解的,可昨天他又來我家,我以爲他們在問問題,可我無意之中從窗戶中看到他們抱在一起,正……”她的母親不知是緊張還是難過,竟說不下去了。可我徹底明白了,她不但談了,而且已經發展到這種地步了。怎麼辦?我原來沒在意的事情也浮上心頭,劉紅近來的成績是十分不穩定,性格也似乎古怪起來,不肯與同學交流,好象變了個人似的,一切都明白了,根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