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實用】文明演講稿彙編7篇大綱

【實用】文明演講稿彙編7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明演講稿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文明演講稿彙編7篇

文明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榮幸能夠站在這裏演講,非常感謝那些一直支持我的老師和同學。

我這次演講的內容是關於文明守紀這方面的,在這個有着上千人的學校裏,基本上每天都有學生違反紀律。不管是在操場上,還是在教室裏,亦或者是隨意的一條過道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垃圾存在,儘管我們每天都會派人去打掃,可這些垃圾永遠都會有。想解決這些垃圾光靠着打掃是沒有用的,我們得解決垃圾的源頭才行,而製造垃圾的源頭就是我們自己。想要維持一個乾淨的校園,僅僅靠着打掃是沒有用的,必須要所有人一起行動才行,因此我覺得學校的所有學生都必須提高自己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爭做文明守紀的學生。

除了環境方面的事情外,我還發現了其他的一些問題,我看到有些同學,在走廊或者那裏碰到自己的老師時,居然連招呼都沒有打一個!還有在食堂打飯時一個一個的哄搶,上課時不斷的違法紀律卻沒有絲毫的悔改,這都讓我非常的驚訝。一個個接受了新時代的知識接受了現代化教育的人,居然不懂何爲禮貌,不知何爲謙讓,這樣的場景讓我十分的痛心。我們現在還是學生,還小,就算髮生了什麼事也有大人在後面兜着,可以後呢?這些習慣看似很小,很容易忽視,可越是小的事情越是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素養,你們難道願意自己長大後成爲一個沒有素質的人嗎?

看看現在這個校園,只有我們多走幾步,我們就能看到一些新的垃圾,這裏是學校,是我們除了家待的最久的地方,不,也許待在學校的時間比我們待在家裏還要長,這裏就是我們第二個家。我們將在這裏度過三年之久,看着它滿地的垃圾,你們難道不會心生愧意嗎?等我們畢業多年再次回憶,你難道想回憶起滿地的垃圾嗎?大家都不想吧,因此我在這裏呼籲所有的學生們,改變校園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多改變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我們就能改變這個校園。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把垃圾丟在垃圾桶裏,遇見老師親切的問候,在排隊時懂得謙讓,犯了錯違法了紀律及時的悔改,從現在開始成爲一個文明守紀的好學生,一起爲創建美好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明演講稿 篇2

敬的領導,親愛的家長朋友,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中國自古就被譽爲“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儀的傳統美德一直傳承到今天。文明不僅是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體現,更是與人交往的必備素質。由此可見,文明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啊。

我國古代就有孔融七歲讓梨、張良拾鞋得兵書、程門立雪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國外也不乏這樣的事例;有一次,列寧同志在下樓梯時遇到一位服務員端着茶水上樓。服務員一看是列寧,便要讓路。列寧卻搶先讓路並對她說“你端着水,理應先上”,這讓服務員大爲感動。是啊,無論是偉人,還是平民百姓,講禮貌都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習慣。我國在中小學就推廣學用“十個字”的禮貌用語:“請,您好,對不起,謝謝,再見”,這十個字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關心、熱情和謙讓。在大學也依然能看到諸如“在公共場合請不要大聲喧譁”、“在食堂要排隊買飯”等基本文明禮貌用語,它也反映了文明禮貌習慣對於生活的重要性。

古人云:“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別人,自然也會獲得別人的尊重。世間萬物,未有互敬互愛,世界才顯得生機勃勃,多一些互敬,就會多一份和諧。

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比如:亂扔垃圾、隨口吐痰、上車搶座、甚至爲圖一時之快而說髒話等等。在待人接物時,語言有明顯的高下、美醜之分,它所產生的心理效應也有天壤之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禮貌可以通過言行舉止來表現,所以我們的舉手投足、站立行走、與人交談等,都要注意語言美、行爲美、心靈美、環境美。

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同學和夥伴,是他們和我們一起學習、玩耍;感恩父親和母親,是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扯大;感恩老師和母校,是他們傳授給了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做人;感恩祖國母親,在她的懷抱裏我們健康快樂成長。我們要爭做學習的標兵、紀律的楷模、文明的使者。因爲文明,家庭變得溫馨;因爲文明,校園變得和諧;因爲文明,社會到處充滿着友愛與和諧。作爲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要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讓我們小手拉大手,共樹文明風!

我的宣講完了,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3

有一種美,令人驚豔,令人回味,令人追求,這是一種吸引目光的美,他光彩奪目;有一種美,飄逸在浮雲之上,深埋在石磊之下,這是一種可以吸引靈魂的美,他深藏不露!這就是聞名,文明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誌,幾千年來人們不斷追求的也就是這兩個字!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燦爛文明古國,文明的風尚源遠流長,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看、非動勿動”開始的,我們的祖先就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文明是尊重別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美!

文明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魯迅曾經說過:“中國欲行事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古人也曾說:“於細微之處觀察人。”當我走在馬路上,看到我的同學輕聲問候的時候,我看到了文明;當我踏入校園,看到我的同學們向老師問候的時候,我看到了文明……。我們每個人沒有辦法選擇外表的美與醜,但我們能選擇文明!

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其實一點也不困難。伸出手,撿起一片雪花,我們就接到了整個冬天;彎下腰,撿起一張紙屑,我們就撿起了文明。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學往往不注意,“開窗——潑水——關窗”一氣呵成,瀟灑自如,卻不知他們的瀟灑致使樓下無辜同學“舊貌換了新顏”。還有的同學進出教室門,“瀟灑一揮手”,揮走了自己的障礙,卻揮來了全班同學的無奈。我們何妨不多走一點兒路,將水潑到水池中呢?何妨不輕輕地開關門,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嗓音呢?。居高,但請不要“淋”下,隨手,但一定不要隨意。

文明就是這樣,與我同在,與你同行,每時每刻都在我們身邊,一舉一動都體現着文明!同學!對我們來說,文明就是白天裏的隨手關燈;文明就是輕輕彎腰撿起地上的紙屑;文明就是上下樓梯時的靠右行走;文明就是餐廳買飯時的自覺排隊……。文明就這麼簡單!在文明面前,請舉起我們的雙手,讓我們一起大聲喊:YES!

文明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三(4)班是一個團結友愛的班級,是一個奮發向上的班級、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班級;在學校各項活動中,積極參與,圓滿完成;班級學生性格健康開朗、團結友愛、和諧相處,在學習上相互幫助;活動中合作交流;生活上彼此關心,學生思想健康,積極上進,是同年級中的楷模,文明班級的典範。

一、出色的管理

一個班級能否正常運轉,是否具有凝聚力,班級的管理是關鍵。而班級的管理又在於班主任以及班幹部們的工作。我們班上的班幹部一律是通過競選,同學們的投票來選出的,都有極強的主動性和責任感,他們對於工作的都是認真負責的。一個班級體的成績優劣,是取決於學習環境的,而紀律是一個關鍵。三(4)班,不論颳風還是下雨,同學們都能做到按時到校晨讀。如此出色的班級管理,爲我們班班風的形成,學習的成績,豐富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文明的班風

良好的班風,是衡量一個班級體的重要標準之一。三(4)班最突出的班風就是同學間的團結友愛。我們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樣,榮辱與共。

我們班還有一個讓別班同學羨慕的地方,那就是師生關係十分融洽。班主任像媽媽一樣關愛每個學生,每個學生像都很乖,文明之風也很濃,班級還專門制定一個計劃:爲了在班裏形成一個文明的班風,同學之間要互相監督,對於說髒話,不主動向老師問好,不顧及班級衛生等不文明行爲進行批評教育。這個計劃成功地整治了班裏的一些不良作風,班裏的環境立刻改善,“文明班級”這個稱號當之無愧。

三、班級無流失生

三年的學習生活,這個班級沒有流失一位學生,對於差生,教師給予更多得幫助和愛心,認真制定“轉差”計劃,爲每一位學生制定檔案,對於學困生的每一點一滴的進步,都給予表揚,激發興趣,許多差生慢慢的找到了學習的勁頭,成績有很大的進步。

四、優秀的成績

優異的成績,是一個優秀班級體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三(4)班是一個學習氛圍很濃的班集體,同學相互學習、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相互提高。大家積極進取,共同進步。積極響應學校和上級部門的要求,完成各項活動目標和指標。

在助學捐款,捐書獻愛心,廣播操比賽,才藝大賽,書畫比賽,社會實踐活動,慰問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活動中,表現突出,屢獲大獎;在班級文化大賽,作文競賽,文藝演出,朗誦比賽,演講比賽,黑板報手抄報比賽中,成績斐然,表現卓越,學生處處體現出文明守紀,班級處處彰顯着文明,禮儀,人文,和諧的氛圍,總之,三(4)班是一個文明的班級,先進的班級,優秀的班級,更是一個關愛的班級,感恩的班級。

文明演講稿 篇5

進入12月份,無論你是否贊成過聖誕節,大街小巷的櫥窗上都寫滿了各式各樣的聖誕祝福語,在商場、在賓館、在茶樓,各式各樣的聖誕樹和彩燈令人眼花繚亂;賣場的貨架上,從玩具到飾品一應俱全:翻開報紙,打開電腦,有關聖誕的信息充斥着人們的大腦……我們不得不承認聖誕節這個來自西方的節日在我國已牢牢地抓住了年輕一代的心。都市的年輕人樂此不疲地在中國傳統節日與洋節之間穿梭,似乎洋節已成了我們節日鏈條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聖誕節,一個年輕人喜愛的節日,也許因爲它歡樂的氣氛。看看街頭,商場門口各式各樣的聖誕飾物;一顆比一顆高大的聖誕樹,上面掛着五彩的鈴鐺,還有那五彩繽紛的小禮盒,一切都顯得那麼溫馨、浪漫熱鬧……然而,在熱鬧的.同時,有些人卻開始憂慮了,於是鄭重呼籲國人慎對聖誕節,認爲這是一種崇洋媚外表現,有人甚至認爲這是不愛國的表現。

其實,我們對年輕人追捧洋節的熱情沒有必要進行棒殺,而應該予以理解和寬容,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認真反思這種現象。

我們知道,由於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閉關自守,對西方文化不甚瞭解,在打開國門後,一下子對涌入的西方文化充滿了新鮮感,年輕人對聖誕節的熱情,其實也是追求時尚,無關民族主義。聖誕節的流行,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我國文化與世界的接軌,說明我國的對外開放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世界的交往越來越廣泛,據瞭解,目前世界上80%的聖誕禮品產自中國,說明了經濟全球化正逐步加深。每年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中國旅遊、參觀、考察,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居住着許多的外國人,他們在中國過聖誕節,我們應給予尊重和支持。相信,伴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和中國文化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更多的人會以理性和辯證吸收的態度對待洋節。令人慶幸的是,我國政府近年來對我國傳統節日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我們相信,中國的傳統節日一直會永葆青春。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的強勁勢頭舉世矚目,中國在全球舞臺正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我們應清醒認識到,當西方人過我國傳統節日之日,纔是我們中華崛起之時,作爲90後的我們,爲中華之崛起而奮鬥,責無旁貸!

文明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習慣照亮人生》。

習慣人人有。不必說魯迅筆下的老先生讀古書把頭拗過去拗過去,是一種習慣;也不必說全校同學每天堅持早到先讀,也是一種習慣。單單是,我們尊敬的詹老師堅持每天寫博客,已然成爲一種習慣。習慣習慣,天天練習,習以爲常,成爲習慣。正如有人習慣乾淨整潔,有人習慣隨意凌亂,有人習慣排隊有序,有人習慣奮勇搶飯,這些習慣關係自己與他人。

行爲有差異,習慣有好壞。區別一個習慣好壞的唯一標準就看它是不是文明。當人類赤身裸體從蠻荒山中一路走出,當祖先刀耕火種結繩記事“嘔啞嘲哳”而來,人類繁衍發展的一大成果,就是文明的誕生和積累!當人的行爲習慣符合了文雅禮樂、道德完善的規範,我們就會說它是文明的習慣;反之,就是不文明的習慣。文明習慣,人人追求,人人嚮往;不文明習慣,則如過街老鼠,人人唾棄,人人喊打!

文明的習慣有着無窮的益處。一代文豪魯迅先生小時候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從此警醒自己凡事都抓緊時間,像魯迅刻字這樣的“亂寫亂畫”的行爲我們不提倡了,但這種珍惜時間的文明習慣卻時刻啓發着我們。同學們一定還記得,上學期藝術節那令我們全年級難忘而自豪的一幕。當我們12班的音樂卡殼的時候,臺上60位同學23秒的紋絲不動,他們的高度沉着、默契令人感動;而臺下650位同學,在那一刻有支持,有尊重,這不正是我們全年級文明習慣的完美體現嗎?

文明習慣可以幫助一個人走向成功,不文明的習慣也能夠毀掉一個人的所有。美國一代流行歌曲天后,惠特尼休斯頓,因爲吸毒的惡習離開了這個世界。巨星殞落,讓人惋惜。就在本月之初,3月2日,有一對中國夫婦登上了美聯航關島至上海的航班,只因爲這對中國夫婦一句不文明的話語,導致空乘無法繼續工作,最後被荷槍實彈的美國空警“請”下飛機。他們不文明的習慣實在是給中國人丟臉!

總結文明習慣的內涵,一要自律,一要敬人。作爲學生,我們應當尊師重道,勤奮學習,講究衛生,嚴於自律;作爲育才人,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們爲班級和他人做了什麼?我們給校園帶來了什麼?作爲炎黃子孫,我們更要有一份責任,甩掉中國人在老外口中“隨地吐痰、大喊大叫、鋪張浪費、缺乏創造”的不良招牌,用我們文明的一言一行,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位諾貝爾獎的獲獎者曾經感慨他的成功,源於他在幼兒園中學到的,一個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文明習慣。是的,見微知着,薪火相傳,正是一件一件的小事串聯而成我們人生的大事,只有文明的星光纔會照亮幸福的人生。同學們,習慣人人有,差別大不同。文明定成敗,幸福在手中。讓我們行動起來,養好習慣鑄幸福人生,做文明人擔天下大任!

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7

三年前,公安部將XX年12月2日確定爲首個全國“交通安全日”,文明出行倡議書。今年12月2日是國務院批准的第一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對於推進道路安全暢通,提高全民交通法制意識、安全意識和公德意識更是一次意義重大的“升級”。交通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行車、走路,不但直接反映人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還能集中體現一個城市、地區乃至整個國家的交通管理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所以,文明出行,極爲重要。

德國是一個汽車大國,路上車流不息,但是幾乎見不到交通警察,所有的交通都由信號燈及路牌來指示,交通事故的比例並不高,最根本的原因,是交通參與者大都能遵守規定且能夠做到相互禮讓。

交通安全,來自於文明、有序的交通環境。構建安全、暢通、和諧、文明的交通環境,最重要的是讓文明出行意識成爲市民的一種習慣。

文明出行其實並不是難事,開車穿行在公路或步行在街頭,只要每個人都自覺改掉一些小小的不良習慣就可以做到,這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和負責。做文明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倡導交通文明;行文明路,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翻越交通隔離設施;開文明車,不超速不搶道,酒後不駕車,斑馬線上避讓行人,紅綠燈前不搶行。這樣,文明出行成爲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交通安全觀念轉化爲實際行動,交通安全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人民的生命財產就會越有保障。

讓文明出行成爲習慣,引導市民崇尚文明交通,遵守交通法規,在全社會形成一種以遵守交通法規爲榮,以違法交通法規爲恥的氛圍,既要對自己的安全負責,也要對他人的安全負責,加大對交通陋習的曝光力度也不失爲一個好辦法。當然,這些都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參與。每一個人都是文明交通的實踐者、傳播者和推動者,只要人人都能自覺做到文明行車、文明停車、文明乘車、文明行路,就一定能創建出安全、暢通、有序的文明交通環境。

文明交通,走出安全,走出尊重,走出和諧。每一個交通參與者都做文明交通的楷模,讓文明出行成爲一種習慣,成爲生活常態,讓“關愛生命,文明出行”的意識紮根於每個人內心深處,這樣,就一定能構築起一條安全、暢通、和諧的“平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