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小學語文老師的演講稿

小學語文老師的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小學語文老師的演講稿

大家好,我叫某某,是某某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很榮幸能夠站在這裏和大家交流,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閱讀改變教育行爲》。如何由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成長爲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是我幾年來工作過程中一直思考並積極探索的問題。班主任老師在整個班集體學生的學習教育過程中起到重要的啓蒙輔導作用,雖然作爲班主任的時間不長,但是在從業工作過程中我深刻的意識到教師自身能力素質的培養對於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學生的智力發展很大程度的取決於是否具有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閱讀作爲一種智力活動在學生的智力成長髮育的過程中所起到了一個重要的輔助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個人技能,通過教學閱讀方式的改革創新,改變教育行爲促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一、閱讀方式對於教學活動的思考意義

閱讀是什麼?閱讀是從文字中取得意義的心理活動過程,是人們認識世界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手段。隨着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類進入網絡信息社會,閱讀成爲人人必備的生活技能,誰的閱讀能力強,誰就能把握最新信息,閱讀教學已經成爲了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在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閱讀教學的價值和作用的最根本體現,也是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帶領學生品讀文章的前提。

然而一直以來,人們把閱讀稱作是學生學習中的"灰色地帶",閱讀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視。閱讀不僅可以爲學習者提供語言輸入更是人們進行語言交際的基礎,同時閱讀也是小學語文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普遍弱點,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重視閱讀教學勢在必行。因此,要想做好我們班主任老師的本職教學工作,幫助學生從小學會閱讀,學會有效地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成爲學習強者,社會發展的主人。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着重提高培養學生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地。並且在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要注重提高我們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

首先要做到的便是自身素質能力的提升,要先提高個人自身能力技能修養,努力專研相關理論知識,學會在閱讀教學中擺正自己的位置。養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培養閱讀效率。同時提高鑽研教學新大綱和教材的能力;逐步改進新知識和新的教學理論接受的能力,接受新的教學理念。並積極參與各種教研教改活動,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當國內外涌現出各種各樣的教育理論及教學思想方法時,要去認真學習、分析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際中來,以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日常教學授課中去,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並且教師要掌握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創新教學模式。只有當我們的能力提高後,學生的能力也必然會提高,教學質量也就隨之提高了。人們正是在自由愉快的閱讀中享受着精神的生活。這樣的閱讀教學就不能靠灌輸和機械訓練來實現。學生必須成爲真正的閱讀主體。教師是學生閱讀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對話關係。

二、將閱讀的方式寓於教育方法中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重視學生、教師、文本三者的重要關係。閱讀教學是爲了引導和幫助學生閱讀,教師應學會將閱讀的方式寓於教育方法之中。

(一)閱讀教學必須從教師本身做起

首先要明白雖然在小學教育教學建議中提出“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的目標,但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目的是要發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包括口頭和書面語)的能力。其次小學閱讀教學主要還在要抓住字、詞、句、段、篇的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紮實基礎,夯實各部分內容,集中進行閱讀理解。其任務是多維的,小學語文教學要促進學生語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維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全面發展。語文教學達到學生自能讀書,自能作文,自能交流,才能稱得上教學取得了實效。首先要深挖教材,將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知識點儘可能多的體現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感覺看到的不僅僅是一篇文章,而是一種閱讀的享受。其次做爲教師平時在閱讀的時候,就要注重培養主動自覺地閱讀習慣,仔細觀察,善於發覺細微的良好習慣。再就是要注重人生閱歷的增長。學會將閱讀的方式寓於教育方法中

(二)閱讀教學必須發揮語言的魅力

要實現閱讀教學的目的任務,關鍵在於體現語文教學的本質特點—發揮語言的魅力。語言是有靈魂的文化載體。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語言和欣賞語言的能力。貫徹“文道統一”的教學原理。這就需要足夠的語言訓練活動。教學在使學生提高語言的同時,還要提高其認識能力和情感素養。然而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過語言形式表達出來的,所以閱讀教學必須要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

教學時要注意將語言的規範性、生動性體現出來,使學生接收規範的語言。讓學生將詞句讀懂,好的片段、全文要誦讀、背誦。同時也要注重閱讀教學既要教學生讀書,還要教學生習作,要引導學生從作者如何觀察生活,反映生活,文章構思,遣詞造句等方面學習文章的寫法。另外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因爲文學作品都表達了作者的審美觀念,因此,閱讀教學要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培養學生獨立的審美能力個性。最後還要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豐富他們的理論知識。

(三)閱讀教學必須體現讀寫結合

閱讀文本,特別是閱讀名家名篇,既要學讀,又要學寫。促使學生吸取和積累下大量的規範而優美的語言,爲作文打下文字基礎。同時還要在閱讀課上體現讀寫結合,加強課堂小練筆。首先,閱讀教學要使讀與寫密切結合起來,要區分閱讀和閱讀教學。其次,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只靠理解和感悟是不行的,還必須有大量的語言實踐。要提倡學生“自讀、自查、自寫”。

(四)閱讀教學需要認真備課,細讀文本

教師備課一定要“走進文本”,品讀文本,鑽研文本,依據教師自身研讀文本的體會和對學生知識結構的瞭解,提出教學設計;再參考資料提示,適當修改教學設計。一些課文主題思想明顯,有的卻蘊含在字裏行間的,要認真鑽研。多讀些參考書,從作品時代背景上及作者其他作品中,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語言特點。備課一定要細讀文本,體會語言。另外在閱讀教學中,首要注意的是讓學生讀透文本,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是老師引領學生品讀重點語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後品讀作者抒情的句子,與學生自身的感悟產生共鳴!

三、小學閱讀教育方法創新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來了新課程、新標準、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這必然會引發教師在教學方法、教學行爲、教學手段等方面的一系列的新變革。新課程對教師教學行爲要求的變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師必須從傳統的角色中走出來,重新審視自我,儘快轉變自身教育教學行爲,重新定位自我,以便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發展變。爲此,我大膽地進行課堂閱讀教學改革,創新學習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掌握創新閱讀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能力。

(一)拓展信息面創新教育行爲

班主任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從課外收集閱瀆一些好的報刊雜誌,科普讀物在增長見識的同時學會將它們融人到實際的課堂學習中,這需要老師在對課堂的教學環節過程中做一些創新舉措。例如:在課前十分鐘先不着急講解課內的知識,讓同學們輪流到講臺上向全班同學概述當天所聽聞的他認爲最有價值的新聞。從而到達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當學生長時間的聽課感到睏倦的時候,老師可以將一些幽默的元素帶入課堂活躍課堂氣氛,動靜相結合

(二)文學作品閱讀創新教育行爲

文學作品的閱讀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學生要對優秀的文學品細緻品精讀,這樣才能充分汲取作者的想象能力和寫作技巧並化爲己用。作爲引導者教師可以在班級的角落裏設置一箇中小型的書架,作爲學生學習的讀書角在上面擺放一些題材新穎,生動活潑的課外優秀文學作品,擴展學生知識的覆蓋面。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對於自己所讀的課外書籍中優美的詞句進行抄錄總結。鼓勵學生模仿所喜歡的作品的語言特色、寫作技巧等進行自己創作。

(三)、鼓勵自主質疑創新教育行爲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的實踐性,多鼓勵學生自學自悟,獨立求索。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問才能促使學生去探索,去創新。閱讀教學要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讀書,在獨立閱讀中大膽地質疑,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促使全體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啓發、設疑等方式來激發全體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教學《落花生》一文時,我先在黑板上寫“落花生”三字,然後對學生說:“你們知道嗎?這是一個人的名字。”看着學生疑惑的眼神,又說:“奇怪吧,想想看,這個人爲什麼給自己取這麼個名字?”學生們便會對課文產生好奇心議論紛紛,並積極自主閱讀課文,學習將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在自主的讀書中探究學習,從而發現問題,獨立求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

(四)、拓展實踐練習創新教育行爲

在實踐活動中運用知識,不僅是學習知識,而且是創新的必要途徑。學習目的不僅只是“求懂”,更重要的是求發展。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在實踐中養成主動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我在教學《廬山的雲霧》一文時,就設計了這樣的作業,

(1)摘錄並背誦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2)做一個小導遊,請你把廬山夢幻般的景色介紹給你的好朋友。

(3)鼓勵學生課外去尋找有關廬山和其他山脈的資料。讓學生在實踐鍛鍊中進行練習,從而拓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播撒點點希望,育得桃李芬芳。追求是無止境的,奮鬥是沒有盡期的。建立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已是素質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創新學習方法,以閱讀方式的創新改變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主體性得到真正體現,實現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