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關於形體的演講稿介紹大綱

關於形體的演講稿介紹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一篇演講稿,如果想要寫得完美,講得精彩,就必須考慮“形”與“勢”的問題。演講稿的“形”,講的是佈局謀篇,即對演講內容的統籌安排,能夠讓觀衆聽得明白;演講稿的“勢”,講的是感情充沛,引人入勝,即把演講內容講得富有氣勢,充滿活力,能夠充分調動聽衆的情緒。只有處理好“形”與“勢”的關係,演講才能做到清晰緊湊、有聲有色。

關於形體的演講稿介紹

演講要有“生氣”

演講稿既要考慮內容之間的前後有序,更要顧及到內容與情感之間的環環相扣,打動聽衆的心絃,調動聽衆的情緒。美國前總統林肯在葛底斯堡烈士公墓落成典禮上的演講,就體現了內容和情感的和諧統一的力量,是一篇“形”與“勢”緊密結合的典範。一開頭,林肯就點明自由和人人平等是美國立國的原則:“八十七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個大陸上創立了一個新國家,它孕育於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則。”接着他指出南北戰爭正是“考驗這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孕育自由和奉行平等原則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然後他說明紀念烈士不是爲了“神化”這塊土地,而是爲了表明“我們這些還活着的人,應該在這裏把自己奉獻於烈士們已經如此崇高地向前推進但尚未完成的事業”。最後林肯充滿激情地說道:“我們要在這裏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死者白白犧牲,我們要使國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永世長存。”這篇短短的不足600字的演講、林肯用“自由”和“保衛自由”的主題一以貫之,烈士們爲“自由”而獻身,我們紀念他們,就是紀念他們爲自由獻身的精神,把自己奉獻給自由的事業……這樣,“形”緊湊而有序,一氣呵成;“勢”飽滿而堅定,如影隨形,理性和激情的環環相扣,使得演講的主題一步步達到了高潮。

演講的氣勢不在演講時的慷慨激昂,聲嘶力竭,而在安排內容時的統籌兼顧和感情注入。亞里士多德在《詩學》裏,在論述文章結構的完整性時說:“我所謂完整是指一件事情有頭、有中段、有尾。頭無須有任何事物在前面籠罩着,而後面卻必須有事物承接着。中間要是前面既有事物籠蓋着,後面又有事物承接着。尾須有事物在前面籠蓋着,卻不須有事物在後面承接着。”也就是說,結構安排保證了演講內容的一脈相承,前後有序。朱光潛先生也說過:“一個藝術品必須爲完整的有機體,必須是一件有生命的東西。有生命的東西第一須有頭有尾有中段,第二是頭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氣貫注於全體,某一部分受影響,其餘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

朱光潛先生說的“一股生氣貫注於全體”,就是強調文章內容要安排得當,賦予其完整的有機的聯繫。做到結構完整,就會使文章富有生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股生氣”,這可以理解爲作者發自內心的感情,就像林肯演講時表達的對自由的渴望和對人人平等的衷心希望。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貫穿其中,才能形成演講時的氣勢,或用情,或析理,或述說,或強調,讓聽衆受到感染,受到鼓舞。因此在構思演講稿時,就要充分考慮到“形”與“勢”的關係,將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開頭要“引導”

在寫作演講稿時,應當在開頭部分就考慮演講內容的完整性,讓聽衆瞭解演講的中心和結構,應爲聽衆在感到能從演講中有所收穫時纔會專心聽演講。特別是當演講的主題複雜,或是專業性較強,或是需要論證幾個觀點時,這樣做能夠使演講顯得清楚而易於理解。所以開頭要圍繞“引導”這一點來做文章,告訴聽衆爲什麼要講這個內容,對他們有什麼重要意義。梁啓超先生在做《敬業與樂業》的演講時,面對即將走上社會的青年學子,先解釋了演講題目的由來,並且用事例來說明先要有業,然後才能敬業、樂業,“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

上的蛀米蟲”。這樣強調了從業的必要性,敬業的重要性也就說得清楚了,同時也使得聽衆對接下來的演講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開頭“引導”的作用就在於引人入勝,不僅要引導聽衆瞭解演講的內容,更要啓發他們的思路,調動他們的情緒。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先把演講主題內容的意義,讓聽衆產生“非聽不可”的感覺,然後再引導他們繼續深入,從道理上了解“爲什麼要這樣”,從感情上接受“應該要這樣”,演講才能夠得以順利進行。

中間要“明理”中間部分要“明理”,要用嚴密的`邏輯和明確的語言把道理一層層地講清楚,從而使聽衆加深對演講主題的理解和印象。在《敬業與樂業》中間部分,梁啓超先生在說明對待職業的態度要敬業時,運用嚴密的層層推進的邏輯方法,把敬業的道理分析得十分透徹:“人類一面爲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爲勞動而生活”,“事的名稱,從俗人眼裏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這樣的條分縷析,逐層推進,並且將“當大總統”和“拉黃包車”作了一番生動而形象的比較,就把敬業的道理說得清清楚楚,聽衆也聽得明明白白。

而在談到樂業時,梁啓超先生就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角度,詳細地說明了樂業的幾大好處:“第一,因爲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次)、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爲親切有味。第二,因爲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

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感。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遊思、妄想杜絕了,省缺無限閒煩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纔有價值。”這樣把樂業的道理說得有理有據,詳細完備,充分發揮了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使他們弄明白了“非這樣不可”的道理,同時也牽引住了聽衆的思路和情緒。

演講稿除了內容的嚴密而有序之外,還要講究氣勢,講究發人深省,這樣才能將演講的內容逐步推向高潮,讓聽衆受到感染,動心動情。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像梁啓超先生那樣,首先把道理講清楚,讓人明白非如此不可;其次在行文上做到富於變化,既有嚴密的邏輯推理,又有設身處地的分析比較;既有拉家常的話語,也有鏗鏘有力的警世之言。這樣就能將聽衆的思緒引到你設定的情景中來,跟隨你的演講而波瀾起伏,波濤澎湃。

結尾要“動情”

要想在讓演講結束時調動聽衆的情緒達到高潮,對演講的內容留下深刻的影響,就要在“情”字上下功夫。當然,並不是喊幾句口號、說幾句聳人聽聞的話就算“動情”了。這“情”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必須讓聽衆感到是以誠相待、語重心長的,即使是嚴實樸素的話語,只要有真情實感,也會產生動人心魄的力量。在《敬業與樂業》的末尾,梁啓超先生話語不多然而意味深長:“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相信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如此,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作者將“敬”與“樂”的精神貫穿始終,將自己的信念和期望託付給青年一代,使他們感到話語中的實在和蘊涵着的深意,給了他們以啓迪和鼓舞,信心和希望,這樣就很自然地做到了情與理的完美結合,“形”與“勢”的完整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