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精品】家訪教師心得體會4篇

【精品】家訪教師心得體會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訪教師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家訪教師心得體會4篇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1

家訪是維繫教師、家長、孩子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我家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後,一直想找機會向老師瞭解一下王奕航的情況,聽說今天老師要到我家來家訪,讓我很是驚喜。感謝市直二幼這次組織的“家訪”活動。

今天是秦老師來我家家訪,放學後秦老師和我們一起回家,由於孩子平時一直在學校和老師接觸,這次能和老師一起回家,我能感受到孩子內心很開心,異常的興奮,這說明孩子很喜歡老師,非常歡迎到自己的家裏(孩子認爲家訪的概念就是來自己家玩兒)。嘴巴里嘟囔着,今天秦老師來我家,明天楊老師來,還有冰冰老師也要來。哈哈~

在家訪中秦老師一方面詢問了王奕航在家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情況,一方面介紹了孩子在班裏的表現,秦老師一直以鼓勵孩子,表揚孩子的理念來教育孩子,激發孩子的自信心。這一點讓我很欣慰,也很意外。因爲在我的眼裏王奕航是一個自身問題比較多的孩子,沒想到在老師的眼裏孩子竟然這樣的優秀,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比我想象中有很多的進步,也讓我有了新的瞭解和認識。當然秦老師也提出了王奕航的一些缺點,比如說在上課的時候不能安安靜靜的坐在自己的板凳上,不是“葛優癱”就是跪着。要不然是就無視老師在教室跑來跑去,回答問題不會舉手,而是搶答。給老師添了不少的亂。針對這一點,我和勤老師認真的溝通一了下,找到了一些針對性的方案。我們彼此相信只要我們耐心的教育,孩子很快就會把這些缺點改掉。隨後秦老師還拿起了繪本故事,耐心的給王奕航講起來。講完一本孩子要求再將一本,最後還央求秦老師今天留下來睡覺。我知道孩子的想法是很純真的,王奕航是打心眼裏喜歡自己的老師。

這次的家訪,拉近了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孩子,孩子與老師的.心靈間的距離。這次的家訪讓我深刻的領悟到要給孩子多一點自由選擇,多一些耐心,每一個孩子都是優秀的冉冉之星。而對於秦老師也讓我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坐在一起並沒有讓我覺得我們是一個老師和家長的對話,更像是兩個家長的聊天溝通,無比親近。時間不知不覺的到了晚上七點半,儘管我還是感覺有很多話要說,但是也深知秦老師的不易,近兩個小時裏,秦老師錯過了晚餐時間,一直在和我們交流,水也是很少的喝,更何況家裏面還有一個待哺的小寶寶。看到時間這麼晚,身爲母親我的心裏甚是內疚和心酸。每一個老師都很辛苦,每一個有自己的孩子卻不能有更多時間來陪伴自己孩子的老師更不易。

感謝所有的老師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時間來陪伴我們的孩子,給予孩子教育,給孩子細心的呵護和照料,讓我們的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敬你們的“潤物細無聲”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2

我們開展了第二階段的工作―家訪。我們的家訪主要是針對家長,通過與家長的交流進一步瞭解孩子,瞭解農村孩子的成長和受教育環境,瞭解家長們眼裏的西部教育。與其同時,針對每個孩子,向家長們提出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議,讓孩子們朝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使孩子們的未來更加明朗。

在我的印象裏,農村的家長都會特別重視孩子們的學習,歷代人的艱辛已經讓他們對山外的世界充滿嚮往,而且每位家長都會希望孩子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可能是地域性差異的緣故吧,家訪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我所想象的情況。每到一家,家長們都以農村特有的方式熱情的迎接了我們。一陣寒暄之後,我們便步入正題,開始探討孩子的教育,這時的氣氛就明顯不如前面了。經過我的觀察,家長們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家庭條件較好,可以負擔起孩子的讀書開銷,而且會爲孩子們作出額外投資的;還有一類是家庭條件較差,心裏想着孩子的未來卻是沒有辦法付出太多,而且會讓孩子做很多農活。對於前者,家長的付出挺多,但是關注度不夠,他們的心思並沒有完全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相反會比後者少。他們或許是認爲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條件就夠了,其實不然,孩子還小,重點應該放在養成教育方面,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對於後者,他們深深地明白生活的艱辛,所以很希望孩子可以擺脫艱辛,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他們很關心孩子的學習,卻只能是在一邊瞎操心,因爲生活畢竟是生活。

我們去了幾個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家,他們都是中學裏的佼佼者。一路聽着張獻月介紹着旁邊的植物,欣賞着周圍的`美景,不一會就到了張獻月,家長熱情的招待了我們。她家是屬於後者,張獻月的媽媽讀過中學,很重視孩子的學習,而且家庭也不算很困難,他爸爸在外打工。張獻月的爺爺是位眼光高遠的老人,聽了他的一席話,我們真的很感動,也很欣慰,以爲年過花甲的老人有這樣的見識着實讓人欽佩。針對張獻月膽小害羞的性格,我們提了好多建議,也算是我們讀書這麼多年來的一些經驗吧。在我看來,老師總是喜歡那些愛問問題,經常去老師辦公室泡的學生。我們把這條“經驗”介紹給劉林,並讓張獻月的媽媽幫忙監督。

在家訪過程中,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們最喜歡的就是大膽發問的學生,多去老師辦公室轉轉。”感覺我們的家訪還是很有效果的,這幾天,她們一來學校就來找老師問題,很是積極,我也真的是從未有過的欣慰…希望孩子們可以堅持這個好的習慣,好好學習。也希望家長可以更重視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孩子們現在還小,尚處於養成教育的階段,也是孩子性格成型的重要階段,家長們應該多注意這個問題。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3

臨近年關,教學工作告一段落,有了閒暇,我和語文老師一起,對班級的一部分同學進行了家訪。家訪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在此做一總結,以便融入到今後的工作中,幫助同學們改正,也指導家長今後對孩子的教育和監管。

一、安全問題。

有些同學是自己在家裏的,一個大人也沒有。雖然我們是縣城小學,但是學生們都來自農村。即使快要過年了,大部分家長還在地裏、店裏、打工的地方忙碌着,有時連飯都不能應時吃,更別說管教孩子了。平時我們經常在校訊通、微信羣裏發送的關於孩子在家的安全問題,現在看來都沒有落到實處。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安全問題實在令人堪憂。農村現在大都是平房,幾家的孩子上到房頂玩,還打打鬧鬧,這些情況家長不會看不到。還有我們經常說的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現在乾脆是孩子和家長不知道隔着多少公里遠呢!

對於安全,多數人總是存在僥倖心理的,總認爲那是發生在別人家裏的,離自己很遠。殊不知,一旦落到你的頭上,將是天塌地陷,天人永隔的。今後的工作中,要想方設法引起家長的重視,不能視安全爲無視,特別是自己的孩子。作爲孩子的老師,我們都能時刻關注他們的安全,時刻發現安全隱患,作爲家長,怎能這麼無動於衷呢?

二、待人接物的禮儀問題。

個別孩子,不能應對家裏突然出現的除了家人之外的到訪者。有家長在的,孩子躲到家長後面,或者躲到其他房間,乾脆叫不出來。沒有家長在家的,老師連門都叫不開。這樣的.學生很少,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這種現象的存在。素質教育提倡的是全面發展,每個孩子將來要面對的是社會。隨着時代的發展,國際的開放,擺在每個人面前的機遇也越來越多。不能因爲這個人在待人接物上的禮儀欠缺,而讓機遇錯失。作爲老師,我們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這種教育。作爲家長,卻是改變這種情況的最主要的實施者。家裏來了客人,要讓孩子大膽的接觸,教會孩子最基本的語言(問好)和行爲(讓進家門、讓座、端茶倒水)禮儀。有些擅於觀察生活的孩子不用教,自己就能揣摩到。有些孩子對這些禮儀的東西不敏感,就要家長有意識的去教育、提醒。有些教育是無形的,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些無形的東西,卻會影響一個人今後的發展,所以不得不引起作爲家長的你的重視。

三、孩子的學習環境問題。

凡是到過的學生家裏,我們特意詢問了孩子做作業的場所。有書桌的很少,更別說專門的房間了,大多數孩子是就着吃飯的桌子寫的作業。現在想來,我的圓珠筆紅筆芯劃了多次,就是打不上對錯號,原因就在這裏,因爲有油啊。還有的學生交不上作業,理由是弟弟給撕了,妹妹給劃爛了,想來沒有說謊。還有的同學就着小板凳、盛糧食的袋子、裝東西的箱子,只要是稍微平整點兒的東西,都能寫作業。孩子們的書寫不規範、不工整,看來這也是一部分原因。現在的農村,住的房子都不差,這麼好的條件,難道就放不下孩子的一張書桌嗎?

四、孩子在家的學習問題。

家長們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作業一回家就寫。當問到孩子的閱讀時,家長也是說天天讀,每天學的課文讀的滾瓜爛熟,都會背了。“除了語文課本,還讀了什麼?”“沒有。”這是農村孩子的現狀,家裏沒有幾本課外讀物,更別說帶拼音的符合一年級孩子讀的書籍了。不管是家長會,還是通過班級羣,我們經常說要讓孩子多讀書,提高閱讀能力。孩子除了在學校的閱讀課有書讀,回到家就沒有書讀了。家長是不支持買課外讀物的,一是不願在這方面投資,另一是覺得沒必要。有家長還是抱着“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其它的學不學都不重要。孩子沒書讀,除此之外,學舞蹈、學樂器,更是想都不要想。這樣的家長請三思,說“別人家的孩子”時,也想想“別人家的父母的付出和投資”。

通過本次家訪發現的這些問題,我相信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都是可以解決的。即使有困難也是暫時的,我們都能夠克服。希望各位家長能和老師一起來解決、來克服。因爲:教育不是兩個字,它是一羣人、手攜手、心連心,擎起的一片天。我們最終的目的都是爲了孩子能在這片安全、幽靜的藍天下,汲取知識的營養,茁壯成長、全面發展。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4

讚美就像陽光鼓勵人的靈魂。沒有它,它就不能生長和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改造和教育學生,而不是因爲老師不能管教學生而向家長抱怨,因爲這就像給家長送“棒子”。學生們回家後會遭受“血肉之軀”和精神上的折磨。這不僅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對老師生氣,這就給班主任的下一個工作造成了障礙。我們應該關注課堂上優秀的學生,也要關注那些看起來淘氣或者有心理問題的淘氣的孩子。

深入學生家庭,傾聽家長的心聲,感受家庭對孩子的期望。作爲一名教師,他們肩上的擔子顯然要重得多。孩子的教育不僅是我們的工作,也是許多家庭的期望,也影響着孩子的成長。通過家訪,我們認爲,作爲一名教師,我們必須瞭解學生,因材施教,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增強他們的使命感。用真心去看望父母,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走進學生的心中,教育是一條漫長的路,家訪讓這條路的風景更加美麗。

我們經常抱怨現在的學生不容易管理。如果我們找到另一種方式進入學生的生活,與他們零距離接觸,我們可能會有一個“另一個村莊的光明未來”的.情況。

大部分學生的家長都在電話上,但是當我真正踏上這次家訪的道路時,我才意識到電話訪問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12月21日的休息時間,我和我的同事深入幾名學生的家中進行家訪,感觸頗深。我深感這次家訪拉近了老師和學生家長之間的距離。只有父母少一些誤解和責備,我們的工作纔會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