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通用13篇)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孝敬父母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通用13篇)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1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讚。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經》裏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蓆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牀蓆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牀蓆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牀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讚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着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着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着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爲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

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裏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因爲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爲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裏,都要記着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2

昨天看到妹妹在蘇園學習的點滴感悟,真的自己也感同身受!不禁想起上期暑期弟子規夏令營的學習。雖然已經學習傳統文化將近4年,但是通過上期的學習,我才真正有一點點領悟到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是孝順!

說到孝順,我就不由得流淚懺悔自己做得很差!哪個人有父母吃得苦多,想到母親小時候盡全力的'照顧這個家,白天干活,晚上還熬夜給我們姐妹做新衣服,或者做手工活換生活費,給我們改善生活。想到父母的苦,就想忍不住,不忍心讓母親再受一點點的苦。

俞智然老師講我們的家族要根深葉茂,天地是大父母,天下人也都有自己的父母。道就是生命本來的樣子。有爸媽,你就有根嗎?你的根連了嗎?孝:就是樹的根,連而不斷的狀態。父母不能斷,難受、恐懼、怨恨等等一切的問題,是從父母斷根開始。只要一斷根,你就永遠開心不起來。不能斷根!

現在孩子的教育亦是如此,不愛還是不會愛?是不愛:從小學開始,孩子每到放學,你在哪裏,什麼時候回來:爲什麼要媽媽?想連根,媽媽每次都不連,亦或是您有時間,自己曾幾時會蹲下來,靜靜地聽聽孩子想跟您說!孩子開始心不靜,心不安。心一不安,遇到問題不會溝通,開始怨恨。老師批評,學生看不起,媽媽你在哪裏?您愛孩子,就不能讓他斷根。當根一斷,結果會怎樣?沒有一個人可以失去親情,現代人很多的問題是補償親情的方式。補償心理在心理學上很可怕。

所以我們要把和父母的根連上,我們也要幫助父母將自己的根連上,連根、養根!生命是在家族傳承中孕育的,家業子子孫孫,代代步衰。和善之家必有餘慶,老之福力,志在千秋!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3

其實,孝敬父母並不是做一項任務來完成的,而是我們本應該做的一件事情。只是它在“孝順章”的任務裏罷了。

以前,我們的爸爸媽媽們沒有像我們這麼幸福。那時候,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沒有樓房。一切現代化的東西都沒有。有的.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幹不完的活。

但是我們的爸爸媽媽在這裏面學會了自立,還學會了孝順。現在生活好了,爸爸媽媽們仍然也沒有忘記以前的艱苦生活和他們的爸爸媽媽。他們經常用以前的生活來教育我們。但是我們聽了嗎?我們又做了什麼呢?我們更多的還是依賴長輩們幫我們做各種家務、雜事,比起以前的爸爸媽媽,是差了太多太多了。我只是打掃了一個房間而已,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但是長輩們一下子就打掃這麼多房間,還要做其他的事情,他們喊過累嗎?

孝順這事情,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難就難在總是不爲父母、長輩做事很久了,突然又做起來,這時候就會覺得難了;相反,要是經常幫父母、長輩做事,那麼點小小的家務簡直不在話下。

以後真的要多孝順孝順父母啊,就算是完成一項任務,也需要做好啊。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4

人世間最偉大的莫過於一顆感恩的心,它也是人世間最高尚的情懷。

——題記

人人都知道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卻沒有人真正的體會到父母對我們的良苦用心。在這個世界,父母是最疼愛我們的人,是父母賜給了我們的血肉之軀,撫育我們成長,教會我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自從上學期學校開展了孝敬父母的實踐活動之後,讓我更加認識到父母養育我們付出了很多辛勤的汗水,我們到了真的要爲父母做點什麼了的時候了。

記得有一次我放假的.時候,媽媽包餃子。我在旁邊寫作業,看媽媽實在是太累了,又擀皮又包餃子,我看到後眼眶裏流出了心酸的淚水。我跟媽媽說:媽媽,你教我擀餃子皮,我學會了這樣你就不能像以前那麼累了。之後,媽媽細心的一步步的教我擀餃子皮,後來,我終於學會了擀餃子皮。媽媽高興的說:孩子,你長大了,知道心疼媽媽了,也能幫媽媽幹活了。以後,媽媽每次包餃子我都幫着擀餃子皮。這是我過得最快樂的一個假期,從那以後,我決定要用我辛勤的勞動來換取媽媽的一片歡心。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我們不能把孝敬父母這四個字總是掛在嘴邊,而需要用我們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孝敬父母,哪怕是你辛苦了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一個你自己親手做的小物品都可以來孝敬我們的父母。記住在孝的天平上,所有的物品都是平等的,不能用價錢來衡量的,關鍵是看你有沒有孝敬父母的那顆感恩的心。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5

近期,學校開展的“孝敬父母實踐活動”到現在,已經有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裏,我改變了很多,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以前,我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學校開展這個活動後,我從中體會到爸爸媽媽每天多不容易。而我們以前總是比吃比喝、比穿比戴。拿運動會來說,大家互相攀比,都認爲買的吃的越多越貴,就很有面子。誰知道爲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花掉的可是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啊!

如今的我再也不和別人攀比吃穿用,而且主動承包幾項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並長期堅持下去。因爲我知道爸爸媽媽很辛苦:每天早起爲我做可口的飯菜,再送我去上學,然後匆匆忙忙去上班。晚上還給我輔導作業。節假日搞衛生、洗衣服,有時還要去單位加班,他們得多累呀!

作爲家裏的第二個男子漢,我決心不再耍孩子脾氣,要爲父母分憂,每天多做一些家務活,比如:吃完飯後洗碗、擦桌子;地髒了墩一墩;澆澆花等等。雖然我現在還幹不了什麼大事情,但我多做一件就可以讓父母多休息一會兒,而且看到兒子懂事了他們一定很欣慰。所以我一定會堅持下去的。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爭做孝順的好孩子吧!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6

從上次孝敬父母實踐活動啓動到現在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我在這次活動中也變懂事了。

以前從來都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終於知道了,爸爸媽媽每天都早出晚歸,每日沒夜的工作,原來都是爲了掙錢養家,供我上學。而媽媽除了掙錢之外還要給我們洗衣服做飯,家裏所有的家務活都是媽媽一個人承擔。可我卻不但沒幫媽媽幹活還經常跟媽媽生氣。

自從開了孝敬父母實踐活動,我似乎懂事了許多,我主動幫媽媽刷碗,因爲只要我幫媽媽做一點兒,媽媽就會少做許多。我現在還學會了整理自己的書房,幫爸爸媽媽疊被子等。父母很高興的說我懂事了。

確實,作爲一名小學生,更應該牢記“百善孝爲先”這句話,我們的父母實在是太辛苦了,他們特別希望孩子能夠懂事,只要我們做一小件家務,父母都會非常欣喜,非常開心。

最後,我希望所有的小學生都不要把孝敬父母掛在嘴邊,更要落到實處。哪怕是做一件不起眼的.一件小事,父母就少做了許多。如果我們都幫父母做1到2件家務,我們都會變成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7

爸爸媽媽是把生命給我們的人,他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養育我們,使我們長大成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孝順和尊敬我們的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賜予我們生命。我們從呱呱落地到成長爲今天的學生,爸爸媽媽犧牲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財力。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恩情深厚而無私,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起碼的道德。

孝敬父母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並不是轟轟烈烈纔是孝敬父母的'。作家畢淑敏曾言“孝心無價”。

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好字。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是等價的。

既然父母對兒女如此恩重如山,做兒女的又有什麼理由不孝敬父母呢?不僅沒有任何理由,而且做兒女的對父母的孝敬無論好到什麼程度都不爲過。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爲人子女者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爲“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一臺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凡是精忠報國、事業有成的人,都和聽從父母善言、尊敬奉養父母、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是分不開的。凡是不敬師長、不講信用、不思進取、好逸惡勞、自私自利、無惡不作、幹盡天理不容、危害社會和人民利益的人,都是敗家子、逆子;尤其是對父母忘恩負義的人更是不孝之子。

在古代,帝王選用良才時,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他們認爲: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麼會對我君王盡忠呢?此說十分有理。因爲孝敬父母的人忠心耿耿,實在可靠。可見,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礎。所以,中國古代是以孝道作爲思想教育的中心,有德之君以孝治天下,其本人也是百姓行孝、盡孝的好榜樣。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以前,看到媽媽打掃衛生時的勞累,我總是無動於衷。從4年級升5年級的暑假裏,讓我改變了這個看法。

那次,媽媽正在打掃衛生,忽然坐在了沙發上,在旁邊看書的我趕忙走過去,問道:“媽媽,你怎麼了?”“我沒事。”媽媽邊說邊捂住腰站起來,繼續打掃衛生。我見狀,想一定是媽媽整天打掃衛生,打掃的腰都痛了吧,我來幫媽媽打掃衛生吧!說幹就幹,我向媽媽請求我幫她打掃衛生,媽媽答應了,並指點我從哪掃起。

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裏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因爲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爲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裏,都要記着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8

人世間最傑出的莫過一顆感恩的心,它也是人世間最大尚的情結。

——題記

每個人都瞭解大家的父母給了大家無私的愛,卻沒人真實的體會到父母對大家的良苦用心。在這世界,父母是最疼惜大家的人,是父母賜給了大家的血肉之軀,撫育大家發展,教會大家瞭解自己,瞭解全球,做一個對社會發展有效的人。自打上學期院校進行了孝敬父母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後,要我更爲了解到父母撫養大家投入了許多不辭辛勞的汗液,大家來到確實要爲父母做些什麼了的情況下了。

還記得有一次我放假了的情況下,媽媽包餃子。我還在邊上做作業,看媽媽確實是很累,又擀皮又包餃子,我看到後眼眶裏排出了辛酸的`眼淚。我跟媽媽說:媽媽,你教我擀餃子皮,我學會了那樣你也就不可以像之前那麼太累了。以後,媽媽仔細的一步步的教我擀餃子皮,之後,我終於學會了擀餃子皮。媽媽開心的說:小孩,你長大以後,瞭解心痛媽媽了,也可以幫媽媽幹活兒了。之後,媽媽每一次包餃子我還幫着擀餃子皮。這是我過得最歡樂的一個暑假,從那時起,我打算要用我辛勤的勞動來獲得媽媽的一片歡喜。

父親的愛,母愛如水。我們不能把孝敬父母這四個字一直掛在嘴上,而必須用我們自己的身體力行來孝敬父母,就算是你辛苦了那樣很簡單的一句話、一個你自己親手做的小物件都能夠來孝順大家的父母。熟記在孝的天平秤上,所有的物品都是公正的,不能用價錢來考慮的,關鍵是看你有沒有孝順父母的那顆感恩之心。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9

俗話說的好:“父愛如山,母愛似水。”我的生活也是一樣,爸爸對我如山一樣堅硬,他我有好的前途;媽媽對我像水一樣柔和,她也希望我有一個好前途。

別人都說爸爸好或媽媽好,可我卻不一樣,我的爸爸媽媽對我都很好。就說吃晚飯時吧,媽媽不顧自己的疲倦給我煮香噴噴的`米飯,而爸爸做我最愛吃的魚。

說起父母的愛,我就會想起爸爸教育我的話:從哪裏跌倒,就要哪裏爬起來!不要哭哭啼啼,要做一個不服輸的小女孩!”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父親教導我的話。

可媽媽不同,只要我摔到了,媽媽就會把我扶起來;我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傷心時,是媽媽絞盡腦汁逗我笑,使我笑逐顏開。

我從心底裏想:我長大了,一定要好好照顧爸爸媽媽!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10

曾經以爲,依賴父母,向父母索取是一種理所當然的職責,卻不知這竟是盲目膚淺的認知。

曾經以爲,爲人父母,撫養教育子女是他們應盡的義務,卻不知上天並沒有賜予他們說不的權利。

曾經,自己竟是如此的膚淺,無知,人類最真摯的情感,在我的眼中竟是變得如此廉價。是沒有用真心去感受、衡量它們嗎?還是世俗的眼光阻礙了前進的腳步?或是無痕的情感導致了認知趨向死角?

怎樣才能領略這種情感的境界,曾經我苦苦地追尋過。用真心去感受,用靈魂去觸摸,用永恆去讚頌。

傾聽午夜父親頻頻的咳嗽聲,母親腰間痠痛的哀叫聲;注視炎炎夏日下父親揮汗如雨疲憊的身軀,母親忙碌的身影;領略父親辛苦爲女兒的辛酸和偉大,母親和藹可親的溫暖。父母親用他們瘦弱的身軀扛起了這份重大的擔子———————養育子女使之茁壯成長。然而又有幾人能夠真正明白他們的辛酸與苦楚,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哪怕對他們有一絲的奉獻,他們也會心甘如怡啊!

父母親用他們全部的愛澆灌我們這些嬌嫩的花朵。花朵嬌嫩,若沒有綠葉的守護,就缺少一層保護傘;花朵若沒有流水的澆灌,就會缺少生命的養分,難以茁壯;花朵若沒有太陽的溫暖,就如魚兒離開水難以成長。所以花朵的`開放,需各方事物的呵護。這一刻你是否也體驗到培養花朵的艱辛,而父母正是花朵開放的生命養分。

不願用太多世俗的眼光去褻瀆這份美好,更不願讓膚淺的眼光預見這份美好,只是想放下手中的一切,靜靜地仰望天空,雙手禱告,希望他們一切美好,更願讓點點繁星鋥鋥發亮……!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11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意思指的是樹想靜靜地呆一會,可是風卻讓他不停地搖曳。當你想贍養雙親,可能他們已等不及便過世了。現如今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父母能等你到什麼時候?有些事情,一旦錯過,永遠不能彌補!愛在細節中!從小事開始,不要給自己留下終生的傷痛!所以作爲一名家長,認爲本次幼兒園組織的孝敬故事活動,開展得非常及時,讓孩子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以及對長輩的孝心。

對我們家的女兒,由於工作的關係,平時照顧地也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她爺爺奶奶在照顧。但在培養孝心方面我對女兒爺爺奶奶地教育絕對有信心。因爲我就是在他們的培養下成長起來。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我女兒成長爲一個活潑可愛有孝心的小女孩。每當放學回家,看見爺爺奶奶在辛苦地工作,懂事的女兒會幫爺爺奶奶捶捶背,前兩天奶奶手疼的時候,會幫奶奶揉一揉。還會奶聲氣地跟奶奶說,“我是老虎(女兒屬虎),揉幾下奶奶就不會疼了。”雖然在大人看來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我個人認爲這主要是從小培養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一個習慣。只有從小就注重培養這方面的'習慣,那孩子長大後纔會有一顆孝敬之心。

“百善孝爲先”千百年來,尊重長輩,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內在柱石和精神支柱。“孝”是人倫之始,立人之本,人類有了基於“孝”的人倫後,纔開始邁向“家”的天地,從而走向文明。願我們這次孝敬故事活動能夠培養孩子成爲一名有孝心的人。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12

康德以前講過:“晚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比如百靈鳥,有它的晨歌;晚年比如夜鶯,就應有它的夜曲。”我一貫記住這句名言,所以我一貫做着一個孝敬爸爸媽媽、敬重白叟的小學生。

我在家裏常常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分擔一些,生怕爸爸媽媽太操勞。我也常常幫爸爸倒水,幫媽媽捶捶背。記住有一次,媽媽生病了,需要我的幫助。媽媽喘可是氣來,要拿藥。我就跑得比兔子還快地跑去幫媽媽拿藥。之後,我又自覺地去倒了一杯溫開水給媽媽配藥喝。過了一會兒,看到臉色蒼白的媽媽那皺緊的眉頭最後鬆開了一點兒,我也放鬆了一點。到媽媽醒來的時候她說她很餓,我就去找了找,發現還有三根香蕉。我心想:不管了,主要的`是讓媽媽舒服、好起來最重要了!然後,我就馬上拿到房間裏去給媽媽吃。媽媽吃完,就躺下睡覺了。我就靜悄悄地去幫媽媽按摩,疏通經路。不知怎樣的,媽媽突然醒過來,想要吐。我急忙將垃圾桶拿給媽媽,讓她吐在垃圾桶裏邊。此時,我的心情更加嚴重、憂慮、着急了。可是,媽媽對我說:“不必憂慮,吐出來就會好了。我已經好很多了!”這時,我放下心來。公然,媽媽在我的悉心照顧下,已經全好了!

我不光孝敬爸爸媽媽,並且尊重白叟。每當我遇到困難白叟,我都會伸出雙手幫助他們。那次,我正在和媽媽一齊去搭坐公交車。剛上車時,空位很多,我和媽媽就一人坐一個位置。可到了之後,車上就“摩肩接踵”了。就在這時,上來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她就全身乏力的站在我身旁。我急速起身讓座,並對她說:“老奶奶,您請坐。”老奶奶回答我:“謝謝你了,小妹妹。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阿!。唉~”聽到這句話,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但我又爲老奶奶說的那句話‘此時像你這樣的好心人不多了呀’爲那些不尊重白叟的人感到慚愧!怎樣能不尊重白叟呢!白叟年輕時可都是有爲社會爲祖國做過奉獻的呀!往後,我就向媽媽走去,坐在媽媽的腿上。不一會兒,到站了。不知爲什麼會這麼巧,我們要去的是同一個地址。於是,我就攙扶着老奶奶下了車,並將她送到了她要去的目的地。然後,我們才轉過身來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就在這時,媽媽叫了我一聲,我轉過身來,只見媽媽衝我笑出了一個欣慰的微笑,並對我豎起大拇指。還對我說:“好樣的!”

其實,幫助白叟,孝敬爸爸媽媽的感覺就像是人們的開心果。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篇13

“百善孝爲先”。這個道理人所共知。但現實日子中,有些人盡孝道總是想“等等”再說,我們應當對它說“不”,貢獻白叟不能等。

不能等自己“有條件”時纔去貢獻。日子中,總有一些年輕人,以爲貢獻白叟僅僅是財物方面的支付。因而,成家之後把心思和精力悉數用在個人致富與小家庭建設上,整日策畫自己身價的攀升,日子的時髦,生意的'擴充,積儲的增殖,而一旦所謂“條件”成熟了,早已時過境遷,“等”的時間越久,貢獻的意味越淡。

不能等白叟有定見時纔想起貢獻。由於一些人忙於自己的工作,而對白叟日子不照顧,思想不溝通,贍養不到位,一朝一夕導致感情疏遠,對立頻發。白叟有了定見後,輕者訴諸親朋,重者訴諸法律。到這個時分纔想起貢獻,便是花錢吃力難討好了。

不能等白叟患病才進行貢獻。有一個小品《假話真情》。白叟爲了能夠見上兒女一面,竟不吝假造假話,謊報自己癱瘓。三個兒女回到家中痛哭不已,懊悔不及。日子中,還有人對白叟非常小氣,在白叟身上花一分錢比從自己身上割一塊肉都難,直到白叟病得什麼也吃不下,甚至命歸西天后,那時再懊悔就好比是正月十五貼門神----晚了半個月。

不能等“逢年過節”纔想起敬老。中宣部等10部分的通知,號召要充分利用嚴重節日、紀念日展開尊老敬老宣傳教育活動。節日、紀念日固然是貢獻白叟的有利時機,但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貢獻白叟並非僅僅節假日纔去盡的義務,而是時時可爲,處處可爲。

貢獻白叟不能等,便是避免因“等”誤事——“子欲養而親不待”,然後等來惋惜,等出教訓,“一失足成千古恨”。

記住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大學生曾叫響一句標語,叫做“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貢獻白叟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