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8篇

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8篇

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 篇1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我們能生活在這個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爲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是因爲我們的父母養育了我們,如果沒有我們親愛的父母就不會有我們的存在。我認爲父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們不但教會了我們人生的每一個第一,而且還教會了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記得最刻骨銘心的一件事:“我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在寒假期間,也就是農曆臘月28日那天,我與父親每人背一大背籃青菜到集市上去賣,從28日凌晨3點鐘就開始出發,途中老父親由於不小心扭傷了腳,可沒辦法,老父親只得強忍劇痛,硬着頭皮一顛一簸地揹着菜繼續步行,到集市已是近10多點鐘了,可運氣還好,到下午3點鐘左右菜已全部賣完,父親清算一下賣了28元錢,老父親給了我5角錢去賣了一碗麪條充飢,可他自己還強忍飢餓,沒捨得花一分錢,直到晚上7點多鐘回到家才吃晚飯。在回家的路上,他跟我講,每省下1角2錢,就夠得我在學校吃上1頓飯的錢,我們一路上談了許多,他說的'最具有鼓勵的一句話,要我好好讀書,將來纔會有好日子過”。

那種日子真的是困難得難以形容。現在回想起來,既感到高興,又感到心寒。高興的是我們姐妹都成家立業了,再也不忍心讓父母去爲我們操勞了;心寒的是想起當年父母爲我們所做的艱辛和努力,含心如苦將我們撫養成人的經歷,真是心如刀絞。現在,雖然生活比以前好了幾十倍,而且,我們已是爲人父爲人母了,但年邁的父母仍然時時牽掛着我們,是的,“天下不牽掛兒女的父母是沒有的”這句話太真實了。所以,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父母,不去贍養父母,不去感恩父母呢?因此,從現在起,通過對《》的學習和理解,使我認真吸取了前人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精華事蹟,更加加深了我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孝敬之心。我希望:爲人子女的我們,再也不能因爲事業忙,或沒有時間,而放棄多一點孝敬父母的機會!還是找點時間,留點空閒,帶着親人,常回家看看吧!

《弟子規》裏面有這樣一句:“守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意思是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是因爲父母教會我們的一切,是因爲老師教會我們認識數字、認識文字等等。目前,“三讀”活動激發了我學習《弟子規》的興趣,其中<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爲,苟擅爲,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爲具,親所惡,謹爲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後,頗爲感悟。古人云:“百善孝爲先”,一個人首先要學會孝順,要有一顆善良和仁慈的心,他才能夠很愉快地生存於社會的各個角落。否則,他將會被社會拋棄,同時更會被家庭、親人和朋友拋棄。如:在我很小年齡之時,我就曾經記得我們寨鄰有位我稱呼他叫老婊,那時他應該是近30歲來歲,從不聽父母教誨,甚至有時還打罵父母,從不懂得什麼叫感恩和孝順父母,隨時都是小偷小摸的,寨鄰小到5、6歲的小孩,大到80、90來歲老人都咒他“不得好死”,果真如此,他有一次外出做工,站在擋牆上解小便時,不小心就摔死了,你看,老天都不容他,這就叫做“罪有應得,不得好死”。

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 篇2

童年和青少年,正是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初期,其言行都處在仿效過程,感受性很強。無論是優秀人格的培養,還是良好習慣的養成,無論是面對挫折時應有的勇氣,還是迎接挑戰時應有的信心,都離不開少年時期所受的教育和影響。

因此作爲一個家長對自己孩子傳統美德的教育負有很大的責任。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產生影響,所以家長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美德,方能在知識上回答孩子的提問,行動上感化孩子。

根據幾年來對孩子的教育談幾點體會:孩子剛上學對學習各門功課是陌生的,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家長首先要認真給孩子反覆講第一要聽老師的話,第二還是要聽老師的話,這樣形成一個概念就是老師說的就是對的,只要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就能成爲一個好學生,就能有好成績,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孩子思想里老師就有了一個高大的形象,比家長要高大,時間一長尊敬師長的美德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當然這當中需要家長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有關老師優秀成績的故事,同時家長要帶頭尊敬老師,保持一定的溝通。一個孩子上學後學習好壞,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培養一個認真學習的態度。這幾年來的體會。我的體會是隻要是老師和學校要求的就一定要求孩子認真去做決不馬虎,差不多的思想和做法是會害了孩子的,幾年來的體會是深刻的,我的.孩子現在學習、辦事都比我認真,這點上我覺得是一個成功的經驗。

對孩子的教育要堅持原則問題決不妥協。記得孩子剛剛上學一個多月,有天中午電視上正在播放一個好看的動畫片,孩子竟然提出下午不上學要讓其看電視,不同意就又哭又鬧,當時奶奶看到後竟然說給請半天假,我很生氣,不頭疼、不腦熱憑什麼這樣慣孩子,我是堅決反對毅然拉着孩子上學了。經過這一次嚴厲的舉動孩子得到深刻的教訓,從此上學比誰都積極,從不耽誤一節課,而且感冒發燒還沒完全好也要趕去上下午的兩節課。現在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自理能力差,這就需要家長一步步引導他管理自己。這就要平時多注意放手叫他自己去做一些事,小件衣服要自己洗,平時要幫家人做一些家務事,成爲一個勤快的好孩子。我發現凡是平時勤快的孩子,學習上、辦事上都認真,成績上也不錯。凡是好吃懶做的孩子,要想學習好挺難的。好學上進品德應着重培養,比如我家的孩子喜歡歷史,我就鼓勵其讀歷史故事,平時多抽時間與孩子探討歷史知識,引導孩子多讀四大名著,對現在做語文作業很有幫助,好的習慣養成了家長就可以放心了。

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家長首先要把自己管好,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不論學習、做事、說話要給孩子一個好榜樣,比如現在孩子吃飯時,把好吃的飯菜拉到自己面前,不管其他人,這時就要從自己做起,要把尊老愛幼,文明禮貌的道理講給他聽,一次兩次堅持下去孩子自然就懂了。看電視要看新聞聯播以及有利於少年成長的故事,從小關心國家大事,比如四川地震時那些搶險救人的場面,特別是災區老師在危難時候捨身救學生的報道和畫面對孩子的教育是深刻的,使其對別人的遭遇感到同情,從而讓孩子理解別人感情,能鼓勵孩子做好事,讓那些捨己救人、奉獻愛心的事情,在孩子的心中記憶深刻。利用假期和傳統節日,帶孩子去走一走、看一看感觸到節日的快樂和意義,同時對孩子也是傳統教育,回老家後到親戚家去串串門,看看老家是怎樣過春節的,別人家是怎樣生活的,這對孩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是非常有益處的。比如燈會,遊樂園,搭臺演戲等等,會使孩子長見識,提高知識水平,懂得什麼是文明、禮貌、禮儀等知識,從不懂到懂是一個很好的過程。引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

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抽出時間,去圖書館、書店去看些有用的書,英雄是怎麼來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社會又是在怎樣的發展,從書中能讓孩子明辨是非,明辨忠奸邪惡,孩子經常看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對他的成長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也是培養孩子誠實、責任心、正直的良好基礎。我家孩子原來總感覺作文挺難,我們就給他買一些有關作文知識的書,學習有興趣了,作文比以前進步大多了。總之體會和做法不夠深刻不夠具體。今後我也要學習,像那些有經驗的家長學習,一個目的:把孩子培養成有良好美德和有用的人。

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 篇3

美德是人類長期積澱的良好習慣與優良傳統的薈萃,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中華民族素來有文明禮儀之邦之稱,有着五千多年的優良傳統,更有諸多惠及我們每個人的傳統美德。一張燦爛的笑臉、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肯定的眼神、一次不經意的牽手……這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凡、那麼的不起眼,可正是這一個個、一次次,讓無助的小孩感到了溫暖,讓生分的彼此變得親近,讓失落的少年找回自信,讓孤僻的心靈融入快樂的家園……

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需要美德,需要每個人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構築我們美好的和諧家園。與人交往要以誠相待,要誠實、誠信,不能言而無信,不能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爲重,要多替別人着想;做事要踏實、要勤奮、要有始有終,做每一件事,只要是自己經過考慮決定要做的,就要爲了達到目標而不懈努力,要勤奮耐勞,更不能半途而廢;要樂於助人,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只有互相幫助,我們做事纔會事半功倍,人與人之間也會因此而更加親近……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將愛心與溫暖相互傳遞,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也才能讓我們的傳統美德之花永遠鮮豔而芳香,也才能讓美德代代流傳。

自參加soho基金會組織的美德項目培訓以來,我們師生對美德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自美德課程開始以來,學生變得更加活潑可愛了,更加聰明乖巧了,更加惹人愛了!通過課程的開設情況來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相當高,對每一個話題的實踐都非常到位,效果很明顯。尤其通過禮貌、乾淨、尊重、團結等內容的學習後,學生都勤於實踐、樂於實踐,能時刻以學習的主題爲自己行爲的準則。現在,學生見了任何人都比以前禮貌了,也能爲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管是個人衛生,還是能做到的其他衛生,都比以前乾淨徹底了,同學之間、夥伴之間也更加團結和諧了,所有孩子變得更有自信、更有活力了。

總之,通過對美德課程的學習與實踐,學生變得更可愛了,小傢伙們經常得到家長和老師們的讚揚!我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更加惹人愛,一個個小傢伙都會在和諧美好的環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 篇4

敬老愛老是中華傳統的品德。從古至今,從一些名人的身上的體現了這一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正是體現了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生活上有很多事情的體現在敬老愛老,下面,我就說幾件事來體現敬老愛老的美德。說起這件事,還得把時間推到我讀四班級的時候。那時,是一個下午,我和同學走在路上,突然,觀看不遠處有一位老奶奶,一邊提着白菜一變再拿着柺杖當心翼翼的走着,突然腳一滑,摔在路上,幸虧摔在的是人行道,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我和我的同學抓緊跑過去,把老奶奶拉了起來,還用自己帶的水把那些把菜的淋潔淨。老奶奶始終跟我們道謝,我們說:“不用謝,應當的。”當時我和我的同學心裏美滋滋的,心想:“以後我們要多關懷這些老人”。

再說一件事給你們聽。時間還是在四班級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已經放假了。有一次,我出去跑步,跑着跑着便觀看一個老人拿着柺杖一邊走一邊把地下的垃圾撿起。快撿完的時候,便觀看一個小女孩把剛買來的冰棍口袋順手扔在地下。這是,有很多人的瞪着這個小女孩,而她像沒事似的'一邊吃一邊唱着歌。看到這裏,我很生氣,抓緊跑去拉着這個小女孩的手,跟他說着道理,他跑去把那個扔在地下的口袋揀進了垃圾桶。那個老爺爺說:“感謝。”很多人用讚美的眼光看着我。我突然有了成就感、驕傲感。上面的兩件事雖然的是小事,但都是體現了我們中華兒女對

老人的關懷、照看,這不正是敬老愛老的好例子嗎?我覺得,必需多和老人溝通、溝通,要讓老人有一種幸福感。敬老愛老,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 篇5

我國素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稱號,五千年來一代傳一代。

今年,一個對全中國人民來說具有特殊意義的年度,更應當向全世界拿出我們的文明禮儀,發揚我國傳統美德。

對別人有禮貌也會得到別人的禮貌。周恩來總理不論在什麼樣的環境裏,總是保持着他應有禮貌。每次接見外國來賓時,他總是提前到達會面地點,站在門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態度特殊懇切。會見結束,他總是把客人送到門外,直到客人走後才離開。身爲一個國家總理,他處處以禮待人:服務員爲他端茶遞水,他總是站起來雙手接過,並微笑地點頭表示謝意;在汽車行駛中,他也一再關照司機禮貌行車,讓外賓車先走……外國記者曾讚美道:“凡是見到他的人,都認爲他具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魅力,其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這說明白一個人的文明禮貌,就是一個人內在美的外在表現,就是一面照着你自己的肖像的鏡子,你對他怎樣,他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你。

但是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體現比較明顯的是在坐公交車的時候,一個老人晃晃悠悠地站在一個年輕人旁邊,年輕人就裝作沒觀看一樣。儘管如此,不是有人從後面站起來請老人坐,而此時年輕人卻慚愧得無地自容。這種現象在我們四周是頻頻出現,如有人亂丟垃圾,就有人撿起來扔進垃圾箱等,也在社會還是具有那麼多有文明、有禮貌的人,只要有這些人的'存在,社會還是奇特的。

再過不久,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北京進行,現在電視上每天都在播放關於“講文明,樹新風,迎奧運”的廣告。其中有一條廣告是這樣的:有一用紙包裹的垃圾放在路邊的椅子上,路邊行人來來往往,畫面定格在垃圾箱口處,此時便聽見一段廣告詞“競賽已經開頭了數格外鍾,還沒有一球進門,突然有人接到了球,並且帶球進門,球進了!現在競賽仍在連續”,就這麼一個公益廣告就體現了舉辦綠色人文奧運的主題。

傳承文明禮儀,是每個中國人的義務和責任,我們確定要肩負起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的責任,在這特殊的年度裏,向全世界呈現我國國民的風采。

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 篇6

感恩,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份,讓我現在有機會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感恩學校的領導,給了我這一次學習《弟子規》的機會。

我是一名老師,一名數學老師,同時也是一位父親。但在給學生傳授學問的`過程中,在訓練自己孩子的過程中,總感覺缺少了什麼東西,總覺得有點不對勁。看到今日社會中的很多不良現象,看到孩子們的浮華,孩子們的躁動,看到孩子們的不禮貌行爲,我心裏特殊擔憂,焦急,總感覺現在社會的風氣每況愈下,但總找不到緣由,找不到答案,總是很困惑。總覺得這是社會問題,不在自己身上找緣由,甚至還會想,我一個人轉變不了什麼,這種極不負責任的想法都會出現,通過四天《弟子規》的學習,我最終找到了答案,是啊!孩子是無辜的,沒人教過他們啊!實際上是我們沒做好,是我們沒教他們,甚至連我們自己都不懂,通過學習我們懂了。的確,我們中國有五千年曆史,我們有幾千年的文化,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好的東西,我們爲什麼把它丟了呢?爲什麼不把它傳承下去呢?是的,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得把它傳承下去。這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責任。我作爲老師,身爲父親,我更有責任,所以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我該做什麼。

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 篇7

今年寒假期間,進行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採用“點面結合”,即選取典型項目踩點的方式深入學習和了解了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和傳承、保護現狀,並在大學生及其他各類人羣中宣傳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同物質文化遺產一樣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而相對於物質文化遺產而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殊性在於它不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實體可以以一種固定的形態被保存下來。它只能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中,其傳承載體只能是人,而這無疑增加了它的傳承難度。

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正面臨着極大的困難。諸如蘇繡、香山幫建築營造技藝、御窯金磚等,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價值與其保護與傳承所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成正比。爲保護人類珍貴的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呼籲中國藝術研究院以及其他各有關單位爲研究和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相關的工作,重點深入到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地區!

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在這片土地上有着衆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梅山、老街歷史、山地漁獵文化、稻作文化、新化山歌、舞春牛、手獅舞、擡故事、梅山儺戲等藝術……數不勝數,不得不令人自豪。但另一方面,地區的'大部分人們對自的非遺瞭解的並不是很深。

由此我們想到,何不在大學生及其他一些社會羣體中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光輝歷史和保護現狀從而激發公衆的保護熱情呢?這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傳統美德教育心得體會 篇8

敬老愛老是中華傳統的品德。從古至今,從一些名人的身上的體現了這一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正是體現了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生活上有很

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崇高的歷史責任感,所以每當中華民族瀕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都起到了救亡圖存的戰鬥號角作用。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很多爲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通過這次團日活動,我們看到了民族的將來,我們有更加堅韌的信念,我們會用行動來完成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歷史使命,我們始終都很棒,我們確定會更強,我們因有這樣的模範而驕傲。我們會以此爲榜樣,好好學習,把握學問,進一步完善自己,爲能爲社會做更多的貢獻而努力。所以,我們體會到的更深刻意義就是作爲中國將來的接班人,作爲一名合格的高校生,我們現在應當做的也是必需做的而且應當做好的就是全心全意學習,學習自己的專業學問,學習思想道德訓練,學習黨的根本任務,學習一切我們應當學好的,爲社會做更多的貢獻,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

通過此次團日活動,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氣,正確的思想道德會讓我們僅僅分散,讓我們目標明確,讓我們覺得有一股莫名的激情,全力去完成我們的任務。同時,通過學習,讓我們的熟識更加深刻,道德修養得到進一步提升??作爲青少年的我們正是要從思想道德上提升自己!此次團日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