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水滸傳》讀後感精選15篇

《水滸傳》讀後感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水滸傳》讀後感精選15篇

《水滸傳》讀後感1

文化的傳承都是通過書籍來延續的,中華文明屹立世界五千年,也正是那一部部經典的著作支撐着精神文明的不倒。所以名著應該多讀,越深入越能有自己的想法。以下內容由讀後感欄目爲您精心提供。

我看《水滸傳》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劇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本來就沒認真看.迫不得已,只得從網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讀,竟發現:其實水滸傳真的是不錯.

第一點,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點,就是書中那一百單八將.人物雖稱不上個個性格鮮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例如浪裏白條張順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堅石刻技術拔羣,還有入雲龍公孫勝令人聞風喪膽的魔法,哪一個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說《水滸傳》裏108將是勉強湊齊的,就是爲了湊傳說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認這點,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寫多少,那麼不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丟失了一百單八將從天而降的意義,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謂是極品.

第二點就是《水滸傳》中對劇情的刻畫描述.《水滸傳》從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到一百單八將聚一堂,從宋江大破連環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間事情的繁瑣,人物的衆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卻用自己優秀的文筆將如此長的故事娓娓道來卻絲毫沒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環套一環,使讀者不由得繼續往下看,彷彿自己到了真實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讓人歎服.

第三點我要說的是《水滸傳》對於歷史的記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這樣一個類似於"科幻神話"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編,哪有什麼真的歷史.的確《水滸傳》是神話故事,可他對當時民不聊生,奸臣當道,外敵入侵,軍隊戰鬥力下降的社會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進行了剖析.你們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適,那麼怎麼會有100多好漢奮勇起義 如果忠臣當道,那麼爲什麼高逑會當宰相,如果國家太平,那麼金朝來幹嗎 如果軍隊豐足,那麼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來,水滸傳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說,更是一本反映當時社會的歷史書. 我說了這麼多,其實沒什麼用,只不過把《水滸傳》好的地方舉了出來而已,我還依舊喜歡《三國演義》.所以,每個人心目中的好書是不一樣的,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好書. 還不錯!

《水滸傳》讀後感2

看了水滸傳後我覺得武松打虎還不錯。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過景陽岡。在岡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蹌着向岡上走去。興不多事,只見一棵樹上寫着:"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岡克上,應結夥成隊過岡,請勿自誤。"武松認爲,這是酒家寫來嚇人的,爲的是讓過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繼續往前走。太陽快落山時,武松來到一破廟前,見廟門貼了一張官府告示,武松讀後,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話,又繼續向前走。

由於酒力發作,便找了一塊大青石,仰身躺下,剛要入睡,忽聽一陣狂風呼嘯,一隻斑斕猛虎朝武松撲了過來,武松急忙一閃身,躲在老虎背後。老虎一縱身,武松又躲了過去。老虎急了,大吼一聲,用尾巴向武松打來,武松又急忙跳開,並趁猛虎轉身的那一霎間,舉起哨棒,運足力氣,朝虎頭猛打下去。只聽"咔嚓"一聲,哨棒打在樹枝上。老虎發脾氣,又向武松撲過來,武松扔掉半截棒,順勢騎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頭上的皮,右手猛擊虎頭,沒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處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動彈。武松怕老虎裝死,舉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陣,見那老虎確實沒氣了,才住手。從此武松威名大震。

他從小就不入正業只喜歡舞刀舞槍。

其中,有一段寫的非常精彩::那後生看了看,拿條棒滾將過來,王進拖棒便走,那後生掄棒又趕來,王進回身把棒向他劈來,那後生見了,便用棒來隔。這一段作者用了精煉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描繪了人物的動作。一個"滾將"形象地寫出人物的傳神動作,以及動作之快。而我在寫類似動作時往往只會用"飛快"、"很快"等詞彙,這與作者比起來遜色很多。還有"拖棒便走"、"掄棒"、"劈"、"隔"等詞語的妙用,很是讓我歎服。

通過這段描寫,可以看出作者不僅有着很深的寫作功底,並且對事物觀察很是仔細,詞語積累也很豐富。而這些就是我要學習的。我以前寫作文時,不是找不到寫什麼胡編亂造,就是抄作文選,所以作文一直沒有提高。從今以後我也要養成多想、多觀察、多積累的好習慣,看書時不能看完就完了,要學會積累好詞好句,要多學習他人好的寫作技巧。我相信只要勤於動腦、善於積累,我也會寫出像作者一樣精彩的文章。

《水滸傳》讀後感3

在水滸裏,魯智深是一個明亮的人。他走到哪裏,總會帶來一片明快、清朗,他處理問題總是那麼直感,在他身上,你看不到躊躇、徘徊、憂鬱、思慮、悲傷,與宋江不同,除了給佛跪拜,他再沒有給誰下跪過,他的脊背是直的,沒有什麼力量能讓他彎曲。金聖嘆評魯智深爲一百單八將中上上人物,又道:“寫魯達爲人處,一腔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爲人出力。”

處人待事上,魯智深很有分別。李忠和史進是他同時認識的,但一生與他們的三次相遇,在相交上就截然不同。第一次一出場,遇到李忠,聽史進說是師父,就很敬重,“既是史大郎的師父,同和我去吃三杯”,李忠要遲一步,他還不願意,將看客轟趕而去。但一看到掏錢的樣子,就很看不起,“也是個不爽利的人”。就此,李忠被他看死了。第二次桃花山相遇,在李忠周通“現放着許多金銀,卻不送與俺,直等要去打劫的別人的送與灑家”時,魯智深的行爲並不過分,因爲這樣的人在他的心裏實在是沒有分量了,不值得敬重,那就“且叫這廝吃俺一驚”。而對同時相識的史進,卻大不相同,在赤松林與史進再遇,兩人連續互拜(剪拂),感慨不已,隨後,兄弟一般,魯智深將自己自拳打鎮關西后的經歷向自己的兄弟訴說一番。聽說哥哥肚飢,史進馬上把自己包裹裏的食品拿出來給他吃,而且立即要去爲哥哥扳贏了,“一發結果了那廝”。兄弟情分在字裏行間不斷表露出來。第三次相遇,是因呼延灼攻打,李忠周通向二龍山求救。魯智深前來相助,並非是李忠周通的個人魅力使然,而是魯智深從江湖義氣着眼,不計較二人的慳吝。見到李忠,魯智深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好兄弟史進,覺得自己現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連李忠這樣的人也跟來享福,史進還不知道在哪裏,心裏真是不得過,“常常思念他……無一日不放在心上”,於是出現魯智深下樑山尋找史進的故事。站在少華山下,看不到史進,他就急,嫌朱武囉嗦,“有話便說,史家兄弟又不見,誰鳥耐煩到你山上去”。這話夠重的,人家朱武是與你一樣佔山爲王的,也好歹是史進的兄弟,就算你武功高些,也不至於這樣無禮。從這一方面也看出魯智深對史進的思念心切。他是一貫好酒的人,得知史進被拿,連酒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着,直提着禪杖,“不知哪裏去了”。

《水滸傳》讀後感4

宋江爲救柴進,攻打高唐州,遇到會呼風喚雨的高廉,全無取勝的可能,可見這高廉的法術了得,宋江要想勝,只有請來也會法術的公孫勝方有勝算。

此處把高廉說的利害,自然是爲了證明公孫勝利害。

先前,戴宗到薊州去找過一次公孫勝,沒有找到。現在,只有找到公孫勝,方可戰勝高廉,才能救得柴進性命。戴宗又一次接受了尋找公孫勝的任務,帶着李逵前往薊州。

戴宗再去尋找公孫勝,幸虧帶着李逵。李逵做了什麼?

他做的第一件。在去薊州的途中,他不聽戴宗招呼,偷吃葷食,犯了禁忌,被戴宗收拾得夠嗆,李逵這才收斂了一些,但在路上吃素食時又同一老者爭執起來,偏偏是這老者指出了能尋找到公孫勝的地方,因這老者是個道教信徒。

他做的第二件。好不容易找到公孫勝的家,沒見着公孫勝,他便劈了人家的一堵牆,還以要殺公孫勝的老孃相威嚇,這才逼着公孫勝露臉。

他做的第三件。公孫勝以師傅爲由,不願下山,當拜見到公孫勝的師傅羅真人,羅真人也以出家人不管閒事爲由,不放公孫勝下山。這本人他們師徒合謀好了的。李逵見此,想絕公孫勝的後路,便於深夜上山殺了羅真人和一個道童,到第二天,再去見羅真人,羅真人不愧爲是真人,竟毫髮無損。李逵見此,大驚失色。羅真人用了法術,他就被拋到了薊州府。

他做的第四件,他人落到了薊州府的大堂,跌得頭破血流,接着被人家當做妖人,受到狗血尿屎伺候,緊接着又是一場嚴刑,被打得死去活來,他招了個“人妖李二,”官府才住手,將他入監了事。入了監,他借羅真人的江湖名氣作起文章來,騙得好吃好活。

正是這四件事,使得李逵的形象更豐滿,正是李逵所爲,纔有了公孫勝再上梁山。

羅真人讓黃巾力士將李逵從薊州牢中接了回來,也同意了公孫勝下山。

說是戴宗智取公孫勝,如果沒有李逵的努力,公孫勝是不會再上梁山了。

這一段,道家的法術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例羅真人使一白手帕,讓李逵站在上面,那手帕就化做一片白雲飛去,羅真人隻手一招,喝一聲去,李逵便從二仙山跌到薊州府。羅真人要黃巾力士,去薊州牢中去取回李逵,那也是瞬間的事……公孫勝說他師傅僅黃巾力士就有一千多人。

宋徽宗何不借羅真人的黃巾力士一用,北宋何至於亡國呢?

北宋亡國前還真用了這一招。當金兵攻打京城,告急,一個叫郭京的道士,稱會六甲法,能勝金兵,需七千七百七十七人方可,宋徽宗的兒子趙桓真是採用了,結果是可想而,這加速宋的亡國。所以,道教中神神鬼鬼的事是不可信的,但七月十五日的鬼節,成了祭祀之節,那又應當別論,因爲這是民俗民風了。

《水滸傳》讀後感5

好漢一二三四五,景陽山上打老虎,好漢一二三四五,力大無窮拔楊柳。一錦面大旗上刻着“替天行道”四個大字,一位位忠義雙全的英雄人物守護着它。一切的一切,盡在《水滸傳》中徹底地展現了出來。它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熱情的歌頌了農民革命的鬥爭。它描述了一個個嫉惡如仇、劫富濟貧、義薄雲天的好漢。

若是平常同學之間借個鉛筆,折個尺子你便感動的痛哭流涕的話。那你還是放棄看的好,不然就可能發生一場洪澇災害了。他們的兄弟情是我們想象不出的肝膽相照,真正的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是爲了兄弟情。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每個人上戰場都有着爲隊友,不顧一切,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難道是他們真的不怕死嗎?然而他們爲了情誼,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

在《水滸傳》一百零八條好漢當中,最有個性的恐怕就要數天真爛漫、赤條條舉着兩把大板斧衝在最前面的黑旋風李逵了。

李逵,是一名情商高的好漢。燕青智撲擎天柱後,李逵等梁山好漢與官府人員大幹了一場,好漢們都上山了,李逵卻獨自上街。從老人口中得知,壽張縣令是個糊塗官,百姓怨聲載道。李逵找到縣衙,正遇衙役驅趕老婦,李逵痛打衙役隨後扶老婦走進大堂,叫來縣令一問,果然是徇私枉法。於是,李逵便穿了縣令的官服,重審老婦一案。李逵不識字,狀紙都倒着看,卻把案件審理得水落石出,讓百姓感恩戴德。更有趣的是他自導自演了一出“打架戲”請兩個上前告狀,爲自己找找樂子。審判後,將打人的視爲好漢,將被打的痛扁了一頓,弄的衆人諦笑皆非。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爲事物所困擾、感到壓抑時,何不向李逵學習學習,爲自己找找樂子,放鬆心情,提高效率。

他也耿耿忠心於“哥哥”。他曾說過:“哥哥殺我也不怨,剮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然而,他真的需要怕這個“哥哥”嗎?他有着蠻牛的力氣,兩把斧頭削鐵如泥。分分鐘,便可把那宋江小兒剁碎。黑旋風在江州跟從了呼保義後,便視其爲親哥哥,他的忠心也得到了回報,宋江提《滿江紅》一詞後也曾忽然發悲,老淚縱橫:“他與我身上情分最重,因此淚下。”他們倆也算是兩情相悅,以至於這個動不動就要“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快活”的莽漢,在宋江面前卻像一個聽話的頑童一般。

他說得到,做得到。當宋江喝了奸臣的毒酒,怕自己死後李逵再起來造反,壞了好漢們“忠義”的英名,讓他也飲下毒酒時,李逵也無怨無悔、視死如歸,他說“宋江哥哥要我死,我也不怨哥哥。”

一百零八將,人人都同李逵一般,用生命去交友,死後也能一同魂歸梁山泊。流動的是時間、他們都會經歷生死;但永存的是好漢們之間的兄弟情!這也是本文最閃亮的看點!

《水滸傳》讀後感6

古往今來,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着無數的英雄,像那戰國的屈原,爲國爲民投江自殺;南宋的岳飛大敗金兵,卻也死於“莫須有”的罪名;明朝力保大明王朝的史可法,被圍揚州寧死不降。面對着他們,我不由得想起了《水滸傳》裏的人物:宋江的爲人仗義;晁蓋的重情重義;林沖的循規蹈矩;魯智深的俠肝義膽。

梁山伯好漢個個武藝高強,有勇有謀,方可以一擋百,可最後還是散了,死的死,病的病,正如“緣來緣去終會散,花開花敗總歸塵。”我多希望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從此久住於梁山泊之中,不去幹涉朝廷內務的一切,時而不時地匡扶社會的正義,自由自在且痛痛快快的生活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裏。如果這樣的話,就不會成爲現在的這個樣子了。

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那梁山泊等人呢?在這個人才濟濟的社會裏,即使我們每個人多才多藝,即使我們再出衆,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自己強大的人多的數不勝數。世界本不公平,我們沒有權利對它說不,只有當自己足夠強大時,纔有資格發言。於是,我們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因爲它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們總以爲外面的世界會更美好,早已不想再做這“井底之蛙”,可不曾想到的是,外面的世界又是上天爲我們下的一份戰書。

所以,我們只能繼續前進。逐漸的,我們站得越來越高,看到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時間長了,我們越來越喜歡這種優越感,便不停地往上爬。可是,站得越高就越危險,但正當我們欣賞眼前的風景時,身後,卻是萬丈懸崖。

沒有什麼東西會永垂不朽,也不會永世長存,世間萬物是消長變化的,就像宋江引領的梁山泊好漢,他們本可以瀟灑快活的度過此生,可就是偏偏執着於自己那個頑固的心,此處招安,效忠於朝廷,最後,卻得了一個認命的悲劇。梁山伯好漢一生講了“忠義”二字,可也被這兩個字衝昏了頭腦。

在這個殘酷的現實中,我們不需要太多的東西,也不需要多麼偉大,我們需要的,只是活在當下。專心做好眼前的事,用心珍惜眼前人,將外界的嘈雜紛擾放置一邊,既不追憶過去的榮耀,也不悔恨過去的過錯,更不盲目的憧憬未來,而是腳踏實地地奔跑。快樂來臨的時候就享受快樂,痛苦來臨的時候就面對痛苦。在黑暗與光明中,既不迴避,也不猶豫,以坦然的態度面對人生。

《水滸傳》讀後感7

“生當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這是《水滸傳》結尾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詩。合上書,我淚眼朦朧。想想梁山好漢的種種經歷,我不禁感慨萬千。

想當初,一百零八位好漢在梁山泊內聚首,又屢屢殺敗前來征剿的官兵。可是他們當初相聚並不是因爲簡簡單單做一輩子綠林草寇,而是因爲國家奸臣閉塞、報國無門,才逼不得已做了一時草寇。所以,他們在國家危難之際,願受招安,爲國家征服了大遼,奪回了失地。

可是奸臣嫉妒,竟說服皇帝不給加官賜爵,反而派去征討江南起義軍方臘。宋江忠心報國,心甘情願踏上征途,萬萬沒想到這次征討傷亡慘重。回到京師時,已經十成沒了八成。將領僅剩二十七人。這次宋公明最終衣錦還鄉成了楚州安撫兼兵馬都總管,其他好漢也到各處到任。然而高俅等賊臣卻看在眼裏恨在心上,先把宋江的左膀右臂盧俊義用水銀毒死,又把御酒換成藥酒,宋江喝下怕死後李逵造反便也用藥酒毒死他,吳用、花榮也上吊自殺。

在衆多好漢之中最讓我佩服,的是李逵,他爲人豪爽仗義,從不拐彎抹角,從不阿諛奉承,都是直來直去。最讓我惋惜的是宋江,他如果當時攻打宋朝是能夠改寫歷史的。但他沒有,他一心一意報效國家,卻還是被奸臣的毒計給害了。最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戴宗,他一天最多竟然能夠跑八百里,要是在此刻,那可真是飛人。

讀了《水滸傳》後,我明白了做人應當正直、孝順,不幹偷雞摸狗的勾當。僅有正直的人才會被人承認是好漢,並且梁山泊好漢落草以後,都爲自我家人着想。想方設法把自我的家眷帶到山上。那裏有一件事讓我很震撼的事:李逵一個人去把母親接到山上,到家看見老母已爲他哭瞎了雙眼,隨即便揹着母親回梁山泊。走到半夜,李逵把老母放下,去找點水喝,回來的時候發現母親已經被老虎吃掉。李逵怒殺了四條老虎。

當我讀到結尾的時候,看到皇帝最終還是被奸臣矇蔽,不加其罪。我當時真是恨死這些賊臣了,他們到處坑害忠良,殘害百姓。而皇帝卻也聽他們擺佈。國家往往就是這樣糟蹋的,期望中國再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人!

《水滸傳》有太多故事要說,在那裏我不能給大家一一道來。期望大家都閱讀《水滸傳》。看書時,你的心境會隨着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合上書,你會對故事情節回味無窮,懂得許多人情世故。

《水滸傳》讀後感8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X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爲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着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水滸傳》讀後感9

讀過《水滸傳》,不禁感慨萬千……

看梁山第一頭領宋公明,開始覺得忠義兩全,然後又覺得他真能忍,其他官員欺負宋江,宋江也不說一句話,不反抗一次。可是事情出現了轉機,晁天王爲報答救命之恩,好心好意讓宋江坐第二把交椅。從此,吳不離宋,宋不離吳的局面開始了。

宋江是個有義的人,可是又爲何又做出架空晁蓋,毒死黑旋風等不義之舉呢?很簡單,宋江是個小小芝麻官,沒什麼夢想,能在江湖上混個“及時雨”“山東呼保義”等稱號就已知足。但之後上梁山,做了副寨主。權力大了,想法也就膨脹起來。還想弄一個忠義兩全的高境界,所以總想着招安。

宋江也是好漢中最不灑脫、最不自由的、每每捉來的有名望之士,宋大哥總是有着三部曲,一是喝退綁繩的小卒;二是親自解繩;三是鞠躬倒茶。真能網絡人心,也不嫌麻煩。可見,在創業之期,宋江還是“他時若隧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

說道灑脫還數二龍山老大魯智深。打鎮關西犯官司,是爲了救一對並未有交情的父女。之後當了二龍山一把手,相鄰的還有桃花山和白虎山。這兩個山頭與二龍山絕對不在一個層次,但魯達並沒有兼併山頭的意思,何等灑脫!再之後,武松要跳槽,不跟二龍山幹了,魯提轄順水推舟,理解了宋江的“招降”。

晁天王一看不高興了,這不是明擺着搶老大的風頭嘛!負氣要帶兵打仗,又中毒箭身亡。臨死之前,說誰抓住史文恭誰就坐山寨之主,但晁蓋也不想想,那麼多頭領都是宋江招來的,叫別人當衆頭領能樂意嗎?可憐晁天王,白手打拼的梁山泊,都拱手給了宋公明,可悲!可嘆!

宋大哥一門心思想招安,能夠說吳學究起了極大地作用。吳用真陰,乃真小人也!晁天王在世之時,他遠晁親宋,二把手和三把手聯合對敵晁蓋。還有朱武,朱武的本事和吳用差不了多少,可人家智多星排天罡第三,朱武呢?別說第三,連天罡星也沒混進去。神機軍師當初可是少華山坐第一把交椅,爲什麼不能得到重用呢?很簡單,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吳用唯一可抗爭的僅有朱武,於是,把朱武調到盧俊義的手下,盧俊義是副手,不敢,也不能與宋江抗爭,朱武明白有聰明也沒地方使。梁山招安,朱武找公孫勝求仙去了。

而吳用、花容吊死在宋江墓前,林沖鬱郁不得而終,真可謂聰明反被聰明誤。而魯達、武松這等莽漢,反而明哲保身,善始善終。

當然,最聰明的還屬燕青,沒有受到迫害,挑着一擔金銀財寶走了。

宋江的確是忠,只可惜愚忠,還害着一幫弟兄上刀山、下火海。只活得二十三人。

是非功過,難以評說。

《水滸傳》讀後感10

武松,《水滸傳》裏的經典人物,關於他的戰役,婦孺皆知。景陽岡打虎、怒殺潘金蓮、醉打蔣門神、智救宋江、單臂擒方臘……他的英勇,無人媲美;他的武功,無人攀比;在我眼中,他就是一條重情重義的漢子。

如何這般誇獎,因爲在他的大哥宋江受人欺壓時,他根本不顧及自己的安危,就算只有一口氣,也不放棄,他只知道,如果沒有大哥的話,他現在還是個農民,過着平淡的生活,哪像現在如此快活,衣食無憂。

當梁山衆兄弟得知自己的宋江哥哥還在牢裏受着階下囚的待遇時,急得坐立不安,武松見大家全都丟了魂兒,便自告奮勇的說願去法場救出宋江,軍師吳用聞後,也贊同他的建議,便爲他們出謀劃策,絕定在行刑那天,大兵攻進,一舉救出大哥。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梁山衆兄弟全都寢食難安,平時最愛說話的武松和李逵,如今也一言不發。軍師吳用想盡辦法,讓死氣沉沉的梁山恢復往日的活氣。其實,他自己心裏比任何一人都更擔心宋江的安危,只是不讓衆兄弟丟失信心罷了。

法場開幕,只見宋江正一步步地走向死亡,武松瞧見縣官滿臉笑容,他剛想直起身子,摘了那縣官的烏紗帽,可吳用卻一把拉住了武松,說道:“不急不急,待到時機成熟,你再去報仇也不晚。”武松只好屈膝而坐,忍氣吞聲地看着那縣官得意的樣子。時間正一點點的流逝,最令人心驚的時刻終於到來,死神化成了一隻無形的手,正不停的拽着宋江。吉人自有天相,武松最終還是按捺不住,提起他那大砍刀,一步跨上斷頭臺,首先一刀砍死了劊子手,只見那頭滾了三尺遠,嚇得旁人都鴉雀無聲,特別是那縣官,剛剛還有說有笑,十分快活,此時卻被武松這般舉動嚇壞了,直叫官兵圍住他,自己卻一溜煙兒地跑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似一頭猛虎,咆哮着衝向那些官兵,趁這時候,梁山衆兄弟全都現了身,羣衆大聲喊叫,躲進了各自家中,這時他們纔敢大鬧一番,先怕傷了這兒的老百姓,官兵見這情形,自知已不可能獲勝,正想丟下自己手中兵器逃掉時,武松又大吼一聲,震得那些官兵肝膽碎裂,翻身跪下求饒,武松看他們如此對待宋江哥哥,也饒不得,便一刀砍死了他們的頭領,把剩下的人全都放了。那些人全都使盡平生氣力,跑下了這個令人恐慌的刑場,消失在了人海中。武松的氣還未消,一想起自己的哥哥在牢中受了如此痛苦不堪的待遇,心裏過意不去,又一刀砍斷了斷頭臺、審判臺,這才解了心中的怒氣。

我眼裏的武松不僅是有勇有謀、重情重義的人,還是豪放、勇敢、機智、倔強的漢子!

《水滸傳》讀後感11

今天讀完了《水滸傳》,掩卷沉思,我不禁感慨萬千。爲裏面的人物的命運嘆息。

水滸一百零八個好漢,個個都被逼上梁山,深感宋江義重,皆留下來效忠宋江,後來受招安後,破大遼,收田虎、王慶、方臘等賊人。從破大遼一百零八個人個個生還到最後收方臘只剩三十六個,最後面見皇上的也只有二十七個。可是他們爲國家換來太平後,朝廷卻奸臣當道,最後個個都死了,神聚蓼兒窪。

宋江等人的命運是悲慘的,可這一百零八人中也有不少到最後得以安享天年的。比如公孫勝、李俊、武松、柴進等。他們大都是在完成大業後,急流勇退,沒有做官,不受奸臣迫害,以致他們都快樂的、舒心地生活着。相比起宋江、盧俊義他們都被藥酒害死,他們的命運不就好很多了。其實人生需要的也是這種能夠急流勇退的精神。急流勇退,需要的是對功名利祿的捨棄,對平靜生活的嚮往,還要有自知之明,知道當前局勢,知道該退時就退,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而有的人在最高點卻不退下來以致於喪失生命。韓信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劉邦的天下大部分都是韓信打下的,但是韓信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功高震主,最後被呂后殺害,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邊就不指出了。而適時的退卻卻能讓自己獲得更多。張良大力輔佐劉邦,爲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當天下已定,四海歸心時,也正是他該享受容華富貴的時候了,可是,在劉邦預備賜予他五千戶時,張良卻斷然拒絕,放棄功名利祿,請求作一個小小的留侯。他曾說道:“今以三寸舌爲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他看到帝業建成後君臣之間的“難處”,欲從“虛詭”逃脫殘酷的社會現實,欲以退讓來避免重複歷史的悲劇。事實的確如此,隨着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準則。在漢初消滅異姓王侯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功成身退,是張良的選擇,儘管身後投來的是驚異的目光,但事實證實,他的選擇是對的,“狡兔死,獵狗烹”,不久,韓信被斬,彭越被殺,而張良得以保全。他放棄了暫時的功名,安享晚年,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流傳百世,千古流芳。

可見急流勇退是多麼有聰明的一個選擇啊,物極必反,當人們在最高處的時候適時地退下來,不僅不會對個人的利益有影響還會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水滸傳》讀後感12

誰年少時沒有過仗劍走天涯的夢;誰沒有羨慕過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逍遙生活;誰又不曾想象過自己武功高強,正義勇敢,在戰場上竭力廝殺。有這麼一羣人,他們重情重義,嫉惡如仇,這一百單八名好漢名揚四海,威震八方。

我很想穿越去那個朝代,也像魯達武松般要酒要肉。俗話說無酒不成事,若是少了酒,哪還能有大鬧五臺山,哪還能有醉打蔣門神,哪還有一百零八位好漢!這酒就像強力粘膠一般將好漢們緊緊團在一起,任憑風吹雨打也始終凝聚在一起,造就了這個朝代的神話。

我很敬佩吳用。他是衆多好漢中唯一武功一般的人,但他卻給人很不平凡的印象。他用計如有神助,從智取生辰綱開始,他的神機妙算沒有一次不令人歎服。在取生辰綱過程中,他彷彿能窺視人心,巧妙利用防範心理,使處處謹慎的楊志也未能避免中計。吳用不傷一毫便大獲全勝,正如後人評價的:“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他雖狡詐,卻心術生得端正,從未有過不義之心,相比宋江的哄騙之術,吳用顯得忠誠得多。吳用與宋江看似宋江罩着吳用,實是吳用罩着宋江。如此足智多謀,赤膽忠心,怎不謂之英雄?

魯智深是最可愛的一位好漢了。他的出場就極其血腥,這注定了他的結局:“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你對他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粗枝大葉,可是隨着情節的發展,你會發現他的心思似女人家細膩,他先安排金氏父女離開,再去尋鄭屠戶;在林沖刺配滄州後一路跟隨,才免得林沖在野豬林遇害。其個性特點被作者刻化得十分鮮明。此般見義勇爲,自可稱之爲英雄。

林沖是最能忍的。他的妻子被人調戲,他能忍;他被設計誤入白虎堂,也能忍;就算在野豬林差點喪命後,他還是忍;在草料場被燒聽見陸遷的話後,他終於再也忍不了了,雪夜上梁山。即便在梁山受到王倫等人的擠兌,卻依然忍氣吞聲。這種逆來順受的心性使他剛硬不起來,這種隱忍是刻在骨子裏,改變不了的。但在關鍵時刻,總能拍案而起,例如火併王倫,這樣纔有了轟轟烈烈的梁山故事。他曾是槍棒教頭,一身的武功卻從未輕易展露。令人感動的便是他與魯智深的兄弟之情了。林沖在深山獨有一名好友就是魯智深,他叫魯智深一聲哥哥,魯智深圓寂後,林沖也暴死他墓前,這悲劇的結局也正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結局。這樣的武藝高強,論爲英雄綽綽有餘。

梁山好漢們的命運從一開始造反的聲勢浩大,到招安後的支離破碎,吐露了作者對朝廷的不滿與被奴役生活的憤懣。這種思想就被寄託在了梁山好漢身上。他們敢於造反,並積極參與其中,卻又願意歸順朝廷,也表現了忠君思想的嚴重。

這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但每個人義薄雲天、俠肝義膽的性格,塑造了一百零八個英雄!

《水滸傳》讀後感13

《水滸傳》是一部人物記小說,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爲學形式記載農民起義的白話文小說。書中主要記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

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不單單是對朋友的義氣,也可以解釋爲正義感。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黑黑的,卻又很壯實的李逵。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爲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着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擁有“忠”、“義”的人是神聖的,我們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梁山泊上108條好漢是神聖的,他們爲了一個“義”字,可以爲朋友上刀山下油鍋,也可以冒着生命危險的劫富濟貧;他們爲了一個“忠”字,即使知道那不過是朝廷的一場陰謀詭計,仍然接受招安。讓我們像他們致敬,像神聖致敬。

《水滸傳》讀後感14

憶往昔,讀過的書不少,唯有那豪情萬丈的《水滸傳》,令我久久難忘,又是一個愜意的下午,輕撫有層薄塵的書面,手邊的香茗冒着熱氣,令我不禁想起往昔讀《水滸傳》的點滴,輕品一口淡茶,輕啓書頁,好書需久讀。

書中人物情節是那樣的熟悉與陌生,少了一分表面的浮華,多了一分內心的思考。在我眼中,他們不僅僅武藝高強的英雄,更多了一分深沉與內心的表現,我亦非昨日,只見事之表象,未明事中真意,豪邁之情油然而生,正義在心中涌動。

初見林沖,總覺其過於怕事,雖有一身好武藝卻未有男子氣概,現在覺得並非其無男子之氣,實其有觀大局之心,有容人之度,大丈夫能屈能伸,豈料他人無容他之意,最終恍然大悟,奮起反抗,我覺得這纔是真男人。

再說魯智深,先覺他力大無窮三拳,便打死了鄭關西,倒拔垂楊柳更是厲害無比。可現在看來他更有十分細膩的內心,不似一般莽漢,只有力,未見智。

最後說宋江,開始覺得他着實仗義疏財,求賢若渴,寬容大度,更有統領才能,可現在覺得他有些忠君思想過了頭,最終斷送了梁山好漢的大好前途,甚是可惜。

再讀好書心中涌起千思萬緒,匯聚成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欺負,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而我們的目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神聖維護這一份“神聖”。

《水滸傳》讀後感15

山東大漢在世界上都是有名有姓,水滸傳暑假優秀讀後感。最近,山東衛視播出了新《水滸傳》的電視劇,這激起了我對水滸傳的興趣,所以我天天都在看新《水滸傳》。

讀水滸傳的時候呢,感覺枯燥無味,整本書的字又有誰能不看膩呢。也許就是因爲這個吧,纔有了新《水滸傳》的電視。

《水滸傳》的電視可比《水滸傳》的書好看多了,什麼武打動作呀、人物神情呀,再細緻的地方也可以拍出來,讓人身臨其境,忘掉時間。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松殺嫂》那一集裏面武松和西門慶打的片段,武松和西門慶的功夫都非常高,雖然西門慶剛開始佔了上風,但最後還是因爲自己的疏忽而失敗。如果西門慶打過了武松,可能他將來就是梁山好漢的其中之一了。

我最喜歡的人是宋江,他被稱爲仁義宋江,因爲他可以爲了兄弟放棄做官。古代有多少人想要做官呀,可宋江卻爲了兄弟之情不要了職位,仗義疏財,扶危救困,這是多麼有情有義呀,怪不得所有人都對他無比尊敬,一聽宋江的名字就猶如雷貫耳,對他百依百順,這麼高尚修爲的人,又有誰能不尊敬呢?

看水滸傳呢,必須要知道的就是一百單八將的名字,我現在已經能說上幾十個了,讀後感《水滸傳暑假優秀讀後感》。我覺得他們的名號,是與他們的個性相對應的,比如,李逵因爲人黑、行事莽撞,被人稱爲“黑旋風”;張順因爲精通水性,如魚得水,被人稱爲“浪裏白條”;杜遷因爲長得高,被人稱爲“摸着天”;白勝因爲膽小如鼠,所以被人稱爲“白日鼠”;吳用因爲聰明,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前知五百年,後曉五百事,所以被人稱爲“智多星”……總之,《水滸傳》裏的角色個個都有性格顯而易見。

除了佩服作者的文筆以外,我還佩服新《水滸傳》的導演。因爲他通過書面的描寫就可以將裏面的人物全部“變活”,這需要懂得歷史上宋朝的風土人情,真是厲害!

總之,新《水滸傳》演的惟妙惟肖,花和尚力大能拔垂楊柳,市井中拳打鎮關西,像開了個醬油鋪;景陽岡武松三碗不過岡,打死佔山的大蟲;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槍挑仇敵;彷彿他們真的是書中的人物,身懷絕技,豪氣沖天。但是演員不是那麼好當的。據說演員們因爲劇情需要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很傷身體;劇中人物使用的武器均是真傢伙,大鈑斧,禪杖,重則上百斤,沒有武術功底是演不了的。戲裏戲外一樣精彩。真是值得一看!如果你還沒有看,那就快點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