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讀《彼得·潘》有感 15篇

讀《彼得·潘》有感 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彼得·潘》有感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彼得·潘》有感 15篇

讀《彼得·潘》有感 1

今天,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彼得。潘》,這本書中有趣的內容使我記憶深刻。

它是寫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小男孩彼得。潘在某一天把達林家的三個孩子,溫迪。約翰和邁克爾帶到了他的夢幻奇景。那裏有這孩子們希望出現的各種形象:仙子。人魚公主。印第安人。海盜。野獸和飛鳥。有一次,他和一羣被大人丟失的孩子們與詭計多端的海盜頭子胡克絕一死戰,使得他掉入了鱷魚口中。

《彼得·潘》將荒誕幻想仙人故事。驚險情節,運用性格刻畫。心裏描寫。諷刺與幽默等手段交織在以個小小的故事裏。它既像一場令人眼花繚亂的馬戲,又像一首狂歡曲,給我強烈的震撼力。我還覺得故事中的溫迪有點兒像我。溫迪回家後,因爲過了幾年,溫迪長大了,忘記怎麼飛翔了,也永遠飛不起來了,因爲溫迪失去童心了。這個童話暗示我們人總是要長大的,但人去常常長大了就忘卻童年世界。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去海邊挖貝殼。現在我長大了,不再喜歡去海邊了,不再對海邊的一切有興趣了。以前看見沙灘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趕緊跑過去玩。現在看見沙灘毫無興趣,怕過去弄髒了鞋。

真的,《彼得。潘》是一本難得的佳作,希望大家都能去看一看。

讀《彼得·潘》有感 2

彼得潘是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男孩,他恨大人,見到大人就齜牙咧齒,溫迪是彼得潘的好朋友,哪彼得。潘他的母親是誰呢?她是一位可愛的女士,腦子裏充滿浪漫的想法,,有一張甜甜的,愛嘲弄人的嘴,她那些浪漫的想法就像從令人費解的東方來的,她的名字叫林夫人。

彼得潘來到一個小小的海島,叫永無鄉,他們不單和印第安人成了好朋友,還和以胡克船長爲首的海盜展開了博鬥,開始了一場真正的冒險,永無鄉是一個地方,但這個地方是存在孩子們的心中-----這裏沒有討厭大人的說教,沒有大人的束縛,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無疑是孩子們的天堂,

彼得潘自從來到這個島,他便開始變得快樂,活波,在這個島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如;地下之家,美人魚的礁湖,永無島,海盜船,和胡克拼命等和胡克拼命是多麼的激烈與殘酷,但彼得。潘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胡克,從這個短文中,使我感到彼得。潘是個堅韌不拔,艱苦奮鬥,不怕吃苦的男孩,所以我們也要向他學習這種吃苦耐勞德精神。

這本書使從書中茁壯成長,也使我瞭解了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男孩。

讀《彼得·潘》有感 3

我最近讀了一本名叫《小飛俠彼得·潘》的書,故事情節緊張有趣,我非常喜歡。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一天晚上,彼得來到小姑娘溫蒂家,把溫蒂和她的兩個弟弟帶到了虛無島。他們一到島上接連不斷的歷險就開始了。由於海盜作祟,大戰不斷爆發。但是,儘管不幸事件接踵而至,彼得總能化險爲夷,想出巧計營救夥伴們。

這個故事通過奇幻動人的情節塑造了一個天真活潑、嫉惡如仇、勇敢而又有犧牲精神的小男孩形象,他那“永遠不要長大”的信念,是對天真爛漫、美好無邪的童心的歌頌。

我還感受到了巴利在他奇妙的童話中創造的彼得·潘這個形象是永無止境遊樂的象徵,也是永恆童年的象徵!

這篇童話的主要旨意是暗示所有的孩子們:千萬不要急於長大,只有童年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階段!

讀《彼得·潘》有感 4

利用假期時間,我閱讀了世界經典名著——《彼得。潘》。這本書是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巴利寫的。書中講了一個發生在孩子們和彼得。潘身上的故事。

一天晚上,孩子們發現了小飛俠彼得。潘和仙女小丁當,和他們交上了朋友,跟着他們去烏有島。奇妙的烏有島之旅,讓孩子們開闊了眼界。他們在烏有島的地下之家裏,和那裏的孩子一起生活,還利用勇氣和智慧戰勝了海盜,非常開心。

時光如飛梭,無數個春秋後,孩子們都長大了原來那個善良可愛的小姑娘溫迪也有了自己的女兒,叫簡。溫迪失去了美好的童年,不再天真無邪,快樂無憂了。只能給女兒講她小時候在烏有島的故事,將他如何去烏有島,如何戰勝海盜。春天到了,烏有島該做大掃除了,彼得。潘帶走了簡,但是溫迪不能去了。許多年後,簡也成熟了,生了一個女兒,叫瑪格麗特。只要彼得。潘想起該做春季大掃除的時候,都會接上瑪格麗特,後來……再後來……

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要是孩子永遠天真無邪該有多好。我真希望自己永遠是個孩子;希望世界上真有那個烏有島,真有那個彼得。潘;還希望我也能飛到烏有島,永遠住在那個神祕小島上!如果這些都是真的,我也要飛到烏有島,去智鬥海盜,去給那些生前不幸的孩子們講故事,去當他們的媽媽。讓烏有島永遠充滿歡聲笑語!

讀《彼得·潘》有感 5

今年這個暑假,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小飛俠彼得。潘》這本書,我非常喜歡這本書,也喜歡裏面的主人公,助人爲樂的彼得。潘。

書中講了一個叫彼得。潘的男孩,他沒有媽媽,有一天,他遇到了溫蒂,溫蒂對夢幻島充滿嚮往,於是她帶着自己的兩個弟弟一起來到了夢幻島。夢幻島中,彼得潘收留了很多無家可歸的男孩子,他們都是從嬰兒車裏跌落的,7天都沒有人來認領的小孩。於是,溫蒂成了媽媽,彼得。潘成了爸爸,他們有很多的孩子,小嘟嘟、小尖尖、小卷毛、小不點兒、麥克兒、約翰,還有雙胞胎……他們一起度過了很多快樂的時光,直到孩子們長大,溫蒂帶着除了彼得。潘以外的所有人回到了自己原來的家。

在故事中,彼得。潘把風箏讓給溫蒂的情節中,更我體會到了彼得。潘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在馬上要被淹沒的礁石上,只有一個人可以被風箏帶走,彼得潘毫不猶豫地把風箏讓給了溫蒂。從中我想起了我的朋友朱家陽,他常常這樣把一些文具,在同學最需要的時候,借給他們,而且還經常幫忙那些女生們修理修正帶呢。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了,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人。

讀《彼得·潘》有感 6

我有幸讀了《小飛俠彼得.潘》這本書,收穫很大,書的作者是英國家作家詹姆斯.巴里。講的是一個小男孩,他叫彼得.潘。他雖然活潑可愛,淘氣還會飛,但他沒有媽媽,因此他特別希望有一個媽媽陪伴他,和他一起去夢幻島上去冒險。

直到他闖進了一個叫達林先生的家裏,才認識了三個小夥伴-------邁克爾、約翰和溫迪。這使他無比高興,其實,令他更高興的是溫迪,因爲她是女孩子,而女孩就可以當他的媽媽,跟他一起去夢幻島冒險了。後來,彼得帶着兩個小夥伴和一個“媽媽”飛到了夢幻島,與海盜打了仗,遇到了詹姆斯虎克船長,孩子們害怕極了,因爲虎克是最兇狠的海盜了。因爲他被彼得砍傷了一隻手臂,扔給了鱷魚。鱷魚還想吃了虎克的其他部位,就緊緊的跟着他,讓他不能安心,所以他十分恨彼得。

最後,又在彼得的努力下打敗了虎克。溫迪最終還是回家了,彼得卻仍留在夢幻島,一直長不大,讓溫迪的下一代人繼續每年兩個星期去當彼得的媽媽。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受到詹姆斯-巴里作家是用心靈去完成這個作品的。讓我懂得了如何體驗母愛,感受那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也讓我明白了母親是這個世界唯一能伴隨你的人,相信也讓大家理解彼得.潘沒有媽媽的痛苦,讓我們珍惜母親伴隨我們的每一天。

說了這麼多感悟,我不禁想起我小時候母親對我的愛:記得我小時候,經常生病。一次,母親帶我去打點滴,回來的路上天氣很冷,加上母親又在騎車,我便瑟瑟發抖,這時不知母親是如何覺察到了,便停下車,我還沒緩過神,母親已經給我披上了她那件溫暖的外套了,看着母親單薄的身影,我於是又悄悄的把外套脫下,給媽媽輕輕地披上,母親好像沒有察覺到,但我口中仍說了說:“我沒事,沒事!”因爲此時我內心深深地明白:母親是偉大的,我要更加珍惜偉大的母愛!

讀《彼得·潘》有感 7

《彼得潘》這本書是李老師爲我們推薦的,要求我們每天只讀一章,並且要求每章讀兩遍,劃出好詞佳句,並且做批註,所以我們班的每個孩子都是認認真真地讀完了這本書。我從中受益無窮。

它是由英國的·詹姆斯巴里所着。 這本書講述的是;彼得潘是一個會分,不願長大也永遠不會長大的小男孩。天真活潑,疾惡如仇,聰明勇敢的他,陳大林夫婦不在家,帶着小女孩溫迪和他的兩個弟弟,一起飛向有着仙子,人魚,海盜,印第安人的永無島。在哪裏,他們開始了童話船的生活……(.)

我特別喜歡彼得。潘的聰明和勇敢。兇殘的海盜船長詹姆斯胡克,把約翰和麥克爾給抓走了。彼得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救他們,彼得學着胡克的聲音對他的手下說:“把那幾個孩子放了!"糊塗的手下把孩子們放了。胡可回來之後問孩子們在那?他們還很高興的說把孩子們放了,胡可聽了很生氣,他二話不說,就把他們殺了。

彼得是一個勇敢,聰明,快樂;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讀《彼得·潘》有感 8

暑假裏,爸爸媽媽爲我準備了很多書,有一整套的笑貓日記,有馬鳴加、馬小跳的故事等等,我最喜歡的是一本名爲猩俠彼得潘的書。

書中的彼得潘是個會飛的,不會長大的小男孩,他居住在孩子們夢境中才能見到的地方——夢幻島。我很羨慕彼得潘,他會飛,他不會長大。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一直告訴媽媽,我想飛。媽媽總是笑我是個小傻瓜,叫我長大了坐飛機,就當做是飛翔了。現在,我已經坐過好幾次飛機了,也算是在空中“飛”過好幾次了,唉,跟彼得潘比起來,那怎麼能算是飛呢?

另外,我特別特別羨慕彼得潘不會長大。我也想不長大。你知道爲什麼嗎?幼兒園的時候,天天回家看動畫片,吃點心;媽媽總是給我講故事,和我做一起遊戲;假日裏,大人們就帶着我去外面遊玩,多麼愜意的生活啊!可是,現在我長大了一些了,上學了,開始有作業了,每天放學就抓緊時間做作業,連畫畫塗鴉的時間都沒有了。媽媽還總是嘮叨着,學習要怎樣怎樣。假日裏忙着學這、學那。長大了的生活一點兒也不開心,我可以不長大嗎?書中的彼得潘也是十分擔心自己會長大,慢慢變老。看來小孩子的心裏想的應該是一樣的吧。

我喜歡這個不會長大的彼得潘。

讀《彼得·潘》有感 9

讀完這本書後,我只感覺很驚奇。讀到某個地方時,我不由得驚訝地張大了嘴。

這本書主要講了彼得.潘來到了小姑娘溫迪的家,教會了溫迪和她的兩個弟弟飛行,並把他們帶到了虛無島。在那裏他們遇到了無寧靜之日。但儘管不幸事件一件件的到來,但彼得.潘總有辦法把大家救出來。

讀到圖圖把溫迪射中那一段時,我有些傷心,可我又看到是叮噹鈴讓圖圖用箭射溫迪時,我的心情又改成了憤怒。溫迪在彼得的照料下又活了過來時,我的心情又變成了高興。此早此刻,我不禁讚歎起作者的寫法,那真是高啊!他能牢牢抓住讀者的胃口,讓他們繼續往下讀。

彼得他們爲溫迪蓋的小房子我感覺很溫馨。讀到這兒我會放下書,想:如果我也有一座那麼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小房子真漂亮!

小飛俠彼得.潘很勇敢,他是我的偶像!

讀《彼得·潘》有感 10

《小飛俠彼得.潘》是傑姆.巴里最著名的一部童話劇。

一天晚上,彼得.潘來到溫迪家,教會姐弟三在空中飛,並把他們帶到永無島。那裏的歷險連連不斷。由於胡克作惡多端,海島無寧靜之日。儘管不幸的事件接踵而至,彼得總是想出巧計搭救夥伴。

自信,讓一個人勇敢;自信,讓一個人快樂;自信,讓一個人覺得多姿多彩;自信,讓一個人充滿活力。自信可以改變一切,你自信地去面對,可能失敗,也可能成功,如果你退縮了,那就只有失敗,沒有成功。我們每個人要自信地對待生活,去迎接人生旅途中一個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困難與挑戰。

有一次,我和哥哥賽跑,哥哥擡頭挺胸,自信十足,我說了聲:“跑!”我和哥哥像離弦的箭一樣跑了出去,哥哥贏了。我問哥哥:“你爲什麼每次都跑第一?”哥哥說:“因爲我有自信,跑最後也沒關係。”我牢記了這句話。哥哥憑着信心,憑着自己的本事,考取了重點高中。

只要充滿信心,生活就會爲你喝彩、鼓掌!

讀《彼得·潘》有感 11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小飛俠彼得潘》。

這本書上講了一個叫達林先生的人和一個叫達林太太的生了三個孩子,他們分別叫溫迪、約翰、邁克爾。這三個孩子在夢裏常常會夢見一個叫彼得潘的人,還會夢見一個叫夢幻島的地方。

有一天,達林太太到孩子們的房間講故事,發現一個男孩的身影從窗戶飛過,她很驚訝地叫了起來,這時,他們的小狗保姆娜娜跳了起來,一口咬住那男孩的影子,把影子咬了下來,又把影子放在了一個抽屜裏。

第二天,那個男孩又來了,他就是彼得潘,他是拿回他的影子的。到了晚上,達林先生和達林太太出去了,孩子們也已經睡了,他就進了達林先生的家。彼得潘找到了影子,可卻粘不上去,於是他哭了。溫迪就幫他縫了起來。後來,溫迪知道了他就是彼得潘,就叫醒了約翰和邁克爾。彼得潘帶着他們來到了夢幻島,過着有趣的生活……

對於他們的經歷,我覺得他們的生活比我們的生活要艱難,因爲海盜隨時都會來騷擾他們。有時候,他們還會被海盜抓去用鞭子打一頓。而我們生活得無憂無慮,一點兒都不用擔心。我一定要學習他們那種不怕困難的精神,做什麼事都要堅持到底。

【篇四:小飛俠彼得潘讀後感】

在人們的內心深處,始終隱藏着一個密不可宣的夢,那就是永遠做一個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願望更爲強烈,更加癡迷,以至常常使我們陷入一種夢幻的境地不能自拔。 書上有一段話讓我印象很深刻:每一個嬰孩第一次笑出聲的時候,那一聲笑就裂成了一千塊,這些笑到處蹦來蹦去,仙子們就是那麼來的。每一個男孩和女孩都應該有一個仙子。 我還記得剛上初中時第一次接觸到“angel(天使)”這個英文單詞的時候,我就深深地愛上了它,要知道天使有着一身雪白的衣服和一對潔白無瑕的翅膀,還有一個閃亮的光環,它總是能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並且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它有一顆善良而又純潔的心靈,一種高貴而又可愛的氣質,最主要的是,它能始終保持天真無邪。因此,我給自己取了個英文名字叫angel,時刻以天使的身份出現,做那些天使應該會做的事情。不管同學怎麼笑話我,我依然堅信會有天使的存在,並且相信自己或許就是從天堂來的天使。

就在不久前當我翻閱空間裏同學的留言時,發現有一個同學這樣寫着“天使,我不知道過了那麼久的時間,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你是否依然相信天使的存在?”看到這個留言,讓我心裏着實難受了一陣子,確實,好久好久過去了,也經歷了很多很多事情,可以說我依然相信天使的存在,只是不相信自己是天使了。因爲我沒有天使和彼得·潘那樣的勇氣和毅力,去堅持所謂的童年的天真,因爲無謂的堅持只能讓我對這個社會變得越來越恐懼;我只能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從一個有棱有角的多邊形,變成一個方方正正的正方形,再變成一個圓滑的圓。

童話爲我們揭開了記憶帷幔的一角,那裏深藏着我們久已淡忘的童趣世界,可是我們已經失去了飛翔的翅膀,在索然寡味的成人世界裏,童年如同一個純潔無邪的夢。但是小說最後的結局卻是我希望的,正如溫迪自己認爲的。

飛到永無島去,儘管一個個孩子總要長大,孩子的夢想卻世世代代,傳承不息。

讀《彼得·潘》有感 12

寒假裏,我閱讀了《彼得·潘》這本書。

書中主人公彼得·潘的頑強勇敢、機智聰明給我下了深刻印象。這本書講述了一個與成長有關的童話。故事裏的彼得是一個會飛、不願長大也永遠不會長大的小男孩。天真活潑、疾惡如仇、聰明勇敢的他趁達林夫婦不在家,帶着小女孩溫迪和她兩個弟弟一起飛向了有仙子、人魚、海盜、印第安人的永無島。在那裏,他們開始了童話般的生活……寫到這裏我不禁想起我九歲那年發生的一件事,至今我仍記憶猶新。

那年春天的一天,我妄言說今天一定要學會騎自行車。於是,我就推着比我高半截的自行車來到馬路邊。我踮着腳尖好不容易纔跨了上去,只聽“噗”的一聲,我重重地摔在地上,自行車也壓在我身上,我痛得嗷嗷直叫,抹着眼淚跑回了家。現在想起來當時我真是沒有一點彼得堅持不懈的精神。在我們身邊也有像彼得一樣勇敢地與敵人抗爭到底的人。如海倫·凱勒,一個一出生就生活在盲聾啞世界的'人,居然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她一生創作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14部傑作,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爲20世紀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還有葉欣、諾貝爾……你看,古今中外的這些偉人不是都有彼得·潘這樣不屈不撓的精神嗎?讀了《彼得·潘》這本書,我明白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到底、永不言敗,不能輕易放棄。

讀《彼得·潘》有感 13

打開《彼得·潘》這本書,我被書中絢麗的圖畫吸引,彷彿跟着彼得去了快樂的永無鄉……

《彼得·潘》的作者是英國作家巴里。主要寫了彼得帶上達林夫婦的三個孩子,溫迪、約翰和邁克去了永無鄉,在與海盜激戰中獲得勝利,最後彼得把溫迪、約翰和邁克送回了家。

我喜歡“最後的戰鬥”這一片段,我就給大家簡略的說一下吧。

彼得上了船,把舵手一刀砍死,潛入船艙。又把拿鞭子的鳩克斯殺了。胡克叫切科下去看,切科也死了。胡克決定讓夥伴們去船艙。彼得幫夥伴們解除束縛,各自找到一樣武器準備迎戰。海盜們進入船艙,一場惡戰開始了。海盜們揮舞着武器,毫無章法。孩子們則吶喊着,士氣正旺。就剩胡克了,胡克敵不過彼得,絕望地跳入大海。我合上書,也同他們從永無鄉飛回了家,引回來無限遐想。

看吶,彼得他爲了救小夥伴們,與海盜鬥智鬥勇。他不畏懼危險,重情重義,機智……我想,如果我是彼得,我會這樣做嗎?我是一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戰爭對於我們來說,是那樣陌生。但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突發事件,也會考驗我們的機智和膽量。一天放學回家,鎖着的門奇怪的開了。我輕輕推開門,把頭探進去,看到了可怕的一幕:一個小偷正在我家的衣櫃裏翻東西。我該怎麼辦?如果我冒然進去,可能產生更可怕的後果。我冷靜下來,想到了報警。我小心翼翼進入我的臥室,拿上手機,順着牆根溜了出來。然後,把唯一的通道——門朝外反鎖,快速地打了報警電話。小偷也被驚動了,使勁敲打着反鎖了的門,可不管怎麼樣,都是徒勞的。警察迅速趕到現場,制服了小偷。我成功的保護了我家的財產。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總是會選擇退縮,選擇放棄,但如果你迎難而上,就會發現要解決這個困難,其實很簡單。

彼得,你還會飛向其他人的家裏嗎?

讀《彼得·潘》有感 14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人見人愛的書,書名叫《小飛俠 彼得.潘》。

在一個涼風習習的晚上,一個長不大小男孩——彼得潘飛進了安迪家,因爲彼得影子被安迪的媽媽——大林太太給拿走了。彼得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就拿肥皂把影子粘上,可他怎麼也粘不上,就大哭起來。安迪被這響亮的哭聲吵醒了,便問;“孩子,你哭什麼?”他告訴了安迪,安迪笑了笑,就用針線把彼得的影子縫好了。安迪知道了他叫彼得時候,就喊兩個弟弟快起來,彼得教他們學飛,然後就一起飛到了永無鄉。在永無鄉他們認識了一羣遺失的孩子,安迪還爲了他們的媽媽來照顧他,在這個島上有一羣海盜,安迪候遺失的孩子被海盜抓了起來,彼得求了他們,還把海盜一網打盡。時間過得很快,安迪和他的兩個弟弟回家了,他們的媽媽還收留了遺失的孩子。

這本書雖然不是很厚,不過它教會我們要冷靜面對困難,天真才能發生許多有趣的事。

讀《彼得·潘》有感 15

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但是有一個人他長不大,他是誰呢?他就是彼得潘。

這本書講述的是三個孩子:溫迪、約翰、邁克爾發現彼得潘並和他一起飛向永無島,一起自由自在的玩耍並探險的故事。忘了給你們介紹了,彼得潘還有一個朋友叮噹鈴(是個小精靈)。因爲彼得潘對溫迪比對叮噹鈴好,所以叮噹鈴非常的妒忌溫迪,漸漸地把溫迪引向了死亡之路,慶幸的是溫迪沒有受到傷害。在永無島上還住着一個邪惡無比的陰險狡猾的胡克船長和他一羣愚蠢的手下。彼得潘和他的朋友們在永無島上和胡克船長展開了殊死博鬥,最終贏得了勝利。

小飛俠彼得潘擁有別人不曾擁有的快樂,但是有一種快樂他永遠與之無緣。每個人都不想長大,厭煩成人世界的太多煩惱,金錢、地位、權利、爾虞我詐。覺得孩子的世界最單純,想永遠活在童話世界裏,永遠無憂無慮,沒有煩惱。彼得潘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沒有經歷長大後的快樂及成人開闊的視野,錯過了許多的生活經歷,自然也就少了對世界的感悟以及成熟的心智。如果我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儘管你心滿意足了,但是你又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跟不上社會的步伐,這不是很可悲嗎?或許你可以長大了以後依然保持一顆童心,保持着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未來的探索精神。

我相信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永無島,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當我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時候,我會飛向我的永無島休息一會,再休息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