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1

20xx年4月20日-21日在我校張校長的帶領下,我和我校其他幾位教師有幸參加了省教科所組織的全省教師關於課題研究方面爲期2天的培訓,我感覺受益匪淺。

首先由南京市教育教學研究室書記劉永和教授就《如何把教研、科研成果積極轉化成教育行爲》和《“教師教科研”的光榮與夢想》兩個主題做了精彩的演講。其中劉教授提到基層教師需要個人課題、微型課題,課題要有“小、巧、實、新”的特點;並對課題申報的一般方法進行了較爲詳細具體的指導和培訓。最

後劉教授還就如何從別人的優秀課題中學到對我們自己有用的東西進行了解析和示範。通過劉教授的培訓,使我真正從思想上願意認識到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通過培訓學習到了一些進行課題研究的具體的、實用的方法,對以前自己做過的一些課題也有了新的認識,我更加堅定了今後要認真做課題研究的信心。

然後由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劉旭東教授主要對以下三個主題做了培訓:

1、教育研究的特點和要素;

2、教育科學研究的常規方法介紹;

3、課題的科學實施流程與方法。其中劉教授提到的“教育研究必須爲學校工作和教師自身的發展服務”、“要從學校和教師工作實際提出課題,開展研究”、“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改善我們的教育行爲”“教育研究要使教師成爲研究者,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等觀點使我茅塞頓開,獲益良多。緊接着由甘肅省第九屆教育實踐成果獲獎者王俊莉校長用她自己的課題研究實踐經驗向我們說明了學會選題的重要性。

同時讓我體會出當一個人真正從工作中體驗到到樂趣時,工作就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幸福!而且只有當人享受工作的時候才更有創造性。所以我們既然已經選擇了做教師,就應該做快樂的教師,做幸福的教師,做自己喜歡的教師。要用積極的心態感染學生,要用我們充滿愛的心和眼睛去發現教育生活中微小的、閃光的、感動我們的東西。並把它及時捕捉下來,細加分析。最後由蘭州市教科所教研員朱武蘭老師跟大家分享她進行課題研究的一些體會。朱老師對教研課題如何選題,選題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詳盡的解讀,讓我對課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從懼怕研究課題到覺得研究課題是非常有意義的,從剛開始對課題的迷惑到現在對課題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脈絡認識,使我對課題研究方面有了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對今後我們進行教研課題的研究、選題等有了很大的幫助,爲我們以後研究課題提供了一個方向。

總之,通過本次培訓使我在課題研究的認識方面有了極大的提高和改變。同時我還具體學習到了很多在今後做課題研究時有用的很多方法,如:教育科研的選題與論證、如何進行文獻資料的查閱與綜述、研究過程的設計與展開、教育研究的方法等。所以這次培訓對我們今後的工作是一次極好的促進和指導。我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以方便更多的一線老師更快地成長和進步!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2

我參加了我校語文組開展的《新課改下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課題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的工作主要有:參與課題研究、教學實踐等。在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感受頗多,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提高科研理論水平、教學能力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填補了我科研活動零的空白。課題研究,不能只是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制定出來的,它需要科學理論做依據,有實踐經驗做支撐,這就迫使自己認真地去學習,研究。在課題研究前期,課題負責人吳主任多次對我們進行了課題方面的培訓與講解,通過聽講座,瞭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組活動中,學習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案例,聽習作指導課,參與評課,自己查閱了專家的學術著作,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知識量,提高了自身素質。

隨着理論素養的提升,教學實踐能力也不斷增強。教學中,從激發學生的興趣着眼,多渠道地指導學生觀察現象,指導立意,開拓學生的思路,指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一定的寫作方法。並激起學生自我表現的慾望和作文的熱情,勉勵他們自悟自得,從中取得進步,體驗寫作的樂趣。例如,每週一學生上交週記後,我充分利用時間儘快批閱,在下午最後一節課讓學生進行交流。根據佈置內容,找出好的或是比上一次寫的有進步的在班內進行交流,讓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讀,其他同學聽後還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或是點評。這樣的做法即鼓勵寫得好的同學,又激勵寫得有進步的同學下次寫得更好。沒有讀的同學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那麼他自己再寫這方面的文章是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通過這種形式,使好同學信心更足、使寫作能力差的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信心,激發興趣。總之,每組織一次交流活動,要使學生全員參與,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

其次、讓學生處於主動地位,培養學生獨立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口述能力、寫作能力,以及修改作文的能力。

再次、引導學生說自己的話,抒真情、發實感,用我手寫我口。最後、讓學生在樸實無華、絢爛多姿的農村生活中廣泛吸取營養,在接觸美麗的大自然及鄉村風情中陶冶情操,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明白是非之道。

二、團隊合作、交流討論

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在交流會上,組員的觀點經常會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個交流會下來,工作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時常發生,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團隊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不斷地產生碰撞與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取得預期的研究成果。

有了這次課題研究的經驗,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有科研意識的隊伍,我們一定會勇於接受更多的挑戰,爲我們共同的教學事業而努力。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3

去年,我校申請了桂林市級B類重點課題——《農村中學生學習現狀及對策的研究》,我有幸參與其中,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一年以來,理論學習、培訓及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課題研究的意義及思路,也使我對留守學生有了新的認識,給予更多的關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盡力去關愛留守學生,分析他們的學習現狀,尋找相應的對策。

下面就談一談一年多來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開題會議令我豁然開朗

開題會議上由課題負責人作課題開題報告後,市級、縣級各位專家提出了一些精準的問題給我們討論,而後又提出很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議。

我清晰明確了我們課題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覺心中有底了。

在我們的學生中有這樣一個羣體:留守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常常是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學生”,總是被單獨教育的對象。

到底他們的學習現狀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況怎樣?我們很需要去多加關注這些問題。

可是我們注意到也有個別留守學生各方面表現非常優秀,令老師也暗暗欽佩。

這些表現優秀的留守學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鑑他們的優點去幫助那些學習困惑的留守學生呢?我想這就是我們課題研究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課題組定期召開會議,組織理論學習。

本學期在第一次課題活動時給我們每位成員發一本“課題專用筆記本”,經常性閱讀各類教育教學雜誌,認真做好讀書摘記。

充分利用網絡拓展理論學習,及時瞭解當今社會發展趨勢,關注留守學生的概況,學習他人好的經驗。

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撰寫留守學生教育個案,並由課題組出版專刊。

我每一次在總結自己的教育案例時,都得到一次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遺憾。

每每過後,我都會不斷督促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農村留守中學生的教育任重道遠

當我越深入瞭解留守學生,我的心情越複雜。

他們的境遇令人擔憂,他們是社會上最孤獨無助的羣體,他們的心中渴望理解和關愛。

有些留守學生因爲愛的缺失,成績下降;有些留守學生由於教育不當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留守學生由於沒有正確的父母導向而成爲問題學生。

這些不在父母身邊的留守中學生,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作爲學校老師,我們應給予留守學生更多的愛。

關心一下留守學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飽;天氣寒冷了,他們有沒有添加衣物。

他們學習上有困難時,多給予幫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時多與他們談心溝通。

還可以教育其他同學多幫助他們。

讓留守中學生感覺到雖然遠離父母親,卻沒有遠離父母般的愛,從而對學習充滿信心和渴望。

刻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農村留守中學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遠。

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笑對人生,健康成長!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優秀範文篇2

參與初中思想品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課題研究近一年來,自己的工作忙碌而充實。

可謂:在研究中成長、在辛苦中收穫、在學習中提高。

最直接的感覺是忙碌。

一是忙於讀書。

開展課題研究,首先就要尋找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進行理論奠基;在研究過程中,更要自始至終以先進的教育理論來指導自己的研究活動和實踐活動,並通過研究和實踐,驗證、補充或發展他人的理論。

課題研究的全過程,是學習理論、運用理論、提升理論的過程。

這就必須讓閱讀成爲習慣。

閱讀經典雖然益處多多,但遠沒有功利性閱讀、消遣性閱讀來的快樂,所以我常常在經抵制誘惑的艱苦的思想鬥爭中手忙腳亂。

二是忙於寫。

由於自己的文學功底實在太薄,寫作時失語現象特別多,話到嘴邊吐不出,出來的也總是詞不達意,所以寫作對我來說耗時耗力,反反覆覆,很苦悶。

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

一是課題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學理念。

由於課題研究注重了研究學生,又特別關注細節,這加深了自己對教學的感悟與體驗,使自己的經驗得以豐富,課堂教訓得到修正,教學的理念也不斷更新與優化。

比如原來備課多是站在教師立場上去設計與策劃,想方設法的讓自己的課變得花枝招展,而現在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把學生的需求作爲載體,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讓自己的課堂變得簡潔有力,易於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原來聽課注重課堂教學活動與教學表現,現在知道要將教學活動與教學情境及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即“怎麼教”是服務於“教什麼”的等等。

二是課題研究規範了自己的教學行爲。

自從參加課題研究之後,伴隨着理論的學習及研究的深入,上課過程中不斷地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爲。

比如,對照由全區老師們研討形成的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環節的要求,我在原來的授課中,對於諸如“複習舊課、評價激勵、導入新課、明確目標、歸納總結”等環節並不重視,也就常常給忽略掉。

但現在由於所擔任的子課題“課前預習、課堂參與、課後歸納總結”的研究,這些環節都成爲不可或缺的內容。

我把複習與預習相結合,先檢查後評價激勵,通過創設情景及例題解析促使學生參與課堂等等。

歸納總結習慣的養成則經歷了“由課上到課後”的過程,這些做法使我的課堂教學不再隨意、隨便,得以規範,也促進了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三是課題研究促進了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

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每進行一個步驟都需要自覺主動地反思自己的行爲。

只有對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真的反思、審視自己的工作,才能發現解決課題的方法。

通過回顧、診斷自己的行爲,或肯定、強化,或否定、修正。

“反思”由被迫到自覺再到成爲習慣。

通過反思修正了自己研究的方向與策略,調整了自己的教學的行爲。

四是課題研究使我敢於、樂於嘗試新的教與學的模式。

這主要是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嘗試。

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但以前的時候一說小組合作,我總感覺它不適用于思想品德學科,因爲我們沒有英語、數學學科那麼多瑣碎的知識點和巨大的練習量,而且使用起來那麼麻煩,如科學分組、指導合作、培養組長、合理評價等等。

可當我的“課堂參與”子課題的研究進入到這樣一種階段:創設情境、評價激勵等手段都不能促使學生大範圍尤其是學困生參與課堂的時候,我不得不着手使用小組合作了。

而事實證明,合作學習的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充滿人性的光輝。

學生在小組內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見解、拓寬思路,能力強的主動幫助其他同學,幫他們理解,教他們表達,在合作學習中增加了學困生參與課堂的信心,創造了全員參與的條件,學習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老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快樂。

課題研究讓我的教學進入了全新的領域。

總之,課題研究對我而言是一個新的起點。

它既是嚴峻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讓我產生了危機感和緊迫感,要成爲研究型的教師,我還要繼續耕耘,繼續收穫。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4

面對課改的大潮,現代教育對我們教師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爲中學教師,將如何面對新的形勢,順應現代教育的要求,適應社會的發展呢?做爲一線教師的在不斷地努力着,努力地讓自己與課改的精神結合起來,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地提高,我覺得要先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改革自身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要改變教師的角色。因此,我便參與了相關的課題研究學習,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學習和不斷探索,我從中受到了很多的啓發,有了很多很深刻的體會。我認爲,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具有的準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就觀念而言,新形勢下,我們要明確:學生是一個有想法、有活力、有創新的獨立羣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而並非是在預設的教育情境中指揮學生學習的領導者;教育教學活動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互動過程,而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單一活動。就行動而言,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也就是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注意多進行形成性評價;還要關注教學效益,並具備一種反思意識,不斷思考、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我認爲新課程改革,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角色的改變,既是根本又是關鍵。我們的觀念轉變成功了,角色改變成功了,這纔有基礎談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談成功的課程改革。剛好課題的題目與些相吻合,以下談談這次參加這次課題的幾點體會,不對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充分尊重學生,正確引導學生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必須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後進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營造和諧、互動合作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還體現在激勵和讚賞學生上,要尋求學生的閃光點,抓住以合適的機會給學生以鼓勵,使他們得到努力奮發的動機。尊重學生教師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這是教師走進學生心靈與學生心靈對話的前提條件。其次,首先要理解、接納學生,理解可以遵循換位思考的方法,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才能真正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在思想上接納學生。再其次還要信任學生,信任的前提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信任最能觸及學生的心靈,這樣的信任是一種激情,是一種鞭策,它的激勵是其他任何力量無法比擬的,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正確的引導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共同探究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往往是無原則的批評和抱怨說達不到的。

二、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積極開拓學生學習活動的領域,探索學習活動的方式,不僅使學生學會知識,更爲重要的是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生作爲學習活動的主題,要吸收、要消化教師所講的知識、觀念和方法,就需要進行積極的活動,因此,學生不是消極的聽衆,不是灌輸知識的口袋,而是接受教育的主題。知識和技能作爲學習的對象則是客體,教師的“教”便是主客體聯繫起來的媒介,這種媒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指導學生如何去學習、探索和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主題作用發揮的程度如何,更多取決於教師的指導是否得法。因此,教師優化教學方法,把學習主動權真正教給學生,才能真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教育觀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撐。數學教師更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學生爲主體的思想,樹立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觀,把以知識爲中心的教學變成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 備課方式改變。新課程堅持實踐的觀點,認爲知識應當屬於人的認識範疇,知識的獲得和掌握,都離不開認識主題的活動。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準備當中

就應當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的備課。教案的編寫,傳統的已不適應現代的需要,現代的教案意味着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把學生需求的話題作爲具體的載體,創造性的把握教材,面向全體學生。

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比競爭更重要的能力,是新一論課程改革強調的學習方式。將“小組合作”引入課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搭配成若干個小組,學生在小組內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見解、拓寬思路,能力強的主動幫助其他同學,幫他們理解,教他們表達,在合作學習中上進互長,調動全員參與的意識,創造全員參與的條件。小組合作爲學生創造了主動學習的機會,有效合作學習喚醒了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師角色要轉變正確

新課程,新理念,新標準,要求我們數學老師要扮演好新的角色,陳腐不變就只有等着被淘汰。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往着多元化發展了,不僅要成爲教學中主動的設計者和開發者,還要成爲課堂活動中的指導者,另外還要做課堂教學動態的研究者和學習者。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只有不斷地正確定們我們的角色,不斷的探索、學習,充當好學習的促進者的作用,才能完成新課程的使命,使學習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主人。總之,現在教學的發展,要求教師角色與行爲的變化,這個變化同樣也是教師創造性勞動的體現,這種變化已經不取決於個人的選擇,而是一種教育環境的規定,一種教學發展的趨勢,這種歷史性的變化必將鑄造一代新型的教師。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5

9月18日,我有幸參加池店鎮教科研課題研究培訓會議,此次培訓邀請了XX市教師進修學校的資深教師---陳淑端,她作了《立足實際,實效開展課題實驗研究》的專題講座。通過這次的培訓,讓我茅塞頓開,收穫頗豐。

首先,作爲一名基層小學的老師,對於“課題研究”這個詞總感覺一知半解。每次想進行一次課題研究,卻不知從何下手。而陳老師的這次講座就像一場“及時雨”給我們指明瞭方向。陳老師結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經驗,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教育科研和課題的概念,並引用了大量實例,與全場教師探討了課題該如何形成,做課題的過程以及課題研究中會出現的種種問題等。在如何開展課題實驗研究、如何實施研究方案中,也做了詳細的解讀。陳老師激情洋溢的講解,深深地吸引着我們在場的每一位老師。

其次,陳老師淵博的知識讓我佩服,讓我更加明確作爲一名老師就要“活到老,學到老”。記得一位教育家曾經有過深刻的論述:“學生可能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們不學無術;假如處處都可以看出你的不通專業,那麼,除了蔑視以外,你永遠得不到什麼。”你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無論在科學文化知識上,還是思想道德方面都是如此。當前的學生思維開闊,課外知識來源渠道衆多,求知慾旺盛;家長的文化水平和素質的快速提高;社會對知識的需求轉變等等。所有這些都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學習、善於學習和終身學習,才能做到不誤人子弟。否則,死守着老觀念,用陳舊的知識去教學生,這不僅是誤人子弟,更是拖課程改革的後腿。

最後,要把課題研究和教育教學工作搞得有聲有色是離不開團隊精神。在當今社會,教師個人的學識和水平都是有限的,僅僅依靠教師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優秀的教師是學校的資源,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則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教師的團隊精神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這是因爲:第一,在現代教育理論上有一個很著名的教育思想——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第二,在團隊之中,各個成員之間可以形成優勢互補,相互啓發,相互激勵,共同提高。第三,團隊獲得的信息量是個人信息量的數倍甚至是幾十倍,而豐富的信息量對於教師在教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在團隊的協作中,每一個成員都學會了與人相處。總之,教師以團隊的方式進行教育教學和科研可以極大促進教師整體水平的提高,同時在科研中達到教師思想觀念和人格精神的不斷昇華。

本次培訓會,讓我大開了眼界,爲我們今後的課題研究具有指導意義。我對自己的課題也充滿了信心,希望多參加這樣的培訓。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6

本週六,學校教研室湯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爲我們開展了《微型課題研究方法》的講座,聽後讓我耳目一新。

講座一開始首先借鑑蘇霍姆林斯基一段話,他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很顯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教師堅持做教育教學研究的話,那麼,教師的勞動就會成爲一種樂趣,天天上課就不會成爲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教師就會很幸福!有時我們不是經常會感覺到了“不樂趣”、“不幸福”嗎?也許生活中就恰恰少了一點“研究”和“琢磨”的過程吧!

而以往的我對於課題研究也是很迷惑,通過講座明確了進行微型課題研究一般有以下五個步驟:

第一,發現問題。教師要有問題意識,這是進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風,選擇的課題應該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內容,還有就需要課題一定要有價值。實際上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是很多的,如一個問題的講解、後進生的轉化、某節內容的課堂教學結構設計、學生上課不專心、作業安排等等。課題的價值有賴於有效的反思。

第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行微型課題研究尋找方法其實也就是一個借鑑的過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個尋找方法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是微型課題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資料收集包括閱讀書籍、查閱歷史文獻等收集書面資料,還包括通過實地調研,訪談獲得直接研究材料,還可以通過體驗取得有關材料,並對材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爲下一步研究做準備。

第三,解決問題。教師要先明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可採用案例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應特別強調,微型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於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創造教育實踐新形態的`過程,研究過程要充實、切實。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教師要隨時記錄、反思和總結。在研究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方法不能實施奏效,應該再回到第二步尋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別重視教育教學過程中一些有意義的細節,注意對細節的反思與改善。

第四,解決過程總結出來。這是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過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寫出來。這曾是我最匱乏的部分,而聽了講座後才發現其實沒有那麼難,總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是“教育日誌”、“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學反思”。

第五,把總結出來的方法應用與教育教學。就是把總結出來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這是微型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這是第二次從理論到實踐。在這一過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顯著改進。

經過講座系統的歸納回頭看看自己,身爲一線的教師,其實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一些微型課題的研究工作,只是我們缺少一些蒐集、整理、總結概括的過程,沒有形成一些科學的體系而已。

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識,在解決教育教學中的一個一個小問題、實問題的同時,讓自己成長爲專業化、科研型的教師。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7

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的要求不僅僅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的是獲取信息的能力。顯然,數學教育的功能也隨之發生變化,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重對學習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學生質疑和解決問題能力、探索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科學探究學習是教育所應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學習方式,它不只是讓學生單純的接受科學結論,而是讓學生在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中理解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科學思維,培養科學精神。因此,科學探究學習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去年,我們在學校領導和專家指導下,在課題主持人的帶領下,開始逐漸深入《小學數學科學探究學習課堂教學研究》這一課題研究領域。從剛開始的概念模糊,經過不斷的深入調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討,我們的思路漸漸清晰,並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我們的方案。由於我們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統的做課題,缺乏經驗,所以在研究過程中走了不少的彎路。這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做課題的一些體會:

一、用心做課題

用心做課題,也許有人會認爲這太容易辦到了,其實不然,對於老師來說,正常的教學及各項教育工作已經令老師很費心了,還要再用心做好課題並非易事,由於需要多方面專業理論知識,前期,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閱讀相關書籍資料上,以補充我們專業知識上的不足,如鄭長龍教授對科學探究本質解釋,趙小琴、李洪俊老師的觀點等等。同時課題主持人夏老師也多次對我們進行了課題方面的培訓與講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無法深入的理解課題的主旨,更無法做到有效有質。

二、團隊合作、交流討論

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在交流會上,組員的觀點經常會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個交流會下來,工作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時常發生,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團隊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最終得以進步。

三、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時教學能力也得到提高

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上,我查閱了一些關於科學探究性學習的資料,豐富了我的知識量,通過在實踐階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學方法,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數量研究法等等,同時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對學生有了更多的瞭解,這一點給我在教學提供了很多的幫助,改善了我在教學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樂於去深入瞭解學生。

今天我們的課題還在探索之中,今後的工作還很艱鉅,但我堅信只要共同努力,紮實工作,不斷探索,不斷進步,我們的課題研究一定會取得成績。

感言:進行課題研究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8

去年,我校申請了泰州市中小學教學研究課題——《農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我有幸參與其中,可以說是受益匪淺。一年以來,理論學習、培訓及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課題研究的意義及思路,也使我對特殊家庭學生有了新的認識,給予更多的關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盡力去關愛這些學生,分析他們的學習現狀,尋找相應的對策。下面就談一談一年多來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開題會議令我豁然開朗

開題會議上由課題負責人作課題開題報告後,市級、縣級各位專家提出了一些精準的問題給我們討論,而後又提出很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議。我清晰明確了我們課題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覺心中有底了。

在我們的學生中有這樣一個羣體:特殊家庭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常常是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學生”,總是被單獨教育的對象。到底他們的學習現狀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況怎樣?我們很需要去多加關注這些問題。可是我們注意到也有個別特殊家庭學生各方面表現非常優秀,令老師也暗暗欽佩。這些表現優秀的特殊家庭學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鑑他們的優點去幫助那些學習困惑的特殊家庭學生呢?我想這就是我們課題研究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課題組定期召開會議,組織理論學習。經常性閱讀各類教育教學雜誌,認真做好讀書摘記。充分利用網絡拓展理論學習,及時瞭解當今社會發展趨勢,關注特殊家庭學生的概況,學習他人好的經驗。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撰寫特殊家庭學生教育個案。我每一次在總結自己的教育案例時,都得到一次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遺憾。每每過後,我都會不斷督促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農村特殊家庭中學生的教育任重道遠

當我越深入瞭解這些學生,我的心情越複雜。他們的境遇令人擔憂,他們是社會上最孤獨無助的羣體,他們的心中渴望理解和關愛。有些特殊家庭學生因爲愛的缺失,成績下降;有些學生由於教育不當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學生由於沒有正確的父母導向而成爲問題學生。這些特殊家庭的學生,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

度過,作爲學校老師,我們應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愛。關心一下特殊家庭學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飽;天氣寒冷了,他們有沒有添加衣物。他們學習上有困難時,多給予幫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時多與他們談心溝通。還可以教育其他同學多幫助他們。讓這些中學生感覺到雖然遠離父母親,卻沒有遠離父母般的愛,從而對學習充滿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農村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遠。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笑對人生,健康成長!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9

20xx年9月在縣教研室李振剛老師的帶領下,由奇台三小、四小牽頭,與其他學校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方法的研究》的課題研究。課題組的各位成員,克服了地域、時間等重重困難,積極開展各項課題實驗活動。一年來的課題研究工作,使我對課題研究確是有了一些感悟,並在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下面就自己的實踐工作,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參與課題研究使我成爲學習者。

一年來,通過定期開展的課題研究活動,我加強了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加強了對課題研究的理解,學會從多方面、多途徑地去尋找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如從網上下載、從雜誌上尋找,到圖書館收集、分享交流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深了對課題研究的理解和認識。

二、課題研究論文的撰寫使我成爲觀察者。

通過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慢慢地學會了記觀察日記,經過一年來的課題研究,讓我知道根據課題去記錄學生的成長、變化,以及老師在課題研究過程當中的成長感言,從剛開始的不知道寫什麼到後來可以就課題寫出一篇論文,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學會了觀察,觀察學生的活動,觀察學生的行爲,而這些記錄下來的自己課題研究中、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就成爲我論文的很好的論據,同時我也學會了根據自己活動的開展情況定期寫下評價記錄,只要我們用心去體驗,仔細去分析,認真地記錄,在一段時間內我們就會用我們的筆,生動地再現師生互動的過程,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從多角度觀察的能力。

三、課題研究活動的實踐使我成爲思考者。

通過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我會針對自己開展活動認真進行反思,總結哪裏做得正確,哪裏還有待改進,一年來我們課題組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課題研討活動,如課題教學觀摩、課題論文交流、錄像課等。活動前,我會根據自己班級的研究主題,圍繞課題的目標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並針對推敲每個活動的環節,儘量把活動開展地更完美。活動後,我會圍繞研究目的開展的活動,對自己的教育行爲反思,改進。從而增強了自己設計活動、組織活動的能力。同時,通過自己不斷反思和實踐獲得的經驗,撰寫了多篇論文和教學案例並獲得了自治區及國家獎項,獲獎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四、課題研究使我成爲成長者。

一年來,在參加《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方法的研究》的課題研究活動中,我由開始的無所適從到現在漸漸地得心應手,我認真參與課題組的各項活動,並在活動中不斷成長,由原來不敢參加大賽,到現在應經在兩次錄像課評比中榮獲自治區二等獎、一等獎,課題研究爲我的成長牽線搭橋,從熟悉課題、理解課題,到教師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嘗試活動前的準備到活動後反思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體驗着課題研究帶來的的成功快樂,促進我們繼續搞課題研究的熱情。

在課題研究活動的過程中,我與我的同仁們共同成長,就讓我們在課題研究的實踐中真正鍛鍊能力,增強自信,提高自己,服務學生。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10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水墨畫藝術更是承載中國文化的藝術形式,屬中國的國粹藝術。雖然中國畫有着它自己的獨特魅力,但是它的色彩並不像油畫棒、水彩筆那樣鮮豔、豐富,主要靠墨色的變化來表現畫面。低年級學生喜歡漂亮的色彩這一特點,使中國畫不能在第一時間裏吸引住學生的眼球,而對它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的藝術魅力,低年級的學生又是很難理解的。那麼如何使學生認識中國畫、瞭解中國畫、喜歡中國畫、會畫中國畫,這值得我們教師好好思考。

一、以遊戲爲主調動興趣

愛玩是每一個兒童的天性,他們生性好動,喜歡想象。教師應抓住他們這一特點,巧妙地進行利用,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掌握技能。如:在教學《水墨遊戲》時,我用玩遊戲的方式導入,用毛筆、墨汁、加水、在宣紙上做各種活動。接着又形象具體的進行了演示,讓毛筆站直了走一走,扭一扭,跳一跳,打個滾……然後想一想,添畫完成一幅作品。同學們在瞭解這個奧祕後,都急於嘗試。在這個玩的過程中,

無論學生的水墨塗抹是什麼樣的效果,只要表現出了墨跡的濃淡乾溼粗細曲直等變化,教師就應讓學生認識到他的表現是非常優秀的,使其充分感受水墨遊戲的快樂和墨跡變化呈現的美感,讓他們在自由的水墨空間中愉快地散步。通過畫面的展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水墨的濃淡乾溼和線的曲直粗細,並抒發了自己快樂和愉悅的心情。

二、名家故事與欣賞教學開拓學生視野

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繪畫經過各時代、各民族的畫派風格、藝術形式、表現技法等不斷演變、提高,逐漸形成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色,一代代中國畫家經過各自終身不懈的追求,創作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繪畫作品,流傳下來的曠世傑作,不勝枚舉,各種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它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對於美術教育來說,欣賞課是美術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小學國畫教學中,我經常網上查找有關畫家的成長故事,比如:《徐悲鴻三請齊白石》、《齊白石和他曾孫的故事》《唐伯虎學畫》等,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把枯燥的欣賞講解,生動有趣的穿插到教學上。學生往往被我惟妙惟肖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也在語言表達上,概括上,瞭解畫家的成長上,進一步認識了他們成長的經歷和優秀的作品。爲以後的教學積累了更多的有關知識。通過欣賞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的古代優秀繪畫作品和近現代優秀的作品,可以幫助少年兒童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陶冶少兒的思想情操,提高兒童的精神境界、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從臨摹兒童感興趣的事物畫起

中國畫傳統的學習方法是從臨摹入手,如臨一些古代和近現代著名畫家的優秀繪畫作品。臨摹所選擇的繪畫內容與少年兒童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地聯繫,如一些蔬果、一些可愛的小動物等,因爲兒童對這些事物比較熟悉、感興趣。同時,在臨摹的過程,要注意培養兒童多觀察、勤思考的習慣,學會分析畫家們是怎樣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藝術表現的。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兒童舉一反三的創造能力。如在學習猴子的基本畫法之後,要求兒童能夠畫出除書本上的不同的猴子動態。

四、多種方法,培養創新能力

在指導兒童學習水墨畫創作時,要用新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手段等培養。如兒童剛開始接觸水墨畫時,教師可運用演示法,拿一支飽蘸濃淡不同色墨的羊毫筆在潔白的宣紙上看似漫不經心(實是極精心)的勾、點上一些大小不同、錯落有致的點、線、面。然後問學生老師畫的是什麼呀?我們在這基礎上勾畫,它又可以變化成什麼?接着老師拿出另一支稍微小一點的狼毫筆稍加勾點,一幅姿勢不同、神態各異的、栩栩如生的羣雀圖躍然紙上。真棒、真有趣!學生們羣情激盪躍躍欲試,教師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隨意點畫,同時啓發學生思考:我們可以把這些點面改畫成什麼?學生邊討論邊思考,教師稍加勾點,各種充滿童趣的作品便展現在眼前,學生學習興趣濃烈,思維活躍,不知不覺中訓練了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學書法藝術,打國畫基礎

書法是我國的一門傳統藝術,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因爲寫意畫的用筆與毛筆字的書法用筆同源,也就是說練習毛筆書法有助於畫寫意畫。所以,小學國畫教師在思想上要明確中國畫與中國書法的密切關係,在進行國畫教學的過程中與小學書法教學聯繫起來,把兒童在書法課堂上掌握到的運筆、控筆能力援引到國畫課教學之中,無疑會大大提高少兒在中國畫中對線條的表現能力,使小學國畫課的教學達到質的飛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授與學習寫意畫均不是一蹴而就、立竿就見影之事,它需要過程,需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之路。少年兒童一旦掌握了中國畫法的基本繪畫技能,其繪畫興趣將會與日俱增,藝術百花園中寫意兒童畫表達這朵小花將會開得更加鮮豔、奪目。這樣,我們的民族瑰寶、民族特色才能一代又一代,被傳承和發揚下去。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11

課題研究講究科學,嚴密性,而這種特性有利於教師養成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原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於一些我認爲簡單的問題,只要簡單的講解、演示給學生看,學生就能夠理解、掌握該知識了,但是當學生真正做起習題或考試的時候才發現情況並非如此,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非常糟糕,當時便歸責於學生的能力差。但是,現在想來實際責任在我,我沒有給學生表現能力的機會,課堂沒能以學生爲主體,沒有努力培養他們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動手實驗操作能力,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自從開展課題研究之後,課堂上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所有的教師課堂演示實驗由學生代替完成,利用學校現有的條件,完成學生“活動與探究”實驗,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不僅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不僅易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長時間記憶;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拉近了我們師生的距離。

通過一年的研究,我尋找時間閱讀了大量相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而不斷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

經過一年的研究與實踐,我所任教的班級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20xx年秋季學期期末考試中,我我所任教的班級達A率、達C率、平均成績均居全縣前列

總之,我覺得作爲一名一線的教師能夠在教學的同時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開展教科研的實踐對於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高是不無益的。

參加課題研究心得體會12

當今社會,吸菸的人數日趨增長,而吸菸的危害不言而喻。

而大學生中吸菸者也有相當一部分,不僅危害自身身體健康,還影響周邊同學的身體健康。

就此問題,我們老師的指導下,在課題組長的帶領下,開始有關《有關大學生吸菸狀況的調查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

從剛開始的去向模糊,經過不斷的深入調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討,我們的思路漸漸清晰,並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我們的方案。

這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

下面我將從兩個方面談談自己做課題的一些體會:

一、團隊合作、交流討論

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

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組長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在組內討論時,組員的觀點經常會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次討論下來,工作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時常發生,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團隊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最終得以進步。

二、實踐出真知。

盔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受益良多。

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上,我查閱了一些關於吸菸危害的資料,豐富了我的知識量,通過在實踐階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學方法,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科研方法。

如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數量研究法等等。

感言:進行課題研究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