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幼兒英語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幼兒英語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英語作爲第二語言已廣泛地引入幼兒園教育,成爲幼兒園啓蒙教育的內容。下面請看本站爲大家整理的幼兒英語教育心得,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英語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幼兒英語教育心得體會1:

在兒童英語教育領域六年的經歷中,讓我對孩子、對英語教學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課堂多是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師的角色起着主導的作用,教學形式也以灌輸和接受爲主,孩子們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很多時候個性被壓制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思考方式雷同、從衆心理較強的大衆,想想我們之前的學習經歷就能深刻感受到這一點。現在,孩子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互聯網、各色豐富的社區、校園活動等等,他們有機會獨立地面對四面八方的信息,通過了解、辨識、思考、選擇等等活動,有助於形成獨立的個性和思考方式。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單單把孩子們看成白紙,準備“肆意”塗染,而是要把他們看成具有生活經驗並且有獨立意識的個體,在這基礎上,通過溝通、啓發和引導幫助他們獲得有益的知識,促進能力的提高。

如何和孩子溝通,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幫助他們,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現在也正在努力中,但我相信卸掉成人的權威和強勢是首先要做的,耐心、傾聽、公平和關懷也是取得信任和建立良好溝通的必備條件。對於英語教學,重在語言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知識的教授。首先,給孩子們創造薰陶語感的英文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通過TPR,也就是全身肢體反應,包括動作、表情、語氣甚至情緒,還有圖片等輔助形式,充分展現英文內容,讓孩子們將所聽與所看相結合,這樣對孩子英文思維的形成是非常有幫助的。其次,英文呈現的邏輯性也是很重要的,通常一節英文課會把固定的單詞、句型等作爲教學目標,那麼如何自然呈現單詞,如何把句型放在特定場景中幫助孩子理解,就涉及到課堂設計的邏輯性。另外,課堂中將固定的知識點上升到能力的培養,需要在課堂中設計模擬情景,增加孩子的參與體驗,讓孩子身臨其境,然後引導孩子從課堂場景遷移到生活場景,最終達到學以致用。一堂設計嚴謹、結構良好的英語課,需要老師在課前做很多功課,從熟悉教學內容、到設計教學環節、再到製作教具等等,這一系列工作需要老師有極大的工作熱情和精神支撐,什麼樣的支撐最堅固呢?我想應該是對孩子的愛吧。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爲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爲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希望自己能夠保持單純、感恩的心在少兒教育事業上不斷邁進,將所想付諸於行動,爲孩子、也爲自己的明天努力!

  幼兒英語教育心得體會2:

我從事英語教育已經七年了,現在做爲一名少兒英語老師,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們能快樂的學習英語,能有效的學習英語,人在不斷的學習中進步,在不斷的摸索中醒悟,在不斷的積累中壯大,同樣,在每次的教學中我都會不斷地問自己:"今天孩子們爲什麼學的那麼專注?今天孩子們爲什麼學的無精打采?今天孩子們爲什麼笑容那麼多?今天孩子們爲什麼木納不動?從每一次的教學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吸取精華,去其糟粕,不斷的完善自己,完善教學.

少兒的英語教學任重而道遠,要想我們的孩子能夠學好英語還需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我一定會竭盡全力教好他們,用我的愛心、細心、耐心、童心、信心、誠心去培育每一個孩子。

有一些家長都認爲少兒的英語教育不那麼重要,只要簡單、隨意地學一學就可以了。對孩子們的英語學習不那麼重視,殊不知英語的學習和其它學科不一樣,如果沒有家長的監督和配合英語成績很難提高。我們班有很多家長都很配合我的工作,我經常會看到在課前,有家長考孩子單詞或課文,這些孩子的英語成績都很不錯。

如果學生從小沒能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其結果可想而知。少兒階段的英語學習並不需要讓學生掌握太多的單詞和複雜的語法結構知識。但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良好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英語的教學重點在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爲以後上初中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語言富有靈活性、多變性。我們學習語言的主要目的就是與別人交流信息。要加強學生的日常口語練習,老師儘量用簡單英語口語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營造學習英語的學習氛圍。音標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只有音標發準確才能保證說出來的英語準確。同時,還要加強學校的英語文化建設。把中西方文化進行對比,這樣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課堂教學可以向學生多介紹點文化背景知識。學習一種語言,如果不瞭解一種語言的文化背景(一個國家的文化)是很困難的。我在課堂上經常會給孩子們講一些此類的小常識或小笑話,例如:freeze有冰凍的意思,還有不許動的意思。如果不知道後者的意思就會鬧笑話了。傳說有個中國人,在美國的街上走,就聽背後有人喊freeze,其實是個打劫的,可是中國人沒聽懂(如果說Don’t move 就知道什麼意思了),所以打劫的人很生氣,心想居然不理我,太不給面子了,就開槍了。當然這是個笑話,孩子們笑過了也會留下印象,也就記住了詞的不同含義及用法。

就我這幾年的教學經驗我大概總結出一些教學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課堂教學的遊戲化。小學生與初中生在接受知識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他們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學習思路。他們對知識的“消化能力”不夠強。只有採取一些生動、直觀的遊戲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在我們的課堂中,我們有很多的英語操練遊戲,有單詞類的,句型類的,語法類的,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內既玩的開心,又收穫了知識。

二.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學。教師可以自己製作多媒體課件(不再是單純的圖片),更生動地、形象地把課堂變成有聲有色。抽象的書本知識變得具體化。例如,可以播放一些適合小學生看的國外電影。還有講there be句型時,可以找一些在線小遊戲,例如:找彆扭等等。

三.課堂的開放性。現在的小學生缺乏自信還有的比較內向,不敢回答問題或回答的問題聲音很小,很難融入課堂中,所以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使課堂變得開放活躍。不再以老師講授爲主,而是師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多以孩子誒中心,這樣的效果會好很多。讓學生可以大膽地展示自己,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度和參與教學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分層次教學。每個學生基礎都不一樣,所以學習成績自然有高有低。我們不會放棄那些成績較低的學生,而是採取分層次教學。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的同時,我們根據教學實際可以進一步培養優等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留出一點的彈性空間,使學生各得其所,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我的教學理念最重要的是教授孩子不僅學會知識還要掌握學習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永遠記着這樣一句話:“如果孩子生活在譴責和批評中,他便會學會挑剔和指責;如果讓孩子生活在蔑視和敵意中,他便學會侮辱和攻擊;如果孩子生活在緊張和恐懼中,他便學會焦慮和不安;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揚和鼓勵中,他便學會自強和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愛中,他便學會愛。”